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山钢井架斜撑截面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岩 周长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前,对钢结构井架空间分析计算研究较少,对于钢结构井架斜撑截面的设计多依照经验选取,造成了结构构件尺寸过大。文章以阜山金矿单斜撑风井井架为背景,论述了采用SAP2000进行钢井架斜撑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分别对10mm、12mm、14mm、16mm... 目前,对钢结构井架空间分析计算研究较少,对于钢结构井架斜撑截面的设计多依照经验选取,造成了结构构件尺寸过大。文章以阜山金矿单斜撑风井井架为背景,论述了采用SAP2000进行钢井架斜撑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分别对10mm、12mm、14mm、16mm板厚的钢井架斜撑结构进行了静力分析计算,提取构件最大变形值和应力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SAP2000进行钢井架设计与静力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钢井架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分析安全、经济条件该类型井架斜撑宜采用14mm板厚、12mm板厚,提出了连梁等构件截面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井架 斜撑 SAP2000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阶段设计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俊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0-51,共2页
针对高阶段设计过程中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论述了估算指标的作用 ,肯定了推行限额设计的重要性 。
关键词 高阶段设计过程 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管理 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L滤波器的蓄电池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宁宁 梁爽 +2 位作者 纪延超 王建赜 乔仁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3,共6页
针对LCL型滤波器在DC/DC储能变换器的应用中,流过滤波电容的电流难以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容电压内环反馈控制方法。首先依据蓄电池对充放电电流的要求,对LCL滤波器的参数进行了设计,以蓄电池侧电流为控制对象,加入滤波电容电压... 针对LCL型滤波器在DC/DC储能变换器的应用中,流过滤波电容的电流难以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容电压内环反馈控制方法。首先依据蓄电池对充放电电流的要求,对LCL滤波器的参数进行了设计,以蓄电池侧电流为控制对象,加入滤波电容电压微分的反馈环节,增加系统阻尼,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将LCL型滤波器应用到DC/DC储能变换器中,相比于传统的L型滤波器,可以大大减小滤波电感值,减小蓄电池充放电电流纹波,延长蓄电池寿命。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DC/DC双向变换器 蓄电池充放电 电容电压微分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实体建模中矿岩尖灭线自动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帅 孙豁然 +1 位作者 穆太升 高振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3-96,共4页
勘探工程的布置是多种多样的,在见矿的勘探工程和未见矿勘探工程之间,必然存在一个矿体尖灭位置。研究了矿体尖灭构建中的平均尖灭角法、有限推断法和无限外推法算法,并利用.NET语言,结合Ob jectARX 2007完成了矿体尖灭自动生成系统,该... 勘探工程的布置是多种多样的,在见矿的勘探工程和未见矿勘探工程之间,必然存在一个矿体尖灭位置。研究了矿体尖灭构建中的平均尖灭角法、有限推断法和无限外推法算法,并利用.NET语言,结合Ob jectARX 2007完成了矿体尖灭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生成的尖灭线合理、直观、易于用来形成实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灭线构建系统 有限推断法 无限推断法 平均尖灭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转地下不扩帮延伸采矿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帅 李元辉 +1 位作者 高振领 戴星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1-44,共4页
通过对露天转地下不扩帮延伸技术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归来庄露天矿具体情况,从理论上计算了该矿不扩帮延伸开采的合理深度,提出了不同区段不同深度的延伸方案。露天延伸开采后,利用混凝土胶结充填,铺设形成地下开采的人工顶柱,平均厚度12 ... 通过对露天转地下不扩帮延伸技术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归来庄露天矿具体情况,从理论上计算了该矿不扩帮延伸开采的合理深度,提出了不同区段不同深度的延伸方案。露天延伸开采后,利用混凝土胶结充填,铺设形成地下开采的人工顶柱,平均厚度12 m。对上盘遗留的三角矿柱,采用上向进路胶结充填法回采,回采完毕,采用嵌入式锚固充填,使回采矿房的充填体与人工顶柱铆合为一体,充填形成的人工假底大大提高了原有边坡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解决了后期境界矿柱回收损失大、回采难度大的问题,能够保证露天转地下产能平稳过渡,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不扩帮延伸 分区延伸 锚固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在金属矿山企业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丛方杰 刘正 张进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6-108,122,共4页
