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玉树州气象要素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佳星 樊雨鑫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4期196-197,共2页
利用玉树州6市(县)气象台站2018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资料和玉树地区4个生态监测站牧草产量资料,分析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对天然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玉树各地月平均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增多、日照时数减少... 利用玉树州6市(县)气象台站2018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资料和玉树地区4个生态监测站牧草产量资料,分析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对天然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玉树各地月平均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增多、日照时数减少,玉树地区牧草高度、覆盖度和产量均优于历年平均值。由此表明,2018年玉树地区气象条件对牧草生长发育极有利,天然牧草长势普遍较好,草层状况为良好,牧草气候年景为“丰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牧草 青海玉树 201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州2018—2019年特大雪灾气候特征和成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永亮 桓姝琦 +1 位作者 曲欣瑶 解文璇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6期44-46,110,共4页
2018年12月下旬至2019年3月下旬,玉树州大部地区发生特大雪灾,为今后更好地做好雪灾预测预报及防御工作,对此次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成因、造成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雪灾是玉树州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2018年12月下旬至2019年3月下旬,玉树州大部地区发生特大雪灾,为今后更好地做好雪灾预测预报及防御工作,对此次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成因、造成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雪灾是玉树州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雪灾期间降雪量偏多明显,强降雪日数偏多,积雪持续时间长,均为历史同期最多(最长);导致玉树地区此次特大雪灾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大气环流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且强度偏强、高原南侧的南支槽偏强,冷空气活动过程频繁,加之玉树地区冬季气温低,积雪消融缓慢。气象部门的天气气候预测预报、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减轻了雪灾带来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雪灾 降雪量大 持续时间长 强降雪日数最多 影响评估 成因及防御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玉树州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玉洁 解文璇 +2 位作者 魏永亮 李云霞 韩方昕 《青海农林科技》 2015年第3期78-80,85,共4页
通过对2014年玉树州各县(市)气象资料以及与历年气象要素值的对比分析,该年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且评述了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 玉树州 牧草 生长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气在线”产品对玉树州南部3县汛期气温预报的检验分析
4
作者 杨佳星 樊雨鑫 +2 位作者 韩方昕 解文璇 魏永亮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第5期89-90,共2页
采用2017年汛期(5—10月)德国天气在线24 h数值预报产品及玉树州玉树市、囊谦县、杂多县逐日温度资料,检验德国天气在线数值预报产品对玉树州南部3县汛期气温预报的能力。结果表明,该预报产品对玉树州南部3县汛期最低气温预报效果比最... 采用2017年汛期(5—10月)德国天气在线24 h数值预报产品及玉树州玉树市、囊谦县、杂多县逐日温度资料,检验德国天气在线数值预报产品对玉树州南部3县汛期气温预报的能力。结果表明,该预报产品对玉树州南部3县汛期最低气温预报效果比最高气温好,其中对玉树市和杂多县预报能力比囊谦县好;而且对最低气温预报除玉树市略偏高外,杂多县和囊谦县均偏低,而对最高气温预报均有明显偏低倾向。其中对囊谦县最低、最高气温预报偏低率最突出且差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在线 温度 预报能力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地区晴雨预报性能分析
5
作者 索南美朵 贺永平 +2 位作者 刘存 索南巴桑 才文求藏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204-207,220,共5页
通过对2020年10月—2022年12月玉树州6个国家气象站的实况降水数据及CMA-GFS模式(以下简称模式)08:00、20:00起报的12 h、24 h预报时效内的临近格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1)分月来看,模式在玉树地区12 h时效的晴雨预报准确率优于24 h时效... 通过对2020年10月—2022年12月玉树州6个国家气象站的实况降水数据及CMA-GFS模式(以下简称模式)08:00、20:00起报的12 h、24 h预报时效内的临近格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1)分月来看,模式在玉树地区12 h时效的晴雨预报准确率优于24 h时效的晴雨预报准确率,08:00起报的准确率优于20:00起报的准确率。08:00~20:00晴雨预报在治多的12月性能最好,08: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在杂多的6月性能最好,20: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在玉树市的1月性能最好,20:00至翌日20:00晴雨预报在治多的5月、曲麻莱的12月性能最好。(2)分季节来看,模式在玉树市12 h时效内晴雨预报性能冬季最好,24 h时效内晴雨预报性能春、秋两季相对较好。