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DNA抗体的免疫学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国庆 李少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5-517,共3页
关键词 抗DNA抗体 单链DNA 抗体 免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ssDNA单抗免疫组化法用于检测肿瘤细胞株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晓燕 徐志伟 +2 位作者 吴国庆 苗乃法 冯永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 :应用本室制备的抗单链DNA (ssDNA)单克隆抗体(mAb) ,检测多种化疗药物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凋亡的诱导作用 ,并根据凋亡率判断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用血浆峰值浓度 (PPC)的 9种化疗药物 ,分别诱导肿瘤细胞株K5 6 2和He... 目的 :应用本室制备的抗单链DNA (ssDNA)单克隆抗体(mAb) ,检测多种化疗药物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凋亡的诱导作用 ,并根据凋亡率判断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用血浆峰值浓度 (PPC)的 9种化疗药物 ,分别诱导肿瘤细胞株K5 6 2和Hep 2的凋亡。用抗ssDNAmAb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肿瘤细胞株的凋亡并计算调亡率。结果 :以抗ssDNAmAb建立的检测细胞凋亡的免疫组化法 ,能够区分凋亡细胞和非凋亡细胞。该法检测证明 ,化疗药物可诱导敏感肿瘤细胞株凋亡 ,但不同化疗药物诱导同一肿瘤细胞株或不同肿瘤细胞株凋亡的程度不同。结论 :抗ssDNAmAb免疫组化法 ,可用于检测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细胞凋亡 化疗药物 敏感性 抗ssDNA单抗免疫组化法 检测 肿瘤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前C基因突变感染者血清抗-HBe效价及特意性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燕 王延军 +3 位作者 曲春枫 苗乃法 李在连 玄恩余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C基因突变 抗-HBC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华 张凤兰 冯永堂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615-618,共4页
目的检测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的免疫原性,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取SIS材料制备成体积为10mm×4mm×3mm的组织块,埋植于新西兰大白兔背部一侧骶脊肌内,以术前情况作自身对照,以新鲜... 目的检测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的免疫原性,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取SIS材料制备成体积为10mm×4mm×3mm的组织块,埋植于新西兰大白兔背部一侧骶脊肌内,以术前情况作自身对照,以新鲜SIS组作为阳性对照。分别于SIS材料植入前及植入后1、4、8周从兔耳缘静脉取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家兔外周血中CD4+T和CD8+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脱抗原处理后的SIS植入兔体内后,其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术后一周达最高峰,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逐渐回落,至第4周时基本恢复正常。而植入新鲜SIS组的兔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较术前升高明显,与术前及实验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S植入后T细胞亚群反应初始结果显示SIS有较低的免疫原性,提示其具有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黏膜下层 免疫原性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hsa-miR-491-3p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对NCI-H446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官士珍 付玉荣 +3 位作者 伊正君 李猛 裴景亮 高昆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1-176,共6页
背景与目的:miRNAs是一类小分子RNA,参与转录后调控。前期研究结果显示,hsa-miR-491-3p在肺癌和肾癌组织中高表达,目前鲜见其功能研究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以hsa-miR-491-3p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生物学特... 背景与目的:miRNAs是一类小分子RNA,参与转录后调控。前期研究结果显示,hsa-miR-491-3p在肺癌和肾癌组织中高表达,目前鲜见其功能研究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以hsa-miR-491-3p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合成以hsa-miR-491-3p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和随机对照序列,转染NCI-H446细胞。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组1)、空白转染组(组2)、随机对照组(组3)和反义寡核苷酸组(组4)。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筛选最佳作用浓度,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核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转染反义寡核苷酸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最佳作用浓度为0.5μmol/L。