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家系的RET原癌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顾丽群 赵咏桔 +5 位作者 张连珍 王琴琴 马晓英 陈惠敏 宁光 许曼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检测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MEN 2A)型家系的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提取16名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结果 家系中1例病理确诊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存... 目的 检测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MEN 2A)型家系的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提取16名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结果 家系中1例病理确诊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634密码子错义突变;另外筛查出2名家系成员为该突变基因携带者,其中1例经B超发现甲状腺结节性病灶伴血清降钙素升高。结论 MEN 2A的诊断达到了基因水平,对家系基因筛查可以早期诊断该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 RET原癌基因 突变 嗜铬细胞瘤 甲状腺髓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基因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宁光 李小英 +8 位作者 王卫庆 崔斌 叶蕾 杨军 刘建民 宋怀东 赵红燕 祝宇 孙福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81-1184,共4页
遗传性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相当重要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治困难。项目组针对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出并逐步完善遗传性内分泌疾病的三类十种分类体系,建立科学完备的程式化基因诊断平台,并在国内外首次... 遗传性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相当重要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治困难。项目组针对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出并逐步完善遗传性内分泌疾病的三类十种分类体系,建立科学完备的程式化基因诊断平台,并在国内外首次构建病种丰富、管理规范的遗传家系库,对保护遗传资源、探讨疾病发生机制及高危人群预防均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和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内分泌代谢疾病 疾病分类 基因诊断 遗传家系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一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顾丽群 赵咏桔 +5 位作者 汤正义 马晓英 李凤英 张连珍 宁光 许曼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讨论一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 2A)的特点。 方法收集患者临床病史、生化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反应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 结果该患者病理证实为双侧肾上腺嗜铬... 目的讨论一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 2A)的特点。 方法收集患者临床病史、生化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反应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 结果该患者病理证实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同时伴有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升高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以及血清PTH升高的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腺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634密码子错义突变。 结论总结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对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 RET原癌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明霞 赵芳 +9 位作者 袁丽 李饶 李彩宏 黄金 邢秋玲 莫永珍 肖凌凤 徐蓉 周莹霞 董颖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81-1785,共5页
目的:构建科学的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指标体系,为我国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文献回顾、研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拟订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5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 目的:构建科学的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指标体系,为我国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文献回顾、研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拟订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5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8和0.946。在第2轮专家咨询中,一、二、三级条目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03~0.151(P<0.05)。最终形成的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岗位设置、制度规范、场地设备、运行管理),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6个。结论: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标准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能为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建设与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专科护理门诊 专家咨询 指标体系 德尔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功能性囊性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一例报告
5
