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保护专业昆虫学科教学体系探索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长仲 张新虎 +5 位作者 贺春贵 王国利 裴星琳 魏列新 王森山 陈应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41-344,共4页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实践课教学是影响植物保护专业昆虫学科的教学体系的重要因素,经过系统改革,建立了完整的昆虫学科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教学体系及时反映了本学科的主要科技成果,具备了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突...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实践课教学是影响植物保护专业昆虫学科的教学体系的重要因素,经过系统改革,建立了完整的昆虫学科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教学体系及时反映了本学科的主要科技成果,具备了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突出了应用学科的地方特色,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专业 昆虫学科 教学体系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昆虫学》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长仲 王国利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77-479,共3页
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实践课教学、考试评分等方面探讨了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昆虫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科技成果,较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脱节的问题。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普通昆虫学 植物保护专业 高等农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多样性及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39
3
作者 陈秀蓉 南志标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34-38,共5页
简述了细菌的物种多样性、适应多样性、营养代谢类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以及环境对其多样性的影响。细菌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不仅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抑制病原微生物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而且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元素矿化、土壤肥力的保持... 简述了细菌的物种多样性、适应多样性、营养代谢类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以及环境对其多样性的影响。细菌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不仅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抑制病原微生物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而且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元素矿化、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以及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等方面具有其他生物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 ,加强对细菌功能和多样性的研究 ,有助于持续开发应用和保护微生物资源 ,充分发挥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样性 农业 生态系统 微生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粉菌种类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窦彦霞 王生荣 段廷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调查了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粉菌的资源状况。共鉴定出白粉菌科Erysiphe属10种,Microsphaera属2种,Phyllactinia属1种,Pleochaeta属1种,Podosphaera属1种,Sphaerotheca属3种,其中有7种为甘肃新记录种。
关键词 甘肃兴隆山 白粉菌 资源调查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草本植物上几种黑粉病及病原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生荣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37-42,共6页
对采自甘肃的画眉草黑粉病 (Ustilago sp ermophora)、白羊草黑粉病 (Sporisoriumandropogonis)、草玉梅黑粉病 (Urocystis anemones)和蓼黑粉病 (Microbotryum bistortarum)的症状进行了描述 ,并对病原进行了鉴定、光学和电镜观察。这
关键词 牧草 黑粉病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主要植物病害及其减灾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生荣 陈涓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12,共7页
对甘肃省主要植物病害灾害发生的地理和环境条件进行了评述,对甘肃省市要植物病害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从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生态防治、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持续植保工程,作为甘肃省植物病害减灾... 对甘肃省主要植物病害灾害发生的地理和环境条件进行了评述,对甘肃省市要植物病害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从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生态防治、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持续植保工程,作为甘肃省植物病害减灾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植物病害 发生规律 生态防治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豆属植物的危害性及其控制对策初探 被引量:23
