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滁州地区2013年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
1
作者 谢强 曹明杰 +3 位作者 陶良萍 谢瑞玉 李祥 诸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了解2013年安徽省滁州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对滁州地区3所医院所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2年版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菌2 92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63株,... 目的了解2013年安徽省滁州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对滁州地区3所医院所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2年版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菌2 92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63株,占26.1%;革兰阴性菌2 164株,占73.9%。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33.2%和85.9%。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中未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56.9%、31.3%和22.8%。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低于30%。不动杆菌属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8.1%和50.2%。结论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对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多重耐药 泛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滁州地区2016年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添天 谢强 +8 位作者 曹明杰 谢瑞玉 陈玲 张友祥 李祥 诸波 陈园园 李海燕 赵广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了解2016年安徽省滁州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滁州地区6所医院所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5版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2016年共收集临床分离菌5 4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 目的了解2016年安徽省滁州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滁州地区6所医院所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5版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2016年共收集临床分离菌5 4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416株,占25.9%;革兰阴性菌4 049株,占74.1%。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各自菌种的37.6%和78.1%。葡萄球菌属及肠球菌属中未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51.2%、23.4%和23.6%。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低于30%。不动杆菌属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5.6%和67.4%。结论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监测 多重耐药 泛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Ⅱ结合术前精准测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崇哲华 郁宗俊 +3 位作者 李珊珊 刘磊 邢磊 张文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354-358,366,共6页
目的:探讨PFNA-Ⅱ结合术前精准测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测量组,每组26例。传统组术前不行精准测量,测量组术前行精准... 目的:探讨PFNA-Ⅱ结合术前精准测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测量组,每组26例。传统组术前不行精准测量,测量组术前行精准测量。术后随访不少于6个月,比较两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螺钉尖顶距(TAD)、髋关节Harris评分、改良BADL评分。结果:(1)围手术期评价指标:测量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传统组、手术时间低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P均<0.05);两组TA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2)Harris评分:干预方式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0.362,P=0.698)。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Harri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78.110,P=0.000)。两组Harri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0.874,P=0.354)。两组Harris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升高趋势,且升高趋势一致(F=49.333,P=0.000;F=53.460,P=0.000)。(3)改良BADL评分:两组在术后6个月时改良B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7,P=0.560)。结论:PFNA-Ⅱ结合术前精准测量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透视次数,同时减少了医疗辐射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Ⅱ 精准测量 股骨转子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骨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及Notch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汤忠富 梁竹君 +5 位作者 黄传兵 程丽丽 陈君洁 尚双双 李明 刘思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3-1328,共6页
目的探讨重骨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及Notch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RA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和碳酸钙D3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重骨颗粒冲... 目的探讨重骨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及Notch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RA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和碳酸钙D3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重骨颗粒冲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8个关节活动度评分(DAS28)、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血沉(ES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骨代谢[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股骨骨密度值,RT-qPCR法检测Notch1、Jagged1、Hes1 mRNA表达量。结果观察组ACR70为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χ^(2)=4.769,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AS28、VAS、SDAI、ESR、TNF-α、IL-1β、IL-6、β-CTX、Notch1、Jagged1、Hes1 mRNA均显著降低(P<0.01),OC、PINP、腰椎和股骨骨密度均明显升高(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DAS28、VAS、SDAI、ESR、TNF-α、IL-1β、IL-6、β-CTX、Notch1、Jagged1、Hes1 mRN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P<0.01),OC、PINP、腰椎和股骨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P<0.01)。结论重骨颗粒能改善RA骨质疏松患者疾病活动,改善骨代谢,降低炎症因子,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otch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重骨颗粒 骨代谢 NOTCH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及血流变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薛庆华 武能坤 +3 位作者 李鹏 王莹莹 许瑞卿 李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住院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住院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颈动脉存在粥样斑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名患者。均给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额外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1次/晚;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栓通450 mg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疗程,在半年内完成5~6个疗程。随访跟踪半年。在治疗开始前及随访至半年时,记录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作频率、时间变化,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抽血检查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血流变指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TIA发作平均(0.70±0.79)次/d,发作时间为(5.60±3.78)min/次,对照组平均(1.40±0.77)次/d,(7.83±4.69)min/次;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为:胆固醇(4.81±1.18)mmol/L,甘油三酯(2.19±0.37)mmol/L,低密度脂蛋白(3.28±0.59)mmol/L,高密度脂蛋白(1.38±0.37)mmol/L,对照组分别为(5.64±1.25)mmol/L、(2.64±0.42)mmol/L、(3.70±0.68)mmol/L、(1.20±0.30)mmol/L;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1.13±0.23)mm,颈动脉斑块面积为(15.21±6.95)mm 2,对照组分别为(1.28±0.34)mm,(18.90±6.37)mm 2;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为(41.74±3.92),血小板计数(×10 9/L)为(254.80±85.27),纤维蛋白原(g/L)为(3.26±0.52),对照组分别为(44.46±5.02)、(293.73±58.16)、(3.61±0.76)。均较接受治疗前明显下降(HDL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结果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比对照组下降(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对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明显的降低TIA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降低血脂水平,稳定和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 阿托伐他汀 TIA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脂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6
作者 祝宗华 郭涛 +3 位作者 徐文联 李华杰 张发惠 郑和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4-657,共4页
