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漳浦县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伟达 赵伟民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z1期116-118,共3页
针对漳浦县林业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快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竹林、花卉等产业基地,全面提 高林业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林业产业 对策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宝果扦插技术试验初探
2
作者 黄小月 《福建热作科技》 2025年第2期27-29,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包括插穗长度、留叶量、基质配比以及激素处理等)的生根率。研究结果表明,插穗长度和基质配比对生根效果有显著影响;激素处理也对提高生根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嘉宝果 扦插技术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浦县发生桉树尺蠖虫害的风险评估及防控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和再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3期115-117,146,共4页
该研究以漳浦县桉树尺蠖的发生情况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布情况、传播能力、潜在危害、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等方面计算得出桉树尺蠖的危险性等级R值为1.66,为中度危险,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控... 该研究以漳浦县桉树尺蠖的发生情况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布情况、传播能力、潜在危害、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等方面计算得出桉树尺蠖的危险性等级R值为1.66,为中度危险,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尺蠖 风险评估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浦县无瓣海桑引种栽培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苏玮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5期139-141,共3页
福建省漳浦县于2006年开始从广东引种无瓣海桑2万多株试种植,当年同时进行育苗试验,2007年采用当地培育的苗木种植20多万株,面积达33.3余hm2。经过4 a的生长观察,结果表明,无瓣海桑在闽南漳浦县滩涂生长良好,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1.0m以上... 福建省漳浦县于2006年开始从广东引种无瓣海桑2万多株试种植,当年同时进行育苗试验,2007年采用当地培育的苗木种植20多万株,面积达33.3余hm2。经过4 a的生长观察,结果表明,无瓣海桑在闽南漳浦县滩涂生长良好,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1.0m以上,能正常开花结果。无瓣海桑的大面积引种栽培成功,加快了当地红树林的恢复进度,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漳浦县 无瓣海桑 引种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浦县花卉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建南 赵伟达 +2 位作者 黄三阳 黄小月 赵伟民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针对漳浦县花卉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大科技投入、扶持龙头企业、开拓市场等7条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漳浦县 花卉 产业 龙头企业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浦县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苏玮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期161-163,179,共4页
红树林在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多年来,由于过度的不合理开发滩涂,严重破坏了红树林资源,盲目引种互花米草大量又占据了红树林的生存空间,使漳浦县的沿海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在短时间内恢复滨海... 红树林在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多年来,由于过度的不合理开发滩涂,严重破坏了红树林资源,盲目引种互花米草大量又占据了红树林的生存空间,使漳浦县的沿海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在短时间内恢复滨海红树林是漳浦县沿海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该文从漳浦县沿海滩涂的现状实际出发,提出了恢复红树林生态的技术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漳浦 滨海湿地 红树林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鹰尺蠖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性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守平 詹芳芳 +4 位作者 林和再 林浩宇 丁珌 宋海天 曾丽琼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8-40,61,共4页
