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1
作者 谢天 侯鹰 +3 位作者 陈卫平 王美娥 吕斯丹 李勖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54-1164,共11页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全球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土壤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土壤退化与污染日益加重。城市土壤退化导致土壤动物生态特征与...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全球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土壤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土壤退化与污染日益加重。城市土壤退化导致土壤动物生态特征与行为模式发生变化,城市景观格局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强烈影响了土壤动物的栖息地,为土壤动物的生存与生物多样性带来潜在威胁;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城市化直接影响了城市土壤维持植物生长、土壤自然消减能力以及碳储存功能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针对城市化过程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的一系列影响,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环境质量,保护和恢复土壤生物多样性,从而增强城市土壤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土壤 土壤退化 土壤动物 土壤微生物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污染场地分类管理程序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单艳红 王国庆 +1 位作者 张孝飞 林玉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5-80,共6页
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物场地的管理方法,探索了我国污染场地分类管理的程序:从疑似污染场地的申报建档、疑似污染场地的初步调查、场地的危害分级、污染场地的详细调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到污染场地的治理修复,以及贯穿场地管理始终的环... 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物场地的管理方法,探索了我国污染场地分类管理的程序:从疑似污染场地的申报建档、疑似污染场地的初步调查、场地的危害分级、污染场地的详细调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到污染场地的治理修复,以及贯穿场地管理始终的环境监测。在上述管理程序中还缺失危害分级的方法,其他步骤已有相关技术文件支持。本文进一步构建了其中场地危害分级的方法:即根据污染源是否存在,污染物的性质、赋存状态、迁移性、含量水平,周围是否有敏感目标及其类型,分成不同的危害级别和管理级别,并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以江苏省八家氯丹、灭蚁灵生产企业场地为例,经初步调查和危害分级,将8个场地分为3类:B类场地(有1个场地)环境介质中无超标污染物检出,但场地上的有害废弃物需要处置;C类场地(包括3个场地)局部有超标污染物检出,但场地不具备详细调查采样和修复的条件,需要对污染区进行隔离处置,以降低人体健康风险;还有D类场地(包括4个场地)需要详细采样以确定污染范围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最后一类4个场地进一步调查评估的结果,并考虑到场地实施修复的经费、技术可行性及场地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决定优先对其中1个场地实施修复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分类管理 危害分级 风险评估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多相抽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王磊 龙涛 +3 位作者 张峰 祝欣 田猛 林玉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5,共9页
多相抽提技术(multi-phase extraction,MPE)是当前国外修复被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主要技术之一,它通常通过同时抽取地下污染区域的土壤气体、地下水和非水相液体污染物(non-aqueous phase liquid,NAPL)至地面进行分离及处... 多相抽提技术(multi-phase extraction,MPE)是当前国外修复被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主要技术之一,它通常通过同时抽取地下污染区域的土壤气体、地下水和非水相液体污染物(non-aqueous phase liquid,NAPL)至地面进行分离及处理,达到迅速控制并同步修复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效果。为了加深对该技术的认识,列举了MPE技术的工艺特点和技术原理,总结了MPE系统的设计要点和思路,以及MPE技术相对于传统修复技术的优势和不足。针对MPE技术的特点,总结分析了针对土壤包气带、含水层性质和污染物特征的MPE技术适宜性评估方法。最后,列举了MPE技术在国内外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抽提技术(multi-phaseextraction MPE) 修复 土壤 地下水 适宜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剂提取酸性土壤有效态Cu和Cd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贺静 林玉锁 +4 位作者 刘鹏 张孝飞 冯艳红 陈伟伟 章瑞英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年第5期25-29,共5页
