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监测中部分常用环境标准存在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职音 古长具 +2 位作者 常秀瑞 崔鹏煜 吴玉琴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5-47,共3页
结合环境监测实际 ,探讨了部分常用环境标准存在的行文问题、选配分析方法问题、标准与选配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问题、部分技术术语问题、同一标准内的逻辑统一问题、不同标准之间的关系问题等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存在问题 环境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崔莹 王海邻 +2 位作者 李永 王梅 李自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5-71,共7页
为研究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其对污泥农用的潜在风险,以焦作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沉砂池污泥和压滤机房污泥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BCR分步提取法分析了Cr、Pb、As、Cu、Zn、Ni元素的形态分布状况,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 为研究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其对污泥农用的潜在风险,以焦作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沉砂池污泥和压滤机房污泥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BCR分步提取法分析了Cr、Pb、As、Cu、Zn、Ni元素的形态分布状况,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焦作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沉砂池污泥和压滤机房污泥中6种元素含量均在我国污泥农用控制标准范围内。与沉砂池污泥相比,压滤机房污泥中各元素的总含量以及各元素的可交换态所占百分比均较高,除Cr以外的5种元素的残渣态所占百分比则相对较低。6种元素中,Pb的残渣态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85.69%(沉砂池污泥)和82.25%(压滤机房污泥),可交换态含量最少(沉砂池污泥为0.29%,压滤机房污泥为1.25%),表明污泥中的Pb元素稳定性最强,活性最低;Ni的可交换态所占百分比最高,分别为4.00%(沉砂池污泥)和15.53%(压滤机房污泥),残渣态所占百分比最小,分别为24.34%(沉砂池污泥)和19.56%(压滤机房污泥),表明污泥中Ni元素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在污泥农用时应引起注意。从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来看,污泥中Cr、Pb、As、Cu、Ni属于清洁水平,Zn属于中度污染;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污泥中6种元素均属于低风险,可进行污泥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重金属 形态分析 地累积指数 生态风险 焦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热电厂高氟冲灰水处理方法探讨
3
作者 张东 黄广生 尹国勋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9-63,共5页
针对热电厂冲灰水的高氟状况 ,在总结高氟水处理方法的基础上 ,选用两种试验方法对热电厂高氟冲灰水进行了降氟处理试验 .其理论依据是投加物质与F- 结合生成难溶性的沉淀 ,从而降低水中F- 的浓度 .试验表明CaO与KH2 PO4联合处理高氟水... 针对热电厂冲灰水的高氟状况 ,在总结高氟水处理方法的基础上 ,选用两种试验方法对热电厂高氟冲灰水进行了降氟处理试验 .其理论依据是投加物质与F- 结合生成难溶性的沉淀 ,从而降低水中F- 的浓度 .试验表明CaO与KH2 PO4联合处理高氟水效果良好 ,可以达到经济处理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厂 冲灰水 高氟水 水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大气重污染过程单颗粒气溶胶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西岳 喻国强 +5 位作者 马社霞 高博 吕延山 邹维欢 刘晓东 项金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62-269,281,共9页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SPAMS)于2015年12月9-30日对焦作市高新区监测站新办公楼观测站大气单颗粒粒径及其化学组成进行了在线测量,共采集到具有粒径信息的颗粒物9 391 749个,其中有正负质谱图的颗粒2 189 337个,其粒径主要集中...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SPAMS)于2015年12月9-30日对焦作市高新区监测站新办公楼观测站大气单颗粒粒径及其化学组成进行了在线测量,共采集到具有粒径信息的颗粒物9 391 749个,其中有正负质谱图的颗粒2 189 337个,其粒径主要集中在0.2~2.0μm。利用自适应共振神经网络分类方法(Art-2a)对SPAMS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成分分类,最终确定了8类颗粒物,焦作市监测期间占比前三的成分分别为有机碳(46.6%)、元素碳(16.1%)和富钾颗粒(11.8%),这3类颗粒物占比达70%以上,左旋葡聚糖(5.7%)、富硅(5.1%)和重金属(4.1%)占比相当,钠钾颗粒占比最少,仅为2.2%。监测期间PM_(2.5)源解析结果显示首要污染源为燃煤源,其次为工业工艺源,第三是机动车尾气,三者分别占32.6%、24%和16.6%,紧随其后的为扬尘源(13%),二次无机源稍低于扬尘源,为9.7%,生物质燃烧仅占3%。