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钛纳米微粒膜光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罗瑾 苏连永 +3 位作者 谢雷 周静 祖延兵 林仲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5-319,共5页
利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出二氧化钛纳米微粒膜,对二氧化钛纳米微粒膜的光电化学材为和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纳米微粒膜除了具有传统半导体的光电化学性质外,还具有不同于传统半导体的光电化学性质这主要是出膜的... 利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出二氧化钛纳米微粒膜,对二氧化钛纳米微粒膜的光电化学材为和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纳米微粒膜除了具有传统半导体的光电化学性质外,还具有不同于传统半导体的光电化学性质这主要是出膜的微粒性引起的,可综合传统半导体和胶粒半导体两种模型来加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微粒膜 半导体 光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和珠江口沉积物的^(57)Fe穆斯堡尔谱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绍勇 安部静子 安部文敏 《热带海洋》 CSCD 1997年第4期83-87,共5页
应用57Fe穆斯堡尔诺学的方法对南海东北部和珠江口沉积物进行了Fe的价态及相对组成的研究,讨论了环境变化对南海东北部沉积物Fe的价态的影响;研究了珠江口沉积物Fe2+/Fe3+的比值和溶解态Fe含量与盐度的关系。
关键词 沉积物 穆斯堡尔谱学 珠江口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自倍频激光器的Cr^(3+):YAB和Cr^(3+):YGAB晶体光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振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1-15,共5页
Cr3+:YAB和Cr3+:YGAB晶体具有较宽的荧光光谱,从红光到近红外光。Cr3+:YAB晶体在744nm到852.5nm之间被测到光学增益。最大单程增益为1.9,对应波长为820nm。Cr3+:YAB晶体的二次... Cr3+:YAB和Cr3+:YGAB晶体具有较宽的荧光光谱,从红光到近红外光。Cr3+:YAB晶体在744nm到852.5nm之间被测到光学增益。最大单程增益为1.9,对应波长为820nm。Cr3+:YAB晶体的二次谐波产生(37nm)的转换效率是LBO晶体的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倍频 紫外激光 掺铬 晶体 YAB YG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shover方法与循环往复加载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叶献国 种迅 +1 位作者 李康宁 周锡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019-1024,共6页
在进行非对称结构的 pushover分析时 ,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加载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将有所差异 ,文章通过两个非对称结构的算例证实了这一点 ,并提出了循环往复的加载方式。在此基础上 ,文章提出将一次循环加载过程近似看作是一次地震作用过... 在进行非对称结构的 pushover分析时 ,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加载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将有所差异 ,文章通过两个非对称结构的算例证实了这一点 ,并提出了循环往复的加载方式。在此基础上 ,文章提出将一次循环加载过程近似看作是一次地震作用过程 ,通过地震前后结构周期的改变来建立结构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分析 结构损伤 非对称结构 PUSHOVER分析 循环往复加载分析 弹塑性地震反应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地区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立超 沈志宝 +3 位作者 王涛 周茅先 矢吹貞代 金山晋司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5-771,共7页
在沙尘源区进行长期监测是获取区域代表性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特征的重要研究方法。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中国北方主要沙尘源区之一,利用大流量采样器和安德森采样器进行了长达30个月的试验观测研究,获得了该地区沙尘气溶胶... 在沙尘源区进行长期监测是获取区域代表性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特征的重要研究方法。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中国北方主要沙尘源区之一,利用大流量采样器和安德森采样器进行了长达30个月的试验观测研究,获得了该地区沙尘气溶胶的基本特征。其年变化特征与气象资料的年变化关系密切;针对典型天气过程的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背景大气、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下TSP浓度存在倍数关系和量级的差异,其质量浓度随粒径的分布特征也明显不同;并与2001年9月—2004年3月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的一些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沙尘暴 敦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学材料高效超精密加工方法 被引量:16
