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孙乐刚 刘玲 +2 位作者 王静静 于婷婷 宋宇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48例口腔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TGF-β1 mRNA表...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48例口腔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用SPSS 13.0软件包中的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GF-β1mRNA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质,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TGF-β1 mRN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分级无关;TGF-β1 mRNA的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TGF-β1 mRNA的高表达可能在口腔鳞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TGF-Β1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部复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2
作者 贾港杰 曹璋 +5 位作者 杨勇 李建卫 王文龙 李俊霏 刘璇 左金华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4,共3页
孤立性纤维性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好发于胸膜,发生于颞部者极其罕见。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颞部复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并复习文献。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病理学特征 复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孙乐刚 王芳 +3 位作者 刘玲 宋宇峰 杨佑成 王丽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与定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8例OSCC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VCAM-1mRNA和VCAM-1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进行检测,比较VCAM-1在不... 目的研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与定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8例OSCC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VCAM-1mRNA和VCAM-1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进行检测,比较VCAM-1在不同口腔组织中的表达率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VCAM-1蛋白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和胞膜,VCAM-1mRNA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VCAM-1mRNA和VCAM-1蛋白在OSCC中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VCAM-1mRNA表达与VCAM-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OSCC中淋巴结转移者VCAM-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OSCC中VCAM-1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与巨噬细胞浸润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孙乐刚 刘玲 宋宇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在口腔鳞癌巨噬细胞浸润、聚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口腔鳞癌组织中VCAM-1的表达和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光镜下进行巨噬细胞计数和VCAM-...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在口腔鳞癌巨噬细胞浸润、聚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口腔鳞癌组织中VCAM-1的表达和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光镜下进行巨噬细胞计数和VCAM-1表达的分级。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VCAM-1的表达率(64.58%)和巨噬细胞计数(81.04±12.00)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口腔鳞癌组织中VCAM-1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P<0.01),并与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有关(P<0.01)。结论:VCAM-1可能对巨噬细胞在口腔鳞癌中的浸润、聚集起调节作用,参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巨噬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与头颈部鳞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凌楠 周思远 +1 位作者 刘晓燕 王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3-411,共9页
