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被引量:44
1
作者 周启星 滕涌 +1 位作者 展思辉 佟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共14页
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基础性问题。了解和解决其所涉及的这些基础性问题,是土壤环境基准/标准是否科学准确并在国家层面上能否全面应用的前提。本文从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相关的概念及其内涵、... 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基础性问题。了解和解决其所涉及的这些基础性问题,是土壤环境基准/标准是否科学准确并在国家层面上能否全面应用的前提。本文从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相关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方法标准化、生物受体的选择和变量归一化4大方面阐述了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从而为全面系统地开展此项研究工作提供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等依据。具体来说,包括"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土壤质量"、"土壤污染"、"污染土壤"、"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等诸多相关概念,采样、前处理、分析步骤和测试方法等的统一与标准化,敏感种与优势种等生物受体的正确选择,以及涉及到总量与有效态或提取态、复合污染与交互作用的情况、土壤本身的一些影响因素(土壤类型、有机质、粘粒、pH、Eh和CEC等)、土壤外部的一些影响因素(地理区域、温度、水分或湿度、施肥或农业措施等)诸多变量的基础数据的归一化处理。最后,结合这些基础性问题,对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壤环境基准 修复基准 方法学 环境标准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相平衡分配法建立污染物的沉积物质量基准 被引量:19
2
作者 祝凌燕 邓保乐 +2 位作者 刘楠楠 胡凤燕 王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62-767,共6页
以污染较为严重的天津某污水库的表层沉积物为对象,应用热力学相平衡分配(EqP)法,初步探讨了该水体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d,Cu,As,Hg)和2种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六六六(HCH)〕的沉积物质量基准(SQC)推荐值.其中,基于我国地表水水质... 以污染较为严重的天津某污水库的表层沉积物为对象,应用热力学相平衡分配(EqP)法,初步探讨了该水体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d,Cu,As,Hg)和2种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六六六(HCH)〕的沉积物质量基准(SQC)推荐值.其中,基于我国地表水水质基准的4种重金属Cd,Cu,As和Hg的SQC推荐值分别为4.3,86,218和0.45 mg/kg;基于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的保护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的2种有机氯农药(DDT和HCH)的SQC推荐值分别为18.0和0.27μg/kg.通过与不同国家制订的SQC值进行比较发现,地区间的SQC值相差较大,说明在SQC值的确定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所推算出的几种污染物的SQC值均接近所有数据的中间值,表明其可为该水体沉积物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衡分配法 重金属 有机氯农药 沉积物质量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问题及环境调控 被引量:36
3
作者 邹威 罗义 周启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81-2287,共7页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的大量使用造成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日益严重。动物体内诱导出的抗性菌株随粪便排出后,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进入土壤进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堆肥作为一种将粪便资源化的优良传统方法,能否有效去除畜禽粪便中的A...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的大量使用造成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日益严重。动物体内诱导出的抗性菌株随粪便排出后,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进入土壤进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堆肥作为一种将粪便资源化的优良传统方法,能否有效去除畜禽粪便中的ARGs而防止环境污染值得探讨。通过总结畜禽粪便ARGs污染现状,粪便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影响微生物变化的因素以及堆肥可能对粪便中ARGs造成的影响,提出将堆肥作为去除畜禽粪便中ARGs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堆肥产生的高温去除抗性菌株和抗性质粒等,并且考虑加入能直接灭杀肠道微生物的化学抑制剂(如石灰氮、胺类、吲哚等),实现降低畜禽粪便ARGs丰度的可能。据此强调开展畜禽粪便中ARGs研究的必要性,认为将堆肥和ARGs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降低这种新型污染物的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畜禽养殖业 粪便 堆肥 化学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3
4
作者 周启星 安婧 何康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推动我国今后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土壤环境基准的系统研究,本文还对土壤环境基准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和辨析,并首次提出了分类开展土壤环境基准的设想并进行尝... 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推动我国今后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土壤环境基准的系统研究,本文还对土壤环境基准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和辨析,并首次提出了分类开展土壤环境基准的设想并进行尝试性分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现状和动态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今后本领域的研究方向、路线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准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 污染土壤修复基准 生态毒理效应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组合工艺协同净化微污染水的示范生产实验 被引量:5
5
作者 鲁金凤 杜智 +4 位作者 张爱平 王斌 杨家轩 刘一夫 马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5,共6页
为考察催化氧化-UV/H_2O_2-生物活性炭(BAC)高级氧化组合联用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对微污染水源水的的处理效能,在淮南某水厂示范工程对微污染淮河水进行了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催化臭氧氧化-BAC组合联用工艺对水中的UV_(254)、DOC、氨氮、CO... 为考察催化氧化-UV/H_2O_2-生物活性炭(BAC)高级氧化组合联用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对微污染水源水的的处理效能,在淮南某水厂示范工程对微污染淮河水进行了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催化臭氧氧化-BAC组合联用工艺对水中的UV_(254)、DOC、氨氮、CODMn及THMFP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不会带来溴酸盐的问题.催化臭氧氧化工艺对UV_(254)、DOC、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1.8%、8.1%、10.8%.BAC对氨氮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最高去除率可达61%;对DOC和COD_(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4%和15.3%.