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急加速进气噪声的试验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志恩 黄涛 +5 位作者 邵炯炀 郑卿卿 杜松泽 李秋悦 屈少举 刘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4-570,共7页
汽车的进气噪声能够直接影响车内的噪声水平和声品质。在车内动力感声品质研究过程中,需要借助进气噪声能量增强车内噪声的动力感,在发动机半消声室单纯测试进气噪声的传统方法无法满足汽车声品质研究需要。因此,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在整... 汽车的进气噪声能够直接影响车内的噪声水平和声品质。在车内动力感声品质研究过程中,需要借助进气噪声能量增强车内噪声的动力感,在发动机半消声室单纯测试进气噪声的传统方法无法满足汽车声品质研究需要。因此,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在整车半消声室NVH底盘测功机上同时获得进气噪声和车内噪声的方法,通过现场测试人员的主观感受和测试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能够获得相对纯净的进气噪声;并对研究车型急加速工况下的进气噪声和车内噪声品质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4个典型的声品质客观参量的对比分析发现进气噪声是车内动力感声品质实现中比较优秀的噪声源,其研究对汽车声品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噪声 车内噪声 噪声分离 声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后热处理对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影响
2
作者 范金琦 崔旭华 +1 位作者 马慧娟 胡志力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300,共8页
研究了时效时间对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焊后热处理对搅拌摩擦焊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搅拌摩擦焊接头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时效时间为18 h时,其抗拉... 研究了时效时间对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焊后热处理对搅拌摩擦焊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搅拌摩擦焊接头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时效时间为18 h时,其抗拉强度可达430.3 MPa,断后伸长率为13.7%。在相同的时效时间内,搅拌摩擦焊拼焊板的抗拉强度与母材相当,但是断后伸长率较低。FSW试样和FSW-W-18 h试样的几何必需位错密度分别为5.49×10^(14)和1.06×10^(13)m^(-2)。经过固溶及时效热处理后,焊缝区域的几何必需位错密度减少了1个数量级。FSW试样焊缝中以粗化的θ′相居多,FSW-W-18 h中主要析出相为θ″相,θ″相在不显著增加材料脆性的情况下,显著提升了2219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FSW试样的断裂模式为解理加韧性断裂的混合断裂模式,解理断裂降低了材料的塑性。FSW-W-18 h拼焊板拉伸试样的断裂模式以韧性断裂为主,同时伴随着二次裂纹的扩展和交互,使材料在断裂前承受了更多的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焊后热处理 析出相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定子总成各向异性的永磁同步电机振动特性分析
3
作者 卢炽华 李放 +2 位作者 刘志恩 薛齐凡 彭文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4,共13页
针对当前在建立电机噪声振动分析模型时,存在绝缘漆和绕组导线结构复杂以及材料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等效建模和遗传算法优化的材料参数快速矫正方法.采用基于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的响应面模型... 针对当前在建立电机噪声振动分析模型时,存在绝缘漆和绕组导线结构复杂以及材料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等效建模和遗传算法优化的材料参数快速矫正方法.采用基于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的响应面模型,分析各向异性材料参数对模态频率的影响规律,利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分析电机额定工况下壳体及后端盖振动分布特性;通过振动台架试验验证多物理场分析模型的准确性,探明8000 r/min附近48阶等效辐射功率等级峰值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材料中,绝缘材料的弹性模量对电机模态贡献最大;矫正后的电机整机有限元前3阶模态频率与锤击法模态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在3.5%以内,等效建模及矫正方法可用于电机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构建;从整体趋势看,多物理场振动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48阶整体振动水平最大,其峰值主要由8000 r/min转速下径向电磁力空间0阶12倍频激励频率与定子总成0阶模态频率6239 Hz相交产生共振所引起.研究结果可以为电机噪声振动分布特性及产生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电磁力 模态试验 各向异性 矫正方法 多物理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SUV车内低速轰鸣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袁守利 尹凡 刘志恩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7-402,共6页
为了改善某SUV汽车加速过程中存在的低速抖动和轰鸣问题,进行了振动与噪声测试和仿真分析,提出了将单质量飞轮改成双质量飞轮、减小离合器弹簧的扭转刚度、增大传动轴的轴径以及在传动轴的末端安装扭转减振器等多种优化方案.通过综合路... 为了改善某SUV汽车加速过程中存在的低速抖动和轰鸣问题,进行了振动与噪声测试和仿真分析,提出了将单质量飞轮改成双质量飞轮、减小离合器弹簧的扭转刚度、增大传动轴的轴径以及在传动轴的末端安装扭转减振器等多种优化方案.通过综合路况实车试验,发现了安装的扭转减振器的橡胶存在老化和难以控制阻尼的问题.结果表明:低速抖动和轰鸣问题发生在发动机转速在1 200 r·min^(-1)附近,主要由传动系统的低速扭振引起;提出的优化方案能有效改善传动系统的低速扭振问题,同时能降低驾驶员和乘客耳旁的A级噪声2~3 d B;减小离合器的扭转弹簧刚度和增大传动轴的轴径为最终确定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轰鸣 扭振 双质量飞轮 转动惯量 扭转刚度 噪声与振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压缩天然气两用燃料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侯献军 熊纳 +1 位作者 王友恒 刘志恩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80,共7页
