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种旱涝指标的灵璧县67年旱涝特征分析
1
作者 魏耿 李悦丽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2期304-306,309,共4页
利用灵璧县1957—2023年的温度、降水资料,计算该地不同季节、年份的3种旱涝监测评估指标,并根据历史实际旱涝的记载,运用各种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到适合灵璧县地区的旱涝指标。结果表明:利用K指标和Z指标分析灵璧县的旱涝特征,其结果... 利用灵璧县1957—2023年的温度、降水资料,计算该地不同季节、年份的3种旱涝监测评估指标,并根据历史实际旱涝的记载,运用各种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到适合灵璧县地区的旱涝指标。结果表明:利用K指标和Z指标分析灵璧县的旱涝特征,其结果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表明两者均能有效衡量旱涝灾害的严重程度;灵璧县地区1957—2023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发生严重洪涝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03、2006年,发生严重干旱的年份主要集中在1967、1978、2004、2019年,与实际年鉴记载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旱涝指标 旱涝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灵璧县一次灾害性雷雨大风气象服务案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永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247-248,252,共3页
从宿州市灵璧县2015年8月5日雷雨大风发生前的环流背景、能量条件和灾情发生当天的环流形势特征及临近时雷达图特征等方面,探讨此次灾害过程的成因机理及特征,且逐级再次梳理省、市、县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过程,总结服务工作得失。结果表明... 从宿州市灵璧县2015年8月5日雷雨大风发生前的环流背景、能量条件和灾情发生当天的环流形势特征及临近时雷达图特征等方面,探讨此次灾害过程的成因机理及特征,且逐级再次梳理省、市、县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过程,总结服务工作得失。结果表明,此次雷雨大风是受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和高空低槽东移扩散的冷空气共同影响;副热带高压北抬加强,持续高温积累的不稳定能量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在此次强对流天气来袭临近前,气象部门针对此次雷雨大风天气过程及时发布了准确的预警预报信息,在此次过程中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形势,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联合响应,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效果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大风 环流背景 天气特征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璧2015年6月23~30日持续强降水过程的气象服务总结及启示 被引量:8
3
作者 许永姿 王琳佳 +2 位作者 孙良鑫 陈邦怀 刘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9期231-234,共4页
2015年6月23 ~ 30日灵璧县全县各乡镇出现了持续性强降水,此次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因其处在当地午收后的夏种关键期,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利用灵璧现有的监测资料从6月23 ~ 30日降水过程的天气实况、环流特征、... 2015年6月23 ~ 30日灵璧县全县各乡镇出现了持续性强降水,此次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因其处在当地午收后的夏种关键期,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利用灵璧现有的监测资料从6月23 ~ 30日降水过程的天气实况、环流特征、气象预报预警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通过对强降雨天气过程服务案例分析,总结出此次气象服务取得成功的经验.结果发现,在此次强降雨过程中,灵璧县气象局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并向相关部门报送《重要气象信息专报》、《雨情快报》等材料,此次过程期间共发送雷雨大风黄色预警1次、暴雨蓝色预警4次、暴雨橙色预警1次、雨情快报4次、重要气象信息专报2期;且预报预警准确及时,在保障夏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相关服务取得较好的社会评价和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此次强降水过程对人民财产造成的损失.不过,此次强降水气象服务过程中,地方农业部、交通部等部门的部门联动服务方面的工作衔接不到位,作为气象部门需要主动加强宣传和主动组织重大气象灾害过程的部门联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过程 气象服务 总结启示 灵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璧县2013年汛期预报服务工作回顾及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永姿 张永芹 +1 位作者 刘胜 孙良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7期197-198,211,共3页
宿州灵璧处于安徽北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每逢汛期便成为强对流天气的多发地,且往往暴发的强对流天气强度强、种类多,在此从汛期天气气候概括、预报服务总体情况、重大天气过程预报服务等方面对灵壁县2013年5~9月预报服... 宿州灵璧处于安徽北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每逢汛期便成为强对流天气的多发地,且往往暴发的强对流天气强度强、种类多,在此从汛期天气气候概括、预报服务总体情况、重大天气过程预报服务等方面对灵壁县2013年5~9月预报服务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县气象局预报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为今后不断提高预报服务质量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 预报服务 回顾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灵璧县气候条件分析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许永姿 赵雪松 +1 位作者 钱平海 王琳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8期171-173,190,共4页
[目的]分析灵璧201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灵璧2015年1~12月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气象要素值与常年对比分析,采用曲线图、数据对比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灵璧县年平均气温偏... [目的]分析灵璧201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灵璧2015年1~12月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气象要素值与常年对比分析,采用曲线图、数据对比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灵璧县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2℃,≥35℃的高温日数为14 d;年极端最低气温为-9.3℃;全年无霜期为232 d,较历年平均偏多25 d。年内雷雨大风、连阴雨、干旱、雾霾等气象灾害频繁,对当地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均产生较为突出的不利影响。[结论]2015年灵璧县气候属异常年份,气候条件弊大于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象灾害 农作物生长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灵璧县气候概况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永姿 王琳佳 宫传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216-218,共3页
