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车轴箱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损伤-振动模型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丹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7期37-39,共3页
课题组梳理、分析了前人对轴承退化过程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机车运行损伤-振动的耦合过程。通过振动微分方程导入可量化的损伤因子,初步得到与损伤相关的振动退化模型;对轴承退化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轴承游隙与载荷... 课题组梳理、分析了前人对轴承退化过程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机车运行损伤-振动的耦合过程。通过振动微分方程导入可量化的损伤因子,初步得到与损伤相关的振动退化模型;对轴承退化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轴承游隙与载荷分布的相互影响关系、内圈裂纹对轴承载荷分布的影响、载荷分布对内圈裂纹扩展的影响。同时利用VB语言编制了轴承载荷分布计算程序,提高了研究效率。根据运行的高速铁路轴箱轴承样品相关参数,建立了研究对象的损伤有限元模型,并得到了初步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损伤裂纹两端出现了最大边缘应力值,内外圈滚道两端也有应力尖峰;裂纹改变了原有滚道接触应力走势与最大应力值,对接触应力造成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退化 损伤-振动 高速铁路轴承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轴箱圆柱滚子轴承有限元损伤模型接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丹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9期167-169,172,共4页
课题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机车轴箱圆柱滚子轴承为例,计算了相关理论参数值,建立了损伤模型,通过理论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别对两种工况下,轴承退化不同阶段的裂纹形态对其接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初... 课题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机车轴箱圆柱滚子轴承为例,计算了相关理论参数值,建立了损伤模型,通过理论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别对两种工况下,轴承退化不同阶段的裂纹形态对其接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初步结论:裂纹在长度方向扩展会对局部区域的应力峰值有影响,而随着裂纹宽度的扩展,会加剧这一应力集中情况,且滚道接触的平均应力值会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轴箱轴承 有限元 损伤模型 接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寿命预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丹 《南方农机》 2022年第3期196-198,共3页
随着铁路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快速发展,机车的运行速度在不断提高。轴承作为机车车辆的传动系统,对轴承的性能要求也日渐提高。为此,有大量学者对轴承的可靠性展开了研究,即对轴承的寿命进行预测。基于此,笔者分析回顾了轴承寿命数值计算... 随着铁路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快速发展,机车的运行速度在不断提高。轴承作为机车车辆的传动系统,对轴承的性能要求也日渐提高。为此,有大量学者对轴承的可靠性展开了研究,即对轴承的寿命进行预测。基于此,笔者分析回顾了轴承寿命数值计算方法、试验方法以及理论结合试验的方法等研究成果,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方法 试验方法 理论结合试验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旋翼无人机磁阻尼式着陆支撑减震机构设计
4
作者 莫坚 钟新利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4-438,443,共6页
针对多旋翼无人机着陆过程中的冲击响应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磁阻尼式着陆支撑减震机构。研究了由弹簧和磁阻尼器组成的机构工作原理。该被动式着陆支撑减震机构对工作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将部分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能来减少... 针对多旋翼无人机着陆过程中的冲击响应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磁阻尼式着陆支撑减震机构。研究了由弹簧和磁阻尼器组成的机构工作原理。该被动式着陆支撑减震机构对工作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将部分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能来减少反弹,而剩余的大部分动能则转化为磁体的阻尼能量。使用多体动力学对该着陆支撑减震机构进行了建模,并提出了兼顾反弹减少和重量减轻的机构设计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最大行程和最大反弹为阈值,通过数值模拟来确定机构的弹簧系数和黏性阻尼系数。最后,通过垂直自由落体模拟验证了设计的着陆支撑减震机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磁阻尼式机构的质量仅为94.5 g,相比刚性杆最大反弹高度降低了88.9%,仅约0.02 m,在尽量减小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减震性能。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且不受地面参数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旋翼无人机 着陆减震 弹簧 磁阻尼器 多体动力学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元近奇异积分计算的迭代sinh⁃sigmoidal组合式变换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静 姚齐水 +2 位作者 杨文 周枫林 余江鸿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5-393,共9页
精确有效地消除积分的近奇异性是三维边界元法在工程应用中的首要问题.当源点与三角形积分单元间的距离无限趋近于零时,会出现近奇异积分问题,积分单元的形状和投影点的位置都是影响近奇异积分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现有的非线性变换法大... 精确有效地消除积分的近奇异性是三维边界元法在工程应用中的首要问题.当源点与三角形积分单元间的距离无限趋近于零时,会出现近奇异积分问题,积分单元的形状和投影点的位置都是影响近奇异积分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现有的非线性变换法大多只关注径向上积分的近奇异性,而忽略了角度方向和积分单元形状的影响,在投影点接近三角形积分单元边界的情况下,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计算精度,并且对子三角形积分单元的形状非常敏感.因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自适应分块技术和不同坐标变换的迭代sinh⁃sigmoidal组合式变换法,分别消除径向和角度方向积分的近奇异性,在确保计算精度的同时,大大减小了计算规模.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奇异积分 不同坐标变换 自适应分块技术 组合式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和QPQ处理销轴摩擦磨损行为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杰 邓云喆 周博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8-184,共7页
表面处理是提高机械零部件耐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针对某型号石油装备产品机械手抓手上使用的40Cr钢销轴,对表面分别采用镀锌处理和盐浴复合处理(Quench-polish-quench,QPQ),对比研究基体材料及两种不同表面处理后试样的球-平... 表面处理是提高机械零部件耐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针对某型号石油装备产品机械手抓手上使用的40Cr钢销轴,对表面分别采用镀锌处理和盐浴复合处理(Quench-polish-quench,QPQ),对比研究基体材料及两种不同表面处理后试样的球-平板往复干摩擦磨损行为,并对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记录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QPQ处理后表面硬度显著提高,深度方向的硬度分布满足设计要求,有效硬化层深度为0.3 mm。各试样基体均为细小均匀的回火索氏体组织,镀锌试样表面镀层厚度25μm,QPQ处理的试样表面形成了氧化层+化合物层+扩散层组织。两者摩擦因数曲线变化规律有一定差别,先上升后下降,随后达到稳定值。镀锌试样摩擦因数更高,最大达到0.50,随后逐步稳定于0.36;而QPQ试样最高仅为0.18,并迅速达到稳定阶段至0.16。同时,镀锌试样摩擦曲线上的微小波动更明显,摩擦过程不稳定程度更大。镀锌试样表面磨痕的最大深度比QPQ试样稍小,但最大宽度更大,磨损体积更大。声发射信号事件计数与摩擦因数之间存在相同的变化规律,即摩擦因数越高,声发射信号事件计数越多,信号数量与摩擦磨损的各阶段存在对应关系。相对来说,镀锌试样的声发射信号事件计数更多,信号能量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 Quench-polish-quench(QPQ)处理 摩擦磨损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