(3)各县分季节来看,治多县各时段模式晴雨预报性能冬季最优,杂多、曲麻莱、囊谦春、夏、秋08: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冬季杂多20:00至翌日20: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曲麻莱20: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囊谦整体预报性能均较好;玉树市的春、夏季08: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秋、冬季20: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称多县春季08: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夏、秋季20:00至翌日20: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冬季20: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基于研究,掌握模式不同时段在高原地区预报性能,有助于提高高原地区晴雨预报的准确率,通过总结将经验转化成技术,为晴雨预报订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GFS模式 晴雨预报 准确率 空报率 漏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玉树地区一次大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玉洁 魏永亮 +1 位作者 解文璇 李云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196-197,共2页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卫星云图及物理量场资料,对于孟加拉湾风暴影响形成的2008年10月26—28日玉树地区的大范围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高空图上中高纬地区呈两槽一脊型,低纬地区孟加拉湾风暴发展旺盛并不断北上高...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卫星云图及物理量场资料,对于孟加拉湾风暴影响形成的2008年10月26—28日玉树地区的大范围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高空图上中高纬地区呈两槽一脊型,低纬地区孟加拉湾风暴发展旺盛并不断北上高原,玉树地区受巴尔喀什湖槽底西北气流与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形成的高原切变线影响;高低空散度、涡度场配置为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有利于降水天气过程的出现;造成此次强降雪天气的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地区;假相当位温的大值区对应暴雪区,对于暴雪天气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到暴雪 孟加拉湾风暴 成因分析 青海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玉树地区地面气压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永亮 韩方昕 +2 位作者 解文璇 李云霞 张玉洁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2期237-239,共3页
利用玉树地区近40年地面气压的逐月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面气压的年代际、年、季和月的变化特征,并用气候突变理论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971—2010年玉树地区地面气压在20世纪70—90年代有上升趋势,90年代之后呈下降趋势。年、... 利用玉树地区近40年地面气压的逐月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面气压的年代际、年、季和月的变化特征,并用气候突变理论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971—2010年玉树地区地面气压在20世纪70—90年代有上升趋势,90年代之后呈下降趋势。年、季、月平均地面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季的气压倾向率分别为0.230、0.227、0.214、0.177、0.298 h Pa/10年,其中以冬季的平均地面气压上升趋势最为显著。各月平均地面气压都有上升趋势,但变化速率各有不同,以2月的上升趋势最为显著,上升趋势最小是1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压 变化特征 MANN-KENDALL检验 滑动t检验 青海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9月22—23日玉树北部地区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魏永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6期206-207,共2页
利用常规地面、探空、卫星云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玉树地区2016年9月22—23日发生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h Pa高空,中高纬度的长波形势呈西高东低型,低纬度低涡切变发展旺盛,玉树州处在北部槽底和低涡切变控... 利用常规地面、探空、卫星云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玉树地区2016年9月22—23日发生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h Pa高空,中高纬度的长波形势呈西高东低型,低纬度低涡切变发展旺盛,玉树州处在北部槽底和低涡切变控制时,易触发强降水天气过程。高低空配置为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时,有利于大降水过程出现。充沛的水汽条件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造成此次强降水天气的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地区。ECMCF数值模式在24 h预报中,对高度场、风场、湿度场以及变压等的预报较为准确,与实况较为接近,对后期形势预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成因 分析 青海玉树 2016年9月22—23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地区2次大范围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9
作者 解文璇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4期204-205,共2页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各物理量场等资料,对玉树地区12月底出现的2次大范围大风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风速>20 m/s,300 h Pa风速≥50 m/s;地面上出现较强的冷高压,冷高压底部(玉树地区)的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强;...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各物理量场等资料,对玉树地区12月底出现的2次大范围大风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风速>20 m/s,300 h Pa风速≥50 m/s;地面上出现较强的冷高压,冷高压底部(玉树地区)的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强;高低空散度场配置为高低层均为弱辐合,同时相对湿度明显<20%,有利于玉树地区大风天气的产生,对于未来12 h的大风预报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高空形势 物理量场 地面形势 青海玉树 2007年12月27日 2013年12月25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4年玉树市气温变化特征
