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应存运用敦煌疗风虚瘦弱方治疗产后发热经验 被引量:4
1
作者 杨佳楠 李鑫浩 +3 位作者 陆航 周翌翔 刘玲 李应存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24-126,共3页
李应存教授长期致力于敦煌医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和应用研究,尤擅长运用敦煌医方治疗多种常见病、疑难病。针对产后发热,李教授认为,该病与产后亡血伤津和易感邪气的特殊生理状态密不可分,用药应重视益气补血、扶正培元、兼祛邪气,临证... 李应存教授长期致力于敦煌医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和应用研究,尤擅长运用敦煌医方治疗多种常见病、疑难病。针对产后发热,李教授认为,该病与产后亡血伤津和易感邪气的特殊生理状态密不可分,用药应重视益气补血、扶正培元、兼祛邪气,临证化裁敦煌疗风虚瘦弱方,效果显著,可为敦煌医方用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李应存 敦煌疗风虚瘦弱方 产后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应存教授治疗胃痞病常用“敦煌角药”拾粹 被引量:4
2
作者 叶红 李鑫浩 +3 位作者 李俊珂 刘玲 杨佳楠 李应存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3期51-55,共5页
李应存教授为国内研究敦煌医学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敦煌医学学科带头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专家,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敦煌医方,探求敦煌医学辨证思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福人民。李应存教授博采众家之... 李应存教授为国内研究敦煌医学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敦煌医学学科带头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专家,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敦煌医方,探求敦煌医学辨证思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福人民。李应存教授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胃痞病"虚滞"理论,认为现代胃痞病的发病,病位在"胃",当责"肝""脾"二脏,与肺相关,常见病机为脾虚失运,肝气郁滞,中焦气机不利,不利则满,不荣则痛,则见痞满、胀痛的不适症状,"虚滞"理论用于指导西医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突出,其处方选药时特别强调"泻肝实脾",使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以助胃气的恢复。经过长期对胃痞病的治疗和研究,潜心钻研敦煌文献脾胃病的相关论述,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将药物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了独特的药物配伍风格,尤其是在敦煌古方中两味药组成的对药和三味药组成的角药运用方面,独具匠心,风格独特。对角药在胃痞病临床治疗上的配伍应用,不仅可以增效减毒,扩大药物的临床使用范围,而且可以执简驭繁,方便辨证选药,使临床治疗有的放矢。通过对李应存教授运用角药部分经验的总结,以探索胃痞病的用药规律,从而扩展治疗思路,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痞病 角药 三味药 敦煌医学 敦煌古医方 泻肝实脾 消化系统疾病 李应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遗书妇科相关古医方研究概况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佳楠 李应存 +3 位作者 李鑫浩 陆航 周翌翔 刘玲 《国医论坛》 2018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总结敦煌遗书妇科相关古医方研究进展及成果。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敦煌遗书中妇科相关古医方的研究文献,分别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综述了敦煌遗书中妇科相关古医方研究成果及应用,并提出该领域今后... 目的:总结敦煌遗书妇科相关古医方研究进展及成果。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敦煌遗书中妇科相关古医方的研究文献,分别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综述了敦煌遗书中妇科相关古医方研究成果及应用,并提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思路。结论:说明敦煌遗书妇科相关古医方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妇科相关古医方 研究概况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道坤教授按部位辨治湿疹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凤仪 王道坤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0期38-39,共2页
王道坤教授对湿疹按湿邪所居上、中、下部位不同而施以不同的治法取得良好疗效。他认为湿在上部,治肺为先,宜宣气化湿;湿在中部,治肝脾为主,宜理气燥湿;湿在下部,治肾为重,宜化气利湿。
关键词 部位辨证 湿疹 王道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应存教授运用敦煌石龙芮丸治疗胃热阴亏型胃肠疾病临床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叶红 李鑫浩 +2 位作者 李俊珂 刘玲 杨佳楠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5期98-100,共3页
李应存教授为国内研究敦煌汉文医药文献的著名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敦煌医学学科带头人,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善于挖掘古籍,潜心研究,深入思考,探索现代疾病发生之根本,经验丰富... 李应存教授为国内研究敦煌汉文医药文献的著名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敦煌医学学科带头人,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善于挖掘古籍,潜心研究,深入思考,探索现代疾病发生之根本,经验丰富,尤其擅用敦煌古医方灵活化裁治疗内科疾病,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笔者有幸成为李应存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受益良多,现将其运用敦煌石龙芮丸治疗证属胃热阴亏型胃肠疾病经验加以整理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疾病 敦煌医方 石龙芮丸 胃热阴亏 李应存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己百六法辨治咳喘病经验探析
6
