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7月21日甘南州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拜蕊 完地草 +1 位作者 袁晶晶 王成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9期161-164,共4页
本文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卫星、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22年7月21日8:00至22日8:00甘南州出现的局地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在此次暴雨过程中,甘南州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潮湿不稳定环境中,副热带高压24 h内东退南压,冷空气... 本文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卫星、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22年7月21日8:00至22日8:00甘南州出现的局地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在此次暴雨过程中,甘南州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潮湿不稳定环境中,副热带高压24 h内东退南压,冷空气迅速自青海东部至甘肃河西北部东移南下,冷暖空气在甘南州上空交绥,使甘南局部地区出现短时暴雨天气。针对本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预报重点是副高位置和强度的变化、下滑冷空气强度及移动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伊朗高压 暴雨 甘肃甘南 2022年7月21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甘南州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涛 马金虎 +1 位作者 赵惠珍 张艳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134-137,共4页
受西北气流和地面辐合线共同影响,2022年5月12日14:00至13日8:00地处青藏高原边坡地带的甘南州出现分散性强对流天气,多站出现冰雹和短时强降水。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重点分析此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探空特征、物理量特征、强对流... 受西北气流和地面辐合线共同影响,2022年5月12日14:00至13日8:00地处青藏高原边坡地带的甘南州出现分散性强对流天气,多站出现冰雹和短时强降水。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重点分析此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探空特征、物理量特征、强对流过程对流单体的演变及模式检验。结果表明:这是一次低涡后部冷空气东移南下造成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鞍形场发展使地面辐合线长时间维持并缓慢东移;低层有暖平流,高层有冷平流,大气层结不稳定;中层600~700 hPa附近有逆温层存在,有利于不稳定能量堆积,午后近地面层增温,导致对流不稳定进一步增大;CMA-GFS和ECMWF模式对大尺度环流形势预报效果较好,对低层中尺度切变移速预报偏快,对物理量场的预报ECMWF模式更接近实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大尺度环流形势 探空特征 物理量特征 模式检验 甘肃甘南 2022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玛曲草甸禾本科牧草黄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建兵 汪治桂 杨文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4-109,共6页
利用甘南合作、玛曲农业气象观测站禾本科牧草观测资料及同期的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分析了气象因子对合作、玛曲亚高山草甸禾本科牧草黄枯的影响。分析发现,合作、玛曲牧草黄枯期均有提前的趋势,提前趋势分别为每10年5.5和2... 利用甘南合作、玛曲农业气象观测站禾本科牧草观测资料及同期的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分析了气象因子对合作、玛曲亚高山草甸禾本科牧草黄枯的影响。分析发现,合作、玛曲牧草黄枯期均有提前的趋势,提前趋势分别为每10年5.5和2.0 d,特别是1994年后,合作地区牧草黄枯期出现了明显提前的趋势。甘南高原牧草黄枯主要受热量条件限制,5℃终日是影响甘南高原牧草黄枯的主要因子,合作日平均气温5℃终日有提前的趋势;同时影响合作牧草黄枯期提前的气象因子还有夏季降水量的减少,而与玛曲牧草黄枯期提前有关的气象因子则与9月份气温升高、初秋降水量减少和9月份日照时数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牧草黄枯期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2a黄河源区生长季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俊琴 汪治桂 王素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0-215,共6页
利用1971—2012年黄河源区5个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应用修定的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区域内各站植被生长季(4—10月)NPP,分析了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探讨了黄河源区NPP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及各气象要素对源区NPP变化的贡... 利用1971—2012年黄河源区5个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应用修定的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区域内各站植被生长季(4—10月)NPP,分析了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探讨了黄河源区NPP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及各气象要素对源区NPP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42 a来黄河源区NPP在生长季平均以125.1 kg·hm-2·a-1·10a-1呈逐年上升趋势,期间存在10 a主周期变化和5 a^6 a的次周期变化;源区NPP多年来在空间变化中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具有由南向北、自东到西NPP依次减小的分布特征;黄河源区NPP对最高气温、日照和降水量的敏感性最强,而对风速、相对湿度和最低气温的敏感性相对较弱;气象因子对源区NPP的总和贡献西北部大于东南部,这与NPP多年相对变化的地域分布特点是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生长季 气象因子 敏感性 影响程度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甘南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甘南州玛曲县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宁和平 王振国 +1 位作者 吉哲君 刘志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059-17062,共4页
在阐述草地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充分认识高原草地的重要生态地位;建立适应草地保护和恢复发展的经营体制;以草定畜,严格控制载畜量,发展季节畜牧业;建立人... 在阐述草地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充分认识高原草地的重要生态地位;建立适应草地保护和恢复发展的经营体制;以草定畜,严格控制载畜量,发展季节畜牧业;建立人工和半人工草地;提高牧民文化素质及技术水平;加强草地鼠虫害防治及草地保护的发展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曲 黄河 草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州天然草场载畜能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晓媛 张胜智 +2 位作者 陈昌平 安华银 宁和平 《甘肃畜牧兽医》 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