选择HCl(1#)、HOAc(2#)、NaNO3(3#)和CaCl2(4#)、NH4OAc(5#)、NaOAc(6#)6种不同的提取剂提取某冶炼厂周边重金属污染水稻田土壤中有效态Cu和Cd。结果表明,对土壤有效态Cu,各提取剂按提取量排序为:1#>2#>5#>4#>3#>6#,对... 选择HCl(1#)、HOAc(2#)、NaNO3(3#)和CaCl2(4#)、NH4OAc(5#)、NaOAc(6#)6种不同的提取剂提取某冶炼厂周边重金属污染水稻田土壤中有效态Cu和Cd。结果表明,对土壤有效态Cu,各提取剂按提取量排序为:1#>2#>5#>4#>3#>6#,对土壤有效态Cd,各提取剂按提取量排序为:1#>5#>2#≈4#>6#>3#,有效态Cu的提取量因提取剂种类不同差异较Cd大;4#、5#两种提取剂对土壤有效态Cu和Cd的提取结果变异范围较集中,实验结果相对较稳定;各提取剂提取土壤有效态Cu和Cd的量与其在土壤中全量都显著相关,仅5#提取剂的提取量与水稻籽粒中Cu、Cd的质量比显著相关。综合实验结果的稳定性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实际意义,NH4OAc(5#)为最适合提取该研究土壤中有效态Cu和Cd的提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效态Cu 有效态Cd 提取剂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碳质吸附剂对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磊 龙涛 +5 位作者 陈樯 祝欣 石佳奇 徐建 田猛 林玉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2-459,共8页
综述了天然碳质吸附剂(carbonaceous geosorbent,CG)的分类、来源、基本性质及对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制与特点,涉及的有机物污染物涵盖了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多溴代二苯基醚、农药及抗生素等多种门类,包括极性、弱极性、非极性及离... 综述了天然碳质吸附剂(carbonaceous geosorbent,CG)的分类、来源、基本性质及对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制与特点,涉及的有机物污染物涵盖了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多溴代二苯基醚、农药及抗生素等多种门类,包括极性、弱极性、非极性及离子型等多种化合物,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CG类物质与有机化合物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对吸附作用有重要贡献,但这种分子间作用力会受到CG性质(如孔隙结构、特征基团等)和吸附质分子特点(如分子构型、官能团)的影响。深入了解CG对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吸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对污染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和污染土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碳质吸附剂 吸附机制 有机污染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地块中高密度非水相液体(DNAPLs)迁移特征及判定调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高尚 王磊 +2 位作者 龙涛 曹少华 陈樯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9-299,共11页
该文综述了高密度非水相液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DNAPLs)的主要成分、种类、形成及迁移特征。通过分析DNAPLs空间分布、相分配特征和污染地块生命周期特点,总结了DNAPLs在地下的常见迁移行为。其次,综述了针对DNAPLs污染... 该文综述了高密度非水相液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DNAPLs)的主要成分、种类、形成及迁移特征。通过分析DNAPLs空间分布、相分配特征和污染地块生命周期特点,总结了DNAPLs在地下的常见迁移行为。其次,综述了针对DNAPLs污染物的最新判定调查技术及其进展,介绍了判定DNAPLs存在的方法原理和用于探测DNAPLs分布范围的最新技术手段,有助于在DNAPLs污染场地选择适宜的调查方法,并对后续准确确定DNAPLs分布范围、制定经济高效的修复技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PLs 迁移特征 相分配 判定调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典型交通区与背景区春季大气中VOCs的污染水平与日变化趋势 被引量:5
7
作者 孙云杰 陆建刚 +5 位作者 赵欣 周晓静 单艳红 应蓉蓉 冯艳红 林玉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于2014年春季使用Tedlar气袋采集南京市典型交通区与背景区的大气样品,参照美国EPA TO-15方法共检出30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研究了典型区域的VOCs污染特征与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交通区ρ(VOCs)范围为122.58!236.97μg·m-3,... 于2014年春季使用Tedlar气袋采集南京市典型交通区与背景区的大气样品,参照美国EPA TO-15方法共检出30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研究了典型区域的VOCs污染特征与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交通区ρ(VOCs)范围为122.58!236.97μg·m-3,平均值为(149.31±36.70)μg·m-3;背景区ρ(VOCs)范围为27.24!54.68μg·m-3,平均值为(43.29±10.53)μg·m-3。从污染物类型来看,烯烃、芳烃、卤代烃和酯类化合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交通区空气中VOCs以苯系物为主,质量浓度范围为18.72!41.28μg·m-3,平均值为(25.39±7.63)μg·m-3,苯系物浓度日变化高峰出现在9:00、12:00和18:00,与道路车流量密切相关;而背景区苯系物浓度偏低,且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对交通区苯系物各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4-乙基甲苯、1,3,5-三甲苯和1,2,4-三甲苯是主要的贡献因子,汽车尾气是交通区苯系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功能区 挥发性有机物 苯系物 日变化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炼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31
