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志文 罗顺辉 +3 位作者 黎永坚 周东辉 陈浩然 郑宇科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期67-72,共6页
近几年来,广东省珠海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精品农业、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形成以河口型水产养殖业为主导,包括水果、蔬菜、花卉、观光休... 近几年来,广东省珠海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精品农业、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形成以河口型水产养殖业为主导,包括水果、蔬菜、花卉、观光休闲等产业的区域优势布局,逐步走出一条有珠海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简介了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新机遇,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园区建设,辐射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培育多元服务主体,强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支撑;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广东省珠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珠海市渔业产业结构研究
2
作者 刘湘 林雨珊 陈成 《山西农经》 2024年第19期183-186,共4页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整理归纳珠海市2013—2022年的渔业相关数据,计算其渔业第一、第二、第三产值与渔业总产值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渔业第一、第二、第三产值与渔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分别为0.907 9、0.727 6、0.928 3,其中渔业第三产业影响...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整理归纳珠海市2013—2022年的渔业相关数据,计算其渔业第一、第二、第三产值与渔业总产值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渔业第一、第二、第三产值与渔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分别为0.907 9、0.727 6、0.928 3,其中渔业第三产业影响渔业总产值的程度最大,其次是渔业第一产业。由此具体分析各个关联度异同情况,结合目前渔业的经济发展趋势,对珠海市的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 渔业产业 珠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均和 杨玉环 +3 位作者 李伯欣 谢小意 陈就 李驰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8期20-21,23,共3页
通过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研究珠海市当前水稻生产条件下氮、磷、钾配方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分析当前水稻生产中肥料利用率效果;摸清在优化栽培管理条件下,水稻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该试验表明:氮肥... 通过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研究珠海市当前水稻生产条件下氮、磷、钾配方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分析当前水稻生产中肥料利用率效果;摸清在优化栽培管理条件下,水稻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该试验表明:氮肥的利用率为38.4%,磷肥的利用率为1 7.1%,钾肥的利用率为45.8%。施肥建议:在珠海市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氮、磷、钾比例按12∶3∶10可获得最高经济产量和最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肥料利用率 广东省珠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耕地地力现状及改良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玉环 罗顺辉 李伯欣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7期155-156,共2页
通过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珠海市耕地土壤p 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和水解性氮等主要评价指标进行测试,了解标准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将检测结果和与第2次土壤普查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原因,提出具有可操作... 通过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珠海市耕地土壤p 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和水解性氮等主要评价指标进行测试,了解标准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将检测结果和与第2次土壤普查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原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土壤培肥及改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养分含量 改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羊驼全产业链在粤港澳大湾区乡村产业中发展规划研究——以广东珠海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焱辉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第9期62-63,共2页
本规划研究通过华南沿海地区含盐土壤草场的建立、观光型新式栏舍的建设、特色澳洲羊驼的引进和适应性养殖、关键应用型技术的攻关、质量体系的建立、产业的拓展与连贯有机互联,以点连线,以线成面,逐步建成具有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以澳... 本规划研究通过华南沿海地区含盐土壤草场的建立、观光型新式栏舍的建设、特色澳洲羊驼的引进和适应性养殖、关键应用型技术的攻关、质量体系的建立、产业的拓展与连贯有机互联,以点连线,以线成面,逐步建成具有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以澳洲羊驼为纽带的乡村观光、科普、康养休闲全产业链,实现产研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澳洲羊驼 乡村康养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罗丽霞 李驰 +4 位作者 刘进芳 李焱辉 王日初 杨玉环 容标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69-170,共2页
