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肝炎及肝炎相关肿瘤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1
作者 黄芳 万克清 +1 位作者 龚环宇 熊正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90-291,共2页
前瞻性评估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相关肿瘤与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采用酶 联免疫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VEGF,分别对20例健康成人、20例慢性乙型肝炎及40例HCC患者测量血浆VEGF 水平。结果显示:乙肝患者VEGF水平显著... 前瞻性评估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相关肿瘤与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采用酶 联免疫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VEGF,分别对20例健康成人、20例慢性乙型肝炎及40例HCC患者测量血浆VEGF 水平。结果显示:乙肝患者VE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成人;乙肝患者VEGF水平低于HBsAg阴性肿瘤;HBsAg阳性 肿瘤患者VEGF水平显著高于HBsAg阴性患者。VEGF表达水平与肝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HBsAg阳性肝细胞癌血 浆VEGF表达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诱导猴偏侧帕金森病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晟 王维 +2 位作者 于小平 毛俊 容鹏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偏侧帕金森病恒河猴动物模型的成模率及影像、病理的对比。方法经一侧颈内动脉注入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后,对实验组猴的行为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包括MRI、PET及SPECT进行检测及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注... 目的探讨偏侧帕金森病恒河猴动物模型的成模率及影像、病理的对比。方法经一侧颈内动脉注入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后,对实验组猴的行为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包括MRI、PET及SPECT进行检测及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注射MPTP后第5~7天逐渐出现偏侧帕金森病症状,肌注阿朴吗啡后动物向左侧快速旋转;PET检查示实验组猴右侧(患侧)18F脱氧葡萄糖平均标准摄取值较左侧明显减低,SPECT检查示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显像右侧纹状体放射性摄取明显减低,二者均与对侧及给药前对比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TH免疫组化染色示右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明显减少。结论经一侧颈内动脉注射MPTP制作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安全、简单、成模率高,是研究帕金森病的一种理想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1 2 3 G-四氢吡啶 恒河猴 帕金森病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多巴胺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例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6
3
作者 夏宇 周飞 +2 位作者 张铁钢 曾纪珍 韩亮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86-488,491,共4页
目的 :探讨各种影像学手段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 2 7例肺隔离症病人 ,其中叶内型 2 5例 ,叶外型 2例。所有病例都摄有胸部正侧位片 ,2 3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其中 5例行螺旋动态增强CT扫描 ) ,... 目的 :探讨各种影像学手段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 2 7例肺隔离症病人 ,其中叶内型 2 5例 ,叶外型 2例。所有病例都摄有胸部正侧位片 ,2 3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其中 5例行螺旋动态增强CT扫描 ) ,6例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3例行血管造影。结果 :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内结节、团块状影 (2 1例 )及囊性病变 (6例 )。CT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 18例 ,病变为肺气肿所包裹 5例。螺旋CT对异常供血血管显示率 (83% )高于普通CT检查 (5 9% )。MRI中 4例为软组织结节或肿块 ,2例为含气囊肿 ,3例显示出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结论 :胸部X线平片对肺隔离症的发现及定位有价值 ,CT(尤其是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及MRI可取代血管造影立体地显示主动脉异常供血血管 ,且对肺部病变的评价具有优越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及CTA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夏宇 杨迎 +4 位作者 刘进康 曾纪珍 周飞 张铁钢 周晓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探讨CT增强、CTA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经手术、主动脉造影证实的 2 3例肺隔离症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 18例。