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观 |
高凤兰
宁悦彤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2
|
文化视角下的日语语言文化表达——评《日语语言文化研究》 |
关春园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3
|
俄语专业语法教学现状分析与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
刘芳
孟令霞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4
|
谈应用型旅游俄语教学的创新 |
刘凯东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5
|
日本女性电影叙事学分析 |
张素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6
|
浅谈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 |
王丛民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7
|
过程性评价与学生俄语实践能力的培养 |
刘玉霞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8
|
试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风格 |
董奎玲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9
|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究——以《伊豆的舞女》为例 |
董奎玲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0
|
“对分课堂”模式下课程群建设刍议——以翻译和文化类课程为例 |
房国铮
徐晓飞
|
《广东蚕业》
|
2019 |
1
|
|
11
|
“基础外语”结构学分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和思考 |
孟令霞
刘芳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2
|
基于语用学视角下的中日茶贸易谈判中的沟通技巧 |
潘娜
|
《福建茶叶》
|
2018 |
1
|
|
13
|
俄罗斯利才教育产生的历史条件及管理方式 |
刘玉霞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4
|
《上尉的女儿》中自由女性形象分析 |
宁悦彤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5
|
谈基础俄语课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化与提高 |
王崇梅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6
|
移动动词“いく”和“くる”的语用学探析 |
潘娜
关春园
石光
|
《福建茶叶》
|
2019 |
0 |
|
17
|
翻译中树立文化自信的途径——以茶文化为背景 |
房国铮
|
《福建茶叶》
|
2019 |
0 |
|
18
|
探究茶叶专有词汇日语翻译——以日本茶文化为例 |
张素文
|
《福建茶叶》
|
2018 |
0 |
|
19
|
六朝隋唐时期中日医学交流——读小曾户洋《汉方的历史》 |
回嘉莹
潘娜
郭思嘉
王思璀
刘雅芳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20
|
旅游俄语教学模式现状与展望 |
张忠舟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