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1
作者 孙维珍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年第24期63-65,共3页
我国目前农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工程设计和施工原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施工企业应进一步落实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整合资源,制定更有效的... 我国目前农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工程设计和施工原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施工企业应进一步落实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整合资源,制定更有效的整改措施,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效维护工程质量和安全,推广中国水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水利水电 施工质量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MA直放站独立光伏供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正武 苏成仁 +1 位作者 胡芳林 梁盛德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98-999,1012,共3页
用太阳能光伏给远离市区的直放站提供电能,不但节约能源、清洁,而且便捷,不需要从数十里远的地方架设电线,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投资。用太阳能光伏作为独立供电系统,首先要解决的是系统的最优设计问题:太阳电池板安装的最佳倾角;对一定... 用太阳能光伏给远离市区的直放站提供电能,不但节约能源、清洁,而且便捷,不需要从数十里远的地方架设电线,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投资。用太阳能光伏作为独立供电系统,首先要解决的是系统的最优设计问题:太阳电池板安装的最佳倾角;对一定功率的用电器配多大功率的太阳电池板;按照系统设计的工作要求如何配套电瓶的容量;选择相应的充电放电控制器等。既要使系统避免配置浪费,又要使系统能按设计要求保证工作。用简捷的运算方法达到了优化设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倾角 系统设计 负载缺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杨永 柴雨葳 +7 位作者 常磊 王泽义 李亚珍 马菊花 徐文杰 刘晓峰 柴娜英 黄彩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6,共12页
于2020—2022年开展2 a大田试验,设置秸秆带状覆盖3行(SM3)、秸秆带状覆盖4行(SM4)、秸秆带状覆盖5行(SM5)与地膜覆盖(PM)4个处理,以露地不覆盖(CK)为对照,分析不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返青后干物质积累、花前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分配... 于2020—2022年开展2 a大田试验,设置秸秆带状覆盖3行(SM3)、秸秆带状覆盖4行(SM4)、秸秆带状覆盖5行(SM5)与地膜覆盖(PM)4个处理,以露地不覆盖(CK)为对照,分析不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返青后干物质积累、花前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以及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覆盖处理均可增加冬小麦拔节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平均生长速率和最大相对生长速率;秸秆带状覆盖处理生育期天数、快速生长阶段表现为延长,PM处理则相反。覆盖措施促进了干物质在穗轴+颖壳中的分配,提高了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和贡献率,处理间表现为PM>SM5>SM3>SM4。与CK相比,两个生长季秸秆带状覆盖处理增产1.94%~18.43%,SM5处理产量最高;PM处理增产18.47%~27.28%。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秸秆带状覆盖处理产投比显著高于PM处理,且SM5处理纯收益最高,较CK增加989.81~1351.69 CNY·hm^(-2)。综上,覆盖处理有利于冬小麦地上干物质积累和花前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其中秸秆带状覆盖5行措施增产、增收综合效果最优,是西北旱地小麦可持续发展的适宜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带状覆盖 冬小麦 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运转 产量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膜、黑膜全年覆盖下的土壤水、热、盐变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贤忠 李毅 +1 位作者 高志永 董建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01-1709,共9页