作者 张朝宁 李金田 +1 位作者 段永强 陈光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寒冷,昼夜温差大,当地居民多发咳喘。咳即咳嗽,喘即喘息、气喘。咳喘病又名"咳逆上气",是以咳嗽、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常因咳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由咳致喘,终使咳嗽、气喘并作。
关键词 名医经验 于己百 辨证论治 咳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X线辐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魏孔熙 刘永琦 +4 位作者 李洋洋 张利英 冯秀 危文俊 何进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4-308,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有效成分黄芪多糖(APS)对X射线照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用50μg/mL的APS干预2 Gy X射线照射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专用培养基诱导后,通过油红O法染色并计数观察干细胞的脂滴数量及大小,Western blo...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有效成分黄芪多糖(APS)对X射线照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用50μg/mL的APS干预2 Gy X射线照射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专用培养基诱导后,通过油红O法染色并计数观察干细胞的脂滴数量及大小,Western blot检测成脂相关蛋白(C/EBPα和PPAR-γ)表达变化。结果X线辐射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数量减少,成脂细胞中脂滴的面积明显减少(P<0.05),提前给予黄芪多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脂滴面积较单纯辐射组增加(P<0.05)。同样,X线辐射后,成脂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重组人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表达降低,而给予黄芪多糖干预后,PPAR-γ和CEBPα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X线可损伤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成脂分化功能,黄芪多糖对X线辐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辐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通络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2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谷城 张志明 +6 位作者 刘永琦 周婷 柯宜诚 史桐凡 牛帆 李娟 张利英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清肺通络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从甘肃地区9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筛选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符合使用清肺通络方的患者32例,收集患者临床症状资料、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肝酶、肌酶、C反应蛋白、肺部CT... 目的:探讨清肺通络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从甘肃地区9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筛选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符合使用清肺通络方的患者32例,收集患者临床症状资料、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肝酶、肌酶、C反应蛋白、肺部CT、中医证型等指标,比较患者用药前后上述各指标变化。结果:32例患者中,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41岁。普通型患者19例,重型患者13例。中医证型以湿热郁肺(65.63%)、和湿温壅肺(34.38%)为主。患者治疗前的主要症状为发热(40.63%)、乏力(28.13%)、咽痛(9.38%)、咳嗽(90.63%)、咳痰(56.25%)、头晕头痛(6.25%)、胸闷气短(40.63%)、腹泻(3.13%)、食欲不振(21.88%)。使用清肺通络方后,患者咳嗽、咳痰的症状缓解率是89.66%和88.89%,其余缓解率为100%。患者治疗前主要以白细胞总数降低(46.88%)、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56.2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43.75%)、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56.25%)、C反应蛋白升高(40.63%)、血沉升高(53.13%)、乳酸脱氢酶升高(34.38%)和总胆红素升高(34.38%)为主。治疗后,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三次阴性,肺部CT示感染病灶已吸收,出院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消失,血常规、血生化中上述异常关键指标均基本恢复正常,符合出院标准,治愈率100%,且未发生核酸检测转阳者复发病例。结论:清肺通络方可有效治疗处于疾病中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清肺通络方 临床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应存肝、脾、肾三脏同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旭 李应存 +1 位作者 季文达 章天明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8期33-35,共3页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痛风”“痹证”等范畴。李应存教授认为,该病病因病机为素体正气不足,感受外邪,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痰湿留滞于经脉,气血运行受阻,浊毒流注于骨节。治疗应标本兼顾,肝、脾、肾三脏同调,以泄浊通络止痛为主,...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痛风”“痹证”等范畴。李应存教授认为,该病病因病机为素体正气不足,感受外邪,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痰湿留滞于经脉,气血运行受阻,浊毒流注于骨节。治疗应标本兼顾,肝、脾、肾三脏同调,以泄浊通络止痛为主,临床常用大泻肝汤、大补脾汤和大补肾汤,收俱佳效。该文介绍李应存教授肝、脾、肾三脏同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医学 大泻肝汤 大补脾汤 大补肾汤 痛风性关节炎 痹证 李应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