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技术赋能教学”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卫平 徐晶晶 +1 位作者 皮忠玲 张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共7页
思维活动是教学中师生的核心活动,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加速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变革育人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技术赋能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成为创新教与学新体验的核心。... 思维活动是教学中师生的核心活动,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加速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变革育人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技术赋能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成为创新教与学新体验的核心。基于此,研究首先分析了以技术植入为导向的技术赋能教学出现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从课堂教学、课程内容、素养评价和教师发展四个方面廓清了技术赋能教学的实践困境;其次,教学思想的历史梳理和国家政策的协同驱动,共同诠释了技术赋能课堂的教学论从传统的经验水平向现代科学水平转型得恰逢其时。最后,研究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构建、教学评一体化和教师专业能力全程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思维型教学引领技术赋能教学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型教学理论 技术赋能教学 学科教学内容 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 教-学-评一体化 教师专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加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
2
作者 胡卫平 韩葵葵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3,共7页
该文围绕基础教育阶段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科学素养培育‘沃土计划’和面向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实施‘脱颖计划’”... 该文围绕基础教育阶段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科学素养培育‘沃土计划’和面向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实施‘脱颖计划’”,依据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规律,提出了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式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具体举措,主要包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素养发展;建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营造创新环境,提供多方支持;选拔创新学生,实施特殊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选拔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提升科学教学质量
3
作者 韩葵葵 胡卫平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40,共7页
新一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改革,取得了多个方面的突破,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要重点做到三方面:基于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包含准确把握核心素养,正确制订教学目标;基于核心概... 新一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改革,取得了多个方面的突破,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要重点做到三方面:基于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包含准确把握核心素养,正确制订教学目标;基于核心概念整合教学内容,通过理解核心概念,基于学习进阶思想,开展基于核心概念的单元教学;基于深度思维开展探究,包括实施思维型科学探究实践和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此确保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科学教学 核心素养 核心概念 探究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的”课堂:技术促进的教学 被引量:204
4
作者 王长江 胡卫平 李卫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78,97,共7页
"翻转的"课堂已成为近几年世界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考察了"翻转的"课堂发展的历史的三个阶段,剖析了两类主流观点,指出"翻转的"课堂的本质在于:技术促进的教学。在实践环节,设计了在最新信息技术条... "翻转的"课堂已成为近几年世界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考察了"翻转的"课堂发展的历史的三个阶段,剖析了两类主流观点,指出"翻转的"课堂的本质在于:技术促进的教学。在实践环节,设计了在最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翻转的"课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的”课堂 技术 教学 个性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视频中的教师手势起作用了吗?——基于2000-2021年40篇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九民 杨文蝶 +2 位作者 陈辉 吴长城 皮忠玲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3,共12页