地膜覆盖因能有效地增温保墒增产而在黄土丘陵区旱作农林生产中广泛应用。为明确不同薄膜覆盖的差异以及连续覆膜条件下的土壤水热盐变化特征,于2015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陕北米脂进行野外连续覆膜定位观测,试验设裸地(CK)、白色薄... 地膜覆盖因能有效地增温保墒增产而在黄土丘陵区旱作农林生产中广泛应用。为明确不同薄膜覆盖的差异以及连续覆膜条件下的土壤水热盐变化特征,于2015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陕北米脂进行野外连续覆膜定位观测,试验设裸地(CK)、白色薄膜(WF)与黑色薄膜(BF)3种处理,利用GS3仪器监测0~150cm深度的土壤水分、温度和电导率。结果表明:1)连续覆盖两年后,两种覆膜处理平均土壤含水量为16.9%, CK为13.6%,土壤储水量分别达314.56mm、204.44mm,具体表现为土壤含水量BF在0~15cm高于WF(P<0.05),15~30cm低于WF(P<0.05); 0~150 cm, WF和BF总储水量差异不显著,与CK差异显著(P<0.05);在作物生育期覆膜平均较CK提高储水量60.8 mm。2)膜覆盖下近地面日温差WF大于BF, 0~150 cm,两种覆膜周年土壤平均温度无显著差异,较CK高1.3℃(P<0.05);气温较高条件下WF比BF、CK缩短冻融时间分别达8d和24d,WF更有利于土壤解冻和早春土壤增温。3)周年土壤表层盐分高,其中0~30 cm土层电导率为BF>WF>CK, 30~50 cm土层为WF>BF>CK,但土壤总体盐分较低,无土壤盐渍化趋势, 50 cm以下3种处理盐分没有差异。综合而言, WF较BF更能提高表层土壤温度, BF较WF更能提高表层土壤水分,覆膜保墒增温,延长作物生长时间。研究成果可为黄土丘陵区旱作农业覆膜应用提供土壤水热盐调控依据,也为果园和林地常年连续覆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覆盖 水盐运移 土壤温度 连续覆膜 水分恢复 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物休眠期覆盖对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吴贤忠 李毅 汪有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186,192,共6页
通过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物休眠期内不同地膜覆盖下土壤水分与温度的野外试验观测,研究覆膜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与温度变化差异。于2014年10月—2015年4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米脂试验站远志山同一水平阶地上,观测裸地(CK)与透明薄膜覆盖... 通过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物休眠期内不同地膜覆盖下土壤水分与温度的野外试验观测,研究覆膜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与温度变化差异。于2014年10月—2015年4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米脂试验站远志山同一水平阶地上,观测裸地(CK)与透明薄膜覆盖(TF)2种处理下0—400cm深度内土壤水分与裸地(CK)与透明薄膜覆盖(TF)、黑色薄膜覆盖(BF)3种处理下0—50cm(15,30,50cm)深度内土壤温度。结果表明:在植物休眠期,0—400cm土壤储水量TF较CK高51.9%,差异显著(p<0.05);0—20cm土壤储水量变幅最大,20—60cm的土壤储水量由上层54.9%降至26.3%;在典型晴天,非冻结阶段CK、TF与BF处理最值温差区间为2.25~2.7℃,3.45~3.5℃,1.5~1.8℃,而在冻结阶段为1.65,2.1,1.2℃,土壤冻结时覆膜保温效应不显著;覆膜保温深度可达15cm,BF处理保温效果优于TF处理。总体来看,在植物休眠期覆膜可以提高0—20cm深度范围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损失并促进水分向深层入渗,BF处理较TF处理更加有利于增温与稳定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休眠期 含水量 温度 典型覆盖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转板对条纹变像管性能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力舟 陈正武 +4 位作者 胡昕 张小丽 陈正楷 田进寿 刘虎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9-1222,共4页
针对一款多用途条纹变像管,研究了扫描板位置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了扫描板在条纹管轴向和径向的装架偏差对条纹变像管的时空分辨能力造成的影响。首先通过模拟得到大量服从一定统计规律电子的运动轨迹,然后利用调制传递函数对时空... 针对一款多用途条纹变像管,研究了扫描板位置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了扫描板在条纹管轴向和径向的装架偏差对条纹变像管的时空分辨能力造成的影响。首先通过模拟得到大量服从一定统计规律电子的运动轨迹,然后利用调制传递函数对时空分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偏转板放置在阳极光阑处条纹管可获得最佳时间分辨能力,而放置在电子束径最小的地方可以获得最佳空间分辨能力和最大阴极有效面积,同时,偏转板中心轴应该与条纹管旋转对称轴严格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变像管 偏转板 时间分辨 空间分辨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M直放站太阳能独立光伏供电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苏成仁 陈正武 +1 位作者 胡芳林 梁盛德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79-1780,1786,共3页