实施ERP是金属矿山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对比分析ERP在金属矿山行业的应用情况,指出了目前存在的行业通用性差、数据来源不统一、成本管理粗糙、行业针对性差等问题。应基于成本控制理论,采用基于工作流的构建组装技术、... 实施ERP是金属矿山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对比分析ERP在金属矿山行业的应用情况,指出了目前存在的行业通用性差、数据来源不统一、成本管理粗糙、行业针对性差等问题。应基于成本控制理论,采用基于工作流的构建组装技术、模糊决策理论、信息融合技术以及数据仓库等技术,建立面向金属矿山行业的ERP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 金属矿山 工作流 模糊决策 信息融合 数据仓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化尾渣中铅锌分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玮 覃文庆 +1 位作者 刘瑞强 任允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3,37,共5页
在充分考虑氰化体系中各种金属离子及其络合物对浮选的影响基础上,以碳酸钠+硫酸亚铁+硫酸锌为锌的组合抑制剂、以乙硫氮作捕收剂,从铅尾中优先浮铅,用硫酸铜活化、双氧水破坏游离氰根及其络合物、CMC抑制铅矿物及脉石矿物从铅尾中浮选... 在充分考虑氰化体系中各种金属离子及其络合物对浮选的影响基础上,以碳酸钠+硫酸亚铁+硫酸锌为锌的组合抑制剂、以乙硫氮作捕收剂,从铅尾中优先浮铅,用硫酸铜活化、双氧水破坏游离氰根及其络合物、CMC抑制铅矿物及脉石矿物从铅尾中浮选回收锌,获得了铅品位为49.93%、含锌5.22%、铅回收率为82.69%的铅精矿和锌品位为48.86%、含铅2.23%、锌回收率为85.75%的锌精矿,实现了氰渣中铅锌的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尾渣 铅锌分离 优先浮铅 组合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ERP系统总体设计及关键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丛方杰 刘正 董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5-107,共3页
为满足金属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对金属矿山ERP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在介绍系统设计目标及模块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根据金属矿山企业业务流程相对不稳定的特点,应采用基于工作流的柔性构件组装技术进行设计。品... 为满足金属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对金属矿山ERP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在介绍系统设计目标及模块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根据金属矿山企业业务流程相对不稳定的特点,应采用基于工作流的柔性构件组装技术进行设计。品位数据贯穿于金属矿山的整个生产过程,应结合品位数据建立分析评价模型。成本分析是金属矿山企业管理的核心,系统应进行多角度的成本分析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ERP 总体设计 工作流 品位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软化挤压岩体巷道扩挖力学响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关凯 刘洪磊 +4 位作者 高振领 孙星 王京生 付秋波 苏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1,共7页
针对深部高应力软弱破碎岩体巷道变形侵限及重复返修维护的问题,基于有限变形理论和Lagrange物质观点,建立了考虑岩体峰后行为的大变形巷道重塑扩挖力学模型,实现了重复开挖扰动引起围岩累积劣化的定量表征,依次分析了不同岩体条件下维... 针对深部高应力软弱破碎岩体巷道变形侵限及重复返修维护的问题,基于有限变形理论和Lagrange物质观点,建立了考虑岩体峰后行为的大变形巷道重塑扩挖力学模型,实现了重复开挖扰动引起围岩累积劣化的定量表征,依次分析了不同岩体条件下维持巷道净断面所需的最小刚性支护载荷和返修效率,同时对实际工程中超前导洞施工法用于释放主洞围岩压力和挤压势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巷道的重塑扩挖是控制挤压变形的有利方式,能显著降低岩石压力和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载荷,并得到了基于洞壁收敛位移的巷道稳定性图表;②重塑扩挖施工需事先尽量释放初次开挖产生的应力和变形能,以提高巷道的返修效率;③超前导洞施工法对于降低主洞洞壁变形以及释放围岩压力的有效性与其开挖尺寸和岩体峰后本构关系密切相关,当导洞半径较大(至少超过0.3~0.5倍主洞设计尺寸)及岩体呈现出应变软化或理想塑性特征时,超前导洞施工法能有效改善主洞附近的围岩应力条件,降低挤压势和洞壁收敛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大变形 扩挖 应变软化行为 超前导洞 有限变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对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玮 刘瑞强 任允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4期93-98,共6页