并对多次出现严重污染天气的监测过程进行了分析,第一次污染过程PM_(2.5)质量浓度出现爆表,严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长,PM_(2.5)质量浓度最高达551μg/m^3,并且多次出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在此次污染过程中主要污染源为燃煤源和工业工艺源;第二次污染过程空气质量略有好转,但严重污染持续时间也较长,PM_(2.5)质量浓度最高达345μg/m^3,机动车尾气大体上呈现PM_(2.5)质量浓度出现高峰时,比例随之增大,说明本次空气质量变差和机动车尾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气溶胶 化学组成 重污染过程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大气污染物特征和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苑丽 闫瑞敏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4-119,共6页
为研究焦作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相关性,对2015-2017年焦作市4个国控空气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7年城区环境空气污染SO2、NO2、CO、PM10、PM2. 5浓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大气污染浓度季节变化特征明显,PM10、PM... 为研究焦作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相关性,对2015-2017年焦作市4个国控空气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7年城区环境空气污染SO2、NO2、CO、PM10、PM2. 5浓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大气污染浓度季节变化特征明显,PM10、PM2. 5、SO2、NO2、CO的浓度均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空气质量指数也在冬季达到最高值;O3浓度则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2017年焦作市沙尘天气共计36 d,严重影响了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由PM2. 5与PM10的比值说明大气颗粒物污染以PM2. 5为主。通过SPSS软件分析,SO2、NO2、CO、PM10、PM2. 5浓度间呈两两正相关,O3浓度与NO2、CO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作 环境空气 污染特征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监测角度对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存在问题及运行模式的认识 被引量:1
6
作者 职音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共3页
文章论述了在点源治理模式下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易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并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运行模式。
关键词 污染治理设施 运行模式 环境污染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县级产业集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解玉宾 张小兵 +1 位作者 李伟 刘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7-192,共6页
产业集聚区是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区应急预案已成为产业集聚区突发事件责任主体准备程度和处置能力的集中体现。针对笔者参加预案评审和大量一线调研发现的区县级产业集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存在事件分级不清、机... 产业集聚区是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区应急预案已成为产业集聚区突发事件责任主体准备程度和处置能力的集中体现。针对笔者参加预案评审和大量一线调研发现的区县级产业集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存在事件分级不清、机构设置混乱与处置程序笼统等典型问题,研究提出了基于责任主体的事件等级与响应级别划分方法、绩效评价导向的应急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匹配模式和基于模拟演练的应急处置程序与履责路径刻画的区县级产业集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参考意见。本研究是当前应急预案"从有到优"升级路径选择的现实思考,对区县级政府/产业集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 事件等级 应急机构 处置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滤筒在废气无机元素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小学 王西岳 +3 位作者 毕越 王龙飞 滕恩江 张霖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58,共5页
废气采样所用滤筒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对监测结果有重要影响,但尚未有相关标准及规范,亦无系统研究评估。该研究筛选国内十家制造商的玻璃纤维滤筒和国外两家石英滤筒,测定空白滤筒中的铍、硼、锰、钒、铬、钴、镍、铜、锌、砷、钼、镉、... 废气采样所用滤筒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对监测结果有重要影响,但尚未有相关标准及规范,亦无系统研究评估。该研究筛选国内十家制造商的玻璃纤维滤筒和国外两家石英滤筒,测定空白滤筒中的铍、硼、锰、钒、铬、钴、镍、铜、锌、砷、钼、镉、锡、锑、钡、铊、铅17种元素含量,探讨不同滤筒中各元素的含量分布,采用标准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和废气污染排放标准限值对14种元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一滤筒中不同元素和不同滤筒中同种元素的含量差异很大;针对HJ 657——2013《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质控要求,石英滤筒中5种元素(镍、锌、锰、钼、铅)和玻璃纤维滤筒中14种元素含量不能满足;对于现有废气排放标准限值对测定方法的要求,石英滤筒中14种元素和璃纤维滤筒中8种元素(锰、钴、铜、钼、镉、锡、锑和铊等)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滤筒 石英滤筒 无机元素 废气监测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匀市区小学校园声环境质量类型变化