于2022年,采用随机排列和两两组合的方法研究油桐鹰尺蠖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油桐、油茶、乌桕、尾巨桉)的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在4种寄主植物随机排列试验中,油桐鹰尺蠖幼虫对尾巨桉、油桐、乌桕的取食概率较高,分别平均为0.35、0.31、0... 于2022年,采用随机排列和两两组合的方法研究油桐鹰尺蠖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油桐、油茶、乌桕、尾巨桉)的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在4种寄主植物随机排列试验中,油桐鹰尺蠖幼虫对尾巨桉、油桐、乌桕的取食概率较高,分别平均为0.35、0.31、0.31,显著高于对油茶的取食概率。油桐鹰尺蠖幼虫对4种寄主叶碟的取食比例存在显著差异,最大的为油桐、乌桕,分别为42.90%、37.72%;其次是桉树,为28.37%;最少是油茶,仅8.13%。不同寄主两两组合试验中,幼虫对尾巨桉、油桐和乌桕的取食次数没有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油茶。综合结果表明,油桐鹰尺蠖幼虫对油桐、乌桕和尾巨桉具有明显的取食偏向,不倾向于取食油茶;但油桐、乌桕叶碟的被取食比例显著比尾巨桉高。研究结果可为探讨油桐鹰尺蠖的成灾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鹰尺蠖 取食选择性 叶碟法 油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竹笋用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双林 陈长远 +1 位作者 杨清平 王维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1-194,共4页
以麻竹笋用林优质高效为目标,在林分结构主导因子与竹笋经济性状关系研究基础上,趋势面法构建丰产林分结构模式.研究表明:丛立竹数与出笋数呈线性增长规律,与笋个体质量和规格笋比例显著相关,6株以下时,笋个体质量随立竹数增加而增加,9... 以麻竹笋用林优质高效为目标,在林分结构主导因子与竹笋经济性状关系研究基础上,趋势面法构建丰产林分结构模式.研究表明:丛立竹数与出笋数呈线性增长规律,与笋个体质量和规格笋比例显著相关,6株以下时,笋个体质量随立竹数增加而增加,9株及以上时,笋个体质量和规格笋比例显著下降;立竹胸径与笋个体质量呈线性增长趋势,与丛出笋数无显著相关;丰产林分结构模式为丛立竹数5~7株,立竹胸径5~6cm,立竹年龄3年以下,1~2龄立竹各占50%.模式增产效果好,低产林分实施后次年可增产竹笋63.5%,规格笋比例提高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笋用林 林分结构 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的绿竹笋用林丰产结构控制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双林 杨清平 陈长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1-744,共4页
根据丛生竹以竹丛为无性系单元的特点,提出了丛立竹数与根盘面积比(NIS)的丛生竹林分结构概念,以绿竹笋用竹为对象,开展了竹林地环境资源高效利用的N/S结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N/S与丛竹笋产量呈单峰抛物线形关系,N/S优化配比... 根据丛生竹以竹丛为无性系单元的特点,提出了丛立竹数与根盘面积比(NIS)的丛生竹林分结构概念,以绿竹笋用竹为对象,开展了竹林地环境资源高效利用的N/S结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N/S与丛竹笋产量呈单峰抛物线形关系,N/S优化配比为4.0~5.0株·m^-2;竹丛根盘面积与竹冠平面面积呈线性增长关系,可以通过增大初植密度、扩大竹丛根盘面积来提高环境资源利用率。丰产林分结构立竹数为9200~11500株·hm^-2,竹林竹丛根盘面积、土地利用率分别可达到2300m^2·hm^-2、23.0%,初植密度可提高到1050丛·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 丛立竹数与根盘面积比 竹冠平面面积 竹笋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竹笋用林林分结构与经济性状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双林 杨清平 +1 位作者 陈长远 王维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75-79,共5页
以绿竹笋用林优质高效培育为目标,林分结构因子组合处理为手段,研究表明:丛出笋数与立竹度呈抛物线形关系,与立竹胸径无相关;笋个体质量随丛立竹度增加而递减,立竹胸径则相反;丛竹笋经济产量与立竹度、立竹胸径符合四阶趋势面模型,与N/... 以绿竹笋用林优质高效培育为目标,林分结构因子组合处理为手段,研究表明:丛出笋数与立竹度呈抛物线形关系,与立竹胸径无相关;笋个体质量随丛立竹度增加而递减,立竹胸径则相反;丛竹笋经济产量与立竹度、立竹胸径符合四阶趋势面模型,与N/S比呈抛物线形;建立了丛立竹度7114~8694株/hm2,立竹胸径4~5cm,N/S比4.5~5.5,1~2龄立竹各占50%的丰产林分结构模式,模式增产效果显著,调控后第2年竹笋增产134.4%。提出了丛生竹散生状培育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 立竹度 立竹胸径 竹笋产量 丰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竹笋芽提前萌发促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双林 陈长远 +1 位作者 王维辉 杨清平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以绿竹林高产、高效、优质和可持续经营为目标,为促成笋芽提前萌发,采用3种措施对比试验表明:林地覆盖和提前晒目竹笋早出效果明显.3月初晒目20d,可提前出笋36d,笋期延长32d;2月中旬以砻糠覆盖30cm厚可提前出笋57d,笋期延长17d;土壤水... 以绿竹林高产、高效、优质和可持续经营为目标,为促成笋芽提前萌发,采用3种措施对比试验表明:林地覆盖和提前晒目竹笋早出效果明显.3月初晒目20d,可提前出笋36d,笋期延长32d;2月中旬以砻糠覆盖30cm厚可提前出笋57d,笋期延长17d;土壤水分供应对笋期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出笋数量和竹笋产量、质量.绿竹林地覆盖和提前晒目可作为竹业实用技术推广,指出应就竹林土壤水分精准化供应和长期立地生产力维护等技术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 笋芽 提前萌发促成技术 林地覆盖技术 提前晒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虫霉目三新记录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耀坚 张苏玮 连巧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49-252,共4页
