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医药科普的思考
1
作者 李越峰 王毛毛 +5 位作者 郭清毅 马定财 王哲 张转红 张育贵 严兴科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中医药科普是对中医药相关内容的科学普及,是推广、宣传、传播中医药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传承、发展中医药及提高国民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科普对传承中医药知识技能、提高中医学国际影响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 中医药科普是对中医药相关内容的科学普及,是推广、宣传、传播中医药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传承、发展中医药及提高国民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科普对传承中医药知识技能、提高中医学国际影响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科普的特点为内容丰富、受众广泛,新时代中医药科普可多种形式并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目前,中医药科普政策完备,形式多元,包括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互联网+教育、科普基地、中医药进校园等。传统纸质读物覆盖知识广泛且直观易懂;互联网、自媒体传播迅速、途径广,但需严把质量关;科普基地能直观体现中医药发展现状;中医孔子学院可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然而,中医药科普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专业人才匮乏、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普体系不健全等,部分科普人员专业知识有限。中医药科普任重道远,从业者需提升素养、巩固知识、积极推动,基层组织需开展活动、培养人才,以共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医药 科普 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2
作者 靳晓杰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86-90,共5页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主要是以数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结构化学等学科为基础,以量子化学、分子力学等为理论依据,借助计算机进行合理的药物设计。它不仅仅是交叉理论学科,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主要是以数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结构化学等学科为基础,以量子化学、分子力学等为理论依据,借助计算机进行合理的药物设计。它不仅仅是交叉理论学科,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靶标发现、毒性预测、处方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已表现出独特优势。学科交叉是科技与医学高速发展的大势所趋,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结合现代生物学进行中医药理、法、方、药的研究,可以促进中医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让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可为日后跨学科助力药物研发做好准备。因此,在中医药院校开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交叉性强的课程有助于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立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授课模式对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具有极大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时代发展特点,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引入注重基础、衷中参西、重视实践等教学理念,在培养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过程中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通过对中医药专业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教改和实践进行深层次、全方位探讨和总结,可提升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拓宽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中医药院校 交叉创新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思维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的强化培养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娟 李芸 +2 位作者 吴平安 曹瑞 李越峰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94-97,共4页
中医药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经典思维模式,包括辩证思维、整体思维、中和思维和意象思维等。在中药炮制学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能力,对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原理、促进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深入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 中医药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经典思维模式,包括辩证思维、整体思维、中和思维和意象思维等。在中药炮制学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能力,对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原理、促进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深入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教师自身的中医药思维背景欠佳,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基础较薄弱,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影响了对学生中医药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中医药经典著作的研读习惯,采用形式多种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定期开展中医药相关主题的讲座及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强化中医药思维,提高运用中医药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问卷考查探索举措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以上措施均可帮助学生提升中医药思维运用能力,使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得以强化培养,提高中药炮制学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炮制学 中医药思维 教学方法 强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不同产地淫羊藿品质分析
4
作者 张金霞 李爱堂 +5 位作者 罗小明 丁学兰 康生福 赵国玉 韩东升 冉林卉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2期182-184,共3页