作者 姜蕾 项捷 +5 位作者 宋佳熹 张一帆 谢静 刘建民 孙立昊 顾卫琼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由颈部单个、实性腺瘤所致,极少数为异位,合并异位囊性的病灶更少。本文报告一例特殊的原发性甲旁亢,其定性诊断明确,CT影像学检查发现前纵隔囊性病灶,但特异性核素显像未见放射性浓聚。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术后...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由颈部单个、实性腺瘤所致,极少数为异位,合并异位囊性的病灶更少。本文报告一例特殊的原发性甲旁亢,其定性诊断明确,CT影像学检查发现前纵隔囊性病灶,但特异性核素显像未见放射性浓聚。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血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水平迅速恢复,病理为甲状旁腺瘤囊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异位 囊性 前纵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淀素对大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田景琰 张宏利 +6 位作者 顾燕云 李风英 徐佳 王晓 骆天红 李果 罗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6-859,共4页
目的 研究胰淀素对大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应用胶原酶消化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建立离体大鼠胰岛模型,研究不同浓度胰淀素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 目的 研究胰淀素对大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应用胶原酶消化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建立离体大鼠胰岛模型,研究不同浓度胰淀素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并都呈线性相关。葡萄糖浓度为0、5.6、11.2mmol/L时,孵育1h,胰淀素(10^-10~10^-5mol/L)显著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P〈0.05),且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与胰淀素浓度呈负相关(P〈0.01)。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时,不同浓度的胰淀素增加胰岛素分泌,而且两者呈正相关(P〈0.05);但葡萄糖浓度为11.2和16.7mmol/L时,10^-5mol/L胰淀素对胰岛素的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胰淀素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直接抑制作用;在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时,胰淀素能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高糖时,高浓度的胰淀素抑制胰岛素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淀素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3天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卵裂球数目与助孕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7
作者 胡婷婷 胡益祥 +11 位作者 张颖 印惠荣 汪伟伟 松迪 林莎莎 许亚军 叶红 杜惠 胡元波 蔡艳萍 颜宏利 冯景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27,共8页
目的探讨第3天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卵裂球数目及助孕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8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首次接受胚胎移植、采用常规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 目的探讨第3天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卵裂球数目及助孕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8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首次接受胚胎移植、采用常规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助孕、胚胎质量为Ⅰ级或Ⅱ级的患者资料。共1788个第3天新鲜移植周期纳入研究,先分为单胚胎移植和双胚胎移植两大类,每类再根据卵裂球数目分为≤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8个细胞组、9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在新鲜单胚胎移植周期中,≤6个细胞组36个(IVF 21个、ICSI 15个),7个细胞组53个(IVF 25个、ICSI 28个),8个细胞组204个(IVF 146个、ICSI 58个),9个细胞组36个(IVF 22个、ICSI 14个),≥10个细胞组50个(IVF 34个、ICSI 16个);在新鲜双胚胎移植周期中,≤6个细胞组59个(IVF 27个、ICSI 32个),7个细胞组72个(IVF 48个、ICSI 24个),8个细胞组1178个(IVF 820个、ICSI 358个),9个细胞组44个(IVF 24个、ICSI 20个),≥10个细胞组56个(IVF 24个、ICSI 32个)。比较各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结果在新鲜单胚胎移植周期中,8个细胞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9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均P<0.05),活产率高于≤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均P<0.05),流产率与≤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9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个细胞组中ICSI助孕的胚胎移植后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IVF助孕(均P<0.05),而≤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9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中IVF和ICSI 2种助孕方式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新鲜双胚胎移植周期中,8个细胞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9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均P<0.05),流产率与≤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低于9个细胞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细胞组ICSI助孕的胚胎移植后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IVF助孕(均P<0.05),而7个细胞组、8个细胞组、9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中IVF和ICSI 2种助孕方式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第3天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可首选8个细胞胚胎,其次是9个细胞胚胎、≥10个细胞胚胎、7个细胞胚胎、≤6个细胞胚胎;8个细胞胚胎在ICSI助孕方式下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比IVF高,可以优先选择;对于一部分ICSI助孕患者在无其他优质胚胎情况下,移植≤6个细胞的胚胎也可以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裂球数目 单胚胎移植 助孕方式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海地区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20
8
