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西地区恙虫病临床特点 被引量:3
1
作者 曾传生 曾明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31-832,共2页
关键词 恙虫病东方体 临床特点 湘西地区 急性传染病 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病原学 新出现 传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脑血流超声的影响
2
作者 杨芝华 田捷 +3 位作者 文钰琴 王一丹 王友军 杨宇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脑血流超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脑血流超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周时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的中医症状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izziness and Anxiety Rating Scale,DARS)、血脂、脑血流超声指标、治疗半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DHI评分、DARS评分、血脂及脑血流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DHI评分、DARS评分、血脂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流超声指标均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血管源性眩晕安全有效,能够降低患者眩晕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加快脑血流速度,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疗效 脑血流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结合的反义寡核苷酸BP1003通过抑制STAT3对胰腺癌细胞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
3
作者 付华 周国超 +2 位作者 蔡融民 宋新 杨定华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0-448,共9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耐药会影响疗效及患者预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调控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重要分子之一,针对STAT3 mRNA反义寡核苷酸的中性脂质...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耐药会影响疗效及患者预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调控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重要分子之一,针对STAT3 mRNA反义寡核苷酸的中性脂质体BP1003能够抑制STAT3表达并增加化疗敏感性。但BP1003对胰腺癌细胞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研究脂质体结合的反义寡核苷酸BP1003通过抑制STAT3对胰腺癌细胞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培养胰腺癌细胞株PANC-1及ASPC-1,分为对照组(不含药物)、BP1003组(200μg/mL BP1003干预)、不同浓度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5、10、20 nmol/L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干预)、BP1003+不同浓度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200μg/mL BP1003联合5、10、20 nmol/L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干预)。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及STAT3、STAT4、STAT6、Bcl-2、Bax、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BALC/c裸小鼠皮下注射PANC-1、ASPC-1细胞悬液,建立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BP1003组(25 mg/kg BP1003干预,每2周1次)、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10 mg/kg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每周1次)、BP100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25 mg/kg BP1003干预,每2周1次联合10 mg/kg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每周1次)。4周后测量移植瘤体积及质量,检测STAT3、Bcl-2、Bax、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P1003组及不同浓度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PANC-1及ASPC-1细胞的凋亡率、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细胞增殖活力及STAT3、Bcl-2、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BP1003组PANC-1及ASPC-1细胞的STAT4、STAT6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1003+不同浓度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PANC-1及ASPC-1细胞的凋亡率、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应浓度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细胞增殖活力及STAT3、Bcl-2、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应浓度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P <0.05)。BP1003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BP100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质量及STAT3、Bcl-2、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ax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BP100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的上述变化较BP1003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更为显著。结论:BP1003通过抑制STAT3表达增加胰腺癌细胞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BP1003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湘西肺包虫病1例报告
4
作者 张开仁 李词忠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湖南 肺包虫病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缺陷与对策 被引量:8
5
作者 甘慧芝 彭双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6-76,80,共2页
关键词 检验科 医院感染 实验室感染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麻醉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偏差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群霞 满莉 韩小怀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71-371,381,共2页
关键词 麻醉科 医院感染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多糖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彭静 潘东梅 +5 位作者 潘东莲 史哲铭 袁婧玮 曾雄龙 黄裕成 易延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5,I0016,共6页