为比较甘肃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总黄酮含量(以淫羊藿苷计)的差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建立新的HPLC检测方法,测定甘肃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总黄酮的含量、杂质、水分、总灰分、叶面积。结果表明:所采6个淫羊藿样本中淫... 为比较甘肃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总黄酮含量(以淫羊藿苷计)的差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建立新的HPLC检测方法,测定甘肃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总黄酮的含量、杂质、水分、总灰分、叶面积。结果表明:所采6个淫羊藿样本中淫羊藿苷含量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规定的5.0%,平均质量分数为7.2718%,最高是和政县,其所产的淫羊藿中淫羊藿苷质量分数为7.6024%;和政县所产的淫羊藿杂质、水分含量、总灰分含量均最低,单个叶面积最大。y因此,甘肃不同产地淫羊藿中以和政县所产的淫羊藿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淫羊藿苷 含量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阳本草考证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志荣 巩亦萍 +1 位作者 郑修丽 葛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9-543,共5页
锁阳始载于元代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最早作为肉苁蓉的替代品而见诸记载,现已演变为重要的补阳类名贵中药。本文以历代本草为基础,全面梳理历代本草对于锁阳的名称、产地、加工炮制、药性、功效、食用历史等的记载。本草考证发现,... 锁阳始载于元代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最早作为肉苁蓉的替代品而见诸记载,现已演变为重要的补阳类名贵中药。本文以历代本草为基础,全面梳理历代本草对于锁阳的名称、产地、加工炮制、药性、功效、食用历史等的记载。本草考证发现,锁阳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名称,在使用时应加以辨析和统一。历史上形成了包括净制、切制、酒制、盐制、盐酒共制、酥炙等在内的丰富的锁阳炮制方法,但2020年版《中国药典》锁阳“炮制”项下仅记载了其净制、切制的方法,未收载其他炮制方法。古代本草记载的锁阳功效经历了从“补阳气”到“补阴气”的变迁,后世本草及蒙医记载多认为锁阳以“大补阴气”“补阴扶阳”“补阴益精”为要用,与当代认识明显不同。古代本草主要记载了锁阳煮粥、和面做饼的食用方法。通过锁阳本草考证,为其科学研究、临床用药、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 名称 产地 炮制 药性功效 食用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干预睡眠障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引兄 顾志荣 +3 位作者 巩亦萍 苏晓艳 祁梅 葛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2-1587,共6页
睡眠障碍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困扰,常见类型包括失眠、睡眠过多、睡眠梦游症、睡眠呼吸暂停症等,目前药物治疗仍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但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且适用人群有限。所以研究界一直在寻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绿色疗法。薰衣草精油... 睡眠障碍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困扰,常见类型包括失眠、睡眠过多、睡眠梦游症、睡眠呼吸暂停症等,目前药物治疗仍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但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且适用人群有限。所以研究界一直在寻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绿色疗法。薰衣草精油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等多种生物活性和广泛的使用价值,现已被应用于医疗、美容、食品、香薰、化妆品等领域,其中医疗领域多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薰衣草精油使用方法包括芳香吸入、穴位按摩、足浴、温水擦浴、口服等,为患者治疗睡眠障碍提供了更多选择,其中芳香吸入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患者接受度高。本文重点综述薰衣草精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干预睡眠障碍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及临床研究等,以期为我国薰衣草精油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睡眠障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色素提取、分离纯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圆锦 奚佳玉 +3 位作者 董树清 邵士俊 梁卿 杨扶德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5,共5页
枸杞是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效的药食同源中药。枸杞色素是枸杞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视力、保护肝脏等药理活性,不同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对枸杞色素的含量和纯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枸杞色素的提取、分离... 枸杞是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效的药食同源中药。枸杞色素是枸杞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视力、保护肝脏等药理活性,不同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对枸杞色素的含量和纯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枸杞色素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化学组成及主要药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为枸杞色素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色素 提取 分离纯化 结构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种植土壤中农药残留的分析与降解研究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帆 景琪 +4 位作者 尹凯 石玉存 王瑞琼 杜丽东 吴国泰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7,26,共8页
【目的】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对土壤环境和中药材品质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严格遵守国家对高毒农药禁限制使用规定的同时,研究常用低毒农药在中草药种植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规律尤为迫切。【方法】聚焦常用于中草药种植的有机氯... 【目的】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对土壤环境和中药材品质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严格遵守国家对高毒农药禁限制使用规定的同时,研究常用低毒农药在中草药种植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规律尤为迫切。【方法】聚焦常用于中草药种植的有机氯类农药(OCPs)、有机磷类农药(OPs)、氨基甲酸酯类农药(Carbamates)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s),分析了中药材种植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以及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生物降解等农药残留降解方式。【结果】目前农药残留降解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土壤中的农药降解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中草药种植土壤的生态恢复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除农药监管机构加大农药残留检测、控制力度外,还要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生产者自身的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其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农药使用的法律法规,实施中草药绿色标准化种植。【结论】未来仍需积极吸收其他农作物和国外先进的农药残留降解技术,为控制中草药农药残留提供绿色发展的新途径,提升中草药的质量、安全性和品质,为中草药种植土壤保护和中药材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土壤污染 农药残留 降解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作用