选取甘南州主牧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草场质量、草场数量、生产潜力、载畜量等与草场密切相关的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合理布局草场载畜量,为畜牧业生产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天然草场 牧草产量 草场载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甘南局地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惠珍 何涛 +1 位作者 吉哲君 张艳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74-175,177,共3页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甘南春季的3次强降雪过程进行流型配置、物理量场、卫星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空短波槽、700 hPa切变线、地面冷锋是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中,相对湿度在强降雪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甘南春季的3次强降雪过程进行流型配置、物理量场、卫星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空短波槽、700 hPa切变线、地面冷锋是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中,相对湿度在强降雪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卫星云图反映了短波槽云系和冷锋云系交汇产生甘南高原边坡地带大到暴雪天气过程。通过3次强降雪过程的综合分析,给出了对今后高原边坡地带该类暴雪天气的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暴雪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春季 甘肃甘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层农业气象信息的具体保障的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莹霞 丁海清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9期74-75,共2页
民以食为先。我国长期以来作为人口大国,广大人民群众的饭碗端得稳不稳一直是社会各个层面持续关注的问题,明显突出了农业平稳健康运行对于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及诸多行业主管部门也采取了不少卓有... 民以食为先。我国长期以来作为人口大国,广大人民群众的饭碗端得稳不稳一直是社会各个层面持续关注的问题,明显突出了农业平稳健康运行对于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及诸多行业主管部门也采取了不少卓有成效的落地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总体效果。而基层农业气象信息能否高质高效地进行传输并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深刻影响到农业运行发展的整体水平,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重视权重,这就需要从基层农业气象信息所具有的关键核心属性特征着手,在具体保障方面做足功课、下足功夫。在对当前基层农业气象信息具体保障所涉及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相关优化调整措施,为全方位、多角度强化提升基层农业气象信息具体保障整体成效方面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业 气象信息 具体保障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9—2020年甘南州大到暴雪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兴丽 石代鑫 +1 位作者 贺海燕 杨春芽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3期193-195,共3页
本文利用甘南高原8个国家及基准(基本)气象台站1979年1月至2020年12月近40年的逐日降水量、逐日天气现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甘南州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和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1世纪以后,全州大到暴雪天气过程... 本文利用甘南高原8个国家及基准(基本)气象台站1979年1月至2020年12月近40年的逐日降水量、逐日天气现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甘南州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和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1世纪以后,全州大到暴雪天气过程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近5年增加尤为明显;全州大到暴雪天气过程以单站次的降雪为主、局地性降雪为辅,区域性大到暴雪天气在甘南州并不常见;受海拔分布差异的影响,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出现频次以合作为最多,其次是碌曲;强降雪中心主要位于夏河—碌曲和临潭—卓尼一带;就降雪性质而言,各站大到暴雪天气过程以纯雪性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到暴雪 时空分布 甘肃甘南 1979—202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4月6日甘南局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10
作者 张艳荣 吉哲君 +1 位作者 赵惠珍 何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0期166-168,172,共4页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20年4月6日甘南州局地暴雪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以及模式检验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内蒙古西部冷空气东移南下造成的暴雪天气过程,配合低层辐合加强形成的低涡以及高空辐散的环流形势...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20年4月6日甘南州局地暴雪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以及模式检验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内蒙古西部冷空气东移南下造成的暴雪天气过程,配合低层辐合加强形成的低涡以及高空辐散的环流形势,并且地面有冷锋;暴雪发生之前,比湿、垂直上升运动都有大幅转好现象;此次天气过程低层有暖平流,高层有冷平流,大气层结不稳定,低层有逆温层,使雪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形成电线积冰;临近时次的模式预报更加接近实况,且EC细网格模式不论是降水落区还是降水量级都优于GRAPES-GFS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暴雪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模式检验 甘肃甘南 2020年4月6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高原一次局地暴雨触发机制分析
11