本文报道采自福建的虫霉目三新记录。寄生于灯蛾幼虫的大孢干尸虫霉,寄生于毛蠓成虫的有味耳霉以及分离于青粪蛙便的裂孢蛙粪霉。
关键词 大孢干尸虫霉 灯蛾 有味耳霉 毛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绿僵菌对油桐鹰尺蠖幼虫的致病力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守平 何学友 +4 位作者 林和再 宋海天 郑宏 尹丽钦 何金源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6期44-49,共6页
油桐鹰尺蟻Biston suppressaria(Guenee)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近年来在速生枚■树林分中大面积发生,造成较大的损失。文中研究了不同来源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生长与产孑包特性及对油桐鹰尺蟆幼虫的致病力,旨在筛选... 油桐鹰尺蟻Biston suppressaria(Guenee)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近年来在速生枚■树林分中大面积发生,造成较大的损失。文中研究了不同来源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生长与产孑包特性及对油桐鹰尺蟆幼虫的致病力,旨在筛选出高效防治该虫的生物资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绿僵菌菌株间菌落生长速度和产葩量差异显著,MaZPTR-01菌株15d的菌落直径为6.5 cm,显著较其它菌株大;MaFZ-13和MaZPTR-01菌株培养15 d产胞量最高,分别为1.33 x 108子cm和1.28x10蔦包子-cm'2o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油桐鹰尺蟆幼虫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接种MaFZ-13和MaZPTR-01菌株的幼虫校正死亡率、僵虫率均较其它菌株高,接种后15 d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4.5%、92.7%,僵虫率分别为75%、61.7%;这2个菌株的致死中时(LT50)显著比其它菌株短,分别为4.34和4.52d。绿僵菌MaFZ-13和MaZPTR-01菌株对油桐鹰尺護幼虫的致病力强,且具有良好的生产性状,可作为该虫的生物防治资源进一步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油桐鹰尺蟻 致死中时(LT50) 僵虫率 枝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防护林木麻黄优良品种采穗圃营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金水 柯玉铸 +5 位作者 陈端钦 林喜金 徐金狮 曾国强 陈胜 李秀明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对福建沿海防护林木麻黄采穗圃的营建与生产技术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木麻黄采穗圃的母株定植密度以0.8 m×0.5 m较为适宜;以40 cm截干高度的母株所采的木麻黄穗条为最多;1年生母株的穗条水培的出根率达90%以上;第3年穗条的出根率... 通过对福建沿海防护林木麻黄采穗圃的营建与生产技术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木麻黄采穗圃的母株定植密度以0.8 m×0.5 m较为适宜;以40 cm截干高度的母株所采的木麻黄穗条为最多;1年生母株的穗条水培的出根率达90%以上;第3年穗条的出根率仍在50%以上,木麻黄采穗圃作为无性快繁水培苗可持续使用3 a以上;共培育了速生抗病木麻黄2号(P10-33)、3号(粤501),抗风抗虫的惠1、C38、C44等抗逆无性系的出根苗600多万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抗逆无性系 采稳圃 营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述5种危害桉树的食叶害虫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守平 曾丽琼 +5 位作者 林和再 林曦碧 宋海天 尹丽钦 黄仕君 《福建林业》 2020年第3期28-32,48,共6页
本文记述了桉树落祝蛾Epimactis talantis Meyrick、曲线苹枯叶蛾Odonestis via Moore、星黄毒蛾Euproctis flavinata(Walker)、直角点足毒蛾Redoa anserella Colenete沙罗双透点黑斑蛾Trypanophora semibyalina argyrospila Walker等5... 本文记述了桉树落祝蛾Epimactis talantis Meyrick、曲线苹枯叶蛾Odonestis via Moore、星黄毒蛾Euproctis flavinata(Walker)、直角点足毒蛾Redoa anserella Colenete沙罗双透点黑斑蛾Trypanophora semibyalina argyrospila Walker等5种危害按树新的食叶害虫。其中桉树落祝蛾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曲线草枯叶蛾为福建新记录种。同时,对它们的寄主、分布、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简述,供生产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新害虫 食叶害虫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防护林抗虫木麻黄优良无性系水培苗试验与应用
16
作者 黄金水 柯玉铸 +4 位作者 徐金狮 何学友 林秀明 丁珌 陈文山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1期1-3,15,共4页