目的优选白术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方法比较氯仿-正丁醇Sevage法去蛋白与不去蛋白白术多糖含量。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优选AB-8型、D101型、LX-38型3种大孔吸附树脂。通过吸附时间、解吸时间、上样流速、上样浓度、洗脱剂用量、... 目的优选白术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方法比较氯仿-正丁醇Sevage法去蛋白与不去蛋白白术多糖含量。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优选AB-8型、D101型、LX-38型3种大孔吸附树脂。通过吸附时间、解吸时间、上样流速、上样浓度、洗脱剂用量、洗脱剂浓度和洗脱流速研究AB-8型大孔树脂纯化白术多糖工艺。结果未去蛋白的多糖含量为(5.582±1.4480)%、(5.407±0.7668)%、(5.155±0.7214)%,Sevage法去蛋白后的多糖含量为(4.658±0.1558)%、(4.247±0.0742)%、(4.610±0.1734)%。AB-8型大孔树脂较其他两种树脂,其吸附率及解吸率可达(18.40±0.0300)%,(91.73±0.0781)%,纯化工艺为吸附时间3 h、解吸时间3 h、上样流速1 BV/h、上样浓度0.75 mg/mL、洗脱剂用量4 BV、洗脱剂浓度15%乙醇、洗脱流速3 BV/h。结论本试验为白术多糖的提取分离提供了试验依据,为白术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多糖 提取 分离 大孔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药物治疗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何霓 石鹃 李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43-648,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差异,明确何种抗VEGF药物效果最佳。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眼科确诊的DME患者,以及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于... 目的观察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差异,明确何种抗VEGF药物效果最佳。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眼科确诊的DME患者,以及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于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DME患者共149例205眼。收集患者全身性基本资料,测量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测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依据OCT形态特征,将DME分为囊样黄斑水肿(CME)型[CME组(57眼)]、弥漫性黄斑水肿(DRT)型[DRT组(78眼)]、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型[SRD组(31眼)]以及混合型[混合型组(39眼)]。根据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IVA)[IVA组(55眼)]、康柏西普(IVC)[IVC组(64眼)]、雷珠单抗(IVR)[IVR组(80眼)]、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IVR+IVA)[IVR+IVA组(6眼)]换药治疗,每月1次,此后按需治疗。对比分析不同药物对不同OCT类型患眼治疗前后BCVA与CFT的差异。结果CME组、DRT组、SRD组及混合型组患者一般资料除体重指数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RD组患者BMI最低。治疗前,4组患者BCVA(logMAR)与CF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RT组患者基线视力最好,DRT组CFT值最低。IVA组、IVC组及IVR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及1个月BCVA(log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53,P<0.001),而不同药物类型之间的BCVA(logM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12,P=0.272)。CME组、DRT组、SRD组及混合型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及1个月BCVA(log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64,P<0.001),且不同OCT类型间BCVA(log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27,P=0.002),治疗后DRT组患者视力最佳,SRD组患者视力最差。CME组、DRT组、SRD组及混合型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CFT降低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79,P<0.001),而IVA组、IVR组及IVC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CFT降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78,P=0.378)。在混合型组中,IVA亚组与IVR亚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以及1个月BCVA(log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且IVA亚组患者视力优于IVR亚组。结论抗VEGF药物可有效降低不同OCT类型DME患眼CFT,提高BCVA。然而,疗效主要与OCT分型有关,DRT型组应答最佳,SRD型组视力最差。不同药物的效果差异不明显,仅在混合型组中发现IVA优于I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血管生长抑制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 Tregs和P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2
9
作者 侯婧瑛 向仍运 +4 位作者 陈淑芬 于钟 吴淑云 王林 王凌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44-1749,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s)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1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Foxp3+Tregs及PD1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s)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1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Foxp3+Tregs及PD1的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中两者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及两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Foxp3+Tregs和PD1表达增加,PD1表达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两者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如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病变部位均无关,以上指标表达阳性者总体生存率低(P<0.05),预后差。胃癌组织中Foxp3+Tregs与PD1+TILs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Foxp3+Tregs和PD1+TILs共同表达,二者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Foxp3’调节性T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临床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吞咽失用症及皮质兴奋性的作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袁英 汪洁 +4 位作者 孙妍 江玉娟 麻慧 孙维源 吴东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7-503,共7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吞咽失用症及其与大脑皮质兴奋性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A-B实验设计,对2例吞咽失用症患者采用经皮电刺激配合手法训练3周前后、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3周后评估舌运动、口面失用及进食能力。