利用灵璧县16个遥测自动站提供的各项气候要素值,对2013年灵璧当地气温与降水等气象要素的时空特征、年内发生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特征及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013年灵璧县年平均气温为15.6℃,较常年偏高;降水量为705.9 ... 利用灵璧县16个遥测自动站提供的各项气候要素值,对2013年灵璧当地气温与降水等气象要素的时空特征、年内发生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特征及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013年灵璧县年平均气温为15.6℃,较常年偏高;降水量为705.9 mm,显著偏少;日照时数为2125.5 h,较常年偏多38.8 h;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4℃,≥35℃的高温日数为36 d,年极端最低气温为-9.2℃,全年无霜期为219 d;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有雷雨大风、高温、干旱等,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综合来看,2013年气象灾害为偏轻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气温 日照时数 气象灾害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灵璧县气候分析及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许永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5期285-286,共2页
采用灵璧县16个遥测自动站提供的各项气候要素值,通过历史对比、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11年灵璧县气温与降水等气象要素的时空特征以及年内发生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特征及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灵璧降水量总体偏多,年... 采用灵璧县16个遥测自动站提供的各项气候要素值,通过历史对比、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11年灵璧县气温与降水等气象要素的时空特征以及年内发生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特征及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灵璧降水量总体偏多,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属正常年份,高温日数较常年平均偏少,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年内干旱、雷电、暴雨、低温均有发生,暴雨场次5次属偏多年份,秋冬连旱影响较为严重。综合来看,2011年灵璧县气象灾害为偏轻年份,相对于夏大豆和冬小麦均属丰收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州灵璧县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许永姿 钱平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289-291,共3页
采用宿州灵璧县建站以来1957~2010年的历史资料,针对灵璧的地貌特征、气候特点,对当地高影响天气事件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灵璧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带上,冷暖空气交汇频繁,灾害性天气频... 采用宿州灵璧县建站以来1957~2010年的历史资料,针对灵璧的地貌特征、气候特点,对当地高影响天气事件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灵璧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带上,冷暖空气交汇频繁,灾害性天气频发,高影响天气主要包括是大风、旱涝、冰雹、暴雨、连阴雨等气象灾害。大风天气出现频率较高,分布呈现"两多两少"特点;旱一年四季均可能出现,涝主要出现在4~9月;冰雹主要出现在4~7月,5月份最多,全县各区乡均有降落;暴雨在3~10月均有出现,主要集中时段在主汛期6~8月;连阴雨主要包括春季连阴雨、午季连阴雨和秋季连阴雨,其影响时间段主要有每年的3月21日~6月10日和9月1日~11月20日,其中秋季连阴雨出现次数达229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影响天气 气候事件 变化特征 灵璧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灵璧县气候分析及对农作物生育期影响的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永姿 钱平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249-250,277,共3页
采用灵璧县遥测自动站提供的各项气候要素值,通过历史对比、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09年灵璧县气温与降水等气象要素的特征、年内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气候对农作物生育期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灵璧县年平均气温比历年... 采用灵璧县遥测自动站提供的各项气候要素值,通过历史对比、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09年灵璧县气温与降水等气象要素的特征、年内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气候对农作物生育期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灵璧县年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全年日照时数偏少2成,全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近3成,时空分布明显不匀,无暴雨灾害;年内出现≤-10℃的低温日数1 d,≥35℃的高温日数9 d;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包括寒潮、暴雪、雷雨大风、干旱、霜冻。综合来看,2009年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相对于冬小麦属典型丰产年型,夏甘薯属正常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日照时数 极端天气 农作物生育期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璧县近65年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分析
10
作者 李功杰 魏耿 +3 位作者 娄成华 邓斌 许永姿 欧林忠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4期114-116,共3页