病变为肺气肿所包裹 5例。 18例结节或肿块平扫密度均匀 ,... 目的 :探讨CT增强、CTA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经手术、主动脉造影证实的 2 3例肺隔离症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 18例。病变为肺气肿所包裹 5例。 18例结节或肿块平扫密度均匀 ,增强扫描 8例表现为无增强 ,5例为薄壁增强 ,5例为厚壁增强。螺旋CT显示异常主动脉供血血管比率( 83 % )高于普通CT( 5 9% ) ,4例CTA清楚显示供血动脉。结论 :肺隔离症的主要CT表现是囊肿、结节和肿块 ,增强CT扫描有助于显示结节和肿块内部的囊性成分及主动脉异常供血血管。CTA能立体显示供血动脉的起源、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CTA 影像学诊断 肺隔离症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扫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夏宇 刘进康 +3 位作者 杨迎 曾纪珍 周飞 张铁钢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0期730-732,共3页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 2 1例肺隔离症。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其中 5例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6例CT表现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和 /或软组织肿块 ,5例肿块周...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 2 1例肺隔离症。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其中 5例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6例CT表现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和 /或软组织肿块 ,5例肿块周围可见肺气肿。 16例非含气囊肿平扫密度均匀 ,增强扫描 7例无明显强化、5例为薄壁环形强化、4例为厚壁周围性强化。无强化区的病理成分为粘液、脓液或胶样液体。CT显示出 14支异常供血血管 ( 14 / 2 1) ,螺旋CT显示率 ( 4 / 5 )高于普通CT( 10 / 16)。结论 :肺隔离症的主要CT表现是囊肿、结节或肿块 ,增强CT扫描、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发现平扫所不易显示的结节和肿块内部的囊性成分 ,有助于隔离肺异常供血血管的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侵犯鼻窦的MRI表现(附86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妍 梁赵玉 +2 位作者 于小平 古善智 陈炼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侵犯鼻窦的磁共振(MRI)表现,探讨MRI在诊断鼻咽癌侵犯鼻窦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鼻咽癌并鼻窦侵犯的86例患者的MRI表现。结果:MRI表现为窦壁破坏100%,窦壁黏膜增厚52.3%,窦腔内软组织肿块65.1%,鼻窦内侵犯病灶与鼻咽... 目的:分析鼻咽癌侵犯鼻窦的磁共振(MRI)表现,探讨MRI在诊断鼻咽癌侵犯鼻窦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鼻咽癌并鼻窦侵犯的86例患者的MRI表现。结果:MRI表现为窦壁破坏100%,窦壁黏膜增厚52.3%,窦腔内软组织肿块65.1%,鼻窦内侵犯病灶与鼻咽肿瘤相连97.7%,合并积液25.6%。横断面T1WI、T2WI、CE-T1WI所示病灶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矢状面T1WI、冠状面FSIR和冠状面CE-T1WI示肿瘤侵犯蝶窦为100%,横断面T2WI和CE-T1WI对显示筛窦、上颌窦受侵最佳。结论:窦壁骨质破坏、连续性中断;窦壁黏膜不均匀性增厚;窦腔内肿块与鼻咽肿瘤主体相连,且有相同程度的强化;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是诊断鼻窦受侵犯的要点。因此,MRI的横断面T2WI、矢状面T1WI、冠状面FSIR及增强扫描在鼻咽癌鼻窦受侵犯的诊断中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鼻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切除术加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左朝晖 欧阳永忠 +3 位作者 周晓 谌忠友 吴飞跃 梁赵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肝切除加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8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方法分成2组:手术切除组(A组)130例,手术切除加化疗组(B组)250例.结果:手术切除加化疗组1、3和5年的复发... 目的:探讨肝切除加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8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方法分成2组:手术切除组(A组)130例,手术切除加化疗组(B组)250例.结果:手术切除加化疗组1、3和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1.2%、35.1%和45.3%,其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8.2%、50.1%和21.8%,明显高于单纯手术切除组.术后化疗次数是影响手术切除疗效的重要因素.结论:肝切除术后加区域性化疗可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 经股动脉穿刺的肝动脉插管化疗梗塞 置化疗泵行肝动脉化疗栓塞 置化疗泵行门静脉化疗栓塞 区域性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侵犯头颈部肌肉的MRI表现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妍 梁赵玉 于小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侵犯肌肉的MRI表现,探讨MRI在诊断NPC侵犯肌肉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为NPC合并头颈部肌肉受侵的72例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受侵最为多见,共67例,常见多肌...