目前,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致病因素中,除了公认的吸烟和过量饮酒之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日益受到关注,并已被视为一种新兴的独立致病要素。HPV相... 目前,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致病因素中,除了公认的吸烟和过量饮酒之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日益受到关注,并已被视为一种新兴的独立致病要素。HPV相关的HNSCC不仅具有预后良好的独特临床特点,而且其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紧密互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HPV及其诱发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在HNSCC的发病、进展、治疗及转归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综述HPV阳性HNSCC的免疫逃逸机制,探讨HPV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以及其与宿主适应性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另外,本文将分析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改善HPV相关HNSCC预后方面的潜在价值,并评估免疫分析在预后预测中的潜在应用。此外,我们将针对性地讨论HPV相关HNSCC的新兴免疫治疗方法和策略,以期促进针对HPV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在HNSCC,特别是免疫反应活跃的口咽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VCAM-1 mRNA表达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聚集的意义
6
作者 孙乐刚 刘玲 +3 位作者 王芳 宋宇峰 杨佑成 王丽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mRNA,VCAM-1 mRNA)的表达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计数的关系,探讨VCAM-1 mRNA在口腔鳞癌巨噬细胞浸润、聚... 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mRNA,VCAM-1 mRNA)的表达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计数的关系,探讨VCAM-1 mRNA在口腔鳞癌巨噬细胞浸润、聚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1999~2005年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切除的48例口腔鳞癌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标本,应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分别检测口腔鳞癌组织VCAM-1 mRNA的表达和TAMs的浸润情况,光镜下进行VCAM-1 mRNA表达的分级和TAMs计数,分析VCAM-1 mRNA表达和TAMs计数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口腔鳞癌中VCAM-1 mRNA的表达率(70.83%)和TAMs计数(81.04±12.00)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0,39.80±7.84;P均<0.01);口腔鳞癌中VCAM-1 mRNA的表达与巨噬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5),并与口腔鳞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TAMs在口腔鳞癌中的浸润、聚集可能受到VCAM-1的调节,并参与肿瘤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浸润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阵列分析DDX5影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郭琦 刘春霞 +6 位作者 王静静 左金华 王芳 宋娇娇 于栋林 马向瑞 王文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0-816,共7页
目的:探讨DDX5解旋酶(DDX5)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组织微阵列芯片分析DDX5相关mRNA表达谱数据,并用R软件筛选差异mRNAs(DEGs)。使用GEPIA 2、TCGA数据库预测DDX5的表达水平。通过RT-qPCR、免疫组化、Western b... 目的:探讨DDX5解旋酶(DDX5)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组织微阵列芯片分析DDX5相关mRNA表达谱数据,并用R软件筛选差异mRNAs(DEGs)。使用GEPIA 2、TCGA数据库预测DDX5的表达水平。通过RT-q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DDX5表达水平。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筛选差异circRNAs(DECs)、差异miRNAs(DEMIs)构建DDX5竞争内源性RNA网络(ceRNA)。Cytoscape软件可视化ceRNA网络图,进一步筛选出调控轴。结果:组织芯片筛选发现HNSCC中DDX5表达上调。免疫组化验证DDX5阳性染色更集中于鳞癌细胞核;qPCR结果提示DDX5 mRNA在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有临床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DDX5蛋白在组织中高表达。在ceRNA网络中确定了相关HNSCC轴circRNA-039626-miR-222-5p-DDX5。结论:DDX5在HNSCC中高表达,并且circRNA-039626-miR-222-5p-DDX5轴可能是HNSCC发生发展的潜在调控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X5解旋酶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ceRNA 微阵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下菌斑中微生物与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姜明露 范志伟 +4 位作者 刘春霞 马向瑞 王文龙 崔彩云 王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0-848,共9页