教师手势作为教学视频中教师社会交互的重要方式,其在提高学习效果、有效引导注意和降低认知负荷上是否具有稳健性,目前大量实证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为此运用元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教师手势的不同类型、视频知识类型、先验知识水平、... 教师手势作为教学视频中教师社会交互的重要方式,其在提高学习效果、有效引导注意和降低认知负荷上是否具有稳健性,目前大量实证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为此运用元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教师手势的不同类型、视频知识类型、先验知识水平、视频时长等对学习者学习效果、注意引导和认知负荷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结果表明:(1)教学视频中加入教师手势能显著提高学习者的保持测验成绩(g=0.511)和对兴趣区的注视时间(g=0.373);然而,教师手势对学习者的迁移测验成绩(g=0.168)和认知负荷(g=-0.075)的影响不显著。(2)在保持测验成绩上,教学视频中教师手势的效果受到手势类型、学习者年龄和视频时长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混合手势、指示性手势、描述性手势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节拍性手势;随着视频时长的增加,教师手势对保持测验成绩的促进效果呈上升趋势;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增加,教师手势对保持测验成绩的促进效果呈下降趋势。而视频的知识类型、学习者的先验知识水平在教师手势对保持测验成绩上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迁移测验成绩、注视时间和认知负荷上,也未发现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视频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学习者年龄和视频时长等因素,主动使用不同类型的教师手势,以提升视频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教师手势 学习效果 注意引导 认知负荷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思维型教学引领技术赋能学习:现实反思、运行机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晶晶 胡卫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3-99,共7页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智能时代个体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明确和重构技术应用与思维发展的关系不仅是对技术赋能学习异化的基本回应,也是推进技术真正赋能学习的现实需要。技术赋能学习的价值冲突源自从整体认识论视角将技术的工具属性与学习的...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智能时代个体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明确和重构技术应用与思维发展的关系不仅是对技术赋能学习异化的基本回应,也是推进技术真正赋能学习的现实需要。技术赋能学习的价值冲突源自从整体认识论视角将技术的工具属性与学习的发生规律进行人为割裂,并希冀通过技术捷径获取高效的教育收益,而良好的教育并没有技术捷径。研究立足技术赋能学习的价值冲突,从技术与思维关系的视角提出以思维型教学引领技术赋能学习的基本共识。基于已有研究,从思维发展与技术支持两个层面廓清了思维型教学引领技术赋能学习的核心要素,并构建了思维型教学引领技术赋能学习的运行机制模型。提出思维型教学引领技术赋能学习的基本路径在于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完善学习空间设计、加强思维能力培养、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发展机制,并重点聚焦影响学习者认知发展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思维型教学 技术赋能学习 价值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视频中的字幕应该如何设计?--基于2000-2021年44篇实验和准实验研究文献的元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九民 陈辉 +3 位作者 杨文蝶 李妍 喻邱晨 皮忠玲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9-67,共9页
教学视频是否需要添加字幕是许多教学实践者在视频制作后期考虑的重要问题。从目前的实证研究来看,在教学视频中呈现字幕能否促进视频学习效果,字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存在哪些边界条件?已有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 教学视频是否需要添加字幕是许多教学实践者在视频制作后期考虑的重要问题。从目前的实证研究来看,在教学视频中呈现字幕能否促进视频学习效果,字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存在哪些边界条件?已有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采用元分析方法,对44篇国内外实验和准实验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主效应检验发现:在教学视频中呈现字幕能够提升学习者的保持成绩(g=0.283);然而,字幕对迁移成绩(g=0.069)的促进效果不显著。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保持成绩上,教学视频中字幕的效果受到字幕类型、字幕语言类型、视频类型和视频时长的调节影响。具体而言,关键词字幕、关键词凸显字幕显著优于全字幕,汉语字幕显著优于英语字幕,教师与PPT结合式视频和课堂实录式视频的字幕效果显著优于动画式视频,中等时长视频的字幕效果显著优于长时长视频。在迁移成绩上,字幕的效果受到字幕语言类型、视频类型、知识类型和视频时长的调节影响。具体而言,汉语字幕、课堂实录式视频、陈述性知识、中等时长视频条件下的字幕效果显著优于英语字幕、动画式视频、程序性知识、短时长视频。研究对教学实践有如下启示:教师在设计教学视频时,需综合考虑视频类型、知识类型、视频时长等因素,建议添加关键词字幕或关键词凸显字幕,以提升视频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字幕 字幕类型 学习效果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中的交互设计可以促进学习吗?——基于53项实验与准实验的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九民 何静 +2 位作者 章仪 汪洋 皮忠玲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5,共9页
交互设计可以增加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互动性,从而促进其主动学习,因而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交互设计在教学视频中的作用尚存在一定争议。因此,研究纳入53项国内外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系统地分析了交互设计对视频学习的影... 交互设计可以增加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互动性,从而促进其主动学习,因而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交互设计在教学视频中的作用尚存在一定争议。因此,研究纳入53项国内外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系统地分析了交互设计对视频学习的影响。主效应检验结果发现,视频中的交互设计对总注视时间、学习参与度、学习动机、学习满意度、保持成绩、迁移成绩和延迟测试成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认知负荷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进一步从交互功能特征、学习者特征、学习材料特征、学习情境特征四个维度进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发现,交互设计的作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交互类型、先验知识、学科领域、学习步调等。因此,在设计和实施教学视频时,应全面考虑交互设计的本身特性、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等多方面因素,以更有效地发挥交互设计在教育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交互设计 学习效果 主动学习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增国 文珊珊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98-104,共7页