作者 赵红燕 刘建民 +5 位作者 宁光 张连珍 江凌 戴蒙 许曼音 陈家伦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receptor,CT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目的探讨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receptor,CT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对上海地区184名绝经前和199名绝经后妇女进行CTR基因型的检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EXA)测定腰椎和股骨颈BMD。结果383名上海地区妇女CTR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CC型占83.8%,TC型14.6%,TT型1.6%。在绝经后妇女组,CC型的股骨颈BMD明显高于TC和TT型(P<0.01),而在绝经前组不同基因型的各部位BMD无差别。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CTR基因型与绝经后妇女股骨颈BMD相关(P<0.05)。结论CT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BMD存在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受体 基因 骨密度 绝经前 绝经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调查简表用于库欣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52
9
作者 蒋培琴 周莹霞 +1 位作者 史佳 邱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31-32,44,共3页
目的评价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 form,SF-36)用于测量库欣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便利选取上海市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的73例库欣综合征患者,采用SF-36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信度检验包括内部一致性... 目的评价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 form,SF-36)用于测量库欣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便利选取上海市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的73例库欣综合征患者,采用SF-36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信度检验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折半信度,结构效度检验采用因子分析法。结果 SF-36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822,折半信度Spearman-Brown系数为0.771;将8个维度的得分进行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587%。结论中文版SF-36用于评价国内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接受性好;在目前国内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前提下,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调查简表(SF-36) 库欣综合征 生活质量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和心钠素调节下丘脑细胞G_1期至S期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仁明 汤正义 +3 位作者 宋怀东 彭永德 徐飒英 张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内皮素 (ET)和心钠素 (ANP)对下丘脑胶质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 (CDK)和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性蛋白 (CKI)的影响。 方法采用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试验 (周期素D1、D3和P2 7、P57)、Northern印迹及3 H -TdR掺入试验 ,以GST -PR... 目的观察内皮素 (ET)和心钠素 (ANP)对下丘脑胶质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 (CDK)和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性蛋白 (CKI)的影响。 方法采用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试验 (周期素D1、D3和P2 7、P57)、Northern印迹及3 H -TdR掺入试验 ,以GST -PRb和组蛋白为底物测定CDK的活性。 结果ET可增加周期素D1、D3、DNA的合成和CDK的活性 ;ANP则可逆转ET的作用 ,并增加P2 7、P57蛋白质的合成及P2 7mRNA的量。 结论ET和ANP能分别促进与抑制下丘脑细胞从G1到S期 ,从而参与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心钠素 下丘脑胶质细胞 G1-S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岩下窦采样诊断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吴志远 张华 +5 位作者 吴达明 苏廷为 杨燕敏 顾俊玮 张伟华 陈克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岩下窦采样(BIPSS)对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CS)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CS患者行BIPSS和垂体MRI检查,用ROC曲线分析它们的诊断价值。结果 BIPSS定性诊断CS的灵敏度为0.95、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0.71,... 目的探讨双侧岩下窦采样(BIPSS)对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CS)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CS患者行BIPSS和垂体MRI检查,用ROC曲线分析它们的诊断价值。结果 BIPSS定性诊断CS的灵敏度为0.95、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0.71,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垂体MRI;对库欣病(CD)垂体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4.21%,亦高于垂体MRI。结论 BIPSS是诊断ACTH依赖性CS的较好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下窦采样 库欣综合征 库欣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Cushing病的经蝶手术治疗(附54例报告) 被引量:18
12