利用太阳能光伏给偏远地方的G S M直放站供电不仅节约能源、运行可靠、无污染,更重要的是再不需要从远处栽杆拉线,减少工程量,节约投资,保护自然环境。G S M太阳能光伏供电直放站系统的优化设计要解决太阳电池板安装最佳倾角的问题,按... 利用太阳能光伏给偏远地方的G S M直放站供电不仅节约能源、运行可靠、无污染,更重要的是再不需要从远处栽杆拉线,减少工程量,节约投资,保护自然环境。G S M太阳能光伏供电直放站系统的优化设计要解决太阳电池板安装最佳倾角的问题,按照当地年平均标准日照时数选择一定耗电量中继站的配套太阳电池板的功率,选择配套电瓶的容量,以及选择相应的充电放电控制器等。优化设计的关键是既要使系统避免配置浪费,又要使系统能按设计要求保证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倾角 系统设计 日照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开关电源并联供电技术的实现方式 被引量:2
8
作者 席忠红 李海翼 胡芳林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23-1725,共3页
随着电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关电源并联供电技术的研发显得非常重要,应用前景也日益广泛。比较了几种实现方案的优略,介绍了一种基于LM2576并联技术的实现方法。经实验测试该系统输出电压稳定、DC/DC变换效率较高、均流效果良好。
关键词 开关电源 并联供电 均流技术 LM2576 DC/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市农村饮水安全综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吴贤忠 胡芳林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2期174-176,共3页
应用模糊评价法对武威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进行了评价。首先,构建了指标体系,制定了评价标准与等级,然后根据专家打分法确定了权重,计算得到了武威市水资源价值综合评价向量。结果表明:武威市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水质问题严重,农村... 应用模糊评价法对武威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进行了评价。首先,构建了指标体系,制定了评价标准与等级,然后根据专家打分法确定了权重,计算得到了武威市水资源价值综合评价向量。结果表明:武威市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水质问题严重,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 模糊评价 指标体系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近重力场模型MRO120D的火星探测器轨道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钟振 刘子恒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3-139,共7页
针对火星探测器在轨运行时间的问题,利用动力学方法和最新火星重力场模型MRO120D,对220km和150km初始轨道高度的火星探测器进行轨道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重力场模型二阶位系数C_(20)时,探测器在220km轨道高度能够在计算时间内长期稳... 针对火星探测器在轨运行时间的问题,利用动力学方法和最新火星重力场模型MRO120D,对220km和150km初始轨道高度的火星探测器进行轨道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重力场模型二阶位系数C_(20)时,探测器在220km轨道高度能够在计算时间内长期稳定地运行,不考虑该系数的探测器在轨运行时间不足40d,说明位系数C_(20)是稳定轨道的重要因素.在相同条件下,探测器在150km轨道高度运行时间不足18d,说明大气阻力效应对低轨探测器的影响较大.在满足相关科学任务的条件下,建议初始轨道设计在220km以上,以此获得较长的在轨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重力场 扁率摄动 大气阻力 火星探测器 在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体MgB_2成相过程及试验检验
11
作者 郭永庆 冯旺军 +1 位作者 李翠环 陈映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7-230,207,共5页
粉末反应中MgB2成相过程可分三步完成:两种粉粒由于热运动接触碰撞,做反相微幅受迫振动,形成MgB2成相区;两个硼原子接近,价轨道发生sp2杂化,反应生成B2,镁原子的两个3s价电子自旋相反且成对填入B2的π轨道形成π键生成MgB2,此即MgB2初... 粉末反应中MgB2成相过程可分三步完成:两种粉粒由于热运动接触碰撞,做反相微幅受迫振动,形成MgB2成相区;两个硼原子接近,价轨道发生sp2杂化,反应生成B2,镁原子的两个3s价电子自旋相反且成对填入B2的π轨道形成π键生成MgB2,此即MgB2初始晶核。初始晶核有不对称的电场分布和四个外露半满杂化电子轨道;初始晶核分别沿a和c三个轴六个方向接近反应,生长成单晶晶粒。晶粒表面的外露半满杂化电子轨道、镁离子和电子的局域电场可能将相邻晶粒中的晶格周期性接通,形成库伯对穿过晶粒界面的通道;不同晶面中的两种化学键可能导致两种费米分布、两种库伯对和双能隙。利用初始晶核顺磁性和晶粒表面局域电子,对成相过程可做进一步试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B2 sp2杂化 晶核 晶核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法分析栅极对CNTs场发射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郭永庆 慕晓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0-573,共4页