文章报道了抗虫木麻黄的水培苗出根率与穗条的关系、如何提高抗虫木麻黄种源水培出根率以及在福建沿海营建示范林等试验结果。2年抗虫C44木麻黄种源无性系与2年惠1无性系间的穗条出根率差异显著,惠1平均57.3%,而C44种源平均仅8.3%;但抗... 文章报道了抗虫木麻黄的水培苗出根率与穗条的关系、如何提高抗虫木麻黄种源水培出根率以及在福建沿海营建示范林等试验结果。2年抗虫C44木麻黄种源无性系与2年惠1无性系间的穗条出根率差异显著,惠1平均57.3%,而C44种源平均仅8.3%;但抗虫C44的2年实生苗穗条平均出根率达90%。1年采穗圃中采取的天然杂交、速生抗虫种源苗木穗条比原有抗虫种源穗条平均出根率提高5倍,2年幼林高生长提高50%。5年来培育出木麻黄抗虫种源苗木和抗性优良无性系苗木共495万多株;营造木麻黄抗性优良水培苗示范林23.3 hm2,主要蛀干害虫平均虫株率仅为1.6%;推广二代更新木麻黄防护林80 hm2,造林2 a之后,推广林的高生长平均达3.2 m,平均保存率在88%以上,虫株率平均为1.3%,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抗虫种源 无性系 水培育苗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固体发酵菌丝生长阶段温度与CO_(2)变化
17
作者 蔡守平 杨际伟 +4 位作者 曾丽琼 林和再 兰翔 谢峥 何学友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15-20,61,共7页
采用固体发酵箱进行球孢白僵菌固体发酵中试试验,对菌丝不同生长阶段的温度、CO_(2)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0~24 h为发酵准备期(延滞期),白僵菌菌丝生长慢,固体培养料温度呈小幅上升的趋势,维持在22℃左右,发酵箱内CO_(2)浓度则呈现逐... 采用固体发酵箱进行球孢白僵菌固体发酵中试试验,对菌丝不同生长阶段的温度、CO_(2)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0~24 h为发酵准备期(延滞期),白僵菌菌丝生长慢,固体培养料温度呈小幅上升的趋势,维持在22℃左右,发酵箱内CO_(2)浓度则呈现逐渐升高的状态,从2000 mg·m^(-3)逐渐上升到5000 mg·m^(-3);24~48 h为菌丝初始生长期(升温期),菌丝逐步生长,固体培养料温度急剧上升,发酵箱内形成了明显的温度梯度和CO_(2)梯度,上层与下层温度差异可达5℃以上,上层CO_(2)浓度从5000 mg·m^(-3)上升至13000 mg·m^(-3)左右,下层CO_(2)浓度从5000 mg·m^(-3)升到6500 mg·m^(-3)左右;48~96 h为菌丝旺盛生长期(稳定期),菌丝大量生长,但固体培养料的发酵温度逐渐降低;96 h以后为产孢期,该阶段固体料温度依然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逐渐下降接近或略高于室温。通过加入空气内循环系统,可消除发酵箱内温度梯度,并降低CO_(2)浓度梯度,促进发酵箱内菌丝生长均匀。研究结果可为白僵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固体发酵 温度 CO_(2)浓度 发酵箱 空气内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尺蠖幼虫不同危害时期施药防治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和再 蔡守平 +3 位作者 何学友 曾丽琼 宋海天 吴庆全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1期33-35,共3页
桉树尺蠖是闽南地区桉树林中发生最严重的食叶害虫,为控制其危害,确定最佳防治适期,通过采用林间喷洒2%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粉剂的方法,比较第1代幼虫危害早期(5月2日)、危害中期(5月13日)和危害后期(5月30日)分别进行防治的效果,结果表... 桉树尺蠖是闽南地区桉树林中发生最严重的食叶害虫,为控制其危害,确定最佳防治适期,通过采用林间喷洒2%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粉剂的方法,比较第1代幼虫危害早期(5月2日)、危害中期(5月13日)和危害后期(5月30日)分别进行防治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第1代尺蠖幼虫危害早期,每667 m^(2)使用500 g药剂进行防治,5 d后虫口减退率为97.5%;危害中期每667 m^(2)施用500 g药剂进行防治,5 d后虫口减退率为95.3%;危害后期每667 m^(2)施用1000 g药剂进行防治,5 d后虫口减退率为83.9%,明显比早期和中期开展防治的低。危害早期和中期施药防治,第2代幼虫不产生危害;而危害后期开展防治,第2代幼虫仍有轻度危害。在危害中期以前防治对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损失有显著作用,同时还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尺蠖 幼虫 药剂防治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沙地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的引种推广试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金和 林伟龙 +1 位作者 许双该 王栋梁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0-82,共3页
1994年从广东引进 3个木麻黄无性系 ,在本地育苗 ,小面积试验造林 ,按常规经营条件进行管理 ,各生长指标分别是本地品种 (对照 )的 2~ 7倍 ,大大超过部颁的木麻黄速生丰产林标准。引进的 3个木麻黄无性系比本地品种适应性好、生长快、... 1994年从广东引进 3个木麻黄无性系 ,在本地育苗 ,小面积试验造林 ,按常规经营条件进行管理 ,各生长指标分别是本地品种 (对照 )的 2~ 7倍 ,大大超过部颁的木麻黄速生丰产林标准。引进的 3个木麻黄无性系比本地品种适应性好、生长快、抗性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无性系 引种 迹地更新造林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沙地湿地松生长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伟龙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54-56,共3页
从7年生的沙地湿地松实验林调查材料表明,实验林历年生长量均达到湿地松速生丰产林部颁标准,证实了湿地松适宜沙地生长,且长势好、生长快。
关键词 沿海沙地 湿地松 生长量 平均胞径 每公顷蓄积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