9
作者 王永霞 季文莹 +3 位作者 刘军刚 李季文 刘效栓 豆金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试验验证探讨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作用机制。【方法】用TCMSP数据库、文献检索等方式获取双活风湿凝胶贴膏的化学成分信息与作用靶点,通过OMIM、PharmGKB、GeneCards和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试验验证探讨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作用机制。【方法】用TCMSP数据库、文献检索等方式获取双活风湿凝胶贴膏的化学成分信息与作用靶点,通过OMIM、PharmGKB、GeneCards和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出与风湿寒性关节痛相关的靶点,结合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构建“药物-核心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通过动物试验验证关键靶点。【结果】筛选得到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有效成分92个,其对应相关靶点322个,与33个风湿寒性关节痛疾病靶点相交,筛选后得到12个关键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NF-κB通路。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双氯酚酸钠凝胶组、双活风湿凝胶贴膏组均能有效降低佐剂所致大鼠后足关节肿胀度、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并能改善炎症部位炎症浸润以及充血。【结论】双活风湿凝胶贴膏对佐剂所致大鼠炎症浸润及充血有改善作用,可能与调控AGE-RAGE/NF-κB信号通路以抑制炎性细胞浸润而达到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活风湿凝胶贴膏 网络药理学 动物试验 佐剂性关节炎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槐定碱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成帆 石磊 +2 位作者 张秀娟 呼延丽 高进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65-1173,共9页
目的:研究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机制。方法:通过测定机械痛敏,观察OSR的镇痛效果;通过将OSR与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合成、代谢相关的激动剂和拮抗剂联用,研究... 目的:研究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机制。方法:通过测定机械痛敏,观察OSR的镇痛效果;通过将OSR与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合成、代谢相关的激动剂和拮抗剂联用,研究OSR镇痛作用与GABA能神经系统相关机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大脑和脊髓内c-Fos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及c-Fos和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67,GAD67)、GABA转运体1(γ-aminobutyric acid transporter 1,GAT-1)免疫阳性细胞共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组小鼠机械痛敏升高,c-Fos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增多,c-Fos和GAD67、GAT-1免疫阳性细胞共表达分别减少和增多。与SNI组比较,OSR 500、1000 mg/kg组机械痛敏降低,OSR 250 mg/kg与拮抗剂联用组痛敏降低,OSR 500 mg/kg与激动剂联用组痛敏升高,OSR 500 mg/kg组小鼠大脑和脊髓的c-Fos和GAD67免疫阳性细胞共表达增多,c-Fos和GAT-1共表达减少。结论:OSR对SNI所致NP小鼠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能与通过上调大脑和脊髓中GABA能神经元,增加中枢GABA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槐定碱 神经病理性疼痛 Γ-氨基丁酸 大脑 脊髓背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花粉片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半成品颗粒质量控制
11
作者 彭腾腾 李海燕 +4 位作者 尹盼盼 王信 范彬 马趣环 石晓峰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优化紫斑牡丹花粉片制备工艺,并控制其半成品颗粒质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花粉用量、乳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比例、交联聚维酮用量为影响因素,外观、硬度、脆碎度、崩解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试验结合反向传播神经... 目的优化紫斑牡丹花粉片制备工艺,并控制其半成品颗粒质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花粉用量、乳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比例、交联聚维酮用量为影响因素,外观、硬度、脆碎度、崩解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试验结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遗传算法(GA)优化制备工艺。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测定半成品颗粒含水量、流动性、可压性、吸湿性。结果最佳条件为花粉用量76%,乳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比例1∶2,交联聚维酮用量13%,交联聚维酮内外加入比例1∶2,乙醇体积分数70%,综合评分为33.2分。半成品颗粒平均休止角为18.67°,压缩度为18.71%,豪斯纳比率为1.23%,最大吸湿率为13.17%,临界相对湿度为55.72%。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为紫斑牡丹花粉相关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并且其半成品颗粒质量可控,能保证制粒过程顺利和提高花粉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花粉片 制备工艺 半成品颗粒 质量控制 响应面试验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 遗传算法(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空化提取技术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诗烨 顾志荣 +1 位作者 祁梅 葛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15-3322,共8页
负压空化提取技术通过负压与空化、空蚀效应破坏提取物细胞壁,使溶剂更易渗入细胞中,加速细胞内有效物质的释放和溶出,具有提取效率高、能耗低、绿色环保、设备简单、适宜工业化大生产、易与其他技术联用等特点,可用于各类中药有效成分... 负压空化提取技术通过负压与空化、空蚀效应破坏提取物细胞壁,使溶剂更易渗入细胞中,加速细胞内有效物质的释放和溶出,具有提取效率高、能耗低、绿色环保、设备简单、适宜工业化大生产、易与其他技术联用等特点,可用于各类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提取技术。目前,负压空化提取及其联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黄酮类、酚类、生物碱类、皂苷类、萜类、有机酸类等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效果普遍优于传统技术,但也存在基础理论与技术质量标准不完善,应用范围狭窄,工业化、商业化及多方法综合应用不足等问题。本文对负压空化提取技术的原理、装置、联用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有效成分 提取工艺 负压空化提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兰科1新记录属——冷兰属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韬 宁艳梅 晋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2-814,共3页