目的:为微创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体表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察30侧成人臀区标本,以同侧股骨大转子外侧缘最突出点(A点)与髂后上棘沿髂嵴向前3.0cm处(C点)作连线,A点与C点连线的中点处为B点,A、B两点连线即为所设计的长8.... 目的:为微创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体表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察30侧成人臀区标本,以同侧股骨大转子外侧缘最突出点(A点)与髂后上棘沿髂嵴向前3.0cm处(C点)作连线,A点与C点连线的中点处为B点,A、B两点连线即为所设计的长8.0cm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后外侧入路切口。了解臀上动、静脉、神经与臀下动、静脉、神经及坐骨神经和微创后外侧入路切口的解剖关系。结果:臀上神经及臀上动、静脉在梨状肌上孔处距切口的距离为(3.69±0.79)cm,臀下神经及臀下动、静脉在梨状肌下孔处距切口的距离为(5.83±1.21)cm,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孔以下距切口最近距离为(4.09±0.66)cm。结论:微创后外侧入路切口可有效避开重要神经血管,解剖学骨性标志定位简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关节置换 微创 后外侧切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和血清肌肽酶-1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杨光 徐新 +7 位作者 张宇 许娟 蒋淑娟 夏莉 张洋 王贻坤 李忠胜 章诗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82-1087,共6页
背景高血糖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尽管肌肽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潜在清除剂,但其在组织中的有效性受血清肌肽酶-1(CN-1)活性的限制。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与血清CN-1的相关性及其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 背景高血糖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尽管肌肽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潜在清除剂,但其在组织中的有效性受血清肌肽酶-1(CN-1)活性的限制。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与血清CN-1的相关性及其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尚未明确。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血清CN-1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以评估皮肤AGEs和血清CN-1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皮肤AGEs与血清CN-1的相关性,皮肤AGEs、血清CN-1分别与一般资料、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其他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皮肤AGEs、血清CN-1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34例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13例(9.7%)、糖尿病肾病(DN)38例(28.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56例(41.8%)、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79例(59.0%),皮肤AGEs(80.2±10.6),血清CN-1(6.9±3.4)μg/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DR与皮肤AGEs呈正相关(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CN-1与皮肤AGEs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7.630)、年龄(B=0.408)、DR(B=7.183)是皮肤AGEs的影响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舒张压(DBP)与血清CN-1呈正相关(P<0.05),皮肤AGEs与血清CN-1呈负相关(P<0.05)。结论皮肤AGEs、血清CN-1与大部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DN、DPN及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间无明显相关关系;与血清CN-1不同,皮肤AGEs与DR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肌肽 肌肽酶-1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与FasL在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诱导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童祥丽 朱洁 +3 位作者 王浩 陆梅 丁伟伟 李泽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9-581,I0005,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Fas与Fas L在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诱导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的制备。大鼠PASMCs的培养及a-SMA细胞免疫荧光鉴定。MTT法... 目的:探讨Fas与Fas L在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诱导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的制备。大鼠PASMCs的培养及a-SMA细胞免疫荧光鉴定。MTT法筛选最佳含药血清及最佳低氧时间。正式实验根据MTT结果分为常氧对照组,低氧模型组,最佳含药血清组,含药血清作用最佳低氧时间后,TUNEL-FITC/DAPI法检测各组PASMCs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ASMCs的Fas与Fas L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低氧模型组比较,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可明显促进低氧大鼠PASMCs的凋亡,但细胞内Fas与Fas L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能有效抑制低氧大鼠PASMCs增殖作用,促进其凋亡,但Fas/Fas L死亡受体通路可能不参与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诱导低氧大鼠PASMCs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白平肺胶囊 含药血清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凋亡 死亡受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经椎板间和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郁宗俊 崇哲华 +4 位作者 刘磊 孙欢 李华杰 从庆武 张文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6期1236-1241,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两种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分析。方法:选取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行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板间入路27例,椎间孔入路18例,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两种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分析。方法:选取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行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板间入路27例,椎间孔入路18例,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椎评分(JOA)以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效果。结果:(1)VAS评分。入路方式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0.620,P=0.603)。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157.488,P=0.000)。两组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2.610,P=0.114)。两组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术前和出院时、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0,P=0.758;t=1.563,P=0.125;t=1.519,P=0.136;t=1.723,P=0.092)。(2)JOA评分。入路方式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1.296,P=0.280)。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JOA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464.830,P=0.000)。两组JOA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0.276,P=0.602)。两组JOA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升高趋势,术前和出院时、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7,P=0.947;t=1.415,P=0.164;t=0.564,P=0.575;t=0.442,P=0.660)。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3个月时优良率。椎板间组优12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为92.6%。椎间孔组优7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两组总体优良率93.3%。结论:两种入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临床上均值得推广应用,但对于初学者而言,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更适合采取椎板间入路治疗,从而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 腰椎髓核摘除术 椎板间入路 椎间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及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1
10
作者 夏邦俊 袁先琢 张祥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0-581,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肝功能损伤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水平的变化及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8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计...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肝功能损伤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水平的变化及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8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计算各组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探讨ALT、C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CHF患者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42.0%、38.5%,并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患病率也在升高;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血清ALT、Cr浓度在升高,且4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中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相当普遍,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肝肾功能在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丙氨酸转氨酶 血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