9
作者 刘以礼 潘明芳 +1 位作者 熊存武 王西岳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2-195,共4页
2003年都匀市区各小学校园声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市区的小学校园声环境质量状况分为清静型、扰闹型、持续吵闹型和断续吵闹型共4种类型。到2012年,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断续吵闹型校园消失,持续吵闹型小学校... 2003年都匀市区各小学校园声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市区的小学校园声环境质量状况分为清静型、扰闹型、持续吵闹型和断续吵闹型共4种类型。到2012年,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断续吵闹型校园消失,持续吵闹型小学校园的数量则明显增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校园 声环境质量 聚类分析 类型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赋存特征及质量平衡——总汞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花 毛宇翔 +3 位作者 李永 马迎霞 王西岳 宋党育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59-1065,共7页
为揭示汞在氧化沟式污水处理厂的赋存特征及迁移过程,以焦作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各工艺单元的进出物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24 h瞬时样品的连续采集,并测定了样品中总汞的含量.研究发现,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总汞和溶解态总汞的含量随时间波动较大... 为揭示汞在氧化沟式污水处理厂的赋存特征及迁移过程,以焦作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各工艺单元的进出物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24 h瞬时样品的连续采集,并测定了样品中总汞的含量.研究发现,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总汞和溶解态总汞的含量随时间波动较大,分别在526—2376 ng·L-1(均值1212±598 ng·L-1)和11.4—61.0 ng·L-1(均值26.6±12.5 ng·L-1)之间.污水处理厂现有工艺对污水中总汞的去除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8.2%,对溶解态总汞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83.8%).汞的去除主要发生在二级处理工艺单元(氧化沟+二沉池).二级处理出水中总汞含量在10.8—29.1 ng·L-1之间,远远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中规定的总汞浓度(1000 ng·L-1).二级处理出水中溶解态总所占总汞的比率21.7%±7.7%明显高于污水厂进水中的相应比率2.8%±2.0%.沉砂池、二沉池、浓缩池和压滤机房污泥中总汞含量分别为1.23±1.08、4.86±0.52、4.73±0.40、4.84±0.31 mg·kg-1.除沉砂池污泥外,其他污泥中总汞含量的日变异系数均在11%以下.对污水处理厂进出物料中总汞的质量平衡计算发现,每天离开污水处理厂的总汞比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总汞减少了30.4 g,可能是由于汞在氧化沟和二沉池中的吸附、沉积或者挥发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赋存特征 迁移转化 质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赋存特征及质量平衡——甲基汞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花 毛宇翔 +3 位作者 李永 马迎霞 王西岳 宋党育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87-1293,共7页
以焦作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各工艺单元的进出物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品中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含量的测定,初步探讨了甲基汞在污水处理厂物料中的赋存特征和迁移过程.结果发现,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的含量分别在6.73—49.53... 以焦作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各工艺单元的进出物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品中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含量的测定,初步探讨了甲基汞在污水处理厂物料中的赋存特征和迁移过程.结果发现,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的含量分别在6.73—49.53 ng·L-1和0.55—8.14 ng·L-1之间,日均值分别为21.34±13.88 ng·L-1和2.55±2.36 ng·L-1.