10
作者 韩方昕 魏永亮 《青海农林科技》 2015年第2期57-59,108,共4页
利用1961--2014年的月平均气温,以及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法对该市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树市年平均气温为3.4℃,最高年平均气温为5.2℃,最低年平均气温为2.0℃。玉树市年、季、月的平均气温均随着时间的变化呈... 利用1961--2014年的月平均气温,以及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法对该市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树市年平均气温为3.4℃,最高年平均气温为5.2℃,最低年平均气温为2.0℃。玉树市年、季、月的平均气温均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上升趋势,年以及春、夏、秋、冬各季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5,0.238,0.356,0.345,0.453℃/10a。各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中,以1月和2月的上升趋势最大,以4月和5月的增加趋势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线性倾向估计 滑动平均法 变化特征 玉树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8月青海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11
作者 张欢 张玉洁 +3 位作者 达鹏奎 李云霞 赵敏 赵超君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8期146-147,149,共3页
2015年8月,青海省出现了近7年罕见的一次气象灾害,其显著特点为种类单一,但频次高,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月内气象灾害共发生32起,主要包括17起暴雨洪涝、12起冰雹、3起泥石流,这些气象灾害发生地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北部地区。经分析发现,... 2015年8月,青海省出现了近7年罕见的一次气象灾害,其显著特点为种类单一,但频次高,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月内气象灾害共发生32起,主要包括17起暴雨洪涝、12起冰雹、3起泥石流,这些气象灾害发生地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北部地区。经分析发现,导致青海省气象灾害的原因为北方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的耦合作用,使得该月青海省气温普遍偏高,偏北位置提前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及降雨不均。基于此,对2015年8月青海省发生的主要气象灾害特点及预报服务情况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总结,旨在为今后青海省气象预测和灾害预防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分布特征 气象服务 总结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半年青藏高原切变线对青海高原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长元 肖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8期11456-11457,共2页
通过对1998~2009年5—9月影响青海地区夏半年高原切变线的统计分析,揭示了气候变暖背詈下,高原切变线的活动特征及其对青海高原降水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年中,青海地区受绝大多数高原切变线影响,年均受影响次数为31.1次;夏... 通过对1998~2009年5—9月影响青海地区夏半年高原切变线的统计分析,揭示了气候变暖背詈下,高原切变线的活动特征及其对青海高原降水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年中,青海地区受绝大多数高原切变线影响,年均受影响次数为31.1次;夏半年出现的高原切变线中,影响青海地区切变线出现次数占总出现次数的95.9%,年均影响数为23.1次;统计年间,高原低涡过程多于切变线过程,切变线活动频次呈显著上升趋势;夏半年造成青海地区降水的切变线中,有24.2%的切变线造成青海地区大降水,年均影响数为5.6次;高原切变线对青海高原大降水的影响主要以局地性大降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切变线 高原 夏半年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近53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魏永亮 韩方昕 解文璇 《青海农林科技》 2015年第2期45-48,共4页
本文利用三江源地区14个代表站1961-2013年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五点滑动平均等方法对此地区月、季、汛期、年际、年代际的降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的东部降水和南部降水多于西部和北部地区;近53年三江源... 本文利用三江源地区14个代表站1961-2013年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五点滑动平均等方法对此地区月、季、汛期、年际、年代际的降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的东部降水和南部降水多于西部和北部地区;近53年三江源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分别以7.251、3.906mm/10a的速度增加;春、夏、冬季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增加趋势,但增加趋势不是很明显,秋季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降水量 变化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3年囊谦县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魏永亮 韩方昕 《青海农林科技》 2015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文利用囊谦县1961~2013年的逐月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对囊谦县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 2013年囊谦县年平均气温、最高平均气温、最低平均气温随时间变化都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气... 本文利用囊谦县1961~2013年的逐月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对囊谦县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 2013年囊谦县年平均气温、最高平均气温、最低平均气温随时间变化都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分别为0.38℃、0.34℃、0.48℃/10a,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增温率分别为0.28℃、0.33℃、0.34℃、0.56℃/10a;降水量整体变化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605mm/10a;日照时数整体变化趋势不是很显著,变化速率为2.015h/10a.总体而言,囊谦县温度、降水、日照等有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量 日照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麻莱县牧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爱军 何永清 +1 位作者 杨俊鹏 连永强 《种子科技》 2018年第9期36-37,共2页
