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浙江桂生境群落及种群结构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兴龙 程建军 +4 位作者 张庆 施皓 方宏明 刘坤 邵剑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844-8853,共10页
浙江桂经济价值高,野生资源有限。基于2hm^(2)固定样地调查数据,通过分析其群落特征,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计算数量动态指数、引入时间序列模型等,研究了安徽省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桂生境群落结构及种群动态特征。结... 浙江桂经济价值高,野生资源有限。基于2hm^(2)固定样地调查数据,通过分析其群落特征,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计算数量动态指数、引入时间序列模型等,研究了安徽省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桂生境群落结构及种群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记录物种198种,木本以樟科、壳斗科、杜鹃花科为主;(2)甜槠是建群树种,其龄级组成以老龄级(V级)为主(占总株数的78.92%),其它优势种有香桂、马银花、新木姜子等,以幼龄级(Ⅰ和Ⅱ级)为主(占总株数90%以上);(3)浙江桂种群龄级组成呈倒“J”型,幼龄级个体占总数的85.15%,但幼苗转化成体折损率高;(4)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浙江桂种群未来个体数量呈增加趋势。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我们提出就地封育保护为主,辅以低龄级幼株的精准抚育管理,以促进其种群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桂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模型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对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的初步调查监测 被引量:12
2
作者 方宏明 《安徽林业科技》 2017年第5期26-30,共5页
了解野生动物资源现状、监测野生动物种群及其动态变化是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任务。红外触发相机是野生动物研究中的重要工具,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的资源调查与监测。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利用30台红外相机在27个拍摄样点... 了解野生动物资源现状、监测野生动物种群及其动态变化是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任务。红外触发相机是野生动物研究中的重要工具,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的资源调查与监测。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利用30台红外相机在27个拍摄样点对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监测。共拍摄兽类8科、12种,鸟类3目、5科、10种。红外相机监测结果反映了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动物多样性现状,表明该方法适宜在保护区进行野生动物的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技术 自然资源 兽类 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方宏明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6期9-11,16,共4页
从分布区域、面积、种群、生存现状和变化趋势等方面对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银杏、红豆杉等13种珍稀野生植物资源进行描述,分析其分布的特点,并提出了加强珍稀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稀野生植物 资源现状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丁来 《安徽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16-19,共4页
通过设置固定样地,对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共记录到胸径≥1 cm的植株964株,隶属23科35属61种,区系体现了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性;乔木以壳斗科为优势科,甜槠、栲树、马银花... 通过设置固定样地,对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共记录到胸径≥1 cm的植株964株,隶属23科35属61种,区系体现了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性;乔木以壳斗科为优势科,甜槠、栲树、马银花为优势种;样地内胸径5~10 cm的乔木占总植株比43.57%,群落结构总体表现稳定。此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为森林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 典型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径级结构 种和面积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江昌志 倪味咏 +1 位作者 李键 张丁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88-90,共3页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保护对象,拥有华东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世界同一纬度地区保护最完整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了探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介绍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历史沿革、...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保护对象,拥有华东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世界同一纬度地区保护最完整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了探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介绍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历史沿革、保护管理现状及方式。从迁地保护、宣教工程、社区共管、发展多种经营、开展生态旅游等方面分别论述了保护区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并从自然保护区立法、确定自然保护区地位、明晰自然保护效益、做好生态旅游规划4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迁地保护 宣教工程 社区共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牯牛降野生植物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丁来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0期237-237,共1页
