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尿道膜部括约肌支配神经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1
作者 卢洪凯 宋鲁杰 +4 位作者 王金平 吕世军 王一 胡卫国 刘鲁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7-500,共4页
目的:为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手术中保护尿道控尿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例成年男性尸体盆腔标本进行解剖,观察支配尿道膜部括约肌神经的组成、形态及毗邻关系。结果:尿道膜部括约肌接受下腹下丛和阴部神经盆内盆外分支支配,其... 目的:为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手术中保护尿道控尿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例成年男性尸体盆腔标本进行解剖,观察支配尿道膜部括约肌神经的组成、形态及毗邻关系。结果:尿道膜部括约肌接受下腹下丛和阴部神经盆内盆外分支支配,其中盆神经起源于下腹下丛远端盆内脏神经分支,沿肛提肌表面到达尿道膜部5点和7点位;40%的标本中阴部神经存在盆内分支,此分支自阴部管内的阴部神经主干穿肛提肌进入盆内,与盆神经一起支配尿道膜部括约肌,其进入尿道膜部的位置距离前列腺尖部(5.3±1.8)mm。在53.3%的标本中阴茎背神经发出分支到达尿道膜部,此分支进入尿道膜部的位置距离前列腺尖部(4.2±1.1)mm。结论: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中对控尿神经的保护是多方面的,术中对精囊和前列腺尖部的操作最易损伤控尿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括约肌 神经解剖 膀胱切除术 前列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嗜酸性空泡状肿瘤1例报告
2
作者 傅兴宁 朱岩 +2 位作者 高素美 葛莉 张云香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3-324,共2页
患者男性,52岁。体检发现右肾肿瘤后2023年11月收治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入院后CT示:右肾上方约2.6 cm×2.4 cm×1.3 cm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临床诊断右肾肿物,在全麻下行腹腔镜部分肾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 患者男性,52岁。体检发现右肾肿瘤后2023年11月收治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入院后CT示:右肾上方约2.6 cm×2.4 cm×1.3 cm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临床诊断右肾肿物,在全麻下行腹腔镜部分肾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肾,边界尚清,完整切除肿物及部分肾组织。大体标本剖开后切面呈黄褐色、质软,界限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空泡状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在70岁以上男性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潘东亮 刘鲁东 +1 位作者 管德林 那彦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53-856,共4页
背景与目的:原位新膀胱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生活质量较好的尿路重建术式。但是新膀胱术式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70岁以上男性患者的手术承受力和控尿能力的恢复程度值得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70岁以上... 背景与目的:原位新膀胱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生活质量较好的尿路重建术式。但是新膀胱术式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70岁以上男性患者的手术承受力和控尿能力的恢复程度值得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70岁以上男性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应用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安全性和控尿能力的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1月1日—2010年2月20日间,本研究对23例70岁以上男性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实施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中采取了保护神经血管束、不剪开盆底筋膜、不切断耻骨前列腺韧带、不缝扎阴茎背深静脉丛的方法,以Hautmann技术建立回肠原位新膀胱。结果:23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其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认知功能障碍,1例患者于术后24 d出现胃肠功能紊乱。23例患者术后16~21 d白天完全自主控尿;术后30、60、90、180和360 d睡眠后完全控尿例数分别为0、4、5、11及16例;均无排尿困难,23例患者均对控尿程度满意。结论:70岁以上男性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应用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安全,控尿效果满意,可作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首选的尿路重建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回肠 原位 新膀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尿道括约肌支配神经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4
作者 卢洪凯 袁其华 +3 位作者 王金平 宋鲁杰 王沈阳 杨政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4,38,共4页
目的: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中保护尿道控尿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14例成年女性尸体盆腔标本全面的神经解剖学研究,观察女性尿道控尿神经的走向、组成、形态及其毗邻关系。结果:控尿神经是由下腹下丛和阴部神经盆内盆外分支组... 目的: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中保护尿道控尿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14例成年女性尸体盆腔标本全面的神经解剖学研究,观察女性尿道控尿神经的走向、组成、形态及其毗邻关系。结果:控尿神经是由下腹下丛和阴部神经盆内盆外分支组成,其中盆神经是下腹下丛远端盆内脏神经分支,沿肛提肌表面到达尿道5点和7点位。71.4%的标本中发现阴部神经存在盆内分支,此分支自阴部管内的阴部神经主干穿肛提肌进入盆内,大约在接近尿道括约肌时汇入盆神经共同进入尿道括约肌,其进入尿道的位置距离膀胱颈平面(12.6±1.6)m m。另外在42.9%的标本中阴蒂背神经发出分支到达尿道,此分支进入尿道的位置距离膀胱颈平面(21.6±1.9)m m。结论:女性尿道的控尿神经是由盆神经和阴部神经的盆内盆外分支组成。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中,膀胱颈平面以下尿道周围的操作易损伤控尿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尿道括约肌 神经解剖 膀胱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炎性假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潘东亮 严秋哲 +2 位作者 刘鲁东 张录芳 杨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53-955,共3页