污水厂外排水中甲基汞含量在0.42—1.15 ng·L-1之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中规定的烷基汞含量限值(10 ng·L-1)要求.污水厂对原污水中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6.3%和85.1%,甲基汞的去除主要发生在二级处理工艺单元(氧化沟+二沉池).与污水厂进水相比,出水中溶解态甲基汞所占甲基汞的比率显著升高(15.4%±11.4%升至48.3%±17.9%)(P<0.001),甲基汞占总汞的比率也有显著升高(1.9%±1.2%升至3.9%±1.2%)(P<0.001).沉砂池、二沉池、浓缩池和压滤机房污泥中甲基汞含量分别为7.65±4.35、13.53±6.54、10.48±8.17、8.80±6.48 ng·g-1,占总汞的比率分别为0.9%±0.5%、0.3%±0.1%、0.2%±0.2%、0.2%±0.1%.各处理单元污泥中甲基汞含量均不稳定,日变异系数均达到了45%以上.污水处理厂进出物料中甲基汞的质量平衡计算表明,每天离开污水处理厂的甲基汞比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甲基汞减少了1889 mg,占进水中甲基汞质量的88.5%.甲基汞的损失主要发生在二级处理工艺单元,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甲基汞在氧化沟和二沉池中的吸附和沉积,二是甲基汞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了去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甲基汞 赋存特征 迁移转化 质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主要聚煤期煤中总汞及有机结合态汞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汤顺林 王利娜 +5 位作者 冯朝晖 张军社 周拓疆 杨涛 职音 李瑞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2-567,共6页
以平顶山七矿和义马常村煤矿分别代表河南省中部和西部煤田,通过井下刻槽系统采集了主要聚煤期的原煤样品,分析了煤中的总汞、与腐殖酸和可溶有机质结合的有机结合态汞,结果表明:河南省煤中汞含量为51.0-229.9μg/kg,平均值为(120.2&#... 以平顶山七矿和义马常村煤矿分别代表河南省中部和西部煤田,通过井下刻槽系统采集了主要聚煤期的原煤样品,分析了煤中的总汞、与腐殖酸和可溶有机质结合的有机结合态汞,结果表明:河南省煤中汞含量为51.0-229.9μg/kg,平均值为(120.2±51.3)μg/kg,低于其他省煤中的总汞,也低于美国煤中的汞;汞含量最高为肉眼明显可见风化黄铁矿的C一5*煤段顶部,为424.5μg/kg,其次为C一5煤段下部和J2-3煤段,分别为(199.6±27.4)μg/kg和(229.9±30.3)μg/kg;煤中总汞与腐殖酸结合的汞、"氯仿A"中的汞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大部分煤样中与腐殖酸结合的汞占总汞50%以上,说明是煤中汞的主要赋存形态,可溶性有机质中汞含量较低,最高为溶解于四氢呋喃的"BHg",为总汞的14%,"氯仿A"中的"AHg"最高不到总汞的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汞 腐殖酸结合态汞 可溶有机质中汞 主要聚煤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排水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甲基汞的生成与降解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宇翔 刘晓贞 +4 位作者 麻冰涓 邰超 张媛 李伟 刘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65,共6页
为研究甲基汞在堆肥过程中的生成与降解机理,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方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开展城市污泥好氧堆肥试验。试验结果发现,堆肥过程中,堆体内氧气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甲基汞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堆肥过程中厌... 为研究甲基汞在堆肥过程中的生成与降解机理,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方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开展城市污泥好氧堆肥试验。试验结果发现,堆肥过程中,堆体内氧气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甲基汞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堆肥过程中厌氧程度的加强以及水溶性硫酸盐含量的升高均能够促进甲基汞的生成。总体上看,堆肥产品中的甲基汞含量在1.21~2.25 ng/g,为初始堆肥物料中甲基汞含量的4~10倍。本研究表明,城市污泥堆肥处理可能导致甲基汞在土地应用中的暴露水平升高,应该慎重评估其生态风险,在污泥堆肥过程中应该通过优化通风策略、延长稳定化阶段等方法抑制堆肥过程中甲基汞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污泥 堆肥 甲基化 去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产品视域下应急预案周期管理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小兵 王建飞 +2 位作者 解玉宾 李伟 刘军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中国地震局对全国重点省区地震专项应急预案的最新评审结果显示,当前预案管理存在体系欠缺、制度混乱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该文基于应急预案公共产品属性,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预案管理过程划为设计期、测试期、推广期、整合期、升... 中国地震局对全国重点省区地震专项应急预案的最新评审结果显示,当前预案管理存在体系欠缺、制度混乱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该文基于应急预案公共产品属性,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预案管理过程划为设计期、测试期、推广期、整合期、升级期等5个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的特征差异和管理需求,揭示了预案管理任务在时间维的分布模式,初步构建了应急预案生命周期管理框架。该框架是对预案管理实务的现实思考与梳理,对新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具体操作和执行有一定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预案 公共产品 生命周期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MgO在高氟区地下水水质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国勋 张春霞 +1 位作者 朱利霞 付胜堂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56-159,共4页