面对新高考改革的浪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做出相应的教改计划,以期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张学新教授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讲授法和讨论法有机结合,并融入自主内化吸收,强调过程性评价。从对分... 面对新高考改革的浪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做出相应的教改计划,以期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张学新教授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讲授法和讨论法有机结合,并融入自主内化吸收,强调过程性评价。从对分理论出发,通过前期分析的结果进行教学设计,实际开展教学实验,学习效果通过多元评价表来呈现。结果表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对分课堂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师生交互智能分析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家郡 康璐 马苗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9,共10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不断发展,视频、图像、语音、文本等海量课堂数据被记录下来。对这些多模态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挖掘课堂师生交互信息,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是落实“以...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不断发展,视频、图像、语音、文本等海量课堂数据被记录下来。对这些多模态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挖掘课堂师生交互信息,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是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推进现代教育走向智能化、个性化和数字化的重要手段。文中首先论述国内外师生交互行为的传统分析方法;然后从视频、图像、语音、文本及多模态等不同角度分类梳理课堂师生交互智能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课堂师生交互智能分析的核心要素、数据形式、关键技术、结果呈现和应用场景;最后分析课堂师生交互的多模态智能分析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技术 课堂师生交互 多模态数据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STEAM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被引量:120
11
作者 胡卫平 首新 陈勇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39,共9页
STEAM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研究与改革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有效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通过制定STEAM教育政策,加强STEAM学科课程渗透,实施STEAM有效课堂教学,促进STEAM教师专业发展,开设STEAM活动课程,开展STEAM教育科学评价,... STEAM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研究与改革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有效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通过制定STEAM教育政策,加强STEAM学科课程渗透,实施STEAM有效课堂教学,促进STEAM教师专业发展,开设STEAM活动课程,开展STEAM教育科学评价,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STEAM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教育 教育体系 实践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与中小学生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晶 舒曾 +4 位作者 胡卫平 孙汉银 贺琼 冷露 方晓义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100,共9页
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市和西安市1所小学和2所中学的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1689名学生进行调查,考察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班级创新氛围的中介作用和学生沉浸特质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 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市和西安市1所小学和2所中学的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1689名学生进行调查,考察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班级创新氛围的中介作用和学生沉浸特质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2)班级创新氛围在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和学生创造性自我效能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学生沉浸特质对班级创新氛围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教学行为 班级创新氛围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 沉浸特质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行为对教学视频学习效果影响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红艳 胡卫平 +4 位作者 皮忠玲 葛文双 徐益龙 范笑天 梁燕玲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视频教学已成为当前在线教学传播的重要形式,而有关视频教学的研究,更多集中于视频课程本身的特点,鲜少关注视频教学中教师主体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行为表现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眼动追踪技术为支持,深入探究教师目... 