输尿管炎性假瘤,又称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梭形细胞结节、假肉瘤样肌纤维瘤等,为泌尿系少见病。通过Medline检索到的文献中其病理学特点和生物特性描述均一致,多数文献为个案报道,缺乏完整、系统的临床诊治原则。本研究拟分析... 输尿管炎性假瘤,又称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梭形细胞结节、假肉瘤样肌纤维瘤等,为泌尿系少见病。通过Medline检索到的文献中其病理学特点和生物特性描述均一致,多数文献为个案报道,缺乏完整、系统的临床诊治原则。本研究拟分析北京朝阳医院和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1990年1月-2008年1月人院治疗且病理诊断的11例输尿管炎性假瘤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探讨输尿管炎性假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炎性 假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及伦理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魏玉玲 陈丽英 彭学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伦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定量表对139例移植时间大于三年的肾移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136.87±...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伦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定量表对139例移植时间大于三年的肾移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136.87±18.41)分,得分最高的维度是心理功能,得分最低的维度是生理功能。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因素是职业、年龄、排斥反应、性别;心理功能影响因素是移植次数、排斥反应、婚姻;社会功能影响因素是排斥反应、年龄、移植次数;治疗影响因素是职业、移植次数、年龄(P<0.05)。结论肾移植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上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存在的伦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保证移植人(肾)的长期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伦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9例肾门淋巴结炎性增大的T_(1-3a)N_0M_0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潘东亮 张录芳 +1 位作者 那彦群 杜宁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4-146,共3页
背景与目的:合并肾门淋巴结炎性增大的T1-3aN0M0肾细胞癌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预后未见系统性报道。本研究拟调查T1-3aN0M0肾细胞癌合并肾门淋巴结炎性增大患者的预后并做临床分析。方法:查阅并记录1995年1月—2000年1月入院治疗且病理... 背景与目的:合并肾门淋巴结炎性增大的T1-3aN0M0肾细胞癌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预后未见系统性报道。本研究拟调查T1-3aN0M0肾细胞癌合并肾门淋巴结炎性增大患者的预后并做临床分析。方法:查阅并记录1995年1月—2000年1月入院治疗且病理确诊的49例淋巴结炎性增大的T1-3aN0M0肾细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电话和平信随访其预后。结果:随访8~14年,平均7.5年。失访7例;无瘤健在17例;带瘤存活4例;死亡21例。死于肾癌相关并发症18例,死于心脑血管病3例。手术1年后肺或胸壁转移8例、同侧肾门淋巴结转移1例;2年后左侧胫骨上端转移1例、左侧肱骨上端转移1例;3年后肺转移5例、腹部皮肤转移2例;5年后肺或颈部淋巴结或皮肤转移4例。本组肾细胞癌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为53.1%(26/49)和42.9%(21/49)。结论:肾细胞癌中大多数肾门增大淋巴结为淋巴结炎。合并肾门淋巴结炎性增大的T1-3aN0M0肾细胞癌患者的5年和10年长期存活率较低。区域淋巴结清扫或炎性增大淋巴结切除术不能完全防止T1-3aN0M0肾细胞癌远处转移的发生。建议对于合并单纯肾门淋巴结炎性增大的肾细胞癌可行包括增大淋巴结在内的局限性淋巴结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肾门 淋巴结 炎症 增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8
作者 宫晶 窦晓庆 +3 位作者 丁良成 孙亚楠 李景余 孟庆慧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5-392,共8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内发生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42例)和非感染组(155例)。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内发生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42例)和非感染组(155例)。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选取符合标准的45例肾移植受者进行验证,其中感染组8例,非感染组37例,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肾移植术后1年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1.3%(42例),其中肺炎严重指数(PSI)评级Ⅰ级38例(90%),Ⅲ级1例(2%),Ⅴ级3例(8%)。13例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22例发生于术后2~6个月,7例发生于术后6个月后。细菌感染19例、真菌感染7例、病毒感染10例、混合感染6例。存在吸烟史、糖尿病史、肺部疾病史及白蛋白<35 g/L是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方程为logit(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内肺部感染)=-1.891+1.063×吸烟史(有=1,无=0)+1.398×糖尿病史(有=1,无=0)+1.732×肺部疾病史(有=1,无=0)+1.269×白蛋白(<35 g/L=1,≥35 g/L=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8,灵敏度为0.786,特异度为0.645,约登指数为0.43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预测值和实际观测值间的一致度较好。验证组AUC为0.83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校准度较好。结论以吸烟史、糖尿病史、肺部疾病史、白蛋白为预测因子构建的模型可有效预测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内肺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肾移植 风险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肺部疾病 糖尿病 白蛋白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