6
作者 尹韶辉 大森整 +3 位作者 林伟民 上原嘉宏 陈逢军 朱科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540-2544,共5页
提出了结合磁流变光整加工(MRF)与在线电解修整(ELID)磨削对各种光学材料进行超精密加工的方法,即采用ELID磨削进行预抛光以获得高质量表面,然后采用MRF进行精密抛光以进一步减小表面粗糙度和形状误差。利用该组合工艺对BK7玻璃、硅晶... 提出了结合磁流变光整加工(MRF)与在线电解修整(ELID)磨削对各种光学材料进行超精密加工的方法,即采用ELID磨削进行预抛光以获得高质量表面,然后采用MRF进行精密抛光以进一步减小表面粗糙度和形状误差。利用该组合工艺对BK7玻璃、硅晶玻璃、碳化硅等光学材料进行了超精密加工实验,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光学材料工件表面得到亚纳米级的表面粗糙度和峰谷值为λ/20(λ为单位波长,λ=632.8nm)的形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D磨削 磁流变光整加工(MRF) 超精密组合加工 形状精度 表面粗糙度 光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浮区法生长技术及其在晶体生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武安华 申慧 +2 位作者 徐家跃 小川贵代 和田智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10期4036-4039,共4页
光学浮区法是近些年来倍受关注的晶体生长的新方法,具有无需坩埚、无污染、生长速度快等优点,十分适合于晶体生长研究。介绍了光学浮区法晶体生长炉的构造以及技术原理,并阐述了该生长法在晶体生长领域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光学浮区法 晶体生长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列式火工品装药的热烤试验设计及其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胡晓棉 冯长根 +1 位作者 曾庆轩 谢高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38-641,共4页
设计有关直列式火工品安全性热烤试验的装置.方法用一维热爆炸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计算得到在钝感弹药的热烤实验中,弹壳内的炸药、推进剂及火工品所处的环境温度.结论实验装置的设计是合理的,该试验设计可以达到直列式火工品在... 设计有关直列式火工品安全性热烤试验的装置.方法用一维热爆炸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计算得到在钝感弹药的热烤实验中,弹壳内的炸药、推进剂及火工品所处的环境温度.结论实验装置的设计是合理的,该试验设计可以达到直列式火工品在钝感弹药热烤试验条件下的热环境.这一装置也适用于小尺寸弹药的模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烤试验 直列式 炸药 火工品 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电喷雾法制备油水分离的超疏水表面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逢军 郝姗媚 +1 位作者 黄帅 路恩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160,共9页
目的提出一种静电喷雾法制备超疏水表面而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方法利用静电喷雾法将二氧化硅微粒喷涂到不锈钢网表面以构建微粗糙结构,利用氟硅烷降低二氧化硅微结构涂层的表面能。探讨静电喷雾的电压、喷涂时间、二氧化硅粒径、溶液p... 目的提出一种静电喷雾法制备超疏水表面而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方法利用静电喷雾法将二氧化硅微粒喷涂到不锈钢网表面以构建微粗糙结构,利用氟硅烷降低二氧化硅微结构涂层的表面能。探讨静电喷雾的电压、喷涂时间、二氧化硅粒径、溶液pH、浸泡时间等参数,对表面微结构和疏水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表征样件表面形貌,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测量超疏水不锈钢网表面的疏水性能。利用超疏水不锈钢网实现油水分离以检验装置的浮油收集能力。结果二氧化硅微粒能够在不锈钢网表面喷涂形成均匀粗糙的微结构。在6 kV静电压下,雾化喷涂粒径为25 nm的二氧化硅所获得的超疏水不锈钢网的接触角达161°,在不同pH溶液中浸泡15 d后,接触角仍大于150°,浸泡35 d后,接触角仍大于未处理的不锈钢网。该网可以收集97%以上的柴油和煤油及90%以上的汽油和茶油,且重复使用20次后,仍保持粗糙的表面微结构和高油水分离率。结论采用静电喷雾法能简单高效地获得超疏水表面,且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有效的油水分离能力,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喷雾 二氧化硅 超疏水 油水分离 不锈钢网 化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HZ)_3〕(ClO_4)_2的制备、分子结构及爆炸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春华 张同来 +3 位作者 任陵柏 郁开北 陆政 蔡瑞娇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1-33,共3页