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侵犯肌肉的MRI表现,探讨MRI在诊断NPC侵犯肌肉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为NPC合并头颈部肌肉受侵的72例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受侵最为多见,共67例,常见多肌肉受累,单发者少见。受侵肌肉肿胀增粗34例,变形移位23例,变性萎缩15例;其中38例呈长T1长T2信号,34例信号不均匀。32例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25例不均匀强化,环状强化6例,无强化9例。其他改变包括颅底骨质破坏40例,侵犯海绵窦21例,颈静脉孔破坏13例,舌下神经管破坏6例。结论 MRI对显示NPC伴头颈部肌肉受侵的部位、范围、浸润深度和信号改变及其准确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化疗栓塞治疗后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影像学特征的关系
9
作者 熊正平 杨树仁 +5 位作者 梁赵玉 黎凤媛 周顺科 肖恩华 张子曙 于小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评估经导管化疗栓塞 (TACE)前后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变化及其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对 30例肝细胞癌患者分别于第 1次TACE术前 1d、术后 3~ 4d及 2 8~ 30d测量血清VE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 目的 评估经导管化疗栓塞 (TACE)前后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变化及其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对 30例肝细胞癌患者分别于第 1次TACE术前 1d、术后 3~ 4d及 2 8~ 30d测量血清VE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 (ELISA)定量测定血清VEGF水平。TACE术后 6个月CT及DSA评估患者肝癌转移发生情况。结果 在碘油分布不均匀及门静脉癌栓组中 ,术后血清VEGF水平与术前比较增高 (P <0 .0 5 )。转移性肝癌组患者术前的血清VEGF为 (2 11.0 6± 112 .11) pg/ml,显著高于非转移性肝癌组患者 (135 .79± 4 9.82 )pg/ml(P <0 .0 5 )。 结论 综合评价VEGF水平与影像学表现能较好的了解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经导管化疗栓塞 TACE 肝细胞癌 血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影像学 VEGF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化疗栓塞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与转移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熊正平 张阳德 +4 位作者 黄芳 杨树仁 梁赵玉 刘辉 何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597-599,共3页
目的前瞻性评估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化疗栓塞(TACE)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2)表达变化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62例HCC患者分别于TACE术前、术后4周测血清IGF-2值,术后6个月评估远处转移发生情况。结果62例HCC患者术前血... 目的前瞻性评估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化疗栓塞(TACE)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2)表达变化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62例HCC患者分别于TACE术前、术后4周测血清IGF-2值,术后6个月评估远处转移发生情况。结果62例HCC患者术前血清IGF-2值为(6.74±0.04)pg/ml,术后血清IGF-2值较术前增高(P<0.05)。在碘油分布不均匀及门静脉癌栓组中,血清IGF-2值增高。血清IGF-2升高者中,半年内有20例发生远处转移,而血清IGF-2值下降组仅2例。结论HCC患者TACE后血清IGF-2增加,与转移发生有关;IGF-2可以作为提示转移发生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治疗 肝肿瘤/治疗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胰岛素类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片上食管源性肿块的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子廷 施晖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X线诊断 胸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动态增强CT扫描特征及病理基础
12
作者 张铁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动态增强CT扫描特点及机理。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57例,平扫后,以2 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后1、2、3、4、5 m in薄层扫描,分析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将CT表现与富血管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57例周围...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动态增强CT扫描特点及机理。