作者 付文睿 王成福 刘倩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179-180,186,共3页
结合环流形势、探空诊断以及云图资料,对2020年8月10日出现在甘南迭部、舟曲的局地暴雨触发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低层大气饱和度高、水汽集中程度高,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500 hPa低压、西太平洋... 结合环流形势、探空诊断以及云图资料,对2020年8月10日出现在甘南迭部、舟曲的局地暴雨触发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低层大气饱和度高、水汽集中程度高,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500 hPa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700 h Pa切变、地面辐合线以及地形的共同作用造成此次暴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触发机制 预报 甘南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
12
作者 廖倩倩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6期93-94,共2页
在新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由于当前还未建立起标准化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规范,难以保证各类气象数据资料的准确率。首先阐... 在新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由于当前还未建立起标准化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规范,难以保证各类气象数据资料的准确率。首先阐述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常见的问题,其次分析了导致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不畅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 气象观测业务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牧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秀云 姚玉璧 +3 位作者 邓振镛 尹东 王润元 陈昌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6-73,共8页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草原牧场气候资料和牧业生态定位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草原牧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草原牧场气候资料和牧业生态定位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草原牧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存在6~7、15 a的年周期振荡特征。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20世纪70年代之后持续偏暖。草地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使牧区草场产草数量和质量下降,劣等牧草、杂草和毒草的比例越来越高,草场生产力进一步下降。由于冬、春季气温升高,降雪减少,牧区雪灾趋于减少,牲畜死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幼畜成活率1984年之后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畜牧业 草原生态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近4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汪治桂 王素萍 +1 位作者 王建兵 高晓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9-173,189,共6页
选取位于黄河源区10个气象台站1971—2010年观测资料,运用彭曼—蒙蒂斯公式计算出各站参考作物蒸散量(ET0)。通过数学统计、相关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河源区ET0分别作了空间分布、年内变化和年变化等特征分析,结果发现源区ET0空间... 选取位于黄河源区10个气象台站1971—2010年观测资料,运用彭曼—蒙蒂斯公式计算出各站参考作物蒸散量(ET0)。通过数学统计、相关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河源区ET0分别作了空间分布、年内变化和年变化等特征分析,结果发现源区ET0空间分布不均匀,呈现西北部大于东南部。年内ET0逐月变化表现为典型的单峰型;源区ET0的四季分布差异较大,夏季蒸散量最大,冬季最小,春、秋季次之。各季节ET0与气温和日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明显负相关。ET0年际变化为逐年波动式上升趋势,整个源区年平均ET0以6.1mm·10a-1的气候倾向率逐年增大。40 a间ET0曾出现过两次较为明显的准周期变化,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约为准8 a周期,1990年以后基本表现为准5 a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ET0) 空间分布 年季变化 年内变化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地区近40年气温变化特征 被引量:36
15
作者 王建兵 王振国 汪治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7,共6页
通过对甘南地区近4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发现甘肃西南部年平均气温在1990年代初有暖突变,从1980年代末开始该区域夜间开始明显变暖,到1990年代出现白天、夜间同时变暖的现象,甘肃西南部的气温突变主要是由于1990年代后白天和夜间温度同... 通过对甘南地区近4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发现甘肃西南部年平均气温在1990年代初有暖突变,从1980年代末开始该区域夜间开始明显变暖,到1990年代出现白天、夜间同时变暖的现象,甘肃西南部的气温突变主要是由于1990年代后白天和夜间温度同时上升造成的。秋季气温在1980年代末开始上升,夏季和冬季气温到1990年代初开始上升。最高、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周期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草地退化的气候背景分析——以玛曲县为例 被引量:41
16
作者 王建兵 王振国 吕虹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3-27,共5页
黄河水源涵养区草原在维护黄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其从多角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玛曲县为例,通过对玛曲县近40年来气候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玛曲县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为秋季降水量从1984年开始... 黄河水源涵养区草原在维护黄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其从多角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玛曲县为例,通过对玛曲县近40年来气候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玛曲县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为秋季降水量从1984年开始减少,年均温以每10年0.34℃的速率升高,明显高于周边地区,日照时间的变化倾向率为每10年39.3 h,尤其是秋、冬季气温升高和日照时间增加更加明显。气候变化和超载过牧是玛曲县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玛曲县 草地退化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1~2010年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及地表湿润度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38