探讨了采用活性MgO对高氟区地下水进行降氟处理过程中活性MgO的除氟机理、最佳投放量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00mL氟化物质量浓度为1.75mg/L的原水样,投加0.45g活性MgO时,氟化物的质量浓度降到1mg/L以下;在原水pH为4.5~9... 探讨了采用活性MgO对高氟区地下水进行降氟处理过程中活性MgO的除氟机理、最佳投放量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00mL氟化物质量浓度为1.75mg/L的原水样,投加0.45g活性MgO时,氟化物的质量浓度降到1mg/L以下;在原水pH为4.5~9、温度在20~40℃条件下,反应时间30min时除氟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地下水 活性MgO 除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Oxone/Co^(2+)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艳 苏现伐 +1 位作者 皮运清 孙剑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3,共6页
采用低强度超声强化Oxone/Co^(2+)氧化工艺(US/Oxone/Co^(2+))处理COD为1116 mg/L、SS为17mg/L、色度为300倍、TOC为29.04mg/L、pH值为8.17的垃圾渗滤液,以COD的去除率为主要指标,探讨了pH、反应温度、[Oxone]/[Co^(2+)]、试剂投加量、... 采用低强度超声强化Oxone/Co^(2+)氧化工艺(US/Oxone/Co^(2+))处理COD为1116 mg/L、SS为17mg/L、色度为300倍、TOC为29.04mg/L、pH值为8.17的垃圾渗滤液,以COD的去除率为主要指标,探讨了pH、反应温度、[Oxone]/[Co^(2+)]、试剂投加量、超声强度、反应时间、试剂投加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50 W、频率为40kHz、强度为60%,[Oxone]为3mmol/L、[Oxone]/[Co^(2+)]为500 000、pH为9.0、反应初始温度为25℃、反应时间35min、Oxone投加次数为6的最佳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的COD,TOC,SS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3.74%、59.46%、69.35%和8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 US/Oxone/Co2+ 垃圾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DOM的光谱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毛宇翔 李涵 +1 位作者 职音 王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4-803,共10页
跟踪监测了城市污泥堆肥工厂好氧堆肥的一个发酵周期,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堆肥过程中DOM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堆肥污泥中DOM主要由4种荧光组分组成,分别为类色氨酸(C1:275nm/350 nm)、类富里酸(C2:240... 跟踪监测了城市污泥堆肥工厂好氧堆肥的一个发酵周期,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堆肥过程中DOM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堆肥污泥中DOM主要由4种荧光组分组成,分别为类色氨酸(C1:275nm/350 nm)、类富里酸(C2:240 nm、315/415 nm)、类酪氨酸(C3:275 nm/305 nm)和类胡敏酸(C4:265 nm、360 nm/480nm)。随堆肥过程推进,组分C1、C3所占比例先增大后减小,而组分C2、组分C4所占比例升高,表明堆肥腐殖化程度不断增强;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发现,SUVA254、SUVA280、A240~400逐渐增大,E250/E365逐渐减小,表明DOM的芳香性和腐殖化程度逐渐增强。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C4与吸收光谱参数在p<0.05水平上显著相关,表明C4可以作为评价堆肥腐熟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堆肥 可溶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 平行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落叶溶解性有机质的紫外和荧光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丽 王长园 +1 位作者 杨志斌 甄晓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2,共5页