研究了不同Cl-浓度下含砷金精矿的细菌预氧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TCJ菌能够适应水源地的水质变化满足生产要求,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TCJ菌耐受Cl-浓度的临界值是2.7 g/L;在不同的原料和浸出体系条件下,细菌对Cl-的适应性和耐受度是不同的... 研究了不同Cl-浓度下含砷金精矿的细菌预氧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TCJ菌能够适应水源地的水质变化满足生产要求,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TCJ菌耐受Cl-浓度的临界值是2.7 g/L;在不同的原料和浸出体系条件下,细菌对Cl-的适应性和耐受度是不同的,适宜的Cl-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细菌氧化,过高的Cl-浓度会抑制细菌活性,影响预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冶金 含砷金精矿 预氧化 细菌适应性 临界浓度值 氧化亚铁硫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附近工作面底板突水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宋召谦 郭威 王玉和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2,27,共4页
为了使突水系数法在煤矿底板突水评价中更加准确有效,考虑到采动影响下工作面底板与断层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断层上盘倾斜隔水关键层力学模型,并对其薄板模型的挠度进行求解。通过工作面底板实际破坏深度与断层上盘倾斜隔水关键层模型联... 为了使突水系数法在煤矿底板突水评价中更加准确有效,考虑到采动影响下工作面底板与断层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断层上盘倾斜隔水关键层力学模型,并对其薄板模型的挠度进行求解。通过工作面底板实际破坏深度与断层上盘倾斜隔水关键层模型联合计算,得到断层附近工作面底板最易突水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断层附近突水系数法改进公式,并将其应用于某矿工作面底板突水评价中,结果表明:改进的突水系数法比传统突水系数法计算所得突水系数值高0.046 MPa/m,进而将工作面底板由突水较危险区评价为突水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改进型突水系数法 隔水关键层 最易突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地表移动带快捷成图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豪杰 刘爱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7-11,共5页
矿山地表移动带的圈定是地下矿山规划与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变传统的手工绘图为计算机CAD辅助绘图则能快速准确地完成这项任务.结合矿山地表移动带的确定原理,以CAD软件为基本工具,提出了一种基于岩体移动角的矿山地表移动带计算机... 矿山地表移动带的圈定是地下矿山规划与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变传统的手工绘图为计算机CAD辅助绘图则能快速准确地完成这项任务.结合矿山地表移动带的确定原理,以CAD软件为基本工具,提出了一种基于岩体移动角的矿山地表移动带计算机辅助生成法,并研究确定了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①直接在地质剖面图中根据岩体移动角绘制移动边界线,与地表交点即为该方向矿山地表移动带外边界点;②或者先在地质剖面图中确定矿体最深(或最突出)部位的X(或Y)及Z坐标,将该点投影到地表地形图中,通过计算机辅助绘图得到该方向的地表移动带外边界点;③将所获得的地表移动带外边界点依次连接形成闭合曲线,得到矿山地表移动带.该方法在某矿山地表移动带的圈定中获得了成功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移动角 移动范围 地质剖面图 地表地形图 CAD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伙房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丛方杰 栾继虹 +1 位作者 曹海杰 郭晓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7-129,共3页
为满足水库调度信息管理自动化的需求,设计开发了基于Web的大伙房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在介绍系统设计目标及模块划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将出水口的泄流计算与水库损失计算集成到调度日记中,通过良好的程序设计... 为满足水库调度信息管理自动化的需求,设计开发了基于Web的大伙房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在介绍系统设计目标及模块划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将出水口的泄流计算与水库损失计算集成到调度日记中,通过良好的程序设计和通用的数据库设计实现了出水口的动态管理,在数据库管理上采用索引和视图等手段提高了查询速度,基于JSP和Java Bean实现了报表的打印和客户端存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伙房水库 信息系统 调度日记 出水口动态管理 J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14
作者 李尧 遇宏卫 《黄金科学技术》 2005年第3期47-48,共2页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在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应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实行限额设计,充分开展价值工程的应用,主动加强事前控制。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收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设计 造价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提金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杨玮 覃文庆 +1 位作者 刘瑞强 任允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1-1158,共8页
