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乳腺癌病理学分型的建议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树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8-169,共2页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正在准备修订我国的乳腺癌组织学分型方案。为此,笔者根据文献中已报道的乳腺癌分型方案〔1~8〕,参照有关文献和本单位的随访资料,依据下列3项原则,提出了乳腺癌病理学分型的设想。原则如下:...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正在准备修订我国的乳腺癌组织学分型方案。为此,笔者根据文献中已报道的乳腺癌分型方案〔1~8〕,参照有关文献和本单位的随访资料,依据下列3项原则,提出了乳腺癌病理学分型的设想。原则如下:(1)简便实用,易于掌握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病理学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祥盛 张磊磊 +2 位作者 吴淑华 张燕 李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病理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 4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作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 ,并随访。结果  3例为瘤壁结节型 ,1例为混合型。组织学上 2例以梁状结构为主 ,2例梁状结构中混有巢状结...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病理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 4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作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 ,并随访。结果  3例为瘤壁结节型 ,1例为混合型。组织学上 2例以梁状结构为主 ,2例梁状结构中混有巢状结构。免疫表型 4例Syn和CgA均阳性 ,2例NSE、降钙素阳性 ,1例生长抑素阳性 ,TG滤泡区阳性 ,而类癌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甲状腺肿类癌 临床观察 病理观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SNRPA的表达及相关分子机制
3
作者 王思佳 崔敏 +4 位作者 李炳媚 佟美辰 周娜 张骞 曹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3-861,867,共10页
目的 探讨小核核糖核蛋白多肽A(small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polypeptide A, SNRP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SNR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SNRPA水平... 目的 探讨小核核糖核蛋白多肽A(small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polypeptide A, SNRP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SNR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SNRPA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5例新鲜胃癌和癌旁组织中SNRPA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GC-803和GES-1细胞中SNRPA的表达。通过RNA干扰技术和细胞功能实验检测SNRPA表达对胃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 SNR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组织SNRPA水平诊断胃癌的AUC为0.90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SNRPA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较短。SNRPA表达与肿瘤大小、Ki67、浸润深度、p53表达状态具有相关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SNRPA沉默抑制了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Cyclin D1、N-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SNRPA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是胃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NRPA 预后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祥盛 宋茂玲 +1 位作者 李冰 吴淑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39-541,I070,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良恶性区别的标准。方法:对6例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良性4例,恶性2例,进行临床病理观察,AgNOR计数及术后随访。结果:恶性者瘤细胞有轻至中度异型性,且见到分裂象,单纯性和复合性小管减少,... 目的:探讨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良恶性区别的标准。方法:对6例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良性4例,恶性2例,进行临床病理观察,AgNOR计数及术后随访。结果:恶性者瘤细胞有轻至中度异型性,且见到分裂象,单纯性和复合性小管减少,伴有梁状或弥漫性颗粒细胞瘤样成分。临床随访转移在术后5年以上。结论:此瘤是一种真性肿瘤,可分为单纯型、颗粒细胞为主型和支持细胞为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鉴别诊断 环状小管性索瘤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肿瘤继发腹膜黑色素沉着症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祥盛 张磊磊 +3 位作者 崔秋霞 田东 吕增华 朱玉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继发腹膜黑色素沉着症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对3例卵巢肿瘤继发腹膜黑色素沉着症作了临床病理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并作了随访。结果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17、29和23岁。例1卵巢囊性肿物,腹腔内多个大小不等...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继发腹膜黑色素沉着症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对3例卵巢肿瘤继发腹膜黑色素沉着症作了临床病理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并作了随访。结果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17、29和23岁。例1卵巢囊性肿物,腹腔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灰褐色肿物,切面囊内充满墨汁样液体。例2做了卵巢肿瘤姑息手术,术中检查腹腔和盆腔内有浓稠的墨汁样黑色素沉着。例3瘤体内有皮脂、毛发和充盈黑色液体的囊性结节。镜检:除例1伴发浆液性囊腺瘤,例3伴发囊性畸胎瘤外,3例病变基本相似,主要由胞质充满黑色素的细胞和胞质内无色素的细胞组成。绝大部分区域以前者占优势,纤维组织增生并纤维化,大量色素沉着使原有结构被掩盖。例1见少量破骨样多核巨细胞,腹膜和网膜内亦有大量黑色素沉着和纤维组织增生。例3Fontana染色阳性,普鲁士蓝染色阴性。例1免疫组化染色胞质内含有色素颗粒和无色素颗粒的细胞均有部分细胞HMB-45阳性,浆液性囊腺瘤内衬的上皮CK呈阳性,胞质内含有色素颗粒和无色素颗粒的细胞CK呈阴性,S-100、CD68、MC、CD34、ER、PR和NSE均阴性。结论腹膜黑色素沉着症为卵巢肿瘤和胃肠道发育畸形继发的一种良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腹膜黑色素沉着症 畸胎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例胆囊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与MG-7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祥盛 田东 +4 位作者 吴淑华 张燕 韩玉贞 李冰 马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对22例胆囊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进行研究,着重观察其组织学改变及MG-7的含量和分布。提出高分化腺癌中存在腺瘤样型和恶性杯状细胞型。MG-7在腺瘤、癌旁上皮阴性,胆囊癌阳性率61.1%,以低分化腺癌最高(7... 对22例胆囊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进行研究,着重观察其组织学改变及MG-7的含量和分布。提出高分化腺癌中存在腺瘤样型和恶性杯状细胞型。MG-7在腺瘤、癌旁上皮阴性,胆囊癌阳性率61.1%,以低分化腺癌最高(7/8),与高分化腺癌(4/1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结内转移性癌MG-7可呈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上皮性 MG-7 病理学 腺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在胃癌病理—生物学分型中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树华 郑国均 +2 位作者 吴照敏 赵景民 吴淑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1-262,共2页