利用脑电非线性分...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吞咽失用症及其与大脑皮质兴奋性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A-B实验设计,对2例吞咽失用症患者采用经皮电刺激配合手法训练3周前后、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3周后评估舌运动、口面失用及进食能力。利用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1例吞咽失用症患者,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前后安静闭眼、反射性和自主性吞咽状态下的大脑皮质电活动,记录6名健康者脑电图作为对照。结果:经皮电刺激配合手法训练后,患者吞咽能力均没有任何改善;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后,患者自主性与无意识状态下舌运动均明显改善,口面失用评分由10分恢复到34—36分,均拔除鼻饲管。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前,1例患者自主性吞咽时患侧中央、颞顶区皮质兴奋性明显低于反射性吞咽,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后,自主性吞咽时脑区皮质兴奋性与反射性吞咽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为吞咽失用症提供了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吞咽失用症的恢复可能与吞咽皮质兴奋性提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吞咽 失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1
11
作者 罗雪梅 程秋蓉 +2 位作者 孟晓军 杨明艳 杜建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具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宫颈息肉、体检超声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359例妇女行阴道B超和宫腔镜检查,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具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宫颈息肉、体检超声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359例妇女行阴道B超和宫腔镜检查,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对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孕次、绝经、口服避孕药、近期激素治疗史、慢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将以上因素做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炎和宫颈息肉对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有明显影响(P<0.05),其OR值分别为8.38、0.19、8.79和2.94。结论绝经、子宫内膜炎和宫颈息肉均为EP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口服避孕药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病理学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A研究椎动脉与寰枢关节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方志 林清池 段少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目的: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显示椎动脉寰枢段(ASVA)与寰枢关节(AAJ)的效果,明确其相互关系。材料和方法:从头颈部联合血管CTA检查的三维影像资料中,选出颈部血管及寰枢关节无病变者68例。利用原始资料进行容积显示(VR),... 目的: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显示椎动脉寰枢段(ASVA)与寰枢关节(AAJ)的效果,明确其相互关系。材料和方法:从头颈部联合血管CTA检查的三维影像资料中,选出颈部血管及寰枢关节无病变者68例。利用原始资料进行容积显示(VR),同时配合分离、融合、透明或伪彩等图像处理技术。在三维图像上观察和测量ASVA的行程,以及与寰枢关节的相互关系。结果:68例CTA三维图像质量好,显示VA及AAJ结构清楚,满足本研究要求。ASVA行程中表现为典型的5处弯曲者60例,动脉走行或大小变异8例。ASVA弯曲呈代偿性膨大,最宽处在第4弯曲,直径约5.6mm,两侧ASVA管腔大小比较,结果左侧大于右侧(P〈0.05)。ASVA与寰枢关节伴行,其中两处行程稍分离,其一分离处为ASVA第2弯曲,居寰枢关节外缘0.0~5.4 mm;其二为ASVA第4弯曲,居寰椎后弓后外侧2.6~9.2mm,其测量值进行左、右侧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3DCTA清楚显示ASVA及AAJ结构,确定其三维位置关系,为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血管造影 寰枢关节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孕妇乙肝病毒感染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朱黎明 朱英杰 +1 位作者 朱定菊 田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3-74,共2页
为观察少数民族地区孕妇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用ELISA法对本地区3所医院妇产科住院的孕产妇进行乙肝五项的检测。本地区孕妇HBV感染率为2 1 2 6 % ,汉族高于土家族、苗族,农村高于城市,初中以下文化层次高于高中以上文化层次,多次妊娠高... 为观察少数民族地区孕妇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用ELISA法对本地区3所医院妇产科住院的孕产妇进行乙肝五项的检测。本地区孕妇HBV感染率为2 1 2 6 % ,汉族高于土家族、苗族,农村高于城市,初中以下文化层次高于高中以上文化层次,多次妊娠高于初次及二次妊娠。本地区孕妇乙肝病毒感染存在民族差异性并与孕妇的来源、文化层次及妊娠次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孕妇 民族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雪梅 程秋蓉 +2 位作者 陈民敬 杨明艳 肖志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3040-3042,共3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9例子宫内膜息肉(研究组)和6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IGF-Ⅰ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两组IGF-Ⅰ...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9例子宫内膜息肉(研究组)和6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IGF-Ⅰ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两组IGF-Ⅰ阳性细胞均主要位于细胞质,PCNA阳性细胞主要位于细胞核,IGF-Ⅰ和PCNA在腺上皮细胞的表达均强于间质细胞。(2)在月经周期的增生期,研究组中IGF-Ⅰ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6.06,P<0.05),PC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2.24,P<0.05);进入分泌期,研究组中IGF-Ⅰ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3.16,P<0.05),而PC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05)。(3)研究组IGF-Ⅰ阳性细胞与PCNA阳性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443,P<0.05)。