报道了甘肃省兰科1个分布新记录属及其属下新记录1种,即冷兰属(Frigidorchis Z.J.Liu&S.C.Chen),冷兰[Frigidorchis humidicola(K.Y.Lang&D.S.Deng)Z.J.Liu&S.C.Chen]。甘肃新分布的发现对于冷兰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和迁移演... 报道了甘肃省兰科1个分布新记录属及其属下新记录1种,即冷兰属(Frigidorchis Z.J.Liu&S.C.Chen),冷兰[Frigidorchis humidicola(K.Y.Lang&D.S.Deng)Z.J.Liu&S.C.Chen]。甘肃新分布的发现对于冷兰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和迁移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兰属 冷兰 兰科 新记录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结晶-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食用油中4种生育酚
14
作者 裘董琦 赵引弟 +2 位作者 裴栋 黄新异 邸多隆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8-152,共5页
为提高生育酚的检测效率,建立了一种冷冻结晶-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食用油中4种生育酚(α-、β-、γ-、δ-生育酚)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玉米油、花生油和特级初榨橄榄油等食用油中生育酚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优化的方... 为提高生育酚的检测效率,建立了一种冷冻结晶-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食用油中4种生育酚(α-、β-、γ-、δ-生育酚)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玉米油、花生油和特级初榨橄榄油等食用油中生育酚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优化的方法为将1.0 g油样充分溶解于40 mL甲醇-乙酸乙酯-乙醇(体积比5∶3∶2)混合溶剂中,然后在-18℃下低温冷冻24 h,抽滤、减压蒸干、复溶后上机检测,HPLC采用C30色谱柱,以乙醇-异丙醇(体积比8∶1)和水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采用外标法定量;4种生育酚在2~1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最低为0.179μg/mL,定量限最低为0.59μg/mL,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57%~4.98%和1.67%~4.34%,加标回收率为96.57%~109.14%。综上,冷冻结晶-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结果准确性好等特点,适用于食用油中生育酚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结晶法 生育酚 定量分析 食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咽止痛颗粒成型工艺优化及其质量控制
15
作者 刘菁 顾志荣 +1 位作者 张锐 葛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00-3212,共13页
目的优化清咽止痛颗粒成型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在Plackett-Burman设计基础上,以药辅比、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休止角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熵权法优... 目的优化清咽止痛颗粒成型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在Plackett-Burman设计基础上,以药辅比、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休止角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熵权法优化成型工艺。建立物理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TLC法定性鉴别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夏枯草,HPLC法测定绿原酸、甘草苷、连翘酯苷A、迷迭香酸、牛蒡子苷、连翘苷、黄芩苷的含量。结果最佳条件为药辅比1∶1,乙醇体积分数95%,乙醇用量3.75 mL,干燥温度67.5℃,干燥时间10 min,综合评分为97.7178分。TLC斑点清晰,重复性好,阴性无干扰。每1 g制剂中绿原酸、牛蒡子苷、黄芩苷含量分别不得少于6、5、3 mg。5批样品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15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有2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8,并鉴定出7个。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清咽止痛颗粒工业化生产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咽止痛颗粒 成型工艺 质量控制 Box-Behnken响应面法 熵权法 指纹图谱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肝癌活性
16
作者 崔旭鑫 崔文平 +5 位作者 毕艳兴 成帆 李育宁 张宝来 赵全义 杨孝来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150-2157,共8页
目的 以甘草次酸为母核,设计合成一系列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对活性最优化合物进行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MTT法筛选出抗肿瘤活性最优的化合物;MTT法、划痕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化合物对肿... 目的 以甘草次酸为母核,设计合成一系列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对活性最优化合物进行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MTT法筛选出抗肿瘤活性最优的化合物;MTT法、划痕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对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影响;建立小鼠肝癌腹水瘤模型,检测化合物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筛选出化合物C22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C22以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肝癌细胞的活性和迁移;化合物C22能上调肝癌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_(0)/G_(1)、S期;化合物C22能明显抑制小鼠肝癌腹水瘤的生长,延长生存期。结论 甘草次酸衍生物C22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活性和迁移能力,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并且能抑制肝癌腹水的生成,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合成 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肝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与思路的进展与展望
17
作者 巩亦萍 顾志荣 +1 位作者 郭引兄 葛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1216,共6页