本文基于生物学行为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这一事实,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胃癌作了新的病理—生物学分型的尝试.依肿瘤的生长方式将胃癌分为膨胀型和浸润型,每型再据CEA免疫组化标记分作阳性和阴性两个亚型.结果表明,本文的分型较文献中... 本文基于生物学行为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这一事实,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胃癌作了新的病理—生物学分型的尝试.依肿瘤的生长方式将胃癌分为膨胀型和浸润型,每型再据CEA免疫组化标记分作阳性和阴性两个亚型.结果表明,本文的分型较文献中的分型更能体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故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结核病1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树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9-140,共2页
乳腺结核病是一种不常见的特殊感染性疾病。有关其感染途径、分型存在不同观点。为此,我们将所遇14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对其感染途径及分型作一探讨。
关键词 乳腺结核 结核病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软骨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9
作者 吴淑华 张祥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5-175,共1页
颌骨软骨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吴淑华,张祥盛在我院1977~1990年687例口腔外检资料中,发现颌骨软骨肉瘤4例,占同期口腔外检的0.5%,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20~45岁,均为偶尔发现肿块、面... 颌骨软骨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吴淑华,张祥盛在我院1977~1990年687例口腔外检资料中,发现颌骨软骨肉瘤4例,占同期口腔外检的0.5%,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20~45岁,均为偶尔发现肿块、面部肿胀而就诊。发生于上颌骨3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肿瘤 软骨肉瘤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例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10
作者 张燕 张祥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3-163,共1页
72例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张燕,张祥盛本文观察72例经手术切除的椎间盘及椎管内、外软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就其发生机制作初步探讨。1材料和方法在224例椎间盘突出症中,选取72例病史1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 72例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张燕,张祥盛本文观察72例经手术切除的椎间盘及椎管内、外软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就其发生机制作初步探讨。1材料和方法在224例椎间盘突出症中,选取72例病史1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X线摄片、椎管造影或CT检查确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态测量在胃癌病理—生物学分型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树华 郑国均 +2 位作者 吴照敏 雷国华 吴淑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生物学行为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而核面积是影响因素中最重要一个。本文按生长方式对胃癌作了新的病理生物学分型的尝试,把胃癌分作膨胀型和浸润型,每型又依核面积大小分为大核型和小核型。结果表明,本文的分型较其他分型更能体现... 生物学行为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而核面积是影响因素中最重要一个。本文按生长方式对胃癌作了新的病理生物学分型的尝试,把胃癌分作膨胀型和浸润型,每型又依核面积大小分为大核型和小核型。结果表明,本文的分型较其他分型更能体现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型 胃肿瘤 形态测量
全文增补中
乳腺癌组织中VEGF-C和uP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韩艳春 刘鲁英 +2 位作者 王霞 于宁 杨东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和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VEGF-C和uPA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表达与乳...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和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VEGF-C和uPA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C和uPA在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EGF-C和uP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两者表达存在正相关(r=0.287,P<0.05),并与乳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P>0.05)。VEGF-C和uPA高表达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低于低表达者的生存期。结论 VEGF-C和uPA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EGF-C和uPA的表达可辅助用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VEGF-C U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骨桥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鲁英 韩艳春 +1 位作者 赵铭锋 吴淑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及其联合检测在判断胃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法检测108例胃癌组织中OPN及CTGF的表达,分析OPN、CTGF表达与患者...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及其联合检测在判断胃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法检测108例胃癌组织中OPN及CTGF的表达,分析OPN、CTGF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术后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TNM III/IV期患者中OPN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01),OPN阳性的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02)和远处转移(P=0.022),并且OPN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正相关(P=0.015)。