Hoechst33258染色各组的凋亡率分别为(6.67±0.58)%、(7.00±1.00)%、(6.67±1.53)%和(26.33±1.53)%,组4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前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凋亡率分别为(2.44±0.60)%、(2.59±0.85)%、(2.62±1.11)%和(5.22±0.40)%,组4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前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划痕实验显示各组细胞24 h的迁移距离分别为(196.88±39.13)、(163.06±21.28)、(225.49±23.42)和(77.41±6.07)μm,组4细胞的迁移距离小于前3组(P<0.05),迁移能力减弱。结论:以hsa-miR-491-3p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NCI-H446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降低其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miR-491-3p 反义寡核苷酸 细胞凋亡 NCI-H44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基因突变加重诱导型狼疮模型小鼠自身免疫应答 被引量:2
6
作者 战倩 张建业 +4 位作者 王惠 吴雪激 朱耀强 徐志伟 鞠吉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76-782,共7页
目的制备诱导型狼疮模型小鼠,探讨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基因突变对诱导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小鼠自身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3月龄野生型B6(B6-WT)小鼠为对照组、NASP基因突变B6(B6-NASPM)小鼠为实验组。用伴刀豆球蛋白A(ConA)... 目的制备诱导型狼疮模型小鼠,探讨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基因突变对诱导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小鼠自身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3月龄野生型B6(B6-WT)小鼠为对照组、NASP基因突变B6(B6-NASPM)小鼠为实验组。用伴刀豆球蛋白A(ConA)活化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提取其DNA为自身抗原,分别免疫B6-WT小鼠和B6-NASPM小鼠3次。EUSA检测血清抗双链DNA(dsDNA)IgG水平,HE染色检测肾脏病变情况,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IgG和补体C3的沉积情况。流式细胞术比较B6-WT小鼠和B6-NASP^M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从而探讨NASP基因突变影响小鼠免疫应答的机制。结果与B6-WT小鼠相比,B6-NASP^M小鼠体质量、肾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无明显变化,其血清抗dsDNA IgG水平明显升高,肾小球细胞增生明显、IgG以及C3的沉积增加。脾脏CD3+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降低、CD19+B细胞、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增加。结论NASP基因突变促进小鼠产生更高水平的抗dsDNA IgG,促进肾脏肾小球内细胞增生、IgG及C3的沉积,并改变小鼠脾脏的免疫细胞的比例,加重狼疮模型小鼠的自身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V感染后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曲春枫 吕世军 +3 位作者 玄恩余 苗乃法 梁秀玲 李在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通过对HDV 感染肝组织中HDAg 表达和细胞免疫状态的观察发现,HDAg 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引起肝细胞破坏,同时其表达数目与肝组织中炎症有关,特别是与汇管区中CD3 + 细胞浸润(r= 0-521) 和坏死区中CD8+... 通过对HDV 感染肝组织中HDAg 表达和细胞免疫状态的观察发现,HDAg 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引起肝细胞破坏,同时其表达数目与肝组织中炎症有关,特别是与汇管区中CD3 + 细胞浸润(r= 0-521) 和坏死区中CD8+ 细胞浸润(r= 0-495) 有较好相关性。提示HDV 的直接细胞毒作用并非是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唯一因素,细胞免疫特别是CD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发病机理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特异性IL-1β反义RNA对小鼠移植肝癌的抑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艳艳 梁淑娟 +3 位作者 王焕芹 张素华 肖伟玲 吴慧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构建肝癌细胞特异性小鼠IL-1β反义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H22肝癌细胞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由AFP最小启动子和CMV增强子嵌合序列调控的携IL-1β反义RNA表达载体pafpIRES2-antiIL-1β1和pafpIRES2-antiIL-1... 目的:构建肝癌细胞特异性小鼠IL-1β反义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H22肝癌细胞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由AFP最小启动子和CMV增强子嵌合序列调控的携IL-1β反义RNA表达载体pafpIRES2-antiIL-1β1和pafpIRES2-antiIL-1β2,经质粒PCR、限制性酶谱分析、序列测定进行鉴定。反义RNA表达载体转染小鼠H22肝癌细胞,分H22/mock组、H22/antiIL-1β1组、H22/antiIL-1β2三组,RT-PCR检测IL-1β的表达水平。以转染后的H22细胞皮下接种建立荷肝癌小鼠模型,观察移植瘤体积和重量,MTT法检测荷瘤小鼠脾脏中分离的NK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质粒PCR、限制性酶谱分析、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能够在肝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IL-1β反义RNA的表达载体pafpIRES2-anti-IL-1β1和pafpIRES2-antiIL-1β2,转染H22细胞后细胞中IL-1β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以pafpIRES2-antiIL-1β2更为显著。成功建立荷肝癌小鼠模型,与H22/mock组小鼠相比,H22/antiIL-1β2组小鼠移植瘤体积较小,生长显著减慢(P<0.05)。