7
作者 姚拓 杜文华 康天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5-49,共5页
棘豆属植物对草地畜牧业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与优良牧草竞争水肥、光照及空间,使草地植物学成分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抗逆性下降,草地退化加速,使用年限缩短,生产率和利用率降低。同时引起家畜中毒、繁殖性能减弱及畜种改良难度增大。... 棘豆属植物对草地畜牧业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与优良牧草竞争水肥、光照及空间,使草地植物学成分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抗逆性下降,草地退化加速,使用年限缩短,生产率和利用率降低。同时引起家畜中毒、繁殖性能减弱及畜种改良难度增大。认为目前棘豆控制应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生态工程控制为基础,生物控制为中心,物理防治、科学管理及政策引导为辅助和补充手段,兼顾开发利用,化学防治为应急措施的综合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豆属植物 危害 控制 草地畜牧业 草地 毒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对白粉病的抗性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7
8
作者 徐秉良 李敏权 +1 位作者 郁继华 邢会琴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72-74,共3页
在人工接种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条件下,测定了8种不同抗病性的苜蓿Medicago sativa 品种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抗病性的苜蓿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接种白粉病菌后品种间的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变化,感病品种叶绿素含... 在人工接种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条件下,测定了8种不同抗病性的苜蓿Medicago sativa 品种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抗病性的苜蓿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接种白粉病菌后品种间的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变化,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抗病品种,接菌后第27 天,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平均下降38 26%,抗病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下降13 6%。其叶绿素含量随发病程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品种 叶绿素含量 抗白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蔬菜根际寄生线虫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鸿 朱建兰 彭德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6-201,共6页
2002年3~8月,对甘肃省部分地区蔬菜根际的植物寄生线虫进行了广泛调查,从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等的根际土壤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线虫7个属14个种,包括3种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clarus,T.mashhoodi,T.aerolatus)、2种节纹线虫(Merl... 2002年3~8月,对甘肃省部分地区蔬菜根际的植物寄生线虫进行了广泛调查,从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等的根际土壤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线虫7个属14个种,包括3种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clarus,T.mashhoodi,T.aerolatus)、2种节纹线虫(Merliniusbrevidens,M.communium)、3种短体线虫(Pratylenchusne-glectus,P.hexincisus,P.scribneri)、3种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cylindricollis,F.vulgaris,F.ditissimus)、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avenae)、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dihystera)、活泼平滑垫刃线虫(Psilenchushilarulus),其中,大多数种类为甘肃省新记录种,优势种为短小节纹线虫。它们广泛分布于甘肃省天水地区的秦城、北道,兰州地区的吊场、刘家堡,河西地区的张掖、民勤,红古区的张家寺,永靖县的太极镇,庆阳,临洮等地,即在东径100°26′~105°45′,北纬34°35′~38°56′,海拔从1142~1895m的温带干旱、半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均有线虫的寄生和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蔬菜 根腐线虫 矮化线虫 生态 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植物粗提物对常见植物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何静 沈慧敏 张新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用生长速率法以辣椒丝核病菌、黄瓜黑星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对7种植物的12种二氯甲烷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龙葵全株粗提物对辣椒丝核和黄瓜黑星病菌、龙葵果实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苍耳果实... 