8
作者 冯艳红 郑丽萍 +3 位作者 应蓉蓉 张亚 林玉锁 王国庆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2-149,共8页
为研究黔西北炼锌矿区土壤和矿渣中重金属总量及形态分布特征,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探讨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除Cr和Ni外,其他各重金属平均值均超出贵州省的土壤背景值,其中Pb、Zn、Cd污染严重。形态分析表... 为研究黔西北炼锌矿区土壤和矿渣中重金属总量及形态分布特征,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探讨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除Cr和Ni外,其他各重金属平均值均超出贵州省的土壤背景值,其中Pb、Zn、Cd污染严重。形态分析表明,土壤和矿渣样品中Pb、Zn、Mn以残渣态(分别占其总量的45.91%、55.11%、42.71%)和铁锰结合态(分别占其总量的33.33%、28.26%、41.78%)为主;Cd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之和占总量的30.63%;Cu的有机结合态为65.11%,其次是残渣态30.79%;Cr和As则以残渣态为主要形态,平均占比均超过90%。RAC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周边土壤中Cd元素具有极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他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锌矿区 镉(CD) 重金属形态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不同地区设施菜地土壤-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分布特征 被引量:21
9
作者 冯艳红 张亚 +3 位作者 郑丽萍 应蓉蓉 林玉锁 王国庆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8-316,共9页
在江苏省设施菜地共采集50个表层土壤样品和50个蔬菜样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气质联用仪技术,对土壤-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其污染分布和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省设施菜地土壤样品中6种w(PAEs)范围为42.46... 在江苏省设施菜地共采集50个表层土壤样品和50个蔬菜样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气质联用仪技术,对土壤-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其污染分布和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省设施菜地土壤样品中6种w(PAEs)范围为42.46~276.76μg·kg^(-1),平均值为116.7μg·kg^(-1),检出率为100%,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为主,分别占w(PAEs)的64.49%和23.92%;4个产区土壤中w(PAEs)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苏州、淮安、盐城和宿迁,与美国土壤6种优控的PAEs控制标准相比,w(DBP)超过控制标准,超标率为24%。蔬菜样品中w(PAEs)范围为38.31~241.87μg·kg^(-1),平均含量为104.25μg·kg^(-1),检出率为100%,以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 OP)为主,分别占w(PAEs)的25.34%和24.59%,不同产区蔬菜中w(PAEs)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苏州、盐城、淮安和宿迁,蔬菜中PAEs含量及各组分含量均低于美国和欧洲的建议摄入标准。土壤-蔬菜中w(PAEs)、w(DBP)和w(DEHP)存在显著正相关,不同蔬菜对土壤中6种PAEs化合物的富集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对PAEs的富集系数约为1。因此,在设施菜地土壤质量评价过程中,应重视蔬菜自身特性对PAEs吸收和富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设施菜地 蔬菜 污染水平 生物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果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中孔结构调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孙康 蒋剑春 +3 位作者 何跃 林玉锁 崔丹丹 卢辛成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28,共5页
研究了油茶果壳经水蒸气活化后,浸渍磷酸再活化对活性炭中孔结构调控的影响,制备出中孔丰富的活性炭。实验结果显示:820℃下制备的水蒸气法油茶果壳活性炭以微孔为主,BET比表面积1 076 m2/g,总孔容积0.81 cm3/g,微孔率63%,中孔率33%,亚... 研究了油茶果壳经水蒸气活化后,浸渍磷酸再活化对活性炭中孔结构调控的影响,制备出中孔丰富的活性炭。实验结果显示:820℃下制备的水蒸气法油茶果壳活性炭以微孔为主,BET比表面积1 076 m2/g,总孔容积0.81 cm3/g,微孔率63%,中孔率33%,亚甲基蓝吸附值180 mg/g,碘吸附值1 012 mg/g;水蒸气法油茶果壳活性炭经800℃下磷酸再活化后,可明显增加BET比表面积(1 608 m2/g)和总孔容积(1.17 cm3/g),尤其对中孔率(61%)的发展更有效,同时保留一定比例的微孔(37%),显示出更高的亚甲基蓝吸附值(330 mg/g)和碘吸附值(1 326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壳 活性炭 孔结构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对稀土矿区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李俊 刘国威 +1 位作者 王磊 王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稀土矿山酸性土壤改良方法。