目的:探讨特殊微生物群落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70岁受试者40人分别为中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组(CP.T2DM,n=15)、中重度牙周炎组(CP,n=15)、健康人组(N,n=10)。记录受试者基本信息、牙周临床... 目的:探讨特殊微生物群落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70岁受试者40人分别为中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组(CP.T2DM,n=15)、中重度牙周炎组(CP,n=15)、健康人组(N,n=10)。记录受试者基本信息、牙周临床指标及血糖等,收集(n=40)龈下菌斑,提取样本DNA,用Illumina NovaSeq6000平台进行基因测序,用Uparse、SPSS等相应软件分析龈下菌斑微生物多样性、生态特征及功能。结果:测序筛选得到共聚类为22个门、30个纲、73个目、129个科、265个属、481个种水平物种。Beta多态性分析显示CP.T2DM组和CP组样本物种组成更相似。3组间Alpha多态性分析显示CP.T2DM组和CP组中的物种丰富度及均匀度显著高于N组(P<0.01)。3组间Venn图分析结果显示CP.T2DM组龈下菌斑的物种丰富程度最高,CP组次之,N组最低。在属水平,Klebsiella和Bifidobacterium在CP.T2DM组中均显著大于CP组和N组(P<0.05),在CP组与N组中无显著性差异。在种水平,CP.T2DM组中的Capnocytophaga leadbetteri显著大于CP组和N组(P<0.05),在CP组与N组中无显著性差异。CP.T2DM、CP及N组间的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差异。CP.T2DM组龈下菌群的物种丰富程度高于CP组和N组。结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龈下菌群中Klebsiella、Bifidobacterium、Capnocytophaga leadbetter的增加可能与T2DM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牙周炎 2型糖尿病 龈下菌斑 微生物群落 16SrD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玉良 杨驰 +2 位作者 房兵 陈敏洁 张伟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19~31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前牙开!、后牙早接触和Ⅱ类错!,... 目的探讨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19~31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前牙开!、后牙早接触和Ⅱ类错!,影像学检查见髁突骨质吸收、高度降低、体积减小、形态不规则,下颌支高度降低,常伴有下颌支及髁突的发育不足;MRI表现为髁突乃至下颌支骨髓腔信号降低呈黑色无信号区。10例患者中4例髁突切除后内窥镜辅助下肋骨-软骨移植重建髁突,2例患者行关节盘复位修补术,4例患者未作治疗。结果4例重建髁突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重建的关节形态和功能良好,具有稳定的!关系;2例关节盘复位修补患者术后随访4~6个月,开!无明显加重,但髁突吸收区域亦未见适应性改建。结论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确诊;肋骨-软骨移植重建髁突是治疗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髁突吸收 诊断 治疗 髁突切除 肋骨-软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手术置入涤轮薄片预防Frey综合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曲延刚 孙乐刚 +3 位作者 王玉良 张玉根 李涛 张加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腮腺手术 FREY综合征 涤轮薄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竹云 左金华 +3 位作者 王丽芳 吴淑华 李纪奎 杨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导管结扎后腺体组织的生物学变化。方法:用SD大鼠建立动物模型,将其右侧腮腺主导管结扎;定期获取标本,制备组织切片,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形态计量等方法,观察术后不同阶段腮腺组织中腺泡、肌上皮细胞... 目的:探讨腮腺导管结扎后腺体组织的生物学变化。方法:用SD大鼠建立动物模型,将其右侧腮腺主导管结扎;定期获取标本,制备组织切片,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形态计量等方法,观察术后不同阶段腮腺组织中腺泡、肌上皮细胞、导管及间质的形态变化及体积分数。结果: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组织开始萎缩,其中腺泡体积分数逐渐减少,至30d时已完全消失;间质、导管及肌上皮细胞体积分数增加;各时间组中各组织成分的体积分数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萎缩后的腺体最终由扩张及增生的导管、间质(主要含纤维结缔组织)及肌上皮细胞组成。结论:腮腺主导管结扎后可促使腺体发生萎缩,从而避免腮腺区域术后涎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导管 结扎 萎缩 腺泡 肌上皮细胞 形态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和PDCD5在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曲贝贝 左金华 +1 位作者 朱玉红 王丽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5(PDCD5)在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20例正常腮腺组织(A组)、40例多形性腺瘤(B组)及45例黏液表皮样癌(C组)组织中Survivin和PDCD5蛋...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5(PDCD5)在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20例正常腮腺组织(A组)、40例多形性腺瘤(B组)及45例黏液表皮样癌(C组)组织中Survivin和PDCD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Survivin在A、B、C组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27.5%、55.6%(χ2=14.556,P<0.01),PDC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65%、33.3%(χ2=17.439,P<0.01);(2)Survivin和PDCD5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3)Survivin和PDCD5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χ2=4.500,P=0.034,γs=-0.316)。结论:Survivin高表达,PDCD5低表达在在黏液表皮样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MEC) 存活素 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5(PDCD5)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双染技术观察大鼠萎缩腮腺中肌上皮细胞的增殖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多文 左金华 +4 位作者 毛玉龙 朱玉红 宋守君 王丽芳 宋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 观察大鼠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萎缩及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 MEC)的增殖变化规律。 