作者 卞留贯 孙青芳 +3 位作者 沈建康 赵卫国 苏颋伟 宁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93-396,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垂体Cushing病经蝶手术治疗的疗效,探讨其手术技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经蝶手术的垂体Cushing病54例,其中微腺瘤39例,大腺瘤3例,核磁共振未见肿瘤征象者12例(通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或岩下... 目的回顾分析垂体Cushing病经蝶手术治疗的疗效,探讨其手术技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经蝶手术的垂体Cushing病54例,其中微腺瘤39例,大腺瘤3例,核磁共振未见肿瘤征象者12例(通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或岩下窦采血证实为垂体Cushing病),术中行选择性腺瘤切除者38例,部分或半垂体切除者1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ACTH腺瘤者49例,垂体ACTH细胞增生者5例;术后缓解标准为术后第1d或第2d患者的血皮质醇≤5μg/L。结果本组病人的缓解率75.9%,术前磁共振可显示肿瘤的患者缓解率(36/42,85.7%)高于未见肿瘤者(5/12,P<0.05),术中选择性腺瘤切除患者的缓解率(32/38,84.2%),亦高于其他(P<0.05),同样,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瘤的高于增生者(P<0.05);随访期内复发2例。结论只要内分泌检查提示垂体Cushing病,即使磁共振未见肿瘤征象,也可行经蝶手术探查;从术前影像学表现、术中以及术后病理是否证实ACTH腺瘤可预测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Cushing病 ACTH腺瘤 经蝶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ER)基因XbaⅠ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汉民 刘建民 +3 位作者 许曼音 陈家伦 朱晓颖 戴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研究绝经后妇女ER基因XbaⅠ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RFLP)与骨密度、骨生化指标和停经年限的关系。方法 用PCR RFLP方法检测绝经后妇女的ER基因型 ;DEXA检测腰椎和股骨各处骨密度 ,同时测定血骨钙素、尿吡啶并酚等骨转换指标。结... 目的 研究绝经后妇女ER基因XbaⅠ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RFLP)与骨密度、骨生化指标和停经年限的关系。方法 用PCR RFLP方法检测绝经后妇女的ER基因型 ;DEXA检测腰椎和股骨各处骨密度 ,同时测定血骨钙素、尿吡啶并酚等骨转换指标。结果 在 2 0 5例绝经后妇女中发现XX、Xx和xx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6 8%、2 5 9%和 6 7 3% ,XX基因型的妇女虽然停经时间更长 ,但腰椎骨密度仍高于Xx和xx型。结论 ER基因XX型可能对腰椎骨量的维持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雌激素受体基因 XBAI RFLP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维治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9
14
作者 荣蓉 汤正义 +3 位作者 赵咏桔 胡仁明 宁光 罗邦尧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爱维治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选择中、重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2 1例 ,爱维治 80 0mg静脉滴注 ,1次 /d ,3周为 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与神经电生理的变化。 结果疼痛症状有不同程度的... 目的探讨爱维治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选择中、重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2 1例 ,爱维治 80 0mg静脉滴注 ,1次 /d ,3周为 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与神经电生理的变化。 结果疼痛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明显改善为 14.2 % (3/ 2 1) ,中度改善 47.7% (10 / 2 1) ,轻度改善33.3% (7/ 2 1) ,无变化为 4.8% (1/ 2 1)。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后虽有不同程度改善 ,但无显著性差异。仅 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 结论爱维治有效改善神经病变患者不同程度与不同种类的疼痛症状 ,副作用少 ,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药物治疗 爱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健康妇女的身体组成成分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建民 赵红燕 +3 位作者 宁光 张连珍 许曼音 陈家伦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fatmass和leanmass对绝经前健康妇女骨密度的影响程度。方法在绝经前的健康妇女中,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股骨近端和全身骨密度以及fatmass和leanmass,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腰... 目的探讨fatmass和leanmass对绝经前健康妇女骨密度的影响程度。方法在绝经前的健康妇女中,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股骨近端和全身骨密度以及fatmass和leanmass,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腰臀比。结果fatmass是决定BMI的主要因素;BMI和leanmas与L2~4、股骨近端和全身骨密度呈正相关(P值均=0.00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leanmass才是决定L2~(标准偏回归系数β=0.282,P=0.000)、股骨近端(β=0.336,P=0.000)和全身骨密度(β=0.361,P=0.000)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控制年龄因素的基础上控制fatmass后,BMI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提高,而控制leanmass后,BMI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减弱,甚至消失。结论leanmass是决定绝经前健康妇女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组成成分 骨密度 绝经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某地区农村人群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6
16
作者 谢君辉 刘倩 +16 位作者 杨雁 刘哲隆 周新荣 胡蜀红 张木勋 袁刚 陶静 马德琳 徐惟捷 汪道文 张虹 孙旭芳 刘烈刚 尹平 宁光 毕宇芳 余学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人群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DM)前期患病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10 800名40岁以上乡镇居民(天门市)进行横断面调查。对所有研究对象行问卷调查和常规体格检查,采用OGTT诊断T2DM,留...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人群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DM)前期患病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10 800名40岁以上乡镇居民(天门市)进行横断面调查。对所有研究对象行问卷调查和常规体格检查,采用OGTT诊断T2DM,留取空腹和餐后2h静脉血进行相关生化检查。结果①湖北省乡镇居民(天门市)T2DM总患病率为9.99%,男性为10.09%,女性为9.93%。DM前期患病率为18.4%,男性18.8%,女性18.1%。②男性和女性T2DM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最高。③男性的DM前期患病率在50~59岁之间最高,女性在70岁以上最高。④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脉搏、腰围身高比(WHTR)、腰臀比(WHR)、体重身高指数(BMI)、饮酒史、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为T2DM和DM前期的高危因素,其中脉搏增快显著增加T2DM和DM前期患病风险(分别为OR=1.34,95%CI 1.25~1.44;OR=1.30,95%CI 1.23~1.37)。