H22/anti-IL-1β1、H22/antiIL-1β2组荷瘤小鼠的NK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增强(P<0.05或P<0.01)。结论:成功构建的肝癌细胞特异性IL-1β反义RNA表达载体可有效抑制小鼠移植肝癌的生长,其机制与靶向阻断IL-1β表达、上调NK细胞的杀伤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白细胞介素1Β 反义RNA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aspase-1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林志娟 肖伟玲 +2 位作者 王雪净 李青春 梁淑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将人caspase-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后观察其表达水平及对IL-1β水平的影响,为研究cas-pase-1与IL-1β的关系及其在慢性炎症与肿瘤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阳离子聚合物(jetPEI)将pIRES2-EGFP-caspase-1重组表达载体和... 目的:将人caspase-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后观察其表达水平及对IL-1β水平的影响,为研究cas-pase-1与IL-1β的关系及其在慢性炎症与肿瘤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阳离子聚合物(jetPEI)将pIRES2-EGFP-caspase-1重组表达载体和pIRES2-EGFP对照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HepG2/caspase-1、HepG2/mock),48小时后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表达情况,利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细胞caspase-1表达水平,采用caspase-1底物显色分析研究的方法检测两组细胞中caspase-1的活性。夹心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以及细胞裂解液中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48小时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pIRES2-EGFP-caspase-1和pIRES2-EGFP重组表达载体均能在HepG2细胞中高效表达;HepG2/caspase-1细胞中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经LPS刺激后,HepG2/caspase-1细胞中caspase-1总蛋白的水平明显升高;caspase-1的生物活性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25.679,P<0.05);HepG2/caspase-1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的水平明显高于HepG2/mock组细胞(t=3.417,P<0.05),胞浆裂解液中的变化相对不显著(t=2.396,P>0.05)。结论:人caspase-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caspase-1能够在肝癌细胞中高效表达caspase-1,且该重组表达载体在HepG2细胞中能提高活性IL-1β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1 肝癌细胞 IL-1Β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SC-1基因异位表达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芳 鞠吉雨 +3 位作者 唐媛媛 邸大琳 王丽娜 孙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6-341,共6页
背景与目的:人乳腺癌候选抑制蛋白1(breast cancer suppressor candidate 1,BCSC-1)基因已被证实是一种新型抑癌基因,在多种肿瘤细胞均存在表达缺失的现象。该研究通过将BCSC-1基因转染至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探讨BCSC-1基因异... 背景与目的:人乳腺癌候选抑制蛋白1(breast cancer suppressor candidate 1,BCSC-1)基因已被证实是一种新型抑癌基因,在多种肿瘤细胞均存在表达缺失的现象。该研究通过将BCSC-1基因转染至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探讨BCSC-1基因异位表达对NCI-H446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用PCR扩增BCSC-1 cDNA,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v5-HisB-BCSC-1。通过脂质体把pcDNA3.1/v5-HisB-BCSC-1和空质粒pcDNA3.1/v5-HisB转染入野生型NCI-H446细胞。以转染空质粒pcDNA3.1/v5-HisB的NCI-H446细胞为对照组,野生型NCI-H446细胞为空白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组化确认BCSC-1基因和CD44分子在NCI-H446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v5-HisB-BCSC-1,制备了BCSC-1基因异位高表达的NCI-H446稳定细胞株。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异位表达BCSC-1的NCI-H446细胞大部分阻滞在G0/G1期,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MTT法检测显示,异位表达BCSC-1的NCI-H446细胞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免疫组化显示异位表达BCSC-1的NCI-H446细胞CD44表达增高。结论:BCSC-1基因的异位表达对NCI-H446细胞的恶性增殖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和黏附分子CD44表达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SC-1基因 NCI H446细胞 生长曲线 细胞周期 CD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单链DNA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国庆 李少华 +2 位作者 徐志伟 吴晓燕 冯永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鉴定 单链DNA 单克隆抗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过敏性腹泻小鼠大肠黏膜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灵芝 冯永堂 +4 位作者 刘艳菲 林志娟 鞠吉雨 梁淑娟 杨京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腹泻小鼠大肠黏膜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表达及分布。