报道了高氯酸三碳酰肼合钴()的制备、分子结构及其爆炸性能。该配合物的分子式为:〔Co(CHZ)3〕(ClO4)2。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10.0490(10)×10-10m,b=8.5350(1)×10-10m,c=21.430(4)×10-10m,β=... 报道了高氯酸三碳酰肼合钴()的制备、分子结构及其爆炸性能。该配合物的分子式为:〔Co(CHZ)3〕(ClO4)2。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10.0490(10)×10-10m,b=8.5350(1)×10-10m,c=21.430(4)×10-10m,β=101.170(1)°。最终偏离因子R1=0.0657,wR2=0.1380。在该配合物中,钴离子的配位数为6,与之配合的碳酰肼分子为三个,每个碳酰肼分子都作为二齿配体,中心原子与它的六个配位原子形成畸变八面体结构。该配合物具有良好起爆能力,可作为起爆药用于雷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起爆药 制备 分子结构 爆炸性能 碳酰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风区与季风区黄土沉积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叶玮 矢吹真代 赵兴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9-794,共6页
新疆伊犁地区是中国典型的西风区。该区黄土的物质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伊犁黄土具有世界典型风成黄土的沉积特征。但由于物质来源和堆积环境的差异,伊犁地区的黄土以细粉砂和粘粒、磁化率、碳酸盐和片状矿物含量高,砂含量、稀... 新疆伊犁地区是中国典型的西风区。该区黄土的物质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伊犁黄土具有世界典型风成黄土的沉积特征。但由于物质来源和堆积环境的差异,伊犁地区的黄土以细粉砂和粘粒、磁化率、碳酸盐和片状矿物含量高,砂含量、稀土丰度、Rb/Sr、87Sr/86Sr比值低等特征而显著区别于季风区的黄土沉积。反映风动力的分选作用、物源和沉积环境对黄土沉积特征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风区 黄土 沉积特征 沉积环境 古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脉冲梯度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乙醇-水混合液在壳聚糖渗透汽化膜中的自扩散过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军 沈培康 +2 位作者 黄继才 郭群辉 维塔利基.沃尔科夫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8,共5页
用脉冲梯度场核磁共振技术 (PFG -NMR)研究了水、乙醇和乙醇 -水混合液在硫酸交联的壳聚糖渗透汽化膜和未交联的壳聚糖渗透汽化膜中的自扩散过程 ,得到了乙醇和水的溶解度和自扩散系数 ,阐述了水和乙醇透过壳聚糖膜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 用脉冲梯度场核磁共振技术 (PFG -NMR)研究了水、乙醇和乙醇 -水混合液在硫酸交联的壳聚糖渗透汽化膜和未交联的壳聚糖渗透汽化膜中的自扩散过程 ,得到了乙醇和水的溶解度和自扩散系数 ,阐述了水和乙醇透过壳聚糖膜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水和乙醇是分别由两种不同类型的扩散通道透过膜的 ;水是由亲水性的离子化通道扩散透过膜 ,而乙醇是由亲油性的高分子无定形区扩散透过膜 ;PFG -NMR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与渗透汽化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水混合液 壳聚糖 渗透汽化膜 自扩散过程 脉冲梯度场核磁共振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元素与DNA体内和体外结合的多种示踪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海芳 夏本秀一 +1 位作者 安部静子 安部文敏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采用多种示踪法研究了 Be、 Sc、 M n、 Co、 Zn、 As、 Se、 Rb、 Sr、 Y、 Zr、 Tc、 Ru 和 Rh 等 14 种痕量元素与鼠肝 D N A 的体内、组织培养和体外结合。除了 As、 Ru 和 Rh 以外,观... 采用多种示踪法研究了 Be、 Sc、 M n、 Co、 Zn、 As、 Se、 Rb、 Sr、 Y、 Zr、 Tc、 Ru 和 Rh 等 14 种痕量元素与鼠肝 D N A 的体内、组织培养和体外结合。除了 As、 Ru 和 Rh 以外,观察到大多数元素在体内都能与鼠肝 D A N 结合;在组织培养实验中,只有 As 和 Rb 不与 D N A 结合;在体外实验中,全部元素都与 D N A 结合,其中 Rb、 Se、 Zr、 Ru、 As 最弱。总体上,体外的结合最强,组织培养其次,体内最弱。体内与组织培养的结合情况比较类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相互作用 DNA损伤 基因毒性 示踪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细胞作为转基因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小烛 铃木義胜 山口勇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3,共3页
