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壤类型旱地花生的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亚萍 梁晓艳 +5 位作者 王才斌 郑建强 万更波 郑永美 王廷利 刘岐茂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6-501,共6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砂姜黑土和砂壤土两种类型土壤对旱地花生植株的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期内两类土壤上花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抗衰老酶活性(SOD、POD、CAT)、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面积系数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出苗...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砂姜黑土和砂壤土两种类型土壤对旱地花生植株的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期内两类土壤上花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抗衰老酶活性(SOD、POD、CAT)、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面积系数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出苗后60~75d。砂姜黑土花生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面积系数高于砂壤土,而抗衰老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低于砂壤土。砂姜黑土花生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峰值持续时间明显高于砂壤土。砂姜黑土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及单株结果数等主要农艺性状明显优于砂壤土(p<0.05),总生物产量和荚果产量分别高30%和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 砂壤土 旱地 花生 生理特性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高效施氮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才斌 郑建强 +4 位作者 万更波 杜立书 杨洪宾 闫传胜 朱传宝 《花生学报》 2011年第4期27-30,共4页
花生高效施氮专家决策系统是在课题组多年多点氮肥试验及根瘤固氮研究,且吸收了目前花生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的。本系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1)该系统充分考虑了气候、土壤及农业措施等对作物产量的综合影响,... 花生高效施氮专家决策系统是在课题组多年多点氮肥试验及根瘤固氮研究,且吸收了目前花生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的。本系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1)该系统充分考虑了气候、土壤及农业措施等对作物产量的综合影响,总结出确定适宜目标产量的方法,使目标产量既能充分发挥土壤的增产潜力,实现作物的高产高效,又不至于因目标产量过高而造成肥料浪费。(2)研究明确了花生田土壤校正系数、植株根瘤供氮率、氮肥利用率与荚果产量的关系。(3)将缓释肥和根瘤菌等技术引入氮肥高效施用体系中,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4)该系统经生产大面积应用,增产节氮效果显著,一般比常规施肥增产7%~13%,节氮20%~40%。表明该系统所建立的相关模型与实际生产较为吻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氮肥 高效施用 计算机 决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独秆栽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侯庆福 周复来 单玉珊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5-103,共9页
通过7年研究,提出了北方冬麦区小麦独秆栽培方法,这是一整套依靠主茎成穗夺取小麦高产的新的栽培方法。其要点是:基本苗加大至相当于或略低于合理的成穗数,适宜播种期比常规栽培法偏晚或适当拖长,前期不施或少施氮素化肥,在拔节后至旗... 通过7年研究,提出了北方冬麦区小麦独秆栽培方法,这是一整套依靠主茎成穗夺取小麦高产的新的栽培方法。其要点是:基本苗加大至相当于或略低于合理的成穗数,适宜播种期比常规栽培法偏晚或适当拖长,前期不施或少施氮素化肥,在拔节后至旗叶露尖时集中一次追肥。该栽培法具有晚播早熟、高产低耗,秆矮抗倒等明显特点,并可与秋季倒茬晚的作物复种。适宜在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并有一定水浇条件的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独秆 晚播 早熟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出口大花生“潍花6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4
作者 于文东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出口产品 大花生 “潍花6号” 配套栽培技术 品种性状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饲用玉米新品种——登海6213
5
作者 陈红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饲用玉米 新品种 “登海6213”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姜成选 张学芝 于文东 《中国农村科技》 2000年第5期10-10,共1页
针对夏甘薯生长季节短、农活紧张、苗源不足等特点,应突出抓好如下配套技术措施: (一)以早栽增积温 早栽是争取夏甘薯蔓叶早发多长,进而充分利用高温期的热量和光能资源达到高产的重要措施。每早栽一天,可增加有效积温10℃以上,每度有... 针对夏甘薯生长季节短、农活紧张、苗源不足等特点,应突出抓好如下配套技术措施: (一)以早栽增积温 早栽是争取夏甘薯蔓叶早发多长,进而充分利用高温期的热量和光能资源达到高产的重要措施。每早栽一天,可增加有效积温10℃以上,每度有效温度每公顷可增加鲜薯45千克左右。6月20日栽的每公顷产鲜薯29902.5千克,6月30日栽的每公顷产鲜薯26508千克。平均日增鲜薯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夏甘薯 有效积温 配套技术措施 烟台市 有效温度 光能资源 生长季节 农技站 早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于文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8期171-172,共2页
从甘薯品种、地块选择、育苗、栽植、田间管理等方面入手,形成一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 甘薯 优质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春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于文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7期220-221,共2页
根据烟台市生产实际,总结出一套从深耕整地、科学施肥、覆膜播种到田间科学管理的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关键词 山地 花生 优质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绿色食品 保障人体健康
9
作者 许淑桂 王文静 《中国果菜》 2000年第5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绿色食品 食品污染 人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