方法:5~6周龄BALB/c雌性小鼠经卵白蛋白(OVA)隔1周2次致敏,实验组小鼠第2次致敏1周后每隔1 d给予溶解于350μL无菌PBS的OVA灌胃,而对照组则不予致敏... 目的:探讨过敏性腹泻小鼠大肠黏膜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表达及分布。方法:5~6周龄BALB/c雌性小鼠经卵白蛋白(OVA)隔1周2次致敏,实验组小鼠第2次致敏1周后每隔1 d给予溶解于350μL无菌PBS的OVA灌胃,而对照组则不予致敏,仅在致敏后接受与实验组相同的干预,于第10次灌胃后2 h内处死,取血离心收集血清做ELISA检测IL-4、IFN-γ及OVA-IgE水平,取肠系膜淋巴结分离细胞培养72 h离心收集上清测IL-4及IFN-γ的水平,取肠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改变,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SLP的分布,实时定量RT-PCR检测TSL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腺区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固有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TSLP染色强度显著增强,在上皮呈连续性表达,并在腺区大量分布。TSLP mRNA平均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TSLP mRNA表达水平与肠系膜淋巴结分离细胞的培养上清中IL-4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04,P〈0.01);而与IFN-γ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86,P〈0.01);同时实验组小鼠血清中可见高水平OVA-IgE的表达。结论:TSLP在正常肠黏膜存有生理性表达,而在过敏性腹泻小鼠结肠近端黏膜表达量显著增加,TSLP的过度表达可能是促进过敏性腹泻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过敏性腹泻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P启动子调控的小鼠IL-1β重组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肝癌H2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青春 梁淑娟 +3 位作者 王雪净 刘艳艳 王焕芹 张素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3-605,共3页
目的:构建小鼠甲胎蛋白(AFP)启动子调控的小鼠IL-1β(mIL-1β)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afpIRES2-EGFP-mIL-1β,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方法:重叠延伸PCR技术(SOE-PCR)获得含小鼠AFP最小启动子及巨细胞病毒(CMV)增强子区(ECMV)的嵌合基因... 目的:构建小鼠甲胎蛋白(AFP)启动子调控的小鼠IL-1β(mIL-1β)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afpIRES2-EGFP-mIL-1β,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方法:重叠延伸PCR技术(SOE-PCR)获得含小鼠AFP最小启动子及巨细胞病毒(CMV)增强子区(ECMV)的嵌合基因,将其克隆至pIRES2-EGFP载体,构建肝癌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pafpIRES2-EGFP。RT-PCR扩增小鼠IL-1β基因,克隆至pafpIRES2-EGFP,进行酶谱分析及DNA序列测定。利用jetPEI法将其分别转染H22细胞和YAC-1细胞,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T-PCR分析mIL-1β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SOE-PCR方法获得长度为537bp的AFP和ECMV嵌合基因,克隆后经限制性酶切和DNA序列分析确认成功构建了小鼠肝癌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pafpIRES2-EGFP。PCR扩增小鼠IL-1β基因后将其克隆至pafpIRES2-EGFP,获得AFP启动子调控的小鼠IL-1β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afpIRES2-EGFP-mIL-1β,细胞转染分析证实,该载体能够在小鼠肝癌细胞中特异性高效表达,RT-PCR检测可见转染细胞中mIL-1β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afpIRES2-EGFP-mIL-1β,该载体能够在小鼠肝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IL-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AFP启动子 组织特异性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感染MCF-7细胞下调靶基因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邸大琳 陈蕾 +2 位作者 王丽娜 王成东 鞠吉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构建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慢病毒干扰载体,包装病毒后,感染人乳腺癌细胞MCF-7并检测干扰效果。方法针对人ICAM-1基因设计并合成3条靶向短发夹RNA(shRNA)干扰序列(ICAM-1 shRNA1、ICAM-1 shRNA2和ICAM-1 shRNA3)以及一个阴性对... 目的构建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慢病毒干扰载体,包装病毒后,感染人乳腺癌细胞MCF-7并检测干扰效果。方法针对人ICAM-1基因设计并合成3条靶向短发夹RNA(shRNA)干扰序列(ICAM-1 shRNA1、ICAM-1 shRNA2和ICAM-1 shRNA3)以及一个阴性对照序列(NS),将其克隆入载体p LKO.1-SP6-PGK-GFP中,测序正确后利用3个质粒病毒包装系统(干扰质粒载体-ps PAX2-p MD2.G)转染HEK293T细胞并包装慢病毒。收获病毒上清并测定病毒滴度。将所获病毒感染MCF-7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效率。结果菌落PCR结果显示目的片段成功插入p LKO.1-SP6-PGK-GFP载体中,DNA测序证实无误。将所制备之慢病毒感染MCF-7细胞,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ICAM-1 shRNA3组ICAM-1 mRNA和蛋白水平有明显下降。