在某款1.4 L自然吸气两用燃料发动机上进行台架试验,用DMS500快速颗粒分析仪在发动机转速为4000 r/min不同进气压力工况下,对汽油和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CNG)的颗粒物排放特性进行采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燃料的总体... 在某款1.4 L自然吸气两用燃料发动机上进行台架试验,用DMS500快速颗粒分析仪在发动机转速为4000 r/min不同进气压力工况下,对汽油和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CNG)的颗粒物排放特性进行采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燃料的总体颗粒物数量(particle number,PN)和颗粒物质量(particle mass,PM)浓度均随进气压力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不同进气压力下CNG的PN和PM排放较为稳定,PN中核态颗粒物占比较大,在粒径约200 nm处颗粒物表面积浓度出现峰值。燃用汽油的排放颗粒物中积聚态占主导,因而其PM浓度比燃用CNG的大,其颗粒物的表面积浓度也更大,最大表面积浓度出现在颗径约100 n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用燃料发动机 压缩天然气 颗粒物 排放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品质排气消声器的正向设计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志恩 郭彩祎 +3 位作者 颜伏伍 杜松泽 肖生浩 郭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为提升某乘用车急加速工况下排气噪声的运动感,通过控制排气噪声主要阶次声压级和能量配比从而达到改善排气声品质的目标。从典型消声器结构单元消声频率与阶次对应关系入手,推导典型消声单元传递损失与排气噪声的阶次相关性;基于某乘... 为提升某乘用车急加速工况下排气噪声的运动感,通过控制排气噪声主要阶次声压级和能量配比从而达到改善排气声品质的目标。从典型消声器结构单元消声频率与阶次对应关系入手,推导典型消声单元传递损失与排气噪声的阶次相关性;基于某乘用车排气系统消声器模型设计四组正交组合方案,采用CAE方法研究抗性消声器结构对阶次噪声的影响规律,总结出排气噪声中四阶成分与六阶成分对扩张腔结构参数、四阶成分对共振腔结构参数、二阶成分对赫尔姆兹谐振腔结构参数变化敏感的规律。以此为依据正向设计消声器,实现排气噪声阶次成分调整。加工样件并进行排气噪声尾管试验,证明排气噪声阶次成分分布满足设计要求,主观感受声品质满足运动感目标。该研究可为消声器正向开发及声品质目标实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抗性消声器 声品质 排气噪声 阶次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半弦管变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玮 孙进飞 +1 位作者 刘长安 林晨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43-247,共5页
为了研究半弦管在热处理过程中变形的原因与解决方案,本文利用AG-100kN材料高温性能拉伸试验机测定了半弦管材料A514.GRQ在温度分别为900、770、680、580℃,应变速率分别为0.5、0.05S^-1。时的应力应变曲线。首先,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 为了研究半弦管在热处理过程中变形的原因与解决方案,本文利用AG-100kN材料高温性能拉伸试验机测定了半弦管材料A514.GRQ在温度分别为900、770、680、580℃,应变速率分别为0.5、0.05S^-1。时的应力应变曲线。首先,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材料模型,然后创建半弦管不同热处理过程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半弦管分别采用单液淬火和双液淬火时的热处理过程,分析了半弦管在不同淬火模式下热处理阶段变形特点。结果表明:采用双液淬火法时,半弦管的畸变小于单液淬火法,在双液淬火法中,以100℃/h冷却速度冷却4h,转入淬火能力弱的冷却液中冷却至室温的工艺进行淬火所得到的半弦管形状最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弦管 热处理模拟 畸变 淬火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进气道及燃烧室结构优化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侯献军 卢俊宇 +1 位作者 王友恒 吴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69,共8页
通过优化进气道和燃烧室结构来提升某缩缸后排量0.375 L的单缸汽油机的性能,达到小型强化的目的。利用CONVERGE软件对发动机进行不同气门升程下气道稳态数值模拟和3000 r/min满负荷工况下的瞬态燃烧过程模拟。分别提出4种进气道优化方案... 通过优化进气道和燃烧室结构来提升某缩缸后排量0.375 L的单缸汽油机的性能,达到小型强化的目的。利用CONVERGE软件对发动机进行不同气门升程下气道稳态数值模拟和3000 r/min满负荷工况下的瞬态燃烧过程模拟。分别提出4种进气道优化方案和3种燃烧室优化方案。综合考虑流量系数和滚流比,选取优化进气道方案A。采用方案A进气道,平均流量系数提升22.26%,平均滚流比提升14.41%。在选用进气道方案A的前提下,综合分析不同燃烧室方案下流场分布、混合气分布、温度分布、缸内压力和燃烧相关参数,最终确定燃烧室优化方案2的缸内流场分布、湍动能和混合气分布情况能增加火焰传播速度,缩短急燃期,指示功率较缩缸后原方案提升14.1%,动力性能达到缩缸前0.400 L排量发动机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计算流体动力学 小型强化 流量系数 滚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模态和板件贡献分析的车身降噪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侯献军 郭金 +1 位作者 杜松泽 郭彩祎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45,共5页
通过对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分析建立了车内声腔声学模型,结合对车内噪声峰值频率和声腔模态频率的对应性分析,找出了板件辐射噪声的主要贡献频率。通过对板件贡献量分析找出对驾驶员右耳声学贡献量较大的板件,确定了阻尼材料的最佳粘贴位... 通过对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分析建立了车内声腔声学模型,结合对车内噪声峰值频率和声腔模态频率的对应性分析,找出了板件辐射噪声的主要贡献频率。通过对板件贡献量分析找出对驾驶员右耳声学贡献量较大的板件,确定了阻尼材料的最佳粘贴位置和厚度。实车测试表明,粘贴阻尼材料后车内(90 Hz处)声压级降低了4.97 d B,达到了降噪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身 声腔模态 板件贡献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