为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灵璧县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利用灵璧县国家气象站1957—2020年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农业保证率方法,分析灵璧县农业气候资源特征。结果表明:80%保证率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 为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灵璧县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利用灵璧县国家气象站1957—2020年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农业保证率方法,分析灵璧县农业气候资源特征。结果表明:80%保证率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初日均呈提前趋势,终日均呈后推趋势,持续日数均呈增加趋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初、终日间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积温呈明显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则呈明显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保证率 日平均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厦门旅游业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德才 王琳佳 +1 位作者 李长顺 李萌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0-376,共7页
以厦门市旅游业为研究样本,采用系统分析,围绕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建立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因子进行权重测算,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将气候变化对厦门旅游业的影响进行定量... 以厦门市旅游业为研究样本,采用系统分析,围绕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建立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因子进行权重测算,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将气候变化对厦门旅游业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的隶属度最大值为0.309,是较强的。研究可以明确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各个方面,按照受影响程度高低进行划分,从而可以有效指导旅游业相关从业者对风险进行归类,进而协调各方利益,有针对性地发展旅游业,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长期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旅游业 厦门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区域雷电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伟 孙录贵 欧林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7期180-182,共3页
科学合理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能有效指导防雷减灾工作,传统雷电风险评估方法对于因素模糊的区域无法确定参数值,不能定量评估区域风险值。本文研究了基于模糊层析分析法的雷电风险评估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提出雷电风险评估三层指标模型,... 科学合理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能有效指导防雷减灾工作,传统雷电风险评估方法对于因素模糊的区域无法确定参数值,不能定量评估区域风险值。本文研究了基于模糊层析分析法的雷电风险评估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提出雷电风险评估三层指标模型,结合模型各风险因子,利用模糊综合算法对区域内雷击风险指数进行计算,得出相对应的雷电风险等级。并通过实例证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区域风险评估在致灾因子的选择上更加灵活,对因素难值难以确定区域的雷电风险评估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灾害 模糊层次分析法 区域风险评估 致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周边环境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防雷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欧林忠 孙录贵 陈伟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2期61-63,共3页
科学合理的防雷设计能有效降低雷电造成的灾害,本文以灵璧县X波段雷达防雷设计与施工实践为基础,总结分析了灵璧县X波段雷达周边环境的复杂特殊性,提出复杂周边环境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防雷方法及应对策略,重点讨论应对邻近建筑物及电力... 科学合理的防雷设计能有效降低雷电造成的灾害,本文以灵璧县X波段雷达防雷设计与施工实践为基础,总结分析了灵璧县X波段雷达周边环境的复杂特殊性,提出复杂周边环境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防雷方法及应对策略,重点讨论应对邻近建筑物及电力设施的影响,通过共用接地、屏蔽、增补接地、降低土壤电阻率等综合手段提升X波段雷达防雷安全,以期对类似特殊环境下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防雷设计施工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周边环境 综合防雷方法 X波段天气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2015年6月23~30日暴雨洪涝灾害特征及影响
14
作者 许永姿 刘娟 +1 位作者 王东 王琳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3期356-358,共3页
[目的]研究安徽省2015年6月23~30日暴雨洪涝灾害的特征及影响。[方法]采用空间定位、距平百分率、历史对比、极大值推算、灾害影响分析等多种方法对2015年6月23~30日安徽省出现的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此次过程的... [目的]研究安徽省2015年6月23~30日暴雨洪涝灾害的特征及影响。[方法]采用空间定位、距平百分率、历史对比、极大值推算、灾害影响分析等多种方法对2015年6月23~30日安徽省出现的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此次过程的强降水区主要位于安徽省北部、沿淮及江淮东部地区等地;最强降水过程出现在24~30日,全省每天都有100个以上乡镇超过50 mm,其中27日686个乡镇出现暴雨,范围之广为历史6月第5位;受持续强降水过程影响,滁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合肥、金寨等地发生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江北大部出现气象雨涝,沿淮及江淮东部达重到特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暴雨对农业、交通、江河湖库水位产生一定影响。[结论]该研究为灾害防御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洪涝灾害 变化特征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宿州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琳佳 许永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240-242,共3页
利用1982~2014年宿州市逐日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和M-K突变检验法对近33 a来宿州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应对途经。结果表明,1982年以来宿州市气温上升明显,但年降水... 利用1982~2014年宿州市逐日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和M-K突变检验法对近33 a来宿州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应对途经。结果表明,1982年以来宿州市气温上升明显,但年降水量变化不大,年降水分布极为不均衡,大部分降水集中在雨季。气候变化给宿州农业带来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生长的脆弱性和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加剧,同时气候变化通过对土壤、水分和病虫害的影响间接影响宿州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和损失增大。应该顺应变化,培育优良品种,积极调整农业种植格局;加强农业气候灾害防控,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趋势分析 M-K检验 农业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发电厂大地网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锡军 杨清 欧林忠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1期80-81,87,共3页