通过在高砷金精矿中配入不同比例的低砷碳酸盐型金精矿,使其所含硫、砷及铁等主要矿物成分含量发生变化,研究给矿中铁砷摩尔比对难处理高砷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砷金精矿中铁砷摩尔比直接影响细菌预氧化的效... 通过在高砷金精矿中配入不同比例的低砷碳酸盐型金精矿,使其所含硫、砷及铁等主要矿物成分含量发生变化,研究给矿中铁砷摩尔比对难处理高砷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砷金精矿中铁砷摩尔比直接影响细菌预氧化的效果,同时也影响细菌的活性和溶液中铁砷摩尔比的变化,给矿中铁砷摩尔比越高,溶液中的铁砷摩尔比也越高,且随着给矿中铁砷摩尔比的增加,溶液中铁砷摩尔比的变化幅度加大,给矿中铁砷摩尔比介于4.6~5.2之间,有利于细菌预氧化和氰化浸出,铁、砷氧化率分别由6.14%和7.38%提高到89.90%和93.60%,金、银浸出率分别由64.18%和35.93%提高到97.78%和88.83%,较好地改善细菌氧化效果,稳定和优化细菌预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难处理金精矿 细菌氧化 氰化提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以氰化金矿石的预处理现状 被引量:4
16
作者 崔礼生 韩跃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164-168,17,共5页
介绍了难以氰化金矿石预处理现状,对氧化焙烧、加压氧化法、常压氧化法、细菌氧化法、硝酸催化氧化法、微波焙烧法以及其它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焙烧 预处理 难氰化矿石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杨金沟白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云生 刘正 +3 位作者 吴国学 雷恩 孙德有 仲崇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土壤地球化学 白钨矿 找矿标志 矿床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测量 断裂构造 矿区 钨矿床 五道沟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铅锑银多金属矿选矿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磊 张广彬 +1 位作者 李琰 王忠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4-86,共3页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某铅锑银多金属原生矿进行了混合浮选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原矿磨至-0.074 mm占85%时,经1粗2扫3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Pb、Sb、Ag品位分别为28.00%、31.00%、920.0 g/t,Pb、Sb、Ag回收率分别...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某铅锑银多金属原生矿进行了混合浮选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原矿磨至-0.074 mm占85%时,经1粗2扫3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Pb、Sb、Ag品位分别为28.00%、31.00%、920.0 g/t,Pb、Sb、Ag回收率分别为85.69%、95.89%、78.39%的铅锑混合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锑银多金属矿 铅锑银共生 混合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地表变形和外负荷共同作用对输电塔内力的影响
19
作者 史贵才 周长艮 代国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7-180,共4页
随着电网建设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不得不途经煤矿采动区。地下煤层采出后引起的地表沉陷是一个时间和空间过程。地表的移动经历一个由开始移动到剧烈移动,最后到停止移动的全过程。开采引起了地表移动和变形破坏了高压输电塔... 随着电网建设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不得不途经煤矿采动区。地下煤层采出后引起的地表沉陷是一个时间和空间过程。地表的移动经历一个由开始移动到剧烈移动,最后到停止移动的全过程。开采引起了地表移动和变形破坏了高压输电塔的初始平衡状态,造成高下输电塔受力状态恶化。现有资料表明下沉是造成采动区输电塔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输电塔在地表变形和外负荷共同下的受力进行数值模拟,可为处于采动区输电铁塔结构的设计和安全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区 输电塔 动态地表变形 外负荷 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TBM通过深埋强岩爆洞段的岩爆防治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照太 陈竹 +3 位作者 陈炳瑞 姜浩亮 崔灏 高振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431-435,共5页
针对引水隧洞岩爆的具体特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开展了新材料、新工法、强岩爆段钻爆法导洞+TBM联合施工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强岩爆洞段TBM施工与岩爆综合防治措施,现场微震监测结果和实际岩爆发生情况表明该施工方法对于强岩爆的防治是... 针对引水隧洞岩爆的具体特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开展了新材料、新工法、强岩爆段钻爆法导洞+TBM联合施工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强岩爆洞段TBM施工与岩爆综合防治措施,现场微震监测结果和实际岩爆发生情况表明该施工方法对于强岩爆的防治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洞 TBM 岩爆 锦屏II级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