视频教学已成为当前在线教学传播的重要形式,而有关视频教学的研究,更多集中于视频课程本身的特点,鲜少关注视频教学中教师主体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行为表现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眼动追踪技术为支持,深入探究教师目光引导与姿势引导,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视频的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的注意力、认知负荷、社会存在感和学习成绩四个方面存在的影响,可为在线学习视频的开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两种引导行为,对学习者视频学习的注意力分配具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了学习者在视频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社会存在感和学习成绩。具体而言,相对于无引导行为,教师引导行为能有效的引导学习者将更多的注意力分配在学习内容展示区域,并有效减少了学习者在学习内容与教师形象两个不同兴趣区中的眼跳次数。另外,教师引导行为降低了每种知识类型学习的认知负荷,提升了每种知识类型的社会存在感,提高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成绩。因此,为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未来开发视频教学资源,应添加教师引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教师引导行为 认知负荷 社会存在感 眼动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科学教学心理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24
14
作者 韩葵葵 胡卫平 王碧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70,共8页
近几年来,国际科学教学心理研究体现出研究思路的系统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研究内容的整合化等特点,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概念学习、学习环境、探究教学、教师研究等方面。概念学习注重核心概念和学习进阶,学习环境重视技术支撑和模型建... 近几年来,国际科学教学心理研究体现出研究思路的系统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研究内容的整合化等特点,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概念学习、学习环境、探究教学、教师研究等方面。概念学习注重核心概念和学习进阶,学习环境重视技术支撑和模型建构,探究教学强调合作学习与科学论证,教师心理侧重发展模型、专业知识和专业信念。在未来的科学教学心理研究中,科学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认知神经机制将会得到重视,聚合科技的思想将会得到体现,围绕科学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的研究将会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学心理 研究进展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学习测评技术的价值、理论和应用审视 被引量:17
15
作者 葛文双 韩锡斌 何聚厚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60,77,共10页
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和新型在线学习形式的涌现,传统的知识本位测评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评价的需要,注重规模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在线学习测评技术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学习成果认证的类型划分及演变过程的剖析可以看出,在线... 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和新型在线学习形式的涌现,传统的知识本位测评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评价的需要,注重规模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在线学习测评技术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学习成果认证的类型划分及演变过程的剖析可以看出,在线学习测评技术正在从注重时间固定的知识掌握型学习成果认证向关注时间灵活的能力发展型学习成果认证转变,深度学习成为其发展的价值导向。从在线学习测评技术的理论基础来看,知识本位的掌握度测评主要依托基于行为主义的程序教学理论,而能力本位的发展性测评则依托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述教学和学习理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自动测试与实时反馈、同伴互评、基于学习分析的测评、数字徽章等在线学习测评技术应用模式被广泛采纳。在线学习测评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更加开放与多元,但仍存在测评系统不够智能、测评数据不够安全等问题。同时,教师在运用测评数据开展有效教学设计、监控学习过程、进行教学反思等方面的能力亦有待提升。重新认识学习测评的角色,并通过测评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支持,是未来在线学习测评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测评技术 学习成果认证 学习分析 应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免疫细胞中潜在药物成瘾生物标记物及其m RNA定量分析的动态特征与应用前景
16
作者 吴美霖 王一凡 +4 位作者 段文劲 党王杰 韩静 任维 段海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3-614,共12页
药物成瘾是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防止药物复吸行为产生是当前戒毒工作面临的难点。外周血生物标记物可动态反映中枢系统中相关标记物的含量水平,相比传统行为心理分析具有更加有效地识别成瘾状态的潜力。通过分析外周血中成瘾相关的... 药物成瘾是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防止药物复吸行为产生是当前戒毒工作面临的难点。外周血生物标记物可动态反映中枢系统中相关标记物的含量水平,相比传统行为心理分析具有更加有效地识别成瘾状态的潜力。通过分析外周血中成瘾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含量变化来辅助评估戒治人员的易感性、戒治反应和戒治成效,有助于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减少成瘾药物复吸的发生概率。本文综述了当前药物成瘾主要的外周血免疫细胞潜在生物标记物,总结了在不同药物成瘾类型和成瘾状态的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中相关生物标记物m RNA表达水平变化的趋势,并对其应用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外周血 生物标记物 免疫细胞信使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的当代实践:自组织与他组织视角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晶晶 胡卫平 +1 位作者 逯行 黄荣怀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6,共10页