农业源污染不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制约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种植业滥用农药、化肥整体使用率低、禽畜养殖过程中生成的废弃物等问题,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主要从实施生态防治病虫害、提高... 农业源污染不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制约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种植业滥用农药、化肥整体使用率低、禽畜养殖过程中生成的废弃物等问题,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主要从实施生态防治病虫害、提高环境友好型肥料使用率、多途径综合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源污染 现状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地区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河山 任淑梅 +2 位作者 沈汉国 陈继敏 宫庆友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期161-162,共2页
马铃薯营养丰富,用途广泛,产量高,可粮菜兼用,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本文作者对马铃薯在珠海地区栽培中的栽培季节选定、品种选择、种薯处理、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实... 马铃薯营养丰富,用途广泛,产量高,可粮菜兼用,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本文作者对马铃薯在珠海地区栽培中的栽培季节选定、品种选择、种薯处理、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实践证明,该技术在珠海地区冬种马铃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海 冬种 马铃薯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小兰屿蝴蝶兰叶片转录组分析
8
作者 罗丽霞 刘莹莹 +2 位作者 曾晓辉 吴熙文 汪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62-165,共4页
本文以小兰屿蝴蝶兰为试验材料,设置了低温胁迫组(4℃)和对照组(24℃)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采用GO数据库、KEGG数据库比对,分析了差异基因的功能以及调控通路。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共获得2865个差异基因,其中有471个为上调基因,有2394个... 本文以小兰屿蝴蝶兰为试验材料,设置了低温胁迫组(4℃)和对照组(24℃)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采用GO数据库、KEGG数据库比对,分析了差异基因的功能以及调控通路。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共获得2865个差异基因,其中有471个为上调基因,有2394个为下调基因。GO富集分析可以将差异基因分为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三大类;KEGG通路分析结果得知,差异基因注释到125个不同代谢通路中,其中较多的差异基因富集于代谢过程、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核糖体的代谢通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兰屿蝴蝶兰 低温胁迫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鸡肠道及生殖道微生物对孵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静 严霞 +7 位作者 陈鹏 王春兰 郭钊文 罗雪辉 董尚智 计坚 刘燊 罗成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3-1621,共9页
母鸡肠道和生殖道内定植着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发展与宿主不同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并对宿主的免疫功能、营养吸收、内分泌调节、繁殖与孵化过程以及蛋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和生殖道微生态平衡对母鸡的健... 母鸡肠道和生殖道内定植着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发展与宿主不同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并对宿主的免疫功能、营养吸收、内分泌调节、繁殖与孵化过程以及蛋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和生殖道微生态平衡对母鸡的健康和繁殖性能至关重要,雏鸡在孵化过程中可能受母鸡传递的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影响。然而,目前母鸡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群落对繁殖与孵化影响的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作者主要介绍了母鸡肠道和生殖道不同阶段的优势微生物以及不同肠段的微生物群落定植规律,同时对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对蛋品质的影响、微生物对繁殖孵化过程的影响、亲代与子代间微生物传播的途径、鸡胚不同发育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影响孵化过程的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寻找调控繁殖过程、影响孵化率的母鸡核心微生物群落作为选留高孵化率种鸡的独特标签,为进一步探索禽类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的功能结构并为提高家禽生产和繁殖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生殖道微生物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6个花鲈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侯吉伦 赵雅贤 +5 位作者 任建功 王桂兴 陈睿毅 骆明飞 王玉芬 刘海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9-467,共9页