方法: 对78 只Wistar大鼠结扎右侧腮腺主导管,HE染色观察正常腮腺及主导管结扎后0(对照)、1、3、5、7、14、21、30、60、90、120... 目的: 观察大鼠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萎缩及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 MEC)的增殖变化规律。 方法: 对78 只Wistar大鼠结扎右侧腮腺主导管,HE染色观察正常腮腺及主导管结扎后0(对照)、1、3、5、7、14、21、30、60、90、120、150、180 d腮腺的组织学变化(n=6),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方法定量分析MEC在腮腺萎缩不同时间点的增殖率及分布情况。 结果: 主导管结扎后,腮腺腺泡细胞逐渐凋亡消失,大量导管样结构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并伴炎性细胞浸润。导管结扎后第3天,MEC快速增殖,5 d时增殖率达到峰值,7 d后MEC增殖率降低,30~150 d时MEC增殖率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180 d时未观察到增殖的MEC,MEC总数显著减少。 结论: 结扎腮腺导管诱导腺体萎缩的过程中MEC早期增殖,随后增殖活力下降、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细胞增殖 腮腺 萎缩 导管结扎 免疫组化双重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内窥镜辅助肋骨-软骨移植重建下颌髁突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玉良 杨驰 +2 位作者 邱亚汀 陈敏洁 张善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4-536,54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耳前切口关节内窥镜辅助肋骨-软骨移植重建髁突的可行性。方法对33例(49侧)颞下颌关节疾患,经耳前切口行髁突切除等病灶处理后充分分离下颌支表面骨膜,制备植骨床,行颌间固定;常规切取肋骨-软骨并修整形态;经颊部3~4mm小切... 目的探讨经耳前切口关节内窥镜辅助肋骨-软骨移植重建髁突的可行性。方法对33例(49侧)颞下颌关节疾患,经耳前切口行髁突切除等病灶处理后充分分离下颌支表面骨膜,制备植骨床,行颌间固定;常规切取肋骨-软骨并修整形态;经颊部3~4mm小切口穿入颊部穿通器,在内窥镜监视下,利用小型接骨板将肋骨-软骨置于下颌支外侧,完成坚固内固定。结果33例患者在关节内窥镜辅助下均顺利地完成了髁突的重建,术中视野清晰,固定稳固,无严重出血、螺钉松脱及颅脑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无面瘫。影像学检查证实肋骨-软骨移植物与下颌支、关节窝保持良好的位置关系。结论经耳前切口关节内窥镜辅助肋骨-软骨移植重建髁突具有手术创伤小、用时短、切口小、术后无明显瘢痕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髁突 重建 关节内窥镜 肋骨-软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杰 左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317-4318,共2页
缺血坏死是临床常见棘手问题。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血供不足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其两个重要原因。bFGF对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如毛细血管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迁移增生、胶原合成、小血管腔形成等均有明显促进... 缺血坏死是临床常见棘手问题。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血供不足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其两个重要原因。bFGF对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如毛细血管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迁移增生、胶原合成、小血管腔形成等均有明显促进作用,是体内发现的最为有效的促血管再生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再生 缺血再灌注损伤 新生血管形成 内皮细胞迁移 缺血坏死 发病机制 血供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2-OT/SOX2轴通过Gli1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调控肺鳞癌H520细胞的迁移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洪亮 曾莉莉 +5 位作者 武艳 苗双 倪娜 刘乃国 陈微微 杜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31-1439,共9页
目的 探讨SOX2-OT在肺鳞癌细胞H520迁移能力调控中的作用并阐明其机制。方法 选用肺癌细胞株中SOX2-OT高表达的肺鳞癌细胞H520,敲低其SOX2-OT转录水平,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穿膜实验对细胞迁移能力进行检测,qRT-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上... 目的 探讨SOX2-OT在肺鳞癌细胞H520迁移能力调控中的作用并阐明其机制。方法 选用肺癌细胞株中SOX2-OT高表达的肺鳞癌细胞H520,敲低其SOX2-OT转录水平,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穿膜实验对细胞迁移能力进行检测,qRT-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的表达。通过过表达Gli1进一步分析SOX2-OT的作用机制;用miR-200c抑制剂或类似物转染细胞,分析SOX2-OT对Gli的正向调控机制。结果 敲低SOX2-OT抑制了H52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伴随着细胞EMT表型的变化。SOX2-OT能够正向调控转录因子Gli1,Gli1过表达可逆转SOX2-OT敲低对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miR-200c抑制剂可有效逆转SOX2-OT敲低导致的SOX2下调。