结合曲麻莱县的气候特征,对影响牧草生长的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因子进行了分析,以确保牧草高产丰收。
关键词 曲麻莱县 牧草生长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夏季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曲欣瑶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6期74-76,共3页
本文采用常规统计法分析青海省1960—2008年夏季6—8月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及小波分析等方法检验降水突变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省降水总量年际变化波动明显,最高值最低值... 本文采用常规统计法分析青海省1960—2008年夏季6—8月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及小波分析等方法检验降水突变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省降水总量年际变化波动明显,最高值最低值差值不大;降水在青海省呈斜板式从最高向西北部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空间分布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EOF) MK突变检验法 小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青海省区域性强降雨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云霞 侯永沛 +1 位作者 张玉洁 张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4期196-198,共3页
本文利用常规高空、地面、物理量场以及数值模式资料,对青海省一次区域性的强降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从500 h Pa高空形势来看,此次降水过程是由新疆槽底部下滑冷空气东移南压,与高原上活跃的南支槽前暖湿气流相结合,冷暖空... 本文利用常规高空、地面、物理量场以及数值模式资料,对青海省一次区域性的强降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从500 h Pa高空形势来看,此次降水过程是由新疆槽底部下滑冷空气东移南压,与高原上活跃的南支槽前暖湿气流相结合,冷暖空气交汇于青海,同时高空槽的移动快慢决定此次降水雨带位置;南、北二槽打通后的夜间降水强度明显增大,在此次过程中物理量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均对此次强降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特征 物理量场 成因分析 青海省 201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6月15—16日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8
作者 刘存 贺永平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5期64-66,共3页
利用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2021年6月15—16日青海省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主要受南亚高压及副高外围西南气流影响,副高增强,青海上游地区有西风带短波槽过境,西风带系统和高原系统均在青海东南部地区汇聚,果洛南部有... 利用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2021年6月15—16日青海省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主要受南亚高压及副高外围西南气流影响,副高增强,青海上游地区有西风带短波槽过境,西风带系统和高原系统均在青海东南部地区汇聚,果洛南部有地面辐合线。红外云图对流云团在果洛、海南、黄南、玉树北部地区发展持续时间较长。在短时强降水发生前1 h,自动站气象要素所有气象要素均有明显变化。中尺度模式预报GRAPES-3KM模式对此次过程预报与实况更为接近,对大降水量级的把握更好,但两家模式对于大降水的落区预报稍有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天气 气象要素 模式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6月12日区域性强降雨过程分析
19
作者 贺永平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6期86-88,共3页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卫星云图等资料,对玉树囊谦地区一次强降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此次玉树地区强降水天气的触发机制是高空冷涡后部的西北气流和584线外围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的结果,584线外围西南气流楔入涡后西北气流...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卫星云图等资料,对玉树囊谦地区一次强降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此次玉树地区强降水天气的触发机制是高空冷涡后部的西北气流和584线外围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的结果,584线外围西南气流楔入涡后西北气流与在玉树地区有明显交汇,造成此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充沛的水汽条件是造成此次强降水过程的必要条件。受584线外围暖湿气流影响,玉树地区水汽充足,且存在强的不稳定层结,为此次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条件。此次强降雨过程玉树探空曲线随高度略呈喇叭形,“上干下湿”的湿度层结可以使对流不稳定度增强,造成有利于强对流发生发展的环境。囊谦特殊地形及地面辐合线为此次强降雨过程提供了抬升触发机制,对降水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 强降雨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与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
20
作者 杨佳星 樊雨鑫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8期41-42,共2页
利用1979-2013年长江淮河流域36个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梅雨期降水偏多、偏少年低频振荡分析得出:长江淮河流域梅雨期偏多、偏少年降水存在10~20d和30~60d低频振荡,而10~20d振荡强度整体强于30~60d振荡。
关键词 江淮流域 梅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