17
作者 王建兵 王素萍 汪治桂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5-250,共6页
利用若尔盖、红原、玛曲3个气象站197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根据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若尔盖湿地的潜在蒸散量,发现若尔盖湿地年潜在蒸散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上升趋势为9.1 mm/10a;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在2001年出现了增大突... 利用若尔盖、红原、玛曲3个气象站197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根据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若尔盖湿地的潜在蒸散量,发现若尔盖湿地年潜在蒸散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上升趋势为9.1 mm/10a;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在2001年出现了增大突变,2001~2010年平均潜在蒸散量比1971~2000年上升了28.6 mm;各季节潜在蒸散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秋季上升最明显,上升趋势为4.3 mm/10a。导致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上升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温度上升、相对湿度下降和降水量的减少,虽然日照时数减少和风速减小有利于潜在蒸散量的下降,但由于气温上升的趋势更明显,影响更大,所以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近40 a若尔盖湿地地表湿润度以-0.03/10a的趋势减小,其中2001~2010年比1981~1990年下降了0.11,下降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年平均气温以0.41℃/10a的趋势上升,降水量以-13.5 mm/10a的趋势减少,虽然若尔盖湿地仍属于湿润区,但出现了明显的暖干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散量 Penman-Monteith模型 地表湿润度 暖干化 若尔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建兵 汪治桂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6-180,共5页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12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40年来气温变化的特征及趋势。发现,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气温暖突变发生在1987年,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区域内最低气温明显上升。到90年代出现最高...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12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40年来气温变化的特征及趋势。发现,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气温暖突变发生在1987年,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区域内最低气温明显上升。到90年代出现最高、最低气温同时上升的现象;夏季、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普遍呈升高趋势,冬季气温在1978年出现暖突变。升温趋势明显要大于其它季节,春季气温上升趋势不明显。最高、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边坡地带 气温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汪治桂 王素萍 +1 位作者 王建兵 张胜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3-246,260,共5页
利用甘南牧区4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运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得出牧区四站逐月ET0值。通过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小波及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甘南牧区ET0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高原上气象因子与ET0的... 利用甘南牧区4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运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得出牧区四站逐月ET0值。通过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小波及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甘南牧区ET0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高原上气象因子与ET0的相关性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甘南牧区各县ET0年际变化呈逐年上升趋势,上升趋势达8.8~19.5 mm/10a;1985年以前有明显的准10 a周期,2000年到2010年间出现了准5 a周期;在90年代以后的20年中上升更快,并于1996年以后出现了突增。牧区ET0夏季最大,并且逐年上升最快;冬季最小,逐年上升最慢。牧区ET0的空间分布不均匀除了与当地高原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性有关外,还与影响参考作物蒸散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的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0 变化特征 甘南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曲草地垂穗披碱草物候变化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建兵 汪治桂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3-497,共5页
通过对1985—2005年玛曲草地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物候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发现玛曲草地垂穗披碱草返青期略有推迟的趋势,推迟趋势为1.6d/10a,而抽穗、开花、种子成熟、黄枯等物候期均呈提前趋势,特别是抽穗、开花、种子成熟期... 通过对1985—2005年玛曲草地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物候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发现玛曲草地垂穗披碱草返青期略有推迟的趋势,推迟趋势为1.6d/10a,而抽穗、开花、种子成熟、黄枯等物候期均呈提前趋势,特别是抽穗、开花、种子成熟期明显提前,提前趋势分别为4.9d /10a,8.0d/10a,13.9d/10a。影响玛曲草地垂穗披碱草返青期推迟的主要因子是秋季降水量减少,夏季气温升高是导致玛曲草地垂穗披碱草抽穗、开花、种子成熟期提前的主要原因,秋季暖干化趋势是导致黄枯期提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曲草地 垂穗披碱草 物候变化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