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敌力脱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王璧生
彭埃天
刘朝祯
张宜仲
江日东
钟其
-
机构
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
湛江市农科所
廉江县农业委员会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2年第2期43-44,共2页
-
文摘
香蕉叶斑病是广东香蕉主产区的重要病害,据1986—1989年的调查结果(王璧生等,(《广东农业科学》1990年第3期),常见的叶斑病种类有尾孢属叶斑病(Cercospora musae Zimm.)、小窦氏霉叶斑病[Deightoniella torulosa (Syd.)M.B.Ellis]、暗双胞霉叶斑病[Cordanamusae (Zimm.)v Hohn]和黑星病(Macrop-
-
关键词
香蕉
叶班病
敌力脱
防治
-
分类号
S436.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芒果炭疽病防治试验初报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王壁生
丁爱冬
刘朝祯
戚佩坤
张宜仲
江日东
-
机构
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
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湛江市农科所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2期38-39,34,共3页
-
文摘
芒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世界芒果产区的重要病害,在果园引起植株梢枯、叶枯及落花落果,特别是贮运期引起果腐,病果率可达30—50%,严重影响本省芒果生产的发展。贮运期炭疽病的防治应从果园防病抓起,并在采后进行防腐处理,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广东省自大量发展芒果以来,田间药剂防治常用波尔多液。
-
关键词
芒果
炭疽病
防治
-
分类号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广东甘薯组培脱毒苗田间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郑平
张雄坚
陈应东
冯祖虾
陈朝贵
-
机构
广东省农科院旱作所
湛江市农科所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5期12-15,共4页
-
文摘
采用复因子随机区组排列方差分析法,对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的多个符合生产要求的广东甘薯栽培品种脱毒苗进行产量和其它性状的田间比较试验。两个试点的结果表明,脱毒苗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其中广州点鲜薯增产幅度为15.7-100.7%;湛江点4.5—76.2%。同时,薯块商品率也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一新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将有助于我省甘薯生产方式的改进。
-
关键词
甘薯
组织培养
脱毒
-
分类号
S531.03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猪笼草的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徐强兴
潘学峰
莫丹
-
机构
广东省湛江市农科所
海南大学农学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03年第2期45-47,共3页
-
文摘
进行了猪笼草顶端幼嫩茎段离体培养的研究 ,试验表明 :对外植体消毒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是12 %双氧水 +0.1 %升汞 ;在培养基中加入0.1 %活性炭可有效地防止猪笼草的外植体发生褐变 ;丛生芽连续在1/4MS中培养的材料褐化较轻 ;BA0.5mg/L+NAA0.1mg/L的激素配比对芽的增殖效果较好 ;1/4MS +NAA0.5~1.0mg/L诱导生根、促进壮苗效果较佳 ;试管苗移栽在水苔上 ,成活率可达80 %。
-
关键词
猪笼草
茎段
离体繁殖
-
分类号
S68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尾叶桉U_6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徐强兴
潘学峰
-
机构
湛江市农科所
海南大学农学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02年第3期22-24,共3页
-
文摘
尾叶桉嫩茎在MS+BA0.2mg/L+PVP1000mg/L的培养基上 ,腋芽的萌发及丛芽的诱导效果较好 ;以MS +BA0.5mg/L+NAA0.1mg/L为增殖培养基,经30天培养 ,平均增殖率可达5.8倍 ;40g/L的蔗糖最利于丛生芽的增殖 ;单芽在1/2MS+IBA0.2-0.5mg/L的生根培养基上 。
-
关键词
尾叶桉
丛生芽
组培快繁
-
分类号
S79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