用生长速率法以辣椒丝核病菌、黄瓜黑星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对7种植物的12种二氯甲烷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龙葵全株粗提物对辣椒丝核和黄瓜黑星病菌、龙葵果实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苍耳果实提取物对辣椒丝核病菌的抑制率均为100 %;黄花蒿(全株)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辣椒丝核病菌的菌丝抑制率都分别达到了78.5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粗提物 植物病原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标记在植物病原真菌遗传多样性及生理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甘丽萍 王生荣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2-76,共5页
分析了RAPD分子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列举代表性应用事例论述了近年来RAPD分子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系统分类及生理分化诸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RAPD技术在应用当中的技术问题与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RAPD标记 植物病原真菌 遗传多样性 生理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白粉菌种间RAPD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甘丽萍 王生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3-138,共6页
利用RAPD标记对12种白粉菌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用5个扩增结果比较明显的随机引物扩增得到的45个RAPD位点中,有38个具多态性,多态性位点频率(单卫星方法统计)为84.4%。(2)根据PopG ene 32软件计算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 利用RAPD标记对12种白粉菌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用5个扩增结果比较明显的随机引物扩增得到的45个RAPD位点中,有38个具多态性,多态性位点频率(单卫星方法统计)为84.4%。(2)根据PopG ene 32软件计算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N e i基因多样度指数分别为0.511 4和0.339 5,多态性频率为97.78%,说明白粉菌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得到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并不十分相符,说明分子技术鉴定和形态学鉴定之间还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菌 亲缘关系 RAPD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环县草地白草病害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艳 陈秀蓉 +1 位作者 南志标 杨成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经2001~2003年的调查鉴定,甘肃环县典型草地计有白草病害11种,其中真菌病害9种,细菌病害1种,菟丝子一种。黑痣病(Phyllachoragraminis)和细菌性褐条病为主要病害。除黑痣病外,其余10种均为国内新寄主。真菌病害中,3种壳二孢(Ascochyta)... 经2001~2003年的调查鉴定,甘肃环县典型草地计有白草病害11种,其中真菌病害9种,细菌病害1种,菟丝子一种。黑痣病(Phyllachoragraminis)和细菌性褐条病为主要病害。除黑痣病外,其余10种均为国内新寄主。真菌病害中,3种壳二孢(Ascochyta)、2种茎点霉(Phoma)、1种壳针孢(Septoria)经鉴定到属,因病害使产草量下降约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草病害 黑痣病 根腐叶斑病 小球腔菌叶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黄萎病发病程度与根际土壤线虫种群数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建兰 常永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71-73,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茄子根围和根内线虫种群数量与茄子黄萎病发病程度有密切关系,重病株根围线虫密度明显高于轻病株和无病株;重病株根内线虫密度也明显高于轻病株和无病株;发病地块茄子根际与非根际线虫密度无明显差异;线虫与黄萎病菌混合接... 研究结果表明茄子根围和根内线虫种群数量与茄子黄萎病发病程度有密切关系,重病株根围线虫密度明显高于轻病株和无病株;重病株根内线虫密度也明显高于轻病株和无病株;发病地块茄子根际与非根际线虫密度无明显差异;线虫与黄萎病菌混合接种茄子,黄萎病发病率显著高于仅接黄萎菌,且接线虫数越多其发病程度越重;混合接种较仅接线虫茄子根内线虫密度明显升高。经鉴定寄生茄子根的线虫主要为垫刃线虫属(Tylenchus)、短体线虫属(Prathylenchus)、矮化线虫属(Tylenchornychus)和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 发病程度 根围 茄子黄萎病 病株 根际土壤 虫种 种群数量 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土壤曲霉属(Aspergillus Mich.ex Link:Fr.)的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艳梅 朱建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5-148,157,共5页