建立了栅极冷阴极结构和二极管结构的碳纳米管(CNTs)场发射阴极,利用有限元素法对发射体的场发射性能进行了模拟,进一步计算并分析了栅极、栅极电压以及栅孔半径等参数对碳纳米管尖端电场分布和场发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栅极对碳管尖... 建立了栅极冷阴极结构和二极管结构的碳纳米管(CNTs)场发射阴极,利用有限元素法对发射体的场发射性能进行了模拟,进一步计算并分析了栅极、栅极电压以及栅孔半径等参数对碳纳米管尖端电场分布和场发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栅极对碳管尖端的激发电场具有很强的增强作用;栅极电压越高,场增强因子越大;最佳场发射栅孔半径为碳纳米管半径的10倍;栅极使得碳纳米管的开启电压降低,发射电流密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发射 栅极冷阴极 碳纳米管 场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辅助常微分方程求解复合KdV方程的行波解(英文)
13
作者 席忠红 李海翼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6-880,共5页
利用辅助常微分方程得到复合KdV方程的精确行波解.辅助常微分方程法的核心思路是:部分复杂非线性波动方程的行波解可以通过求解一些简单的、可解的微分方程——辅助常微分方程的方法得到解决.
关键词 复合KdV方程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辅助微分方程 行波解 非线性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对原状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及微观解释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喜莲 何文社 刘尚昆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4-197,共4页
为研究冻融循环对黄土边坡的影响,以甘肃省通渭县某地区原状黄土为例,采用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核磁试验与扫描电镜试验解释其微观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饱和度及冻融循环次数对原状黄土抗剪强度的... 为研究冻融循环对黄土边坡的影响,以甘肃省通渭县某地区原状黄土为例,采用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核磁试验与扫描电镜试验解释其微观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饱和度及冻融循环次数对原状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状黄土应力应变曲线与冻融循环次数和饱和度有关;粘聚力与内摩擦角随冻融循环次数呈现不同的规律;冻融循环次数影响原状黄土的土体孔隙结构。试验将NMR与SEM相结合,从微观层面更好地解释冻融循环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原状黄土 抗剪强度 核磁共振 扫描电镜 微观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空间和部分时间相干衍射高斯-谢尔模型脉冲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光谱移动和光谱开关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正武 付文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4-871,共8页
基于非稳光场的相干光理论,研究了部分空间和部分时间相干高斯-谢尔模型脉冲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光谱变化规律。给出了两者在大气湍流中的光谱传输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光阑衍射效应的影响,光谱沿轴向、径向均出现蓝移或红移,随... 基于非稳光场的相干光理论,研究了部分空间和部分时间相干高斯-谢尔模型脉冲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光谱变化规律。给出了两者在大气湍流中的光谱传输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光阑衍射效应的影响,光谱沿轴向、径向均出现蓝移或红移,随着相对传输距离z/z0、空间相干参数β和折射率结构常数C2n的增大,脉冲时间相干长度Tc的减小,轴向光谱蓝移量(或红移量)逐渐增大,由明显的起伏逐渐趋于稳定并且沿径向出现了光谱开关。其数目随着截断参数δ的增大,光阑的衍射效应减弱而逐渐增多,光谱跃迁量△逐渐减小;随着脉冲时间相干长度的增大,光谱跃迁量逐渐减小,开关位置逐渐靠近z轴;而随着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增大,光谱跃迁量逐渐减小,开关位置逐渐远离z轴。随着相对传输距离的增大,大气湍流对光谱的影响逐渐增大而光阑衍射效应逐渐减小,因此,光阑衍射在近场区对光谱影响较大,而大气湍流在远场区对光谱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部分空间和部分时间相干脉冲 高斯-谢尔模型光束 光谱移动和光谱开关 湍流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心电QRS波群的身份识别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梁盛德 王寻 梁金福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利用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是目前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人体的心电信号较为稳定且容易获取,因此利用心电进行身份识别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基于心电的身份识别算法需要预先提取特征,然后进行模式识别,处理流程比较复杂,且... 