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东港、绥中、秦皇岛、青岛、舟山以及珠海等6个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地理群体的8个形态比例性状进行了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6个花鲈群体可被分为两支:来自黄... 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东港、绥中、秦皇岛、青岛、舟山以及珠海等6个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地理群体的8个形态比例性状进行了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6个花鲈群体可被分为两支:来自黄海、渤海海域的东港、秦皇岛、绥中和青岛群体为一支(北方群体);东海海域的舟山群体和南海海域的珠海群体为另一支(南方群体)。南北群体间有一定程度的形态分化,和舟山群体相比,珠海群体和北方群体的亲缘关系更近。主成分分析获得的3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1.726%、27.744%和14.075%,累计贡献率为73.545%。利用8个变量构建的6个地理种群的判别公式,判别准确率在63.6%~84.4%之间,综合判别准确率72.7%。本研究结果为花鲈地理种群判别、种质资源评价以及良种选育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多元分析 形态差异 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蕉种植土镰刀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黎永坚 陈远凤 +2 位作者 喻国辉 陈燕红 戴宇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74-80,共7页
利用PPA培养基对粉蕉不同生长周期根际土壤中镰刀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描述与鉴定,并分析粉蕉不同生长周期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群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粉蕉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31株镰刀菌,经形... 利用PPA培养基对粉蕉不同生长周期根际土壤中镰刀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描述与鉴定,并分析粉蕉不同生长周期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群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粉蕉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31株镰刀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31株镰刀菌分属于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串珠镰刀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随着粉蕉生长,粉蕉根际土壤中可分离的镰刀菌种类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菌株种类逐渐稳定。在生殖生长期,由于受到枯萎病病原菌的影响,土壤中镰刀菌种类产生显著变化,菌株种类数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镰刀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对香蕉枯萎病菌和细菌性软腐病菌的消毒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远凤 李一平 +2 位作者 喻国辉 黎永坚 陈燕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70-73,共4页
研究不同浓度二氧化氯(Cl O2)对土壤和水体中香蕉枯萎病菌小型分生孢子和水体中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的杀灭效果,为控制香蕉枯萎病和软腐病的传播提供依据。通过统计分析消毒前后镰刀菌孢子和细菌的数量发现:3 mg/L以上Cl O2可将待测镰刀... 研究不同浓度二氧化氯(Cl O2)对土壤和水体中香蕉枯萎病菌小型分生孢子和水体中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的杀灭效果,为控制香蕉枯萎病和软腐病的传播提供依据。通过统计分析消毒前后镰刀菌孢子和细菌的数量发现:3 mg/L以上Cl O2可将待测镰刀菌孢子100%杀灭;20 mg/L的Cl O2淹土不能100%杀死土样中的镰刀菌孢子;800 mg/L以上Cl O2浇灌粉蕉根系周边的土壤可有效减少镰刀菌数量,高于1 500 mg/L Cl O2消毒液可将土壤中镰刀菌100%杀灭。二氧化氯消毒显著降低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土壤真菌的数量,并明显减少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种类。5 mg/L的Cl O2可将水体中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100%杀灭。研究结果表明,高于5 mg/L的Cl O2进行水体消毒可有效预防枯萎病和软腐病通过水源传播,对发病蕉穴土壤的消毒可以使用1 500 mg/L以上的Cl O2处理以达到清除病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香蕉枯萎病菌 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和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菲 李洪霄 +3 位作者 宫庆友 张晗菡 李海涛 刘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49-54,共6页
以登海605和花育36为材料,设置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4∶4间作、玉米//花生2∶6间作4种种植模式和2个播期,研究播期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和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2∶6间作模式较4∶4间作和单作更有利于玉米... 以登海605和花育36为材料,设置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4∶4间作、玉米//花生2∶6间作4种种植模式和2个播期,研究播期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和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2∶6间作模式较4∶4间作和单作更有利于玉米果穗、叶片和茎秆的生长;早播处理不利于花生叶片、茎枝和根系干物质重的积累,但可促进花生荚果的发育,且以2∶6间作模式最有利于花生荚果干物质重的积累。晚播2∶6间作模式更有利于玉米获得较高的百粒重和单产,而早播2∶6间作模式更有利于花生荚果和果仁产量的提高。综合分析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作物混合产量可见,无论是花生荚果和玉米混合产量还是花生果仁和玉米混合产量,均以晚播2∶6间作模式为最高,666.7m^2产量分别为1069.65kg和1002.25kg,分别较单作提高3.68%和1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播期 种植模式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胞杆菌R31的原生质体制备方法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燕 程萍 喻国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4期107-110,F0002,共5页