为满足转目的基因的需求,探索一种能够将外源基因转入银杏细胞,并得以稳定表达和遗传的转基因方法以及选择合适的载体.用基因枪将带有和CaM35S启动子与NOS终止子相连接的GUS基因的质粒pBI221打入银杏细胞,以X-Gluc为底物检测GUS的活性,... 为满足转目的基因的需求,探索一种能够将外源基因转入银杏细胞,并得以稳定表达和遗传的转基因方法以及选择合适的载体.用基因枪将带有和CaM35S启动子与NOS终止子相连接的GUS基因的质粒pBI221打入银杏细胞,以X-Gluc为底物检测GUS的活性,所得结论为:GUS基因被转入了银杏细胞并在银杏细胞中得到了表达,但该基因没有稳定存在于银杏细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GUS基因 转基因受体 细胞 终止子 基因枪 遗传 NOS 稳定表达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与稻瘟病菌的蛋白质─细胞在体外的相互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全洲 山口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9-176,共8页
在离体条件下,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水稻与稻瘟病菌在接触反应开始阶段的蛋白质变化情况,以寻找参与寄主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结果表明有两个蛋白质与孢子或菌丝体混合后从电泳胶上消失,同时出现了另外两个蛋白质.还... 在离体条件下,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水稻与稻瘟病菌在接触反应开始阶段的蛋白质变化情况,以寻找参与寄主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结果表明有两个蛋白质与孢子或菌丝体混合后从电泳胶上消失,同时出现了另外两个蛋白质.还没确定两个消失的蛋白质是被菌体细胞所吸附,还是由于被修饰而导致电泳行为改变.上述蛋白质在抗病和感病水稻品种中都存在,是组成型的。推测它们可能参与寄主与病原菌的接触反应.另外还发现,当悬浮培养的水稻细胞与稻瘟菌的菌丝体蛋白质接触后会产生一些新的蛋白质分子,但孢子蛋白无此作用.由此推测水稻与猪瘟病菌的特异性识别反应可能发生在孢子萌发之后和菌丝体阶段.以上结果在亲和与非亲和体系中相同.文中对此现象提出了初步解释,还介绍了一个在离体条件下研究寄主与病原菌的蛋白质-细胞相互作用的简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水稻 稻瘟病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细胞对抗生素的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小烛 铃木胜 山口勇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2,6,共3页
用MS培养基诱导银杏胚产生愈伤组织.分别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潮霉素和杀稻瘟菌素,将银杏愈伤组织转接到含抗菌素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11d之后得到以下结果:MS培养基中含潮霉素25mg/L时,银杏愈伤组织变成褐色,停止生长;M... 用MS培养基诱导银杏胚产生愈伤组织.分别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潮霉素和杀稻瘟菌素,将银杏愈伤组织转接到含抗菌素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11d之后得到以下结果:MS培养基中含潮霉素25mg/L时,银杏愈伤组织变成褐色,停止生长;MS培养基中含同样浓度的杀稻瘟菌素时,银杏愈伤组织变成浅褐色生长变慢;MS培养基中含同样浓度的卡那霉素时,银杏愈伤组织生长良好.银杏细胞对潮霉素的耐受性很弱,可以作为筛选转基因银杏树种的抗生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细胞 抗生素 耐受性 愈伤组织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合成铁催化剂上化学吸附物种的in-situ FTIR谱
17
作者 廖代伟 林种玉 蔡启瑞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34-738,共5页
应用原位傅里哀变换红外光谱方法,分别在400~450℃、常压、高空速(12000~14400h.s.v.g.)的H2、N2/3H2或N2气氛的动态条件下,检测了双促进氨合成铁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物种,并分别在D2、N2... 应用原位傅里哀变换红外光谱方法,分别在400~450℃、常压、高空速(12000~14400h.s.v.g.)的H2、N2/3H2或N2气氛的动态条件下,检测了双促进氨合成铁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物种,并分别在D2、N2/3D2或15NH3/H2气氛中,进行了常规同位素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主要含氮化学吸附物种是分子态的N2.ad,其u(N-N)=2036cm-1(s),2012cm-1(w)和1935cm-1(w),而不是原子态的Nad,其u(Fe-N)=1087cm-1(vw),和NHad其u(Fe-N)=886cm-1(vw),表面有相当量的化学吸附氢存在,其v(Fe-H)=2056cm-1(s),1950cm-1(ms),1931cm-1(m),1902cm-1(w),915cm-1(s,桥式)等.作为与报道过的激光拉曼光谱的互补研究,本结果支持了以缔合式途径为主、解离式途径为次的平行竞争缔合式合成氨催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催化反应机理 化学吸附物种 同位素验证 铁催化剂 原位傅里叶变换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混合表面活性剂不溶膜的结构