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内涵的基石之一,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主要目标与技术瓶颈之一。本文回顾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历程,归纳总结近十年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手段,以期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当前,中药及其复方... 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内涵的基石之一,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主要目标与技术瓶颈之一。本文回顾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历程,归纳总结近十年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手段,以期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当前,中药及其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结构中药学、成分敲出/敲入、中药谱效法及中药血清谱效法、中医方证代谢组学、中药整体药动学等,主要工具包括色谱技术、波谱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仿生技术等。但目前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以单体活性成分为导向的研究方法缺乏中医药理论支持,对中药的代表性差,不能全面体现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功能、多层次的特点,缺乏系统性,并且没有发现更全面完善的普适于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未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应遵循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思路,遵循药效组分“质-量-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要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发展普适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助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中药复方 药效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通宣理肺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靖 靳婉君 +1 位作者 郭朝晖 倪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通宣理肺丸中黄芩素、黄芩苷、橙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迷迭香酸、甘草苷、甘草酸铵、白花前胡甲素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SVEA 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1%磷酸),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通宣理肺丸中黄芩素、黄芩苷、橙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迷迭香酸、甘草苷、甘草酸铵、白花前胡甲素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SVEA 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以黄芩苷为内标,计算其他8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96.15%~101.58%,RSD 0.75%~1.74%。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通宣理肺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宣理肺丸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一测多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的当归化学成分鉴定及活血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焦文星 魏江霞 +3 位作者 郭晶晶 杨志军 杨锡仓 杨秀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目的研究当归的化学成分及其活血作用机制。方法UPLC-Q-TOF-MS鉴定化学成分;观察大鼠证侯学和心脏病理切片变化;检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蛋白质组学。结果当归共鉴定出270个化合物;给药后,大鼠弓背、耸毛,蜷缩少动,爪尾部紫暗,耳缘及鼻唇发... 目的研究当归的化学成分及其活血作用机制。方法UPLC-Q-TOF-MS鉴定化学成分;观察大鼠证侯学和心脏病理切片变化;检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蛋白质组学。结果当归共鉴定出270个化合物;给药后,大鼠弓背、耸毛,蜷缩少动,爪尾部紫暗,耳缘及鼻唇发白,饮水、进食量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等证候有很大改善;心肌纤维排列轻度紊乱,较模型组紧密,心肌纤维较窄,接近正常,周围可见轻度水肿、渗出,炎性细胞浸润;颈总动脉收缩压明显降低、左心室收缩压明显升高(P<0.05)。共筛选出62个差异蛋白,GO功能集中在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蛋白结合和蛋白水解的负调节等,KEGG通路富集在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白细胞经内皮细胞迁移及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结论当归可能是通过蛋白的表达,调控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及血管平滑肌收缩等信号通路达到补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化学成分 蛋白质组学 急性血瘀证 活血作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及肠道菌群探讨甘草对药源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必乾 殷亭湄 +4 位作者 邓毅 高广淼 付晓艳 何慧明 连小龙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8-1714,共7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肠道菌群探讨甘草对药源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并筛选甘草的活性成分及相应的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收集药源性肝损伤及肠道菌群的靶点。利用Venny获得共有靶点并使用STRING构建...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肠道菌群探讨甘草对药源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并筛选甘草的活性成分及相应的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收集药源性肝损伤及肠道菌群的靶点。利用Venny获得共有靶点并使用STRING构建蛋白互作图,将共有靶点导入RStudio中进行GO及KEGG分析,采用Cytoscape 3.10.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并利用CytoNCA得到关键靶点。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顺铂组、阳性组(N-乙酰半胱氨酸13.5 mg/kg)及甘草低、中、高剂量组(450、900、1 800 mg/kg),腹腔注射8 mg/kg顺铂制造大鼠肝脏损伤,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IL-6、TNF-α蛋白表达,16S rDNA分析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共得到24个共同作用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225条,细胞组分19条,分子功能31条;KEGG富集得到112条通路,包括TNF、JAK-STAT、IL-17信号通路等。甘草能降低顺铂肝损伤大鼠肝组织IL-1β、IL-6、TNF-α表达(P<0.05,P<0.01),肠道菌群异常的多样性及丰度增高。在门水平上,升高拟杆菌门的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的丰度;在属水平上,升高普雷沃氏菌属,降低阿克曼氏菌属、颤螺菌属的丰度。结论 甘草能够缓解顺铂致肝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1β、IL-6、TNF-α表达及调节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药源性肝损伤 顺铂 肠道菌群 网络药理学 16S rDNA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