以豫中平原地热水补给区裸露地表处广泛种植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落叶提取的DOM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了对DOM提取的的最佳时间,然后通过对DOM的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的测定及对SUVA_(254)、A_(253)/A_(203)、A_(250)/A_(3... 以豫中平原地热水补给区裸露地表处广泛种植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落叶提取的DOM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了对DOM提取的的最佳时间,然后通过对DOM的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的测定及对SUVA_(254)、A_(253)/A_(203)、A_(250)/A_(365)、r_(A/C)等参数的计算,对DOM中的有机物结构和类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落叶DOM浸提的最佳振荡时间为24 h,DOC和UV_(254)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关系,说明毛白杨落叶DOM中有较多的含苯环的简单芳香族化合物,并且芳香环取代基中含有较多的羰基、羧基、羟基、脂类。DOM中存在有4类荧光峰,荧光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类腐殖质峰(包括紫外区类富里酸峰(A峰)和腐殖酸类物质峰(C峰))、酪氨酸类芳香族蛋白峰T、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峰B。在DOM样品不同的稀释倍数条件下,所反映的有荧光特性的溶解性有机物的结构和相对含量有所变化,这与DOM样品的pH变化、复杂的成分种类、混合荧光信号的存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溶解性有机质 紫外-可见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富里酸 腐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泥及其堆肥中汞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花 刘军 +2 位作者 毛玉芬 王梅 张媛 《河南农业》 2014年第10期50-53,共4页
分析了焦作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污泥及其堆肥中汞的含量,并采用改进的BCR顺序提取法研究了污泥及其堆肥中汞的形态分布,进而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外排污泥和堆肥产品中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 分析了焦作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污泥及其堆肥中汞的含量,并采用改进的BCR顺序提取法研究了污泥及其堆肥中汞的形态分布,进而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外排污泥和堆肥产品中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污泥中汞的含量介于2569±32~5052±559ng/g之间,二沉池、浓缩池、压滤污泥中汞含量明显高于沉砂池污泥。污泥中汞主要以残渣态(55.98%~84.23%)和腐殖酸结合态(15.05%~42.07%)形式存在,汞的生物可利用性很低。堆肥原料和产品中,汞的含量分别为980±42ng/g和1076±163ng/g,并以腐殖酸结合态所占的比例最高(58.81%和56.68%),其次为残渣态(39.89%和42.24%),表明堆肥产品中的汞生物可利用性很低。堆肥过程对于汞的含量和形态没有显著影响。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对于水作、旱作和果树等农用方式,压滤污泥和堆肥产品中的汞的生态风险不大,而沉砂池污泥中汞的生态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堆肥 形态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Bi4VO8Cl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降解 被引量:4
20
作者 潘加坡 樊静 +2 位作者 张艳树 张霞 吴春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96-2003,共8页
本文以Fe3O4为磁基体,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易于固液分离的磁性Bi4VO8Cl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利用XRD、UV-Vis DRS、TEM、HRTEM对其进行表征.以模拟可见光作为驱动光源,以难降解染料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评价了不同磁性含量光催化剂的活性,... 本文以Fe3O4为磁基体,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易于固液分离的磁性Bi4VO8Cl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利用XRD、UV-Vis DRS、TEM、HRTEM对其进行表征.以模拟可见光作为驱动光源,以难降解染料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评价了不同磁性含量光催化剂的活性,发现当Fe3O4占Bi4VO8Cl质量的15%时,复合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磁性与催化活性,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85%.在此条件下考察了其在模拟可见光下对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降解和矿化情况,并以甲磺酸培氟沙星为例考察各种因素对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性Bi4VO8Cl对以上抗生素均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在最佳条件下对甲磺酸培氟沙星的降解率达94%,矿化率为87%.用外加磁铁直接回收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仍保持88%的降解率及94%的催化剂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光催化 磁性Bi4VO8Cl 甲基橙 喹诺酮类抗生素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