任何系统均受内外因素之双重作用影响,都是自组织与他组织的某种统一体。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系统中,自组织和他组织是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力量。学校自组织行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师自发性应用信息技术为核心特征;... 任何系统均受内外因素之双重作用影响,都是自组织与他组织的某种统一体。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系统中,自组织和他组织是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力量。学校自组织行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师自发性应用信息技术为核心特征;校外他组织以服务学校为依托,通过向学校提供政策引导或支持服务促使学校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应用转变。当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主要包含学校内部的协同和跨组织的协同两种基本实践模式。前者以参与型领导为主,表现为以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化应用;后者以指导型领导为主,表现为多主体协同推进信息化应用。从实践样态来看,尽管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协同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尝试,但当前的协同实践仍在协同主体、协同类型、作用力、组织关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基础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要改变传统的"中心—边缘"式结构,形成基于学校自组织与校外他组织的协同机理,需在发挥和保障自组织的主体能动性基础上,将自组织的开放性与他组织的保障性相结合,构建学校自组织为主体与校外他组织为辅助的协调运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信息化 协同发展 协同实践模式 协同特征 协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大单元设计的意蕴、困境和路径 被引量:26
18
作者 何聚厚 李天宇 何秀青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7,共8页
智能时代来临,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如何培养未来公民备受关注。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校主要借助信息技术学科来承载,不可回避,技术学科在工业时代教学中产生的“知识块庞杂、工具观单一、生师比悬殊”等问题依旧存在。人工智能教育采用... 智能时代来临,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如何培养未来公民备受关注。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校主要借助信息技术学科来承载,不可回避,技术学科在工业时代教学中产生的“知识块庞杂、工具观单一、生师比悬殊”等问题依旧存在。人工智能教育采用大单元设计的价值在于从“技术本位”到“素养本位”的转变,单元化的认知过程呈现出以学科大概念重构知识图谱、以学科核心素养扭转育人目标、以系统评价服务学生本位的价值意蕴。从策略、目标、活动、知识和评价方面构建单元时,存在着单元化意蕴与传统教学优势之间难以取舍的现实困境,该文探讨了以大单元设计的价值意蕴化解人工智能教育现实困境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单元设计 大概念 教学策略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型科学探究教学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110
19
作者 胡卫平 郭习佩 +2 位作者 季鑫 严国红 张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129,共7页
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探究一直是各国课程改革的核心主题。然而,由于教育工作者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不足,科学探究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科学探究的历史回溯和本质剖析,明确了思维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基于当代学习理论和国... 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探究一直是各国课程改革的核心主题。然而,由于教育工作者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不足,科学探究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科学探究的历史回溯和本质剖析,明确了思维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基于当代学习理论和国际科学教育改革趋势,提出科学探究教学改革的五个基本原则;以思维型教学理论为指导,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构建了思维型科学探究教学的理论模型,以期为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施提供系统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探究 思维型教学理论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首席信息官(CIO)——核心内涵、能力模型与专业发展策略 被引量:14
20
作者 葛文双 白浩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73,共10页
近年来,新兴信息技术催生着教育系统进行快速的自我革新与升级,教育部基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与战略,提出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施行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使得CIO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尽管CIO受到了教育领域研究者与... 近年来,新兴信息技术催生着教育系统进行快速的自我革新与升级,教育部基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与战略,提出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施行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使得CIO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尽管CIO受到了教育领域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广泛关注,但其核心内涵与能力结构等的研究仍不明确。为此,基于教育信息化2.0时代CIO应具有的岗位职能,从国家政策、专业标准和实践共识等三个视角来解读CIO的核心内涵。并且,采用三角互证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质性访谈和专家调查),对中小学CIO的关键能力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首席信息官(CIO)的能力发展模型,包括信息化决策规划、信息化应用管理、信息化环境建设和信息化效益评估等四个外显性的能力维度,以及信息素养、人际沟通、领导力、运营监管、反思实践和创新发展等六个关键内在能力要素。基于该模型,面向CIO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能力认证的培训模式、体系的实践提升策略,并通过构建职业发展共同体和开展合作研究,来加快CIO的职业化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席信息官 CIO 教育信息化2.0 核心内涵 能力模型 专业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