对140份来自甘肃各地的土样进行曲霉属(Aspergillus Mich.ex Link:Fr.)菌的分离,结合菌落形态 及显微镜下孢子的形态将各菌鉴定到种。结果表明:甘肃省土壤中分布有7个种和3个变种。分别是烟曲霉原 变种(Aspergillus fumigatus var,fum... 对140份来自甘肃各地的土样进行曲霉属(Aspergillus Mich.ex Link:Fr.)菌的分离,结合菌落形态 及显微镜下孢子的形态将各菌鉴定到种。结果表明:甘肃省土壤中分布有7个种和3个变种。分别是烟曲霉原 变种(Aspergillus fumigatus var,fumigatus)、烟曲霉椭孢变种(Aspergillus fumigatus var.ellipticus)、烟束 曲霉(Aspergillus fumisynnematus)、黄曲霉原变种(Aspergillus flavus var.flavus)、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刺孢裸胞壳(Emericella echinulata)、构巢裸胞壳(Emericella nidulans var.nidulans)、褶皱裸胞 壳(Emericella rugulosa)、四脊裸胞壳(Emericella quadrilineata)及皱折裸胞壳(Emericalla corrug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 分离 鉴定 土壤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白粉菌种群生态分布及生态位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窦彦霞 王生荣 段廷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0,共4页
对甘肃兴隆山白粉菌种群进行了生态分布调查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白粉菌在该区普遍发生,其多样性与植被种类的多样性直接相关,环境湿度对病害严重度有较大影响,在高海拔低温低湿地段白粉菌分布较少,危害较轻;而在低海拔湿度相对较高... 对甘肃兴隆山白粉菌种群进行了生态分布调查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白粉菌在该区普遍发生,其多样性与植被种类的多样性直接相关,环境湿度对病害严重度有较大影响,在高海拔低温低湿地段白粉菌分布较少,危害较轻;而在低海拔湿度相对较高的地段白粉菌种类多,危害严重,发病寄主多呈均匀分布或团块状分布。Sphaerotheca和Erysiphe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B值分别为BSph.=1.000,BE.=0.974,说明这2个属的白粉菌比别的属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要强,对资源的利用宽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兴隆山 白粉菌 生态分布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黑粉菌的新种及新记录种(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生荣 朱克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在甘肃省调查发现描述我国黑粉菌,新种1个。即草玉梅单囊壳,Sphaerotheca anemonea S.R.Wang ex K.Zhu sp.nov.。新记录种2个为新记录,是发生在美女樱(Verbena hybrida Voss)的Sphaerotheca verbenae Savul.& Negru.和发生在青荚叶(Hel... 在甘肃省调查发现描述我国黑粉菌,新种1个。即草玉梅单囊壳,Sphaerotheca anemonea S.R.Wang ex K.Zhu sp.nov.。新记录种2个为新记录,是发生在美女樱(Verbena hybrida Voss)的Sphaerotheca verbenae Savul.& Negru.和发生在青荚叶(Helwingiae japonicae L.)上的Microsphearahelwingiae Sawa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黑粉菌 新种 新记录种 草玉梅单囊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与症状类型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秉良 李敏权 郁继华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2期42-44,共3页
甘肃省辣椒病毒病症状可归纳为 5种类型 ,即轻花叶型 (L m)、重花叶型 (Sm)、丛簇矮化型 (Stu)、脉坏死型 (Vn)和顶枯型 (Tn) ,其中以轻花叶型、重花叶型和丛簇矮化型症状发生较普遍 ,顶枯型出现较少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 ,... 甘肃省辣椒病毒病症状可归纳为 5种类型 ,即轻花叶型 (L m)、重花叶型 (Sm)、丛簇矮化型 (Stu)、脉坏死型 (Vn)和顶枯型 (Tn) ,其中以轻花叶型、重花叶型和丛簇矮化型症状发生较普遍 ,顶枯型出现较少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 ,病害发生轻、发生晚 ,前茬种植茄果类和瓜类作物的田块发病严重 ,桃蚜猖獗发生年份发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辣椒 病毒病 症状类型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越冬叶螨群落和种间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春贵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0-54,共5页
1989年对甘肃武威果园(N38°,E103°)越冬叶螨的群落调查表明:该区果园越冬叶螨有4种:李始叶螨Eotetranychus pruni (Oudemans)、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 Koch 和果苔螨Bryobia r... 1989年对甘肃武威果园(N38°,E103°)越冬叶螨的群落调查表明:该区果园越冬叶螨有4种:李始叶螨Eotetranychus pruni (Oudemans)、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 Koch 和果苔螨Bryobia rubrioculus (Scheuten)。发现在不同的越冬寄主上以株为单位时其群落内种的组成和种间关系不同。聚类分析表明,杏园和梨园在叶螨群落组成上的相似性较高,而与苹果园叶螨群落的差异较大。调查发现,4种叶螨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以单个种、两个种形成的群落为主,3个种组成的群落少,但没有4个种形成的群落(以株为单位)。2×2列联表法分析表明,群落中两个种的种间关系在不同的果园表现不同。分析发现叶螨群落及种间关系的研究对叶螨的综合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螨群落 种间关系 果树害虫 越冬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临夏油菜螟发生规律初报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志模 贺春贵 +2 位作者 范玉虎 张琪 鲁振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420-420,共1页
油菜螟(Evergestis extimalis ScoPoli)是临夏州近年来油莱上为害严重的害虫之一被害面积逐渐扩大,程度日益加重,产量损失较大。在严重的年份,地块减产可达30%.据报道,该虫在我国北部省区多有分布。
关键词 油菜螟 发生规律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