[目的]以江西赣州某稀土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钢渣和有机肥为土壤改良药剂,设置了钢渣2%、有机肥3%、有机肥3%+钢渣2%、有机肥8%、有机肥8%+钢渣2%、空白对照6个处理,研究不同添加量的...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稀土矿山酸性土壤改良方法。[目的]以江西赣州某稀土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钢渣和有机肥为土壤改良药剂,设置了钢渣2%、有机肥3%、有机肥3%+钢渣2%、有机肥8%、有机肥8%+钢渣2%、空白对照6个处理,研究不同添加量的钢渣与有机质对矿区酸性土壤p H、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水解性氮、速效钾、总孔隙度等理化性质以及白菜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电导率等指标和有机肥的添加量具有正相关关系,总孔隙度在改良前后变化不明显;钢渣可以提高黏粒含量和土壤p H,促进植物的发芽与生长;在植被后期生长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保证土壤肥力,使稀土矿山的复绿效果得以长期延续。[结论]钢渣是一种改良矿区酸性土壤的有效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酸性土壤 稀土矿区 复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的制备及还原降解性能 被引量:15
12
作者 林琳 万金忠 +5 位作者 李群 周艳 吴娟 李川 张胜田 朱丽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0-664,共5页
选取花生壳、稻草秸秆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不同种类生物炭,合成不同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BC/n ZVI)。采用比表面积分析、扫描电镜等多种表征方法获得不同BC/n ZVI的物理化学和结构性质,测试BC/n ZVI对水溶液中典型有机氯农药... 选取花生壳、稻草秸秆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不同种类生物炭,合成不同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BC/n ZVI)。采用比表面积分析、扫描电镜等多种表征方法获得不同BC/n ZVI的物理化学和结构性质,测试BC/n ZVI对水溶液中典型有机氯农药γ-六六六的还原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花生壳、稻草秸秆和玉米秸秆均在300℃制备条件下有较高的产率和较好的吸附效果;制备的BC/n ZVI颗粒呈球状结构,以花生壳BC/n ZVI分散性为最好;在水相实验中,添加BC/n ZVI对γ-六六六的去除效果优于单独添加生物炭或者纳米零价铁的效果;3种生物炭基材料中,花生壳BC/n ZVI对水相γ-六六六6 h的去除率为87.53%,反应体系中污染物总降解率达8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纳米零价铁 γ-六六六 吸附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秸秆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卢辛成 何跃 +4 位作者 蒋剑春 林玉锁 孙康 刘雪梅 徐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162-4164,4166,共4页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考察了制备条件对活性炭性质的影响,并结合氮气吸附、TG-DDTG、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浸渍比为3∶1、活化温度450℃、升温速率3℃/m in的条件下活化60 m in,制得的麦秆基活性炭...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考察了制备条件对活性炭性质的影响,并结合氮气吸附、TG-DDTG、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浸渍比为3∶1、活化温度450℃、升温速率3℃/m in的条件下活化60 m in,制得的麦秆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 279 m2/g,总孔容积为1.36 cm3/g,平均孔径为4.2 nm,有丰富的中孔,可用做大分子吸附材料。麦秆适合作为制备具有丰富大中孔的活性炭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活性炭 化学活化 N2吸附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浓度铬(Ⅵ)细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文静 孟军 +1 位作者 刘标 何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238-240,共3页
[目的]筛选耐高浓度Cr(Ⅵ)的细菌。[方法]以江苏某电镀厂排污口含Cr(Ⅵ)污泥为分离对象,采用选择压力法分离筛选出一批耐Cr(Ⅵ)细菌,测定分离得到的菌株耐不同浓度Cr(Ⅵ)的能力,并对9株高耐Cr(Ⅵ)细菌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确定。[结果]从Cr... [目的]筛选耐高浓度Cr(Ⅵ)的细菌。[方法]以江苏某电镀厂排污口含Cr(Ⅵ)污泥为分离对象,采用选择压力法分离筛选出一批耐Cr(Ⅵ)细菌,测定分离得到的菌株耐不同浓度Cr(Ⅵ)的能力,并对9株高耐Cr(Ⅵ)细菌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确定。[结果]从Cr污染土壤中筛选出26株能够耐受Cr(Ⅵ)的细菌,其中有9株细菌能够耐受300 mg/L及以上浓度的Cr(VI)。常规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这9株细菌分别属于下列6个属:Arthrobacter、Bacillus、Ochrobactrum、Microbacterium、Amycolatopsis、Pusillimonas。[结论]这9株细菌在Cr(Ⅵ)污染生境的修复中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VI) 细菌 分离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