CTGF高表达常见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P=0.038)。OPN阳性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OPN阴性的患者(P<0.001)。高表达CTGF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CTGF的患者(P=0.003)。分析联合检测OPN和CT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发现OPN阳性/CTGF高表达组、OPN阳性/CTGF低表达或者OPN阴性/CTGF高表达组与OPN阴性/CTGF低表达组3组之间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4.2%3、4.1%6、0.5%,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1)和OPN/CTGF联合表达水平(P<0.001)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组织中OPN、CT-GF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尤其是联合检测OPN/CTGF两种蛋白是指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骨桥蛋白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淋巴结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PIK3CA和PIK3C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燕炜 吴淑华 +2 位作者 李扬扬 高向前 孟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观察癌基因PIK3CA、PIK3CB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并分析PIK3CA和PIK3CB的表达对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结合图像进行分析,探讨PIK3CA和PIK3CB在大肠癌组织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癌基因PIK3CA、PIK3CB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并分析PIK3CA和PIK3CB的表达对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结合图像进行分析,探讨PIK3CA和PIK3CB在大肠癌组织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PIK3CA mRNA和PIK3CB mRNA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回访125例大肠癌术后患者,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结果在300例大肠癌蜡块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PIK3CA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10.087 9±2.148 7、6.937 6±2.065 3,PIK3CB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15.870 6±2.877 7、8.693 2±2.442 4。PIK3CA和PIK3CB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68,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相比,大肠癌组织中PIK3CA mRNA和PIK3CB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二者表达结果呈正相关(r=0.74,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PIK3CA和PIK3CB蛋白表达水平同样升高,二者表达结果呈正相关(r=0.71,P<0.05);生存分析显示PIK3CA和PIK3CB高表达与患者死亡风险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PIK3CA和PIK3CB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较明显,且PIK3CA和PIK3CB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PIK3CA、PIK3CB高表达亦是大肠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之一。检测大肠癌患者PIK3CA和PIK3CB的表达对于控制大肠癌的进展、确定大肠癌的靶点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PIK3CA PIK3CB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与不同上皮内瘤变腺瘤中PI3Kp110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向前 吴淑华 +2 位作者 李扬扬 曹璋 纪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8-521,共4页
目的探讨PI3Kp110β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I3Kp110β在138例结直肠腺癌、2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腺瘤、3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目的探讨PI3Kp110β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I3Kp110β在138例结直肠腺癌、2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腺瘤、3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腺瘤、10例结肠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PI3Kp110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结直肠LGIN腺瘤、HGIN腺瘤及正常黏膜组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p110β在结直肠HGIN腺瘤组织中的表达与结直肠LGIN腺瘤、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结直肠癌组织中PI3Kp110β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因素间具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PI3Kp110β异常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检测PI3Kp110β对评判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上皮内瘤变 腺瘤 PI3Kp110β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posi肉瘤组织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树华 阮幼冰 +3 位作者 Kitinya JN 朱玉红 马云 吕增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0-543,共4页
探讨地方性和AIDS相关Kaposi肉瘤的组织发生。方法:以FⅧRAg、CD34、Vimentin、Actin和Desmin作一抗,对21例地方性和9例AIDS相关Kaposi肉瘤作了免疫组化标记。根据组织学特征,把Kaposi肉瘤分为血管瘤样型、混合型和梭形细胞型。结果:FⅧ... 探讨地方性和AIDS相关Kaposi肉瘤的组织发生。方法:以FⅧRAg、CD34、Vimentin、Actin和Desmin作一抗,对21例地方性和9例AIDS相关Kaposi肉瘤作了免疫组化标记。根据组织学特征,把Kaposi肉瘤分为血管瘤样型、混合型和梭形细胞型。结果:FⅧRAg和CD34在病变周围的正常血管强阳性表达,淋巴管不表达。FⅧRAg在Kaposi肉瘤组织内血管成分表达强,裂隙样结构和梭形细胞表达弱或不表达;CD34在血管成分和梭形细胞皆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Vimentin在血管成分和梭形细胞皆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Actin在病变组织内的厚壁血管表达,薄壁血管、裂隙样结构和梭形细胞不表达。Desmin在Kaposi肉瘤组织表达阴性。组织形态学显示,病变组织内的血管样和腔隙样结构内皆充满血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起源的证据。结论:Kaposi肉瘤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梭形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OSI肉瘤 AIDS 组织发生 免疫组织化学 CD34 FⅧR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LVD、VEGF-C和MMP-9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玉贞 张志强 +1 位作者 桑晶 吴淑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的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VEGF-C及MMP-9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乳腺IDC和20例乳腺增生性病变,应用免疫组化PV-6000两步法检测淋巴管...