催化臭氧氧化接触池对THMFP的平均去除率为34.9%,最高去除率可达53.2%.UV/H_2O_2在示范性生产实验中,对进一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有限;在实际生产设计中,考虑UV分解剩余臭氧的效用建议采用:催化臭氧氧化-UV-BAC-砂滤是确保饮用水出水安全可靠的高级氧化工艺必要的组合工艺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各自来水厂处理低温低浊水、提高出厂水水质以及自来水厂整体工艺的提升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催化臭氧氧化 生物活性炭滤池 微污染 生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值推导和确立的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启星 滕涌 林大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是土壤环境标准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响应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定与污染应急事件处理的需求,我国需要尽快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来指导修复评定工作,而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确立可以为污染... 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是土壤环境标准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响应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定与污染应急事件处理的需求,我国需要尽快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来指导修复评定工作,而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确立可以为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因此,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内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以美国、加拿大、荷兰和丹麦这4个国家的研究进展为例,详细阐述了它们对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值推导和确立的原则与方法。最后,归纳了国外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值推导和确立的总体方法,并且对我国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基准 污染土壤 环境标准 原则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电子垃圾处理地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启星 林茂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2-128,共7页
对我国电子垃圾拆解、回收过程造成的重金属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大气、土壤与底泥中的污染及其程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探讨了其对拆解地区可能导致的食品安全与生态健康危害。结果表明,我国电子垃圾拆解、回收地区受到... 对我国电子垃圾拆解、回收过程造成的重金属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大气、土壤与底泥中的污染及其程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探讨了其对拆解地区可能导致的食品安全与生态健康危害。结果表明,我国电子垃圾拆解、回收地区受到重金属与POPs的严重污染,而且这些污染物通过呼吸、皮肤暴露和食物摄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婴幼儿的身体发育造成了严重危害。电子垃圾安全回收、污染修复及复合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电子垃圾 重金属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环境污染 人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天然矿物修复铅污染沉积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祝凌燕 林加华 张子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以重金属离子Pb2+为研究对象,通过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沸石、方解石、钾长石、钙基和钠基膨润土等5种天然矿物材料对水体中Pb2+的吸附固定效果,它们的吸附等温线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试验所用方解石对Pb2+的饱和吸附量... 以重金属离子Pb2+为研究对象,通过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沸石、方解石、钾长石、钙基和钠基膨润土等5种天然矿物材料对水体中Pb2+的吸附固定效果,它们的吸附等温线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试验所用方解石对Pb2+的饱和吸附量约为185mg/g,是其他几种材料的2~3倍,而且方解石对Pb2+具有明显的不可逆吸附现象,使得吸附后的Pb很难解析下来,说明方解石对水溶液中Pb2+的固定能力非常强。利用模拟自然水体性质的电解液对方解石吸附后Pb的生物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被方解石固定后Pb的生物有效性非常低。最后结合方解石作为原位活性覆盖材料的经济可行性和生态风险性分析,说明方解石作为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修复的原位活性覆盖材料具有较强的实际可操作性,为后继的重金属污染沉积物的原位活性覆盖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原位活性覆盖 天然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与标准值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启星 滕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100,共12页
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由于修复要求、暴露情景等的不同,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有较大不同,导致确立的标准值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开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方法研究,并对其标准值进行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先导... 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由于修复要求、暴露情景等的不同,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有较大不同,导致确立的标准值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开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方法研究,并对其标准值进行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先导作用。本文首先结合筛选值的初始功能,简要阐述了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和标准的内涵及其功能;接着概述了国外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适用范围和国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国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对我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上的借鉴;然后,结合基于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安全和地下水保护的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举例分析了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推导方法的一些区别,并且以国外镉(Cd)和苯污染土壤修复标准为例,比较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值的定性关系。最后,简要归纳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方法和修复标准值的差异,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污染土壤 修复基准/标准 推导方法 标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行政区的总氮污染源解析——以新安江流域重点区县GWLF模型应用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国光 赵兴华 +2 位作者 沙健 赵越 王玉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6期118-123,共6页
提出了一种面向行政区总氮污染源解析的流域模型技术方法,基于广义流域负荷模型(GWLF),结合净氮负荷输入系统(NANI),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衔接子流域分区和行政区管理边界,实现面向人为定义空间区域模拟的流域模型应用,... 提出了一种面向行政区总氮污染源解析的流域模型技术方法,基于广义流域负荷模型(GWLF),结合净氮负荷输入系统(NANI),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衔接子流域分区和行政区管理边界,实现面向人为定义空间区域模拟的流域模型应用,并在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新安江流域针对重点区县开展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休宁县、屯溪区、歙县对街口国控断面总氮污染物的比例分别为15.5%、41.4%、43.1%;不同区县内对流域出口的总氮污染物所占比例呈现行政区域特征。本研究方法能够实现对新安江流域总氮污染负荷来源的行政区差异性解析,进而针对不同区县污染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污染治理措施,为水环境分区化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总氮污染源解析 面向行政区 GWLF流域模型 新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氯丙嗪污染对鲫鱼和大型蚤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婷 周启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10-415,共6页