利用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是目前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人体的心电信号较为稳定且容易获取,因此利用心电进行身份识别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基于心电的身份识别算法需要预先提取特征,然后进行模式识别,处理流程比较复杂,且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考虑心电QRS波群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利用QRS波群进行身份识别。首先对心电信号进行小波阈值降噪,然后提取QRS波群,将其转换为二值图,最后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身份识别。通过几种不同超参数的卷积神经网络的计算比较,发现本文所述方法的最高准确率可达98.2%。此外,也对比了其他典型心电身份识别方法,结果表明,所述方法的识别准确率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QRS波群 身份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枸杞自动折叠晾晒装置的创新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秉祥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11期16-17,共2页
枸杞制干是安全优质枸杞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环节。目前,整个枸杞产区的制干方式水平还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80%左右的枸杞种植农户仍然采用的是自然晾晒的方法,把新采摘的枸杞子使用碱水拌均匀,均匀摊放到枸杞盘中。文章针对现有枸... 枸杞制干是安全优质枸杞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环节。目前,整个枸杞产区的制干方式水平还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80%左右的枸杞种植农户仍然采用的是自然晾晒的方法,把新采摘的枸杞子使用碱水拌均匀,均匀摊放到枸杞盘中。文章针对现有枸杞盘的缺点及劣势进行创新设计,详细阐述一种枸杞自动折叠晾晒装置的设计过程及工作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制干 自动折叠 晾晒装置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形分子内部亲疏水性对其与磷脂膜相互作用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18
作者 解立强 梁盛德 朱开礼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2,共8页
利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两类具有不同亲疏水核心的树形分子与磷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聚酰胺胺型树形分子能够与双层膜形成包裹结构.具有强疏水核心的聚丙烯亚胺型树形分子粘附到膜表面的同时,能够穿过磷脂膜,与磷脂膜... 利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两类具有不同亲疏水核心的树形分子与磷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聚酰胺胺型树形分子能够与双层膜形成包裹结构.具有强疏水核心的聚丙烯亚胺型树形分子粘附到膜表面的同时,能够穿过磷脂膜,与磷脂膜形成胶束结构.研究表明,静电吸引作用能够将树形分子锚定到膜表面,而疏水作用能够促进膜与树形分子之间的进一步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树形分子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对该类分子合成及医学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形分子 磷脂膜 分子动力学 静电作用 疏水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叶片色彩参数值与生长态势的研究
19
作者 刘子恒 王娟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年第6期76-79,共4页
本研究以高原作物“甘青5号”青稞为研究对象,使用数码相机获取青稞叶片的数字图像,分析青稞叶片的色彩参数与生长态势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色彩参数值中,绿光(G)值均大于其他光的值,这是由于相较于其他光,绿色植物对绿光的反射更... 本研究以高原作物“甘青5号”青稞为研究对象,使用数码相机获取青稞叶片的数字图像,分析青稞叶片的色彩参数与生长态势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色彩参数值中,绿光(G)值均大于其他光的值,这是由于相较于其他光,绿色植物对绿光的反射更强,青稞叶片的长、宽和表面积会随着色彩参数的增大而改变。构建生长态势与色彩参数的线性模型,发现R值与叶片长度的模型较理想,判定系数均大于0.5,其中4月10日的样品拟合度最好,判定系数达到0.77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叶片 生长态势 色彩参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