结论 IGF-I和PCNA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相关,IGF-I和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IGF-I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细胞增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与酒精性肝病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学锋 周明欢 +1 位作者 向平 李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92-593,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血清瘦素在酒精性肝病(ALD)及其不同阶段中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2例酒精性脂肪肝组(AFL)、11例酒精性肝炎组(AH)、13例酒精性肝硬化组(AC)患者的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同时生化检测46例患者...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血清瘦素在酒精性肝病(ALD)及其不同阶段中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2例酒精性脂肪肝组(AFL)、11例酒精性肝炎组(AH)、13例酒精性肝硬化组(AC)患者的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同时生化检测46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及肝功能。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10.63±4.06)μg/L、空腹胰岛素(10.59±3.83)mU/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98±2.89)μg/L、(6.38±2.11)mU/L(均P<0.05),ALD患者瘦素水平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均呈正相关(r=0.49、0.65,P<0.05、P<0.01),酒精性肝硬化组血清瘦素水平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正相关(r=0.486、0.398、0.537,均P<0.05)。AC组胰岛素抵抗指数4.65±0.37明显高于AFL组1.80±0.14和AH组1.99±0.16(均P<0.05)。结论:ALD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瘦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加重ALD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 瘦素 胰岛素抵抗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少群 曹国灿 +4 位作者 石永雄 杨立刚 范兴中 刘龙亚 刘继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8月~2005年12月,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置双J管,术后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及一期行经皮肾穿刺造...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8月~2005年12月,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置双J管,术后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及一期行经皮肾穿刺造瘘,二期行输尿管镜碎石、ESWL或经瘘道碎石取石等微创方法治疗43例上尿路结石并肾功能衰竭.结果 手术时间23~150min,平均47min,住院时间3~20d,平均7.2d.术后2周~3个月肾功能恢复正常者29例;术后3个月12例仍有氮质血症,但肾功能明显改善,血肌酐术前平均712.4μmol/L(326~2882.7μmol/L),术后降至294.6μmol/L(173~532μmol/L);另有2例仍为尿毒症,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结石清除率88%(38/43),结石残留5例.随访3个月~5年,平均1.5年,43例均无死亡,无脓肾发生,平均血肌酐186.2μmol/L(39.9~933.1μmol/L),结石复发9例.结论 微创治疗在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肾功能衰竭方面具有创伤小、病人易耐受、安全性好的特点,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不同的微创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梗阻性肾功能衰竭 上尿路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性骨折9例影像学误诊分析及MR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仁国 李小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41-1642,共2页
应力性骨折现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其发病部位多在长管状骨的干骺端.易诊误为骨肿瘤、慢性骨髓炎,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现收集我院和外院影像学误诊的9例病人。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应力性骨折 影像学误诊 诊断价值 误诊分析 MR 慢性骨髓炎 影像学表现 长管状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认知障碍的多系统萎缩患者磁共振氢质子波谱 被引量:1
18
作者 向小爽 侯漩 +3 位作者 孙占芳 周高峰 唐北沙 江泓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9-645,共7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双侧额叶的代谢特点。方法:收集23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MSA患者(研究组1)及19例认... 目的:应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双侧额叶的代谢特点。方法:收集23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MSA患者(研究组1)及19例认知功能正常的MSA患者(研究组2),另选48名与两组MSA患者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均进行1H-MRS检查,其包括双侧额叶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Cr)、胆碱(choline,Cho)/肌酸(Cr)、肌醇(myoinositol,m I)/肌酸(Cr)的测定。结果:合并认知障碍的MSA患者双侧额叶NAA/Cr值较认知正常的MSA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MSA患者右侧额叶m I/Cr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双侧额叶Cho/Cr值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MSA患者双侧额叶NAA/Cr值与病程呈负相关,与Mo CA评分成正相关。结论:首次在国内应用1H-MRS技术发现额叶NAA/Cr值下降、m I/Cr值增高可能与MS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认知障碍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份血清外斐试验对诊断恙虫病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传生 易湘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双份血清外斐试验 诊断 恙虫病 统计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树本 李词忠 +2 位作者 谭暮兰 孔宪珠 向吉夫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5-236,共2页
女,4个月。因发热、咳嗽2月伴气促10天于1985年1月2日入院。发热呈不规则,咳嗽日渐加重,间有腹泻,近10天持续发热,气急,烦躁,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足月顺产,混合喂养,否认结核接触史。体检:T 39℃,P 180次/分,R 80次/分。面色苍白,呻... 女,4个月。因发热、咳嗽2月伴气促10天于1985年1月2日入院。发热呈不规则,咳嗽日渐加重,间有腹泻,近10天持续发热,气急,烦躁,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足月顺产,混合喂养,否认结核接触史。体检:T 39℃,P 180次/分,R 80次/分。面色苍白,呻吟,呼吸困难,发绀,鼻扇,三凹征(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病 婴儿 真菌病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