氯丙嗪作为一种镇静类兽药被广泛使用,已成为水环境中的一种新型污染物.为检验氯丙嗪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业原料药盐酸氯丙嗪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效应.结... 氯丙嗪作为一种镇静类兽药被广泛使用,已成为水环境中的一种新型污染物.为检验氯丙嗪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业原料药盐酸氯丙嗪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氯丙嗪对两种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致死率、抑制率概率单位)均与其浓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且毒性强度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氯丙嗪对鲫鱼的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1.11、0.43和0.32mg·L-1,通过计算求得氯丙嗪对鲫鱼的安全浓度为19.5μg·L-1;氯丙嗪对大型蚤的24h LC50值为0.65mg·L-1,24h EC50值(使50%受试大型蚤活动受抑浓度)为0.57mg·L-1;48h LC50值为0.36mg·L-1,48h EC50值为0.28mg·L-1;对鲫鱼和大型蚤而言,氯丙嗪属极高毒性物质,大型蚤对氯丙嗪的敏感性大于鲫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嗪 鲫鱼(Carassius auratus) 大型蚤(Daphnia magna)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分配法在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推导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滕涌 周启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5,共8页
为了促进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进程,势必要全面系统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工作。理论上,水、土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依赖和关系密切的系统;同时,水生态毒理及其质量基准研究起步早,研究方法相对成熟。因此,从水质基准来推... 为了促进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进程,势必要全面系统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工作。理论上,水、土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依赖和关系密切的系统;同时,水生态毒理及其质量基准研究起步早,研究方法相对成熟。因此,从水质基准来推导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从土-水系统中污染物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环境行为两方面简要阐述污染物在土-水系统中的分布规律;然后,扼要介绍了平衡分配(Eq P)理论及其在环境质量基准研究中的应用;之后,从Eq P方法的不确定性、毒理数据选用的争议性、Koc的局限性和分配系数的确定方法选择性等方面,探讨了平衡分配法在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研究中应用的瓶颈问题;最后,对此项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 水质基准 环境标准 平衡分配法 分配系数 生态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基准研究与环境标准制定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0
13
作者 周启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环境基准是一个非常棘手且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难题,环境标准制定与修订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根据国际上该方向近年来的发展,对环境基准和环境标准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论述,对过去的认识进行了纠正,指出:环境基准不等于环境质量基准,... 环境基准是一个非常棘手且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难题,环境标准制定与修订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根据国际上该方向近年来的发展,对环境基准和环境标准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论述,对过去的认识进行了纠正,指出:环境基准不等于环境质量基准,环境基准应该包括环境质量基准和污染环境修复基准2个方面;相应地,环境标准则应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环境修复标准2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概述了国际和国内有关环境质量基准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列举了法国(作为西欧的代表)、加拿大(作为美洲的代表)和意大利(作为中欧的代表)在环境质量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先进做法,介绍了美国、英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在污染环境修复基准研究与污染环境修复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进展。最后,对我国今后环境基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准 环境质量基准 污染环境修复基准 环境标准 生态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环境污染的分子诊断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尧 周启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573,共9页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分子水平的生态毒理研究,并做了大量工作.与传统方法相比,分子诊断能直接、快速、准确地对环境污染做出早期甄别、评价,是极具应用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概述、介绍了分子诊...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分子水平的生态毒理研究,并做了大量工作.与传统方法相比,分子诊断能直接、快速、准确地对环境污染做出早期甄别、评价,是极具应用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概述、介绍了分子诊断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分子生物标志物;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土环境污染的分子诊断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系统地比较和总结;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重点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 分子生物标志物 环境污染 生态毒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土壤修复基准与标准进展及我国农业环保问题 被引量:25
15
作者 周启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对于耕地的保护和环境标准的国际接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阐述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概念出发,对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与此同时,还对国际上污染土壤修复/清洁标准... 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对于耕地的保护和环境标准的国际接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阐述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概念出发,对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与此同时,还对国际上污染土壤修复/清洁标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我国农业环保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污染土壤修复基准这一重大研究课题进行了展望和呼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准 修复基准 修复/清洁标准 污染土壤 农业环保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和特定组分的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研究方法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启星 滕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5,共8页