结论 SOX2-OT/SOX2轴通过Gli1介导的EMT过程来调控肺鳞癌细胞H520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2-OT H520细胞 GLI1 SOX2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及Bax在大鼠腺体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红 左金华 +5 位作者 王丽芳 朱玉红 杨勇 王芳 宋冰 毛玉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8-762,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腮腺主导管结扎后B cell lymphoma 2(Bcl-2)、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在腺体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2只Wistar大鼠进行不同时间点腮腺主导管结扎建立腮腺萎缩模型;分别于术后1、3、5、7、14... 目的:探讨大鼠腮腺主导管结扎后B cell lymphoma 2(Bcl-2)、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在腺体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2只Wistar大鼠进行不同时间点腮腺主导管结扎建立腮腺萎缩模型;分别于术后1、3、5、7、14、21、30、60、90、150、180 d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cl-2、Bax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主导管结扎后7 d多数腺泡细胞萎缩消失。Bcl-2和Bax在正常腺体组织中呈低水平表达。主导管结扎后不同时间点Bcl-2和bax在腺体中呈高表达,3 d时Bax表达达到峰值(1.99±0.10),21 d时Bcl-2的表达达到峰值(3.02±0.10),随后Bcl-2及Bax表达均降低。Bcl-2/Bax比值在1~21 d升高,随后降低并趋于稳定。结论:腮腺主导管结扎后Bax、Bcl-2的表达与腮腺萎缩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细胞凋亡 BCL-2基因 BA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光萍 杨佑成 +1 位作者 刘永涛 蔡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29-2231,共3页
目的:体外优化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纯化、扩增,同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获得足量细胞用于材料细胞的相容性研究。方法:抽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相结合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其增殖和生长特性... 目的:体外优化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纯化、扩增,同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获得足量细胞用于材料细胞的相容性研究。方法:抽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相结合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其增殖和生长特性,绘制生长曲线,测定贴壁率。结果: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相结合得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高,性状稳定,生长曲线相似,传代后第12小时贴壁率高达90%;Giemsa染色光镜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单核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长多边形。结论:建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最适条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强,可作为材料细胞相容性研究的受试细胞,并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网架转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道峰 左金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21-423,共3页
脱细胞真皮基质是最近几年兴起来的一种天然生物材料,已有在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烧伤整形、牙周病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报道。笔者着重就其结构与特性、异体移植后的生物学转归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基质 成纤维细胞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测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亚型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道峰 左金华 +2 位作者 强艳丽 邹亚楠 武目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48-1750,共3页
目的:研究脱细胞真皮基质异体移植后不同时期胶原亚型的变化。方法:移植脱细胞真皮基质于大鼠背部皮肌下,分别于术后1、2、3、4、8、16、24周切取标本,切片常规HE染色,并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分析Ⅰ/Ⅲ型胶原比例。结果:HE染色,2周,成... 目的:研究脱细胞真皮基质异体移植后不同时期胶原亚型的变化。方法:移植脱细胞真皮基质于大鼠背部皮肌下,分别于术后1、2、3、4、8、16、24周切取标本,切片常规HE染色,并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分析Ⅰ/Ⅲ型胶原比例。结果:HE染色,2周,成纤维细胞(FB)增多,新生胶原增加;4周,见不到典型的FB;8周,胶原纤维排列平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下见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支架具有明显的层次感。0点、1、2、3、4、8、16、24周Ⅰ/Ⅲ型胶原比例分别为2.88±0.15、2.81±0.27、2.22±0.28、1.96±0.17、1.85±0.23、2.02±0.22、2.43±0.27、2.73±0.25(F=16.84)。2、3、4和8周数值与0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可观测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亚型动态变化;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亚型不同时期呈现规律性升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移植 脱细胞真皮基质 胶原亚型 天狼星红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