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的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宇红 黄良 王宇航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127-128,共2页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转型背景下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现状,指出了影响课程开发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方向。
关键词 基于工作过程 课程开发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金属球壳及其组元压缩大变形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希 李慧剑 +2 位作者 余为 何长军 姜鑫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3,共5页
对薄壁金属球壳及组元模型(SC(square cumulation)、HC(hexagonal cumulation)和FC(face-centered cumulation)三种组元模型)进行大变形压缩研究,分别得出各自的压缩力学性能:单个球壳受单轴压缩其名义应力应变关系初始为线性,然后会出... 对薄壁金属球壳及组元模型(SC(square cumulation)、HC(hexagonal cumulation)和FC(face-centered cumulation)三种组元模型)进行大变形压缩研究,分别得出各自的压缩力学性能:单个球壳受单轴压缩其名义应力应变关系初始为线性,然后会出现两次局部屈曲,在变形过大时会发生非轴对称变形;SC、HC和FC三种组元模型压缩名义应力、应变关系初始也呈线性,然后趋于平缓,其中SC和HC组元发生了非对称变形,而FC组元发生了对称变形;得出各自的名义弹性模量和屈服极限。以上内容对空心球基多胞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胞材料 球壳 大变形 单轴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B/EP复合泡沫材料界面破坏模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辛美娟 余为 贾英国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3-76,共4页
空心玻璃微珠(HGB)/环氧树脂(EP)复合泡沫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功能双重材料,其两种材料相互间的黏结性能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设计玻璃与环氧树脂的黏结力实验测得了黏结力与变形的关系。建立玻璃微珠与环氧树脂的... 空心玻璃微珠(HGB)/环氧树脂(EP)复合泡沫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功能双重材料,其两种材料相互间的黏结性能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设计玻璃与环氧树脂的黏结力实验测得了黏结力与变形的关系。建立玻璃微珠与环氧树脂的数值模拟模型,采用实验所得数据在其间设置黏结单元,对六种情况下的模型施加拉伸和压缩均布载荷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两种材料间界面的变形和破坏情况,研究了界面破坏时复合泡沫材料所受的极限载荷,分析了极限载荷随玻璃微珠半径及填充比的变化规律,发现其与相关文献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泡沫材料 界面破坏 极限载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B周期增强复合材料有效性能及界面应力场数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姜鑫 李慧剑 +1 位作者 徐海涛 左洪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5,共4页
采用周期和对称理论将空心玻璃微珠(HGB)周期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模型简化为立方体元,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微珠填充比、壁厚两个因素对材料宏观有效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等弹性常数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材料界面应力场分布情况。研究发现... 采用周期和对称理论将空心玻璃微珠(HGB)周期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模型简化为立方体元,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微珠填充比、壁厚两个因素对材料宏观有效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等弹性常数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材料界面应力场分布情况。研究发现,材料宏观有效弹性模量及泊松比均与微珠填充比、壁厚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关系遵循提出的Φ-t等效原理。并得出界面脱黏现象主要是由界面处径向应力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有效性能 界面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