接地电阻值是大型接地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是衡量大地网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准确测量大地网接地电阻值,对大型接地网安全性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介绍了煤发电厂大型接地网的重要性与设计方法,重点讨论了接地电... 接地电阻值是大型接地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是衡量大地网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准确测量大地网接地电阻值,对大型接地网安全性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介绍了煤发电厂大型接地网的重要性与设计方法,重点讨论了接地电阻测试方法、步骤。以宿州市某煤发电厂为例进行接地电阻的测试,分析了影响大地网接地电阻测试的因素,给出了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测试分析方法对煤发电厂大地网接地电阻检测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发电厂 大地网 接地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宿州市夏粮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王琳佳 许永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8期175-177,186,共4页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宿州市夏粮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1982~2014年宿州降水量、气温观测资料和夏粮产量资料,采用M-K检验、灰色关联、GM(1,1)模型等方法,通过计算气候产量来评估一定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对宿州夏粮生产的影响。...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宿州市夏粮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1982~2014年宿州降水量、气温观测资料和夏粮产量资料,采用M-K检验、灰色关联、GM(1,1)模型等方法,通过计算气候产量来评估一定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对宿州夏粮生产的影响。[结果]1982~2014年宿州市夏季粮食生产时间段(6~9月)的气温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并在1993年气温发生突变,在1996年以后显著上升;夏粮生产期的降水则呈现波动上涨趋势。通过相关分析,选取气温作为主要气候因子分析夏粮气候产量变化。近33 a来宿州市夏粮产量不断增长,利用GM(1,1)模型计算期间趋势产量,研究气候因子对气象产量的影响发现,随着夏粮单产的显著增加,气候变化给宿州夏粮生产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结论]该研究为宿州市夏粮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州 夏粮 气候变化 GM(1 1)模型 气候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入汛以来一场暴雨过程分析
18
作者 许永姿 王琳佳 刘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8期150-153,共4页
利用现有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探空、雷达等资料,从天气学和物理量诊断分析等方面,对2011年7月18 ~ 19日淮北地区暴雨过程的大气环流、影响系统、物理量特点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典型的槽前类天气尺度暴雨,副热带高... 利用现有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探空、雷达等资料,从天气学和物理量诊断分析等方面,对2011年7月18 ~ 19日淮北地区暴雨过程的大气环流、影响系统、物理量特点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典型的槽前类天气尺度暴雨,副热带高压势力相对较强,高空和低空均受槽前西南气流影响,850、700和500 hPa低槽位置比较接近,200hPa安徽处于分流区,有辐散场与之配合;地面图上,暴雨发生前安徽处于暖低压区,气压值大多低于1 000 hPa,安徽在暴雨发生前处偏南风中,地面要素场表现为高温高湿的特征;深厚低槽前部的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的湿度条件使槽前类强对流在产生大风的同时,在暖区一侧常伴有明显的适时强降雨;中低层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和高层辐散气流的强烈“抽吸”作用,也是暴雨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诊断分析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长江中下游夏季极端降水分布特征
19
作者 许永姿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3期134-136,139,共4页
本文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10年88个测站夏季(6—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NOAA延伸再建的海表面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500h Pa高度场资料。通过第95百分位法统计出极端降水序列,采用EOF、REOF分解、线性倾向估计以及M-K突变性检验... 本文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10年88个测站夏季(6—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NOAA延伸再建的海表面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500h Pa高度场资料。通过第95百分位法统计出极端降水序列,采用EOF、REOF分解、线性倾向估计以及M-K突变性检验等方法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夏季极端降水阈值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大致呈现东高西低,南多北少的分布形势。其中阈值高值区位于赣鄂皖3省的交界处,高低值相差达40mm/d;夏季极端降水在一致性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存在着南北反向差异;并可以再划分为6种主要的空间型:分别为运河流域型、入海型、两湖平原型、南部型、北方型和沿海型。6种主要空间型的夏季极端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并不完全一致,但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除了湘北、赣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部,这3块小区域的极端降水表现为减少外,其余区域均表现为增加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夏季极端降水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夏季 极端降水量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