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2023年口腔癌智慧医疗文献循证可视化及对比分析
1
作者 廖永珍 王晓辉 +2 位作者 邱洁 周加靓 丛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探究口腔癌智慧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未来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2023年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Scopus和PubMed数据库口腔癌智慧医疗主题英文文献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探究口腔癌智慧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未来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2023年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Scopus和PubMed数据库口腔癌智慧医疗主题英文文献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简称中国知网)数据库同主题中文文献,利用VOSviewer 1.6.18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机构、作者、被引频次、关键词进行循证可视化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547篇英文文献和34篇中文文献,发文量均呈上升趋势,且近几年增长趋势更加明显;美国是该领域贡献最大的国家,与其他国家学术交流紧密,而我国跨国、跨机构、跨团队合作较局限,网络结构具有明显地域性。此外,人工智能辅助口腔癌诊治是国内外文献共同关注的重点,英文文献侧重新型诊断技术的深层探索,中文文献倾向智慧康养及中药网络药理学的应用探究。结论口腔癌智慧医疗的持续发展使其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智慧康养和中药特色药理学方面的应用研究日益深远,早期预警筛查亟待成为智慧医疗关爱口腔健康的重要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智慧医疗 循证可视化 文献计量学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肿瘤端粒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良建 黄建华 +3 位作者 李赞 陈正炎 罗建新 郭新程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 :研究涎腺肿瘤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 ,探讨其作为涎腺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银染 TRAP法检测 2 8例涎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 2 8例癌旁组织、10例腮腺混合瘤、6例腮腺腺淋巴瘤、5例正常涎腺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 目的 :研究涎腺肿瘤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 ,探讨其作为涎腺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银染 TRAP法检测 2 8例涎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 2 8例癌旁组织、10例腮腺混合瘤、6例腮腺腺淋巴瘤、5例正常涎腺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2 8例涎腺癌组织中 ,有 2 5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89.3% )。 2 8例癌旁组织中 ,有 4例端粒酶表达阳性 (14 .3% )。 10例腮腺混合瘤 ,6例腮腺腺淋巴瘤 ,5例正常涎腺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涎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可作为诊断涎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其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肿瘤手术治疗后监测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涎腺肿瘤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折叠颏下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卢若煌 邓浩斌 +2 位作者 郭新程 戴捷 甘平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78,共6页
目的:口腔中小型缺损修复一直是一个难题,游离皮瓣和远位带蒂组织瓣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传统颏下皮瓣存在供区损伤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V型折叠颏下皮瓣修复口腔中小型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 目的:口腔中小型缺损修复一直是一个难题,游离皮瓣和远位带蒂组织瓣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传统颏下皮瓣存在供区损伤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V型折叠颏下皮瓣修复口腔中小型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8例口腔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颏下皮瓣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V型折叠组(17例)和传统组(11例),V型折叠组采用V型折叠颏下皮瓣进行术后软组织修复,传统组采用传统颏下皮瓣进行修复,患者术后随访6~48个月。比较2组皮瓣存活情况、皮瓣修复时间以及皮瓣修复效果。结果:2组皮瓣存活率、皮瓣大小、制瓣时间、修复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V型折叠组无抬头困难和下唇外翻,无皮肤“猫耳”畸形,疤痕隐藏于下颌骨下缘处,创面美观度、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V型折叠颏下皮瓣具有设计灵活、制备简单、血供可靠、保护供区等优点,可以有效维持颏部美观和避免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折叠颏下皮瓣 黏膜缺损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癌症患者死亡焦虑虚拟现实技术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4
作者 陈付蓉 欧美军 +3 位作者 夏婉婷 肖芷蕊 燕梦瑶 许湘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61,共5页