介绍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对保护与开发利用牯牛降野生植物资源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推动该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丰富城市园林植物品种,并促进保护区良性发展。
关键词 野生植物 开发 保护 牯牛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牯牛降生态旅游社区管理的研究
7
作者 张丁来 《农技服务》 2008年第11期163-163,165,共2页
综合评价了在牯牛降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社区管理的意义,即牯牛降社区的有效管理不仅是实现其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且社区的有效管理还能促进牯牛降社区自身的发展。阐述了牯牛降生态旅游社区管理的目标,并提出其管... 综合评价了在牯牛降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社区管理的意义,即牯牛降社区的有效管理不仅是实现其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且社区的有效管理还能促进牯牛降社区自身的发展。阐述了牯牛降生态旅游社区管理的目标,并提出其管理途径,包括加强宣传、教育,调动当地居民参与和提高居民利用资源的能力,发展多种经营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牯牛降 生态旅游 社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牯牛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文豪 陈治平 沈能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8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 旅游环境 容量分析 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 环境容量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牯牛降新发现9种野生动植物及其形态和习性初探
9
作者 江胜中 《安徽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37-40,共4页
据统计,截至1995年牯牛降动植物种类调查达到2432种(包括亚种及以下等级)。1996年以来结合林业生产实践,先后新发现包括波环卷蛾在内的9种野生动植物。本文就其名称、形态和习性特征等逐一进行初探分述。
关键词 牯牛降 新发现物种 野生动植物 形态和习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牯牛降植被日火险等级划定及防火对策分析
10
作者 江胜中 《安徽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35-40,共6页
牯牛降森林火险植被分为5大类,其日火险等级各不相同。运用日火险等级实测模型(周期模型)及火险植被类型分布图,将植被日火险等级落实到具体山头地块。森林防火要采取监测、监控、监督"三监"同步的办法。
关键词 不同植被 日火险等级 防火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种子植物新记录3种1亚种2变种
11
作者 李晓红 孙向阳 +5 位作者 马海军 汪祥 丁百林 方宏明 邵剑文 刘坤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2,共3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查阅确定了安徽省种子植物新记录3种1亚种2变种,隶属于6科6属,分别为白花堇菜(Viola lactiflora Nakai)、腺枝毛葡萄[Vitis heyneana var.adenoclada(Hand.-Mazz.) Z. H. Chen, Feng Chen et W. Y. Xie]、东方野扇花(...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查阅确定了安徽省种子植物新记录3种1亚种2变种,隶属于6科6属,分别为白花堇菜(Viola lactiflora Nakai)、腺枝毛葡萄[Vitis heyneana var.adenoclada(Hand.-Mazz.) Z. H. Chen, Feng Chen et W. Y. Xie]、东方野扇花(Sarcococca orientalis C. Y. Wu ex M. Cheng)、刚毛腹水草(Veronicastrum villosulum var.hirsutum T. L. Chin et D. Y. Hong)、橿子栎(Quercus baronii Skan)、中华景天(Sedum tosaense subsp.sinense K. T. Fu et G. Y. Rao)。此外,野扇花属(Sarcococca Lindl.)为安徽省新记录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种子植物 地理分布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石台云豹频繁出现的原因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文豪 《安徽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11-12,共2页
本文根据云豹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石台县近二十年来与云豹相关的人为活动情况,初步分析了石台县境内近年来的云豹频繁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云豹保护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 石台 云豹 保护 安徽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胸蛙的人工驯养繁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文豪 《安徽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0-12,共3页
棘胸蛙是可以进行人工驯养繁殖的,但成本较高;人工催情产卵效果明显,孵化率高,孵出的蝌蚪生长较快并且整齐,这有利于人工喂养;诱导刚变态幼蛙尽快开食,是幼蛙饲养成功的关键;水源的管道流水要直接冲向产卵、繁殖池,这对自然产... 棘胸蛙是可以进行人工驯养繁殖的,但成本较高;人工催情产卵效果明显,孵化率高,孵出的蝌蚪生长较快并且整齐,这有利于人工喂养;诱导刚变态幼蛙尽快开食,是幼蛙饲养成功的关键;水源的管道流水要直接冲向产卵、繁殖池,这对自然产卵是至关重要的,因静水不利蛙的自然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 人工驯养繁殖 人工孵化 蛙鱼混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