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的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VEGF-C及MMP-9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乳腺IDC和20例乳腺增生性病变,应用免疫组化PV-6000两步法检测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VEGF-C和MMP-9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LYVE-1标记的LVD、VEGF-C和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VD、VEGF-C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均无差异(P>0.05)。MMP-9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2 cm组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明显升高(P<0.05和P<0.01);而在组织学分级之间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D与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398,P<0.01);LVD和MMP-9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IDC中淋巴管生成增多,VEGF-C是乳腺癌中淋巴管生成的重要刺激因子,促进乳腺癌中淋巴管的生成;但乳腺癌淋巴管密度与淋巴道转移无关。MMP-9参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促进乳腺癌淋巴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LYVE-1 VEGF-C MMP-9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清及肺组织IL-4、IL-10、IL-12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石增立 刘凤 +5 位作者 石磊 刘海霞 田东 王国祥 董晓青 于小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39-941,共3页
目的 :观察IL - 4、IL - 10、IL - 12在大鼠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不同时间血清及肺组织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经舌下静脉注射油酸复制大鼠ARDS模型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不同时间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 - 4、IL - 10... 目的 :观察IL - 4、IL - 10、IL - 12在大鼠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不同时间血清及肺组织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经舌下静脉注射油酸复制大鼠ARDS模型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不同时间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 - 4、IL - 10和IL - 12水平。结果 :注射油酸 4h、8h、16h组血清及肺组织中IL - 10、IL - 1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或 0 0 5 ) ;但注后 16h组血清和注后 8h组肺组织中IL - 10水平均明显低于 4h组 (P <0 0 5 ) ;血清中IL - 4水平在注射油酸 4h、8h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或 0 0 5 ) ;而 16h组则明显低于 4h组 (P<0 0 5 ) ;肺组织中IL - 4水平在 4h、8h、16h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 16h组则明显低于 8h组 (P <0 0 5 )。肺系数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在注射油酸后 4h组改变最明显。结论 :IL - 4、IL - 10和IL - 12在大鼠油酸型ARDS炎症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ARDS时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相继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细胞因子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喹对戊四氮慢性致痫大鼠海马GluR2及n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荆丽丽 吴淑华 +2 位作者 杨东霞 李扬扬 高向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观察氯喹对戊四氮慢性致痫大鼠海马α-氨基羟甲基异恶唑丙酸(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AMPA)受体(GluR2)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表达的影响,探讨氯喹在癫痫发生发... 目的:观察氯喹对戊四氮慢性致痫大鼠海马α-氨基羟甲基异恶唑丙酸(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AMPA)受体(GluR2)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表达的影响,探讨氯喹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戊四氮致痫组(10只)、氯喹干预组(10只),观察大鼠行为表现和脑电图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GluR2含量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nNOS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无癫痫发作,戊四氮致痫组癫痫发作严重(III~Ⅴ级),氯喹干预组痫样发作与戊四氮致痫组相比较轻(Ⅰ~III级,P〈0.05);戊四氮致痫组脑电记录呈频发高幅的痫样波,氯喹干预组痫样波幅低且缓;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GluR2表达减弱(P〈0.05),氯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nNOS在戊四氮致痫组表达强,以海马为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氯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喹可以通过调节GluR2的含量和抑制nNOS的表达,表明氯喹可能是预防和治疗癫痫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R2 NNOS 氯喹 戊四氮 癫痫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及转移淋巴结中RKIP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玉贞 吕增华 +2 位作者 朱玉红 吴淑华 张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RKIP和Ki-67在浸润性乳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KIP和Ki-67在52例浸润性乳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相比,RKIP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两者之间有统... 目的探讨RKIP和Ki-67在浸润性乳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KIP和Ki-67在52例浸润性乳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相比,RKIP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Ki-67指数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灶明显高于原发灶(P<0.01);但RKIP与Ki-67之间,无论是原发灶,还是转移灶,都无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RKIP具有抑制浸润性乳腺癌转移的作用,属于转移抑制基因;Ki-67可反映乳腺癌的增殖活性及转移和预后,但RKIP的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激酶抑制蛋白 KI-67 乳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