结论成功构建了人ICAM-1基因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包装慢病毒后,感染MCF-7细胞可引起ICAM-1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 慢病毒载体 乳腺癌 MCF-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骨桥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群芳 鞠吉雨 郎景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制备抗人骨桥蛋白(hOPN)的单克隆抗体(mAb),用于其功能研究。方法:构建OPN的原核表达载体pTriEx-1-hONP载体,转化Tuner(DE3)placI感受态大肠杆菌,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OPN蛋白,纯化蛋白经超滤浓缩洗涤后即为... 目的:制备抗人骨桥蛋白(hOPN)的单克隆抗体(mAb),用于其功能研究。方法:构建OPN的原核表达载体pTriEx-1-hONP载体,转化Tuner(DE3)placI感受态大肠杆菌,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OPN蛋白,纯化蛋白经超滤浓缩洗涤后即为免疫原。以重组纯化的OPN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和同系小鼠的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常规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和间接ELISA筛选,获得分泌鼠抗人OPN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其特异性,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OPN的表达。结果:pTriEx-1-hONP表达的OPN蛋白主要为可溶性形式,经镍柱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85%以上。纯化的OPN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经融合筛选,得到2株稳定分泌抗人OPN的mAb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E7和5B7,两株mAb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分别IgG1和IgG2a。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鉴定,抗OPN的mAb能与OPN蛋白特异性结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时期的正常子宫内膜的OPN的检测表明,子宫内膜腺上皮在增生期、分泌早期,OPN呈弱阳性表达;分泌中、晚期OPN呈强阳性表达。结论:以纯化的重组hOPN为免疫原成功制备了鼠抗hOPN的mAb,并初步进行了应用,为研究hOPN的功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对小鼠肿瘤局部生长及肺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强 张林杰 姚立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3-416,共4页
本文探讨了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与肿瘤生长和转移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接受同种异品系血输注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和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明显下降,肿瘤的体积、重量和肺表面结节则明显增加。而同种同品系间的输... 本文探讨了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与肿瘤生长和转移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接受同种异品系血输注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和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明显下降,肿瘤的体积、重量和肺表面结节则明显增加。而同种同品系间的输血对受者T淋巴细胞功能及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无明显影响。提示,H-2不相容性输血对肿瘤局部生长和肺转移的促进作用,与T淋巴细胞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输血 T淋巴细胞 肿瘤转移 肿瘤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对Hepa1-6细胞增殖、迁移及IFN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志娟 梁淑娟 +2 位作者 王焕芹 李艳平 肖伟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构建应用于小鼠肝脏内表达和研究的IL-1β肝癌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小鼠Hepa1-6细胞体外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及干扰素增殖抑制效应等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由C57BL/6小鼠腹腔液巨噬细胞扩增IL-1β基因,构建肝脏特异性p... 目的:构建应用于小鼠肝脏内表达和研究的IL-1β肝癌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小鼠Hepa1-6细胞体外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及干扰素增殖抑制效应等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由C57BL/6小鼠腹腔液巨噬细胞扩增IL-1β基因,构建肝脏特异性pLIVE-IL-1β重组表达载体。利用transIT-LT1将鉴定后的pLIVE-IL-1β转染至Hepa1-6肝癌细胞,RT-PCR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析转染前后IL-1表达水平,MTT法分析IL-1对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分析对其迁移能力的影响,并确定对IFN-α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效应的作用。结果:重组载体经限制性酶谱分析酶解出822bp的条带,其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小鼠IL-1β基因一致;转染后的Hepa1-6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的表达明显增高,细胞体外增殖速度明显加快;给予IFN-α作用后,IL-1β的表达使细胞对干扰素的抵抗性明显增强。