目的 基于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构建癌症患者死亡焦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的干预方案并初步应用,为改善癌症患者死亡焦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利用VR技术,... 目的 基于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构建癌症患者死亡焦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的干预方案并初步应用,为改善癌症患者死亡焦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利用VR技术,基于ACT及研究小组前期调查结果等制订方案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最终干预方案。2023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初诊癌症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6例。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线下一对一进行基于ACT的癌症患者死亡焦虑VR干预,1次/周,35~45 min/次,共8周。住院期间的对照组患者,在其病房中进行常规心理护理,若已出院则通过电话进行,均1次/周,35~45 min/次,共8周。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Templer死亡焦虑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2版、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等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最终干预方案包括8个项目及39项干预措施。经过8周干预,观察组患者死亡焦虑与经验性回避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生命意义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ACT的癌症患者死亡焦虑VR干预方案科学可靠,可改善癌症患者的死亡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死亡焦虑 接纳承诺疗法 虚拟现实技术 方案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玉花 袁忠 +3 位作者 谌永毅 李娟 李旭英 许湘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8期53-55,共3页
目的构建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为新护士岗位培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初步建立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选取30名专家运用Delphi法对该模型内容进行两轮问卷调查,针对初级... 目的构建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为新护士岗位培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初步建立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选取30名专家运用Delphi法对该模型内容进行两轮问卷调查,针对初级模型指标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3.10%~96.67%,专家的协调程度较高;专家权威系数为0.78~0.99;确定的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软技能、硬技能)、7个二级指标(人际关系、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职业情操、职业礼仪、专业知识、专业技能)、40个三级指标(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结论初步构建的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较为完整,此指标体系的构建较可靠,可作为医院选拔、培训新护士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岗位胜任力 岗位培训 专家咨询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水管扩大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及SLC26A4基因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冯永 胡杰 +6 位作者 夏昆 贺楚峰 胡浩 梅凌云 贺定华 刘铮铮 陈红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伴前庭水管扩大(EVA)的遗传性耳聋患者SLC26A4基因的突变特点,探讨该病行人工耳蜗植入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收集伴有EVA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家系5个,经PCR、DNA直接测序法对SLC26A4基因21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区进行突变检测。... 目的分析伴前庭水管扩大(EVA)的遗传性耳聋患者SLC26A4基因的突变特点,探讨该病行人工耳蜗植入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收集伴有EVA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家系5个,经PCR、DNA直接测序法对SLC26A4基因21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区进行突变检测。5个先证者均经乳突-面隐窝进路行人工耳蜗植入,观察术中改变和术后开机效果。结果在其中一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发现SLC26A4基因的IVS7-2A>G和IVS10-12T>A的复合杂合突变,另一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发现SLC26A4基因的1229C>T和754T>C的复合杂合突变,其中IVS10-12T>A为新发现的突变。术中所有蜗内电极均顺利插入,并经术中阻抗和神经遥测(NRT)测试效果满意,3例发生“脑脊液井喷”,用软组织和耳脑胶封堵耳蜗造孔后停止。术后1月开机均成功并重建听力。结论前庭水管扩大(EVA)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应注意处理“脑脊液井喷”,防止外淋巴瘘。SLC26A4基因突变是导致该病的分子基础,术前基因诊断对手术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水管扩大 突变检测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微阵列结合信号通路分析喉鳞癌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杰 田勇泉 +3 位作者 肖健云 邢晓为 左朝辉 黄文孝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3-486,共4页
关键词 喉鳞癌 芯片 信号通路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5例喉癌手术、放疗及手术加放疗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海清 陈菲 +2 位作者 廖遇平 肖斌生 虞仁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850-853,共4页
本文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喉癌175例。声门上区77(44%),声门区91(52%),声门下区7(4%)。按1978年UICC喉癌临床分期标准:Ⅰ期23例(13.1%),Ⅱ期36例(20.6%),Ⅲ期60例(34.3%),Ⅳ期 56例(32%),其治疗归纳为3组:单纯手术组 24例,手术加放疗... 本文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喉癌175例。声门上区77(44%),声门区91(52%),声门下区7(4%)。按1978年UICC喉癌临床分期标准:Ⅰ期23例(13.1%),Ⅱ期36例(20.6%),Ⅲ期60例(34.3%),Ⅳ期 56例(32%),其治疗归纳为3组:单纯手术组 24例,手术加放疗组 26例,单纯放疗组 125例。生存率按Kaplan-Meier氏生存曲线法分析比较;结果是Ⅰ、Ⅱ、Ⅲ期差别无显著性,Ⅳ期则以手术加放疗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放射疗法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V-Y推进黏膜瓣修复舌部缺损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卢若煌 王煜林 +3 位作者 毛平 甘平平 戴捷 袁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3-1038,共6页