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修复标准来指导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国外的研究方法对于我国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制定具有方法学上的借鉴意义。本研究首先从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的含义和石油烃的分类法两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石油烃污... 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修复标准来指导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国外的研究方法对于我国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制定具有方法学上的借鉴意义。本研究首先从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的含义和石油烃的分类法两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的内涵;然后介绍了国外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的分级方法,接着就风险评价及相关模型的运用以及其分析方法和指示物/替代物的研究进行了概述;最后简要归纳了国外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的总体研究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污染土壤 修复基准 清洁标准 生态风险 特定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鱼饵中磷释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臧常娟 黄岁樑 +1 位作者 吴敏 杜胜蓝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2期10-14,共5页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环境因子(上覆水、微生物活动、温度、pH、水动力条件)对鱼饵磷释放特征的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鱼饵在去离子水中总磷和正磷酸盐的平衡释放量约是潘家口水库水中的1.58倍和1.76倍;微生物作用有利于鱼饵中磷向...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环境因子(上覆水、微生物活动、温度、pH、水动力条件)对鱼饵磷释放特征的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鱼饵在去离子水中总磷和正磷酸盐的平衡释放量约是潘家口水库水中的1.58倍和1.76倍;微生物作用有利于鱼饵中磷向水体释放,前者总磷和正磷酸盐的释放量约为后者的1.55倍和1.28倍;温度升高和水体扰动促进了鱼饵中磷的释放;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鱼饵中磷的释放量高于中性条件下鱼饵中磷的释放量。各环境因子作用下,鱼饵中磷在前3h内的释放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饵 磷释放 环境因子 水体富营养化 水污染 潘家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8
作者 展海银 周启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1-581,共11页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畜牧业、水产业等领域,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超量使用以及处理不当导致其被排放到水、土壤等环境中并在环境中残留、扩散,对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其在环境中的...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畜牧业、水产业等领域,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超量使用以及处理不当导致其被排放到水、土壤等环境中并在环境中残留、扩散,对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其在环境中的去除尤为重要。介绍了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行为,概述了这类抗生素在环境介质中污染处理技术。目前已经工程化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后出水虽可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但很少对四环素类以及其他种类抗生素的去除进行专门的设计,造成处理后的出水中仍有抗生素残留,带来水环境污染的风险;土壤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去除目前大多停留在实验室水平,可直接工程化应用的修复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处理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去除与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类抗生素 水环境污染 污水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 土壤修复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中六溴环十二烷的污染过程以及生物修复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昭 王莹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39-1850,共12页
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添加型阻燃剂,其具有持久性、生物积累性、生物毒性以及可远距离迁移性等特点。HBCD不会直接施用于农田土壤,但会随着一系列的环境行为进入其中并被土壤有机质吸附,使土壤成... 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添加型阻燃剂,其具有持久性、生物积累性、生物毒性以及可远距离迁移性等特点。HBCD不会直接施用于农田土壤,但会随着一系列的环境行为进入其中并被土壤有机质吸附,使土壤成为HBCD的“汇”。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活动会使HBCD进入生物链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土壤生物修复方法具有修复成本低、操作简单、高效安全等特性,符合农田土壤绿色发展的目标导向,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土壤修复当中。本文重点阐述了农田土壤中HBCD的污染过程,包括污染源、环境行为,并对HBCD的生物修复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农田土壤中HBCD的高效阻控以及污染土壤的绿色修复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溴环十二烷(HBCD) 农田土壤 污染源 环境行为 异构体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及其改性材料去除环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于航 王茜子 +3 位作者 朱绪娅 刘夏晴 杨慧 李凤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1-1236,共16页
目前我国水环境以及空气面临着严峻的污染形势,许多危害人身体健康的污染物亟待治理。金属有机骨架作为目前新兴的多孔材料,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结构可调性以及不饱和金属位点等特点。这使得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具有一定的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水环境以及空气面临着严峻的污染形势,许多危害人身体健康的污染物亟待治理。金属有机骨架作为目前新兴的多孔材料,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结构可调性以及不饱和金属位点等特点。这使得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具有一定的环境污染物去除能力。围绕对苯二甲酸铬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及其功能化修饰的改性材料的结构信息展开,总结了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对功能化修饰的方法和原理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这种材料在环境污染物去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它在重金属离子、农药、抗生素、有机染料、碘离子等污染物的吸附处理领域的应用,以及在污染物的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方面的应用潜力。指出了材料在制备成本、反复利用次数、污染物后续处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铬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多孔材料 功能化修饰 污染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