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57例,平扫后,以2 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后1、2、3、4、5 m in薄层扫描,分析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将CT表现与富血管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57例周围型肺癌增强后除1例外,强化值均大于20 Hu,与结核瘤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周围型肺癌的主要强化形态是完全性强化及周围型强化。强化峰值多在1~2 m in。周围型肺癌的强化值与肿瘤中央血管数目呈正相关(r=0.8,P<0.01),与微血管密度呈等级正相关(r=0.60,P<0.01)。结论:周围型肺癌动态增强CT扫描在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均有一定特征,可与结核瘤及炎性假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肝内微囊移植对肝功能及肝血流影响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艾昭东 王维 +4 位作者 高峰 容鹏飞 郑微 董琼 刘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求经门静脉及肝动脉途径肝内移植微囊对肝功能及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海藻酸钠在无菌条件下制作成为直径50~500μm的微囊。将健康雄性犬20只随机分为V组和A组,V组为经门静脉移植组,再分为V1、V2组,A组为经肝动脉移植组,再分为A... 目的探求经门静脉及肝动脉途径肝内移植微囊对肝功能及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海藻酸钠在无菌条件下制作成为直径50~500μm的微囊。将健康雄性犬20只随机分为V组和A组,V组为经门静脉移植组,再分为V1、V2组,A组为经肝动脉移植组,再分为A1、A2组;每组动物5只;V1、V2、A1、A2组分别移植微囊16 000个/kg、32 000个/kg、32 000个/kg、48 000个/kg。微囊移植术前、术中及术后经B超检测动物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前及术后预设时间抽血检测肝功能。结果 A组术中、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V组移植术中门脉血流减慢,但较快恢复;术后1周及以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ALT、AST短期内均不同程度升高,24 h达峰值,V组升高幅度较A组大;相同移植途径、随移植量增加ALT、AST升高更明显;2周后ALT、AST逐渐恢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微囊肝内移植可造成对肝脏的明显损害,经肝动脉肝内移植损伤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移植 肝动脉 门静脉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14
作者 丁文金 龚光文 +3 位作者 周顺科 文露 李飞平 陈增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PWI对宫颈癌诊断、病理分级、分型及化疗后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宫颈癌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行盆腔常规磁共振扫描、DWI扫描及灌注成像,获取每个灌注层面感兴趣区的TIC曲线,利用"Basic T1 Perfusion"软... 目的:探讨PWI对宫颈癌诊断、病理分级、分型及化疗后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宫颈癌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行盆腔常规磁共振扫描、DWI扫描及灌注成像,获取每个灌注层面感兴趣区的TIC曲线,利用"Basic T1 Perfusion"软件包分析,分别比较宫颈癌与正常宫颈、宫颈鳞癌与腺癌、鳞癌不同病理级别的灌注参数以及9例宫颈癌患者化疗前后的灌注参数。结果:①宫颈癌患者TIC曲以"速升缓降"型为主,正常对照组以"缓慢上升"型为主。②宫颈癌组ME、WIR、WOR较正常宫颈组显著升高(P<0.05),而TTP前组较后组显著减低(P<0.05);宫颈鳞癌与腺癌各参数间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鳞癌高分化组ME、WIR、WOR较低分化组低(P<0.05),而TTP较低分化组高(P<0.05),中分化组WIR较低分化组低(P<0.05),高分化组TTP较中分化组高(P<0.05),余ME、WIR、WOR及TTP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化疗组:ME、WIR化疗前显著高于化疗后(P<0.05),而TTP化疗后明显较化疗前延迟(P<0.05)。结论:MRI灌注成像可不同程度反映宫颈癌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有助于宫颈癌的定性诊断,对宫颈癌的病理分级有一定提示作用,并对监测宫颈癌化疗疗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的CT特征及病理对比研究(附11例报道) 被引量:5
15
作者 喻奇志 于小平 段智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2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SPC)的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癌病例,男3例,女8例,平均年龄37岁,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肿块平均最大径5.8cm,CT... 目的:回顾性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SPC)的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癌病例,男3例,女8例,平均年龄37岁,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肿块平均最大径5.8cm,CT表现为胰腺内密度均匀/不均匀的肿块,5cm以下病灶以实性密度为主,5cm以上病灶以囊实性为主。其中7例位于胰头,2例位于胰体,2例位于胰尾。增强扫描无强化或周边强化。9例包膜显示不完整,3例SPC出现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SPC以侵犯邻近血管为主,淋巴结转移少见。镜下:肿瘤有实性区、囊性区及假乳头区,细胞核有轻度异形性及核分裂相,部分可见神经血管侵犯及包膜浸润;免疫组化:SPC高表达β-catenin、α-1-AT、NSE、Vim阳性。结论:胰腺SPC的CT特征具有相对特异性,与病理所见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