枯草芽胞杆菌R31可用于香蕉枯萎病大田生物防治,但难以开展遗传操作,探讨适合R31的遗传转化方法有利于推动R31的防病分子机理研究。根据R31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和生长状态,对适合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所需的培养时间和溶菌酶浓度开展优... 枯草芽胞杆菌R31可用于香蕉枯萎病大田生物防治,但难以开展遗传操作,探讨适合R31的遗传转化方法有利于推动R31的防病分子机理研究。根据R31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和生长状态,对适合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所需的培养时间和溶菌酶浓度开展优化,结果显示,R31在LB培养基中培养3~6 h时处于对数生长期,培养7 h后进入稳定期;显微镜观察显示,在对数生长前期,R31菌体以游离方式生长,培养5.5 h左右菌体开始相互连接,并逐渐形成网状结构,培养8 h后菌体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游离方式的菌体有利于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兼顾原生质体制备所需的菌体浓度,优化出的最佳培养时间为4~4.5 h,此时最佳的溶菌酶浓度为3.5 mg/m L,原生质体的形成率达到98.45%,再生率达到50.18%,再生细胞占初始细胞的比例达到49.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原生质体制备 培养时间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胞杆菌TR21喷叶对粉蕉根系分泌酚酸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远凤 李一平 +3 位作者 喻国辉 李拥军 程萍 刘玲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56-61,69,共7页
为探索枯草芽胞杆菌TR21喷叶对广粉1号和粉杂1号粉蕉根系酚酸分泌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处理不同时间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含量,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第13天的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组成,以及甲醇溶解物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孢... 为探索枯草芽胞杆菌TR21喷叶对广粉1号和粉杂1号粉蕉根系酚酸分泌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处理不同时间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含量,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第13天的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组成,以及甲醇溶解物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广粉1号TR21处理后4d和6d根系酚酸分泌量高于对照,处理后8、9、11、13d低于对照;TR21处理粉杂1号根系酚酸分泌量始终高于对照。广粉1号对照根系处理后13d分泌物中检测到阿魏酸、反式肉桂酸、芥子酸、对香豆酸、水杨酸和邻苯二甲酸,TR21处理仅检测到阿魏酸和反式肉桂酸;粉杂1号对照和TR21处理后13d的根系分泌物只检测到阿魏酸。不同处理的甲醇溶解酚酸显著抑制香蕉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小型分生孢子萌发,粉杂1号的抑制效果比广粉1号明显,TR21处理的粉杂1号抑制效果最显著。甲醇溶解酚酸对4号生理小种的分生孢子也有显著抑制作用,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R21喷叶可以改变粉蕉根系酚酸的分泌,但在抗感品种中引起的变化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粉蕉 根系分泌物 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胞杆菌TR21激发的广粉1号根系抗性信号物质累积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琳 程萍 +1 位作者 喻国辉 王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01-106,共6页
通过检测广粉1号根系中与抗性途径有关的信号物质NO、H_2O_2和SA含量变化,揭示枯草芽胞杆菌TR21菌株诱导的粉蕉系统抗性与SAR途径的关系。试验设置清水(CK)、TR21叶腋接种、香蕉枯萎病菌FOC004菌株根系接种和挑战接种(TR21叶腋接种24h... 通过检测广粉1号根系中与抗性途径有关的信号物质NO、H_2O_2和SA含量变化,揭示枯草芽胞杆菌TR21菌株诱导的粉蕉系统抗性与SAR途径的关系。试验设置清水(CK)、TR21叶腋接种、香蕉枯萎病菌FOC004菌株根系接种和挑战接种(TR21叶腋接种24h后再根系接种FOC004)4种方式处理广粉1号种苗,测定4种方式接种后0、12、24、48、72、96h根系SA、NO、H_2O_2含量。结果显示:TR21处理和FOC004处理均在早期避免激活植物产生NO,而挑战处理则迅速激活植物根系产生NO并持续维持高水平;TR21处理和FOC004处理也在早期避免迅速激活植物产生H_2O_2,FOC004处理在24h才显著激发植物根系H_2O_2含量升高,而TR21处理需要到48h才使根系H_2O_2达到最高,但挑战处理在12h就显著激发了植物根系的H_2O_2,并一直维持较高水平;TR21处理早期显著激发植物根系游离SA的产生并避免植物产生结合态SA,FOC004处理则抑制植物根系在应答早期产生游离态和结合态SA,挑战处理主要激发植物长期稳定高水平产生结合态SA。试验表明,TR21叶腋接种的确可以激发广粉1号后期快速应答病原菌的入侵,对TR21进一步开发和大田生产应用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枯草芽胞杆菌 诱导抗性 信号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花鲈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彩云 董宏标 +5 位作者 王文豪 李勇 古群红 段亚飞 张家松 许晓东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5,共9页