18
作者 张镤 刘忠范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26-730,共5页
利用LB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表面活性剂混合不溶膜的结构。结果表明C18H37SO3Na-C8F17COOH混合凝聚膜发生相分离,C18H37SO3Na形成六方微畴分布在连续的C8F17COOH相中;C12... 利用LB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表面活性剂混合不溶膜的结构。结果表明C18H37SO3Na-C8F17COOH混合凝聚膜发生相分离,C18H37SO3Na形成六方微畴分布在连续的C8F17COOH相中;C12H23SO4Na-C18H37N(CH3)3Br形成了相当均匀完整的混合膜;C18H37N(CH3)3Br-C8F17COOH所成膜呈微不均匀状态。结果说明混合不溶膜表面状况由极性头相互作用与疏水基相互作用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混合不溶膜 表面活性剂 不溶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electromagnetic oscillation phenomenon on vanadium-compensationsemi-insulating 4H-SiC PCSS
19
作者 Lin Zhouyang Chen Zhipeng +7 位作者 Sun Qian Zheng Zhong Xu Kun Jiang Shuqing Zhang Yuming Wang Yutian Hu Yanfei Guo Hui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8,共7页
Constructing a photoconductive semiconductor switch (PCSS)-metal coil structure, we discovered anew phenomenon of electromagnetic oscillation in vanadium-compensation semi-insulating (VCSI) PCSS. Here thePCSS responds... Constructing a photoconductive semiconductor switch (PCSS)-metal coil structure, we discovered anew phenomenon of electromagnetic oscillation in vanadium-compensation semi-insulating (VCSI) PCSS. Here thePCSS responds to laser pulse and high-voltage signal while the metal coil generates an oscillating voltage pulseenvelope signal. The generation of this oscillating signal is not related to the input bias voltage of the PCSS, the pulsecircuit components, or the electrode structure of the PCSS, rather it is related to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 of the PCSS.This physical phenomenon can be explained using the current surge model in photoconducting antenna. Preparingohmic contact electrode on the silicon carbide material forms the PCSS, which generates a large number ofphotogenerated carriers when ultra-fast laser pulses irradiate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and Simultaneously applies abias voltage signal between the electrode. At this time inside the PCSS the electric field causes the transient current,radiating electromagnetic wave to the metal coil to generate oscillating sig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SI 4H-SiC PCSS electromagnetic oscillation current surg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Ti_(1-x)Sn_xOPO_4晶体生长及其物理性质的研究
20
作者 刘文 V.I.Voronkova +1 位作者 V.K.Yanovskii S.Yu.Stefanovich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用熔盐法生长了一系列磷酸氧钛锡钾单晶体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和相应的物理性质。发现在该类型晶体中随着四价阳离子Sn对Ti的掺杂替代导致晶胞参数增大 ,铁电相变温度降低和非线性光学特性减弱。同时发现在居里温度附近 。
关键词 磷酸氧钛钾 磷酸氧钛锡钾 熔盐法 倍频效应 铁电体 电导 晶体生长 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