结论湖北省农村人群(天门市)T2DM及DM前期的患病率较高,均高于全国DM患病率普查水平,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人群DM的防治和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横断面调查 农村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DDAVP治疗中枢性尿崩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瑛 宁光 +3 位作者 骆天红 罗邦尧 陈家伦 孙文鑫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口服DDAVP片剂 (商品名弥凝 )治疗中枢性尿崩症的疗效。 方法单剂量试验 ,即比较单次口服弥凝 0 .1mg前后尿量、尿渗透压等指标的变化 ;两周试验 ,即观察弥凝 0 .0 5~ 0 .2mg ,2~ 4次 /d口服的疗效。结果单次口服弥凝 0 .1mg... 目的观察口服DDAVP片剂 (商品名弥凝 )治疗中枢性尿崩症的疗效。 方法单剂量试验 ,即比较单次口服弥凝 0 .1mg前后尿量、尿渗透压等指标的变化 ;两周试验 ,即观察弥凝 0 .0 5~ 0 .2mg ,2~ 4次 /d口服的疗效。结果单次口服弥凝 0 .1mg后 ,尿量迅速下降为服药前的 1/ 10 ,尿渗透压上升为服药前 10倍。此作用维持 4~ 2 0h。服药两周后 ,尿量控制 ,较前减少 (72 .6± 6 .6 ) %。血渗透压下降达 2 92± 10mOsm/kg (1mOsm =2 5 73Pa)。用药期间无一例有不良反应。 结论口服弥凝 (DDAVP片剂 )治疗中枢性尿崩症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凝 中枢性尿崩症 DDAVP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P/PTPN22与中国上海汉族人群中Graves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曙 赵泽飞 +4 位作者 姜晓华 崔斌 贾慧英 赵咏桔 宁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84-986,共3页
目的确定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Graves病(GD)发病与LYP/PTPN22-Arg620Trp/1858C>T多态性的关系;了解淋巴细胞酪氨酸磷酸酶(LYP)mRNA在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确定PTPN22-Arg620Trp多态性的基因型... 目的确定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Graves病(GD)发病与LYP/PTPN22-Arg620Trp/1858C>T多态性的关系;了解淋巴细胞酪氨酸磷酸酶(LYP)mRNA在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确定PTPN22-Arg620Trp多态性的基因型;Realtime-PCR技术检测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Y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PTPN22的1858位点在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仅存在等位基因C,与GD的发病无关;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YP 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加。结论在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PTPN22-Arg620Trp多态性与GD的发病无关;LYP在GD发病中是否发挥作用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P/PTPN22 GRAVES病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iponectin基因剔除LacZ基因敲入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9
作者 任维华 李西华 +10 位作者 王芳 乔建瓯 党素英 孔辉 王龙 陆顺元 孙霞 徐国江 傅继梁 费俭 王铸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46-853,共8页
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特异分泌的一种活性蛋白质,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及抗动脉硬化等活性.建立adiponectin基因剔除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敲入小鼠模型,可为整体动物水平研究adiponectin基因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等提供理想工... 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特异分泌的一种活性蛋白质,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及抗动脉硬化等活性.建立adiponectin基因剔除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敲入小鼠模型,可为整体动物水平研究adiponectin基因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等提供理想工具.根据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adiponectin基因组序列,设计基因剔除及敲入策略,在adiponectin基因第2和第3号外显子剔除的同时,在其ATG和信号肽序列后顺接LacZ基因完整编码序列,构建完成了Adipo-LacZ-XpPNT基因剔除质粒.通过电穿孔将打靶质粒转入ES细胞,以G418和ganciclovir进行药物筛选,获得药物抗性的ES细胞克隆,PCR和DNA印迹鉴定出正确同源重组克隆.将同源重组的ES细胞克隆注入小鼠囊胚得到嵌合体小鼠,嵌合体小鼠与C57BL/6J小鼠交配产生杂合子小鼠,杂合子间交配获得adiponectin基因剔除LacZ基因敲入纯合子小鼠.经RT-PCR、RNA印迹和ELISA检测证实纯合子小鼠脂肪和血清中adiponectin基因表达呈阴性.RT-PCR、RNA印迹及蛋白质印迹检测发现,LacZ基因在突变小鼠脂肪组织中有特异性表达,其表达谱与内源性adiponectin基因的表达谱一致.但在脂肪组织及外周血中未能检测到LacZ活性,且血清中LacZ蛋白亦呈阴性.由此成功建立了adiponectin基因完全灭活及LacZ基因以内源性adiponectin基因表达谱表达的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及其表达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PONECTIN 基因剔除 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 基因敲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崩症1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瑛 宁光 +1 位作者 孙皎 李向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尿崩症的病因、检查及治疗。 方法分析 15 6例尿崩症的病因 ,观察疗效。 结果 1.尿崩症属中枢性 95 .5 % ,肾性 1.9% ,精神性 2 .6 %。 2 .中枢性尿崩症中 ,特发性 78.5 % ,颅脑外伤 10 .1% ,颅内肿瘤8.8% ,颅脑感染 1.3% ,... 目的探讨尿崩症的病因、检查及治疗。 方法分析 15 6例尿崩症的病因 ,观察疗效。 结果 1.尿崩症属中枢性 95 .5 % ,肾性 1.9% ,精神性 2 .6 %。 2 .中枢性尿崩症中 ,特发性 78.5 % ,颅脑外伤 10 .1% ,颅内肿瘤8.8% ,颅脑感染 1.3% ,库欣病术后继发 1.3%。 3.尿量、比重、渗透压是诊断尿崩症的筛选指标。 4 .禁饮—加压素试验是诊断病因的简便、实用的方法。 5 .测血浆精氨酸加压素 (argininevasopressin ,AVP)、头颅CT、MRI有助于基本病因的诊断。 6 .治疗中枢性特发性尿崩症 ,1-脱氨 - 8-右旋 -精氨酸加压素 (DDAVP)替代疗效确切。 结论中枢性尿崩症最常见 ,以特发性居多。禁饮—加压素试验是尿崩症病因诊断的简便方法 ,头颅CT、MRI可明确中枢性尿崩症的基本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崩症 禁饮一加压素试验 DDAVP替代治疗 诊断 病因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