结论:小鼠IL-1β肝癌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pLIVE-IL-1β能够在小鼠肝癌细胞中高效表达IL-1β,并能够显著促进肿瘤的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削弱IFN-α对Hepa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肝癌 NK细胞 促炎性细胞因子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人红细胞生成素信号肽序列的IL-1β基因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娜 邸大琳 +2 位作者 肖伟玲 付晓燕 梁淑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构建由经典分泌途径和非经典途径表达人IL-1β的慢病毒载体,制备慢病毒后,感染HepG2肝癌细胞,比较肝癌细胞中IL-1β表达的水平。方法分别以表达人IL-1β前体蛋白基因和人红细胞生成素(EPO)信号肽序列与IL-1β成熟蛋白融合基因的pIRE... 目的构建由经典分泌途径和非经典途径表达人IL-1β的慢病毒载体,制备慢病毒后,感染HepG2肝癌细胞,比较肝癌细胞中IL-1β表达的水平。方法分别以表达人IL-1β前体蛋白基因和人红细胞生成素(EPO)信号肽序列与IL-1β成熟蛋白融合基因的pIRES2-EGFP-proIL-1β和pIRES2-EGFP-epoIL-1β质粒为模板,PCR扩增获得人IL-1β全长基因和含有EPO信号肽与IL-1β成熟蛋白融合基因的序列,将其分别克隆入pLenti6/V5慢病毒载体中,构建由非经典途径和经典途径分泌IL-1β的pLenti6/V5-proIL-1β和pLenti6/V5-epoIL-1β慢病毒表达载体。利用三质粒包装体系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生产慢病毒,随后感染HepG2肝癌细胞,双抗体夹心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质和培养上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构建了含有人IL-1β全长基因和含有EPO信号肽与IL-1β成熟蛋白融合基因的pLenti6/V5-proIL-1β和pLenti6/V5-epoIL-1β慢病毒载体,经双酶切和DNA测序证实与基因库中登录的人IL-1β以及EPO信号肽序列一致。利用三质粒系统包装制备经不同途径表达IL-1β的慢病毒,研究证实经由2条不同途径分泌表达人IL-1β的慢病毒感染HepG2细胞后,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相比,细胞培养液上清和胞质中IL-1β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HepG2/epoIL-1β细胞培养液上清中成熟蛋白IL-1β的水平明显高于HepG2/proIL-1β细胞,而胞质中总IL-1β的水平HepG2/proIL-1β高于HepG2/epoIL-1β。结论构建的带有EPO信号肽序列的IL-1β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在HepG2细胞表达后,分泌成熟IL-1β的水平明显高于非经典途径分泌的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人IL-1β HEPG2细胞 经典和非经典分泌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基因突变小鼠伴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肝纤维化加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艳艳 闫宏伟 +3 位作者 朱君 陈龙 王惠 鞠吉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77-583,共7页
目的 探讨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基因突变对伴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野生型B6(B6-WT)小鼠为对照组、 NASP基因突变型B6(B6-NASP~M)小鼠为实验组。尾静脉注射ConA每周1次,连续8周,建立肝纤维化... 目的 探讨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基因突变对伴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野生型B6(B6-WT)小鼠为对照组、 NASP基因突变型B6(B6-NASP~M)小鼠为实验组。尾静脉注射ConA每周1次,连续8周,建立肝纤维化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微板法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组织Ⅰ型胶原蛋白(Col1)和Col3的mRNA的相对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与B6-WT组相比,B6-NASP~M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紊乱、肝组织Col1和Col3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但胶原纤维增生及肝组织α-SMA表达更加明显,血清ALT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CD4~+CD44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数量明显下降。结论 NASP基因突变通过增加TNF-α炎症因子释放、改变肝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以及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加重小鼠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 肝纤维化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对局部B16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强 张林杰 姚立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73,共3页
用小鼠的输血模型,探讨输血对局部B16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同种异品系间的输血,可降低受血鼠的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并能促进肿瘤的生长,肿瘤的体积及重量均明显高于输生理盐水组,而同种同品系间的输血则无... 用小鼠的输血模型,探讨输血对局部B16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同种异品系间的输血,可降低受血鼠的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并能促进肿瘤的生长,肿瘤的体积及重量均明显高于输生理盐水组,而同种同品系间的输血则无此不良影响。本研究提示,H─2不相容性输血可促进肿瘤的生长,免疫功能下降可能是输血促进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 黑色素瘤 输血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