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个锥栗良种在安徽滁州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1
作者 王懿君 杨旭涛 +2 位作者 戴晓超 张宇 刘刚 《落叶果树》 2025年第1期58-61,共4页
为总结锥栗在安徽滁州的引种推广效果,对安徽省南谯区引种的早香栗、YLZ 1号、YLZ 2号、YLZ 24号、YLZ 26号5个锥栗品种生长、结实状况以及生物学特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引种的5个锥栗良种均生长良好,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抗逆... 为总结锥栗在安徽滁州的引种推广效果,对安徽省南谯区引种的早香栗、YLZ 1号、YLZ 2号、YLZ 24号、YLZ 26号5个锥栗品种生长、结实状况以及生物学特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引种的5个锥栗良种均生长良好,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嫁接苗栽植第2年即有少量坐果,第3年95%以上结果,平均株产0.9~1.3 kg。5个品种成熟期从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跨度约50 d,果肉细嫩香甜,品质优良,在滁州及周边相似地区有较大的种植潜力。介绍了锥栗的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栗 优良品种 引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州市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旻 杨旭涛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62-64,共3页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滁州市发展薄壳山核桃的主要优势、劣势、发展机会及威胁,提出适度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布局,适度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应,实行定向培育、完善配套技术,开发高端产品、树立市场意识,打造特色品牌、提升...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滁州市发展薄壳山核桃的主要优势、劣势、发展机会及威胁,提出适度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布局,适度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应,实行定向培育、完善配套技术,开发高端产品、树立市场意识,打造特色品牌、提升产品价值等产业发展策略,以期为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产业 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控根容器实生苗培育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有圣 杨旭涛 +2 位作者 刘嘉 薛婷婷 江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7期211-213,217,共4页
薄壳山核桃是优良的干果、木本油料、用材、绿化树种。通过对近几年滁州市薄壳山核桃控根容器育苗技术进行观测研究,发现薄壳山核桃控根容器苗木具有增加根系数量、控制根形、促进生长等效果。对薄壳山核桃控根容器实生苗培育技术各项... 薄壳山核桃是优良的干果、木本油料、用材、绿化树种。通过对近几年滁州市薄壳山核桃控根容器育苗技术进行观测研究,发现薄壳山核桃控根容器苗木具有增加根系数量、控制根形、促进生长等效果。对薄壳山核桃控根容器实生苗培育技术各项要点进行总结和规范,包括控根容器选择与处理、育苗地整理、育苗基质配制、种子采集与处理、高温催芽、苗木移栽前管理、轻基质袋幼苗管理、苗木移栽、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以期对薄壳山核桃控根容器实生苗木培育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控根 容器育苗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向剂对薄壳山核桃蛀果害虫桃蛀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4
作者 董志斌 杨旭涛 杨克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88-91,共4页
薄壳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是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在滁州市来安县和南谯区两个地点进行了桃蛀螟迷向试验,旨在探究一种高效、对环境友好的桃蛀... 薄壳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是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在滁州市来安县和南谯区两个地点进行了桃蛀螟迷向试验,旨在探究一种高效、对环境友好的桃蛀螟防治方法。结果表明,迷向区(悬挂迷向剂)桃蛀螟成虫迷向率可达92.9%~100.0%,迷向效果明显。在采收期蛀果率调查中,两个地点迷向区的蛀果率均低于对照区。其中,滁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龙亭口基地迷向区的蛀果率仅为15.3%。说明悬挂迷向剂可作为薄壳山核桃栽培中桃蛀螟防治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迷向剂 桃蛀螟 迷向率 蛀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洁璐 吴天昊 +3 位作者 巨云为 杨旭涛 梁甜 朱海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8-1025,共8页
【目的】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叶斑病4种病原菌,包括共享镰孢菌Fusarium commune、暗球腔菌属Phaeosphaeri 1种P.fuckelii、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和不同化... 【目的】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叶斑病4种病原菌,包括共享镰孢菌Fusarium commune、暗球腔菌属Phaeosphaeri 1种P.fuckelii、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和不同化学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探究其最适生长环境,并筛选最佳防治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量病原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速率以及不同化学药剂对病原菌的抑菌率,用DPS计算抑制中浓度(EC_(50))。【结果】共享镰孢菌、P.fuckelii、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和灰葡萄孢最适生长温度分别是25、25、30和20℃;最适pH值分别是8.0、7.0、7.0和6.0;最适碳源分别为葡萄糖、可溶性淀粉、蔗糖和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分别为硝酸钾、胰蛋白胨、尿素和胰蛋白胨。5种杀菌剂中450 g·L^(-1)咪鲜胺对共享镰孢菌、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和灰葡萄孢的毒力最强,EC_(50)分别为0.0108、0.0915和0.0210 mg·L^(-1),250 g·L^(-1)吡唑醚菌酯对P.fuckelii的毒力最强,EC_(50)值为0.0041 mg·L^(-1)。【结论】4种病原菌在含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的碳源环境下以及含尿素、硝酸钾和胰蛋白胨的氮源环境下生长旺盛,咪鲜胺与吡唑醚菌酯对该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叶斑病病原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1+1”大规格容器嫁接苗培育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旭涛 朱丽华 +4 位作者 蔡新玲 周米生 刘嘉 薛婷婷 江涛 《安徽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25-27,共3页
为解决薄壳山核桃“1+1”裸根苗育苗培育周期长、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本文从采种及处理、低温冷藏、高温催芽、小容器孵化、大容器轻基质培育、幼苗两次断根、两次移苗、两次嫁接等方面介绍了培育“1+1”大规格容器嫁接苗的关键技术,以... 为解决薄壳山核桃“1+1”裸根苗育苗培育周期长、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本文从采种及处理、低温冷藏、高温催芽、小容器孵化、大容器轻基质培育、幼苗两次断根、两次移苗、两次嫁接等方面介绍了培育“1+1”大规格容器嫁接苗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薄壳山核桃苗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容器苗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桃有机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旭涛 周建勇 +1 位作者 朱丽华 杨延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72-72,75,共2页
冬桃是一种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成熟迟的品种。本文简要介绍了冬桃的性状表现,并从定植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冬桃有机高效栽培技术,以提高冬桃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冬桃 有机 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延忠 杨旭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2期95-96,共2页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干果、本本油料树种,也是优良的材用和园林绿化树种。该文通过调查,分析了黑斑病、褐斑病、金龟子、刺蛾、美国白蛾、星天牛等6种滁州地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绿色防控方法。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病害 虫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主干疏层形控形修剪技术要点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延忠 杨旭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1期80-81,共2页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该文介绍了主干疏层形的控形技术及修剪技术要点,以期为其种植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主干疏层形 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果材两用林培育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星霞 杨旭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5期99-101,共3页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上重要的果用、油用、材用及园林绿化树种。本文总结了薄壳山核桃果材两用林培育技术,包括立地选择、品种选择、整地、栽植、栽后管理、幼树管理和成树管理等内容,以期为相关栽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果材两用林 培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银杏嫁接技术及其运用
11
作者 张道明 李贻林 +1 位作者 粱英荣 郑铸宣 《林业科技开发》 1995年第3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银杏 嫁接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涝灾后管理措施
12
作者 曹菊 杨旭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79-80,86,共3页
本文分析了薄壳山核桃遭受洪涝灾害后受到的影响,介绍了清淤排水、扶正培土、松土除草、合理修剪、补肥养树、补植补造、病虫害防治等涝灾后管理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涝灾 影响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