目的:口腔舌部中小型缺损修复一直是一个难题,游离皮瓣和远位带蒂组织瓣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舌瓣是修复舌部中小型缺损的理想选择,然而局部形态不佳等缺点制约了该术式的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双V-Y推进黏膜瓣修复中小型舌部缺损的疗效。方... 目的:口腔舌部中小型缺损修复一直是一个难题,游离皮瓣和远位带蒂组织瓣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舌瓣是修复舌部中小型缺损的理想选择,然而局部形态不佳等缺点制约了该术式的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双V-Y推进黏膜瓣修复中小型舌部缺损的疗效。方法: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口腔科收治15例舌部病变患者,在彻底切除病变后遗留舌部黏膜缺损,于缺损前后方各设计1个V-Y推进黏膜瓣,自表面黏膜逐步向四周切开,保留深部正中肌肉蒂,将2个瓣向缺损中间游离,在缺损中央缝合,随后缝合供区。结果:15例患者双V-Y推进黏膜瓣术后均成活,创口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后随访12~22个月,舌部病变无复发,舌部对称满意,口内黏膜瓣菲薄平整,愈合良好,无明显咬舌等现象发生。结论:双V-Y推进黏膜瓣具有设计灵活、制备简单、供区保护良好和血供可靠等优点,是修复舌部黏膜中小型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V-Y推进黏膜瓣 舌部缺损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鼻咽癌紫杉醇耐药及耐药逆转相关基因的表达
10
作者 彭小伟 谭国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比较药物处理前后鼻咽癌亲本细胞系CNE-1及鼻咽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CNE-1/Taxol的基因表达差异,试图发现与鼻咽癌紫杉醇耐药及耐药逆转相关的基因。方法:使用基因芯片检测药物处理前后6组细胞系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运用多重筛选和... 目的:比较药物处理前后鼻咽癌亲本细胞系CNE-1及鼻咽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CNE-1/Taxol的基因表达差异,试图发现与鼻咽癌紫杉醇耐药及耐药逆转相关的基因。方法:使用基因芯片检测药物处理前后6组细胞系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运用多重筛选和针对已知耐药相关基因的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过多重筛选,筛选出297个差异表达的基因;比较亲本细胞,在耐药细胞中上调或下调超过5倍的有17个基因。通过对已知耐药相关基因的分析,结果显示:具有药物转运作用的ATP结合盒家族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各组细胞中都未出现阳性表达;P450家族中CYP1A1在亲本细胞中不表达,在耐药细胞中出现较强的阳性表达,经紫杉醇处理后,其表达进一步大幅下调,顺铂处理后其表达下调;肿瘤坏死因子家族中在耐药细胞系表达下调,经顺铂处理后出现逆向表达增强的基因有TNFAIP1,3和TNFRSF12A,21;caspase家族出现差异表达的基因有caspase-4和caspase-6;β-微管蛋白Ⅱ在耐药细胞中表达下调;TSP1在耐药细胞中表达明显下调,经紫杉醇处理后,表达进一步下调,但是,经顺铂作用后,其表达明显上调。结论:可能与鼻咽癌紫杉醇耐药及耐药逆转相关的基因有:经过多重筛选得到的297个差异表达的基因、CYP1A1、部分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以及另外17个在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之间表达差异超过5倍的基因;结合全部基因数据的多重筛选和已知耐药相关基因的具体分析研究肿瘤细胞耐药及耐药逆转机制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多药耐药 耐药逆转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纳与承诺疗法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8
11
作者 许湘华 欧美军 +1 位作者 谢婵娟 谌永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头颈外科行喉癌手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 24)... 目的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头颈外科行喉癌手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 24)。对照组接受喉癌术后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对喉癌术后患者进行ACT干预。使用第2版接纳与行动问卷(the 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Ⅱ, AAQ-Ⅱ)、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 DT)和第 4 版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head and neck,FACT-H&N)分别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灵活性、心理痛苦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AQ-Ⅱ、FACT-H&N得分优于对照组,DT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CT可以有效缓解喉癌术后患者心理痛苦,提高其心理灵活性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接纳与承诺疗法 心理灵活性 心理痛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对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志燕 饶振 +2 位作者 盛小伍 龙瀛 周晓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0-157,共8页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在SD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剂量为90 Gy的192Ir放射源,对SD大鼠左侧大腿内侧皮肤进行单次近距离照射,建立放射性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在SD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剂量为90 Gy的192Ir放射源,对SD大鼠左侧大腿内侧皮肤进行单次近距离照射,建立放射性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9)。照射后24 h,实验组大鼠照射处注射60μL(5×105个)脂肪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PBS。每隔3~4 d观察大鼠照射处皮肤损伤及愈合情况。照射后第28天,处死所有SD大鼠,取照射处皮肤组织,同时取未照射的正常组(n=9)相应部位的皮肤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3组皮肤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SD大鼠在受照射后出现III或IV度放射性皮肤损伤;实验组的创面评级明显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正常组皮肤组织中不表达α-SMA,实验组较对照组皮肤组织中的α-SMA表达增强;实验组表皮厚度低于对照组,而血管密度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192Ir放射剂量为90 Gy时可以导致大鼠皮肤损伤,而ADSCs可以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并通过增加微血管新生促进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放射性皮肤损伤 Α-平滑肌动蛋白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