为评价月桂酸单甘油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脂质代谢的影响,文章通过基础饲料拌喂0 mg·kg^(-1)(对照组)、1000 mg·kg^(-1)(低剂量组)、2000 mg·kg^(-1)(中剂量组)和4000 mg·kg^... 为评价月桂酸单甘油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脂质代谢的影响,文章通过基础饲料拌喂0 mg·kg^(-1)(对照组)、1000 mg·kg^(-1)(低剂量组)、2000 mg·kg^(-1)(中剂量组)和4000 mg·kg^(-1)(高剂量组)的GML,养殖均质量为(230±20)g的花鲈8周。结果显示:1)添加GML组的腹脂率均显著降低,肝体比第4周明显降低(P<0.05);2)低剂量和中剂量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均低于高剂量组(P<0.05);3)中剂量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均高于其他组(P<0.05);4)添加GML组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均有升高,而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P<0.05);5)添加GML组的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降低,且脂质沉积明显减少(P<0.05);脂蛋白脂酶活性均显著下降,中剂量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GML能够显著改善花鲈脂质代谢,该实验条件下,GML最适拌料量为2000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月桂酸单甘油酯 脂质代谢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胞杆菌R31施用对中粉1号粉蕉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志国 李一平 +2 位作者 喻国辉 程萍 温书恒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83-87,105,共6页
为探索枯草芽胞杆菌R31处理对粉蕉枯萎病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对大田施用过R31可湿性粉剂的中粉1号开展防效统计和根际微生物计数。其中R31可湿性粉剂按照1.0×106CFU/mL浓度施用,每次每株施用1 000mL,连续施用5次。收获前统计中粉1... 为探索枯草芽胞杆菌R31处理对粉蕉枯萎病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对大田施用过R31可湿性粉剂的中粉1号开展防效统计和根际微生物计数。其中R31可湿性粉剂按照1.0×106CFU/mL浓度施用,每次每株施用1 000mL,连续施用5次。收获前统计中粉1号不同表型植株的枯萎病发病率,并采集不同表型和健康状态植株的根际土样,土壤微生物统计采用稀释平板计数。结果表明,施用R31可湿性粉剂对中粉1号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总防效44.00%,对低抗性"青杆"表型的防效为23.00%,对高抗性"红杆"表型的防效为56.14%。对根际可培养微生物计数结果表明,R31施用可以增加粉蕉根际细菌总量,减少根际真菌、放线菌和镰刀菌总量。显示枯草芽胞杆菌R31对粉蕉枯萎病的防效可能与其对根际微生物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根际微生物 香蕉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月桂酸单甘酯对尖吻鲈脂质代谢与肝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慧 董宏标 +5 位作者 孙彩云 陈健 黄聪灵 李勇 段亚飞 张家松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6-746,共11页
为探讨月桂酸单甘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脂质代谢、消化能力及肝脏组织形态、抗氧化能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等的影响,实验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 g·kg^(-1)(G0组、对照组)、1 g·kg^(-1)(G1组)、2 g&... 为探讨月桂酸单甘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脂质代谢、消化能力及肝脏组织形态、抗氧化能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等的影响,实验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 g·kg^(-1)(G0组、对照组)、1 g·kg^(-1)(G1组)、2 g·kg^(-1)(G2组)和4 g·kg^(-1)(G4组)的GML饲喂尖吻鲈[体质量(442.727±54.423)g,体长(28.438±1.493)cm],实验进行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2 g·kg^(-1)GML显著提高了尖吻鲈脏器系数、脂质代谢酶活性和血清脂质代谢指标的含量,同时改善了肝细胞空泡化现象,减少了脂质在肝细胞中的沉积。添加GML还可以提高肝脏抗氧化酶和血清谷丙转移酶的活性,促进机体的免疫作用。此外,饲料中添加GML显著提高了肠道内消化酶的活性,有利于机体从饲料中吸收营养和能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拌喂GML可有效促进尖吻鲈脂质代谢和消化能力,改善肝脏组织形态和生理功能,增强免疫水平,调节机体健康。在该实验条件下,GML最适添加量为2 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单甘酯 尖吻鲈 脂质代谢 肝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观音姜荷花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晓辉 曾宋君 +2 位作者 刘文 邓美红 林文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1-54,共4页
姜荷花原产泰国,由于花形奇特、花期长、耐热性强而受到欢迎,但其花色粉红、颜色较淡。在泰国引进姜荷花并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发现了颜色深红的姜荷花突变株,通过组培快繁获得了大量种苗并于2005—2011年间种植,表现出稳定性状。2011年1... 姜荷花原产泰国,由于花形奇特、花期长、耐热性强而受到欢迎,但其花色粉红、颜色较淡。在泰国引进姜荷花并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发现了颜色深红的姜荷花突变株,通过组培快繁获得了大量种苗并于2005—2011年间种植,表现出稳定性状。2011年1月,该品种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命名为红观音姜荷花。红观音姜荷花与亲本相比,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适合我国华南地区露地作为切花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荷花 红观音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