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湖南省平江县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秋林 沈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0期169-171,共3页
从生态安全角度,创新性地建立包含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四大因素的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使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更加全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综合确权法对指标赋权,运用改进的综合指数评价模... 从生态安全角度,创新性地建立包含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四大因素的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使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更加全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综合确权法对指标赋权,运用改进的综合指数评价模型计算规划前后的安全分值,定量探讨土地整治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以湖南省平江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出全县2020年相对2010年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1.1204,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的整体影响是正面的,在生态安全方面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土地整治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平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R聚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径误差自适应格网划分建模方法
2
作者 王亚伟 伍百发 +4 位作者 黄磊 刘华光 吴志文 詹艳春 李海洋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6,共6页
针对固定间隔格网划分的多路径误差半天球格网点建模方法(MHGM)在多测站应用中计算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本文首先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径误差效应的空间域先验分布信息,实现了半天球格网的自适应划分,减少了MHGM的待估参数;然后通过... 针对固定间隔格网划分的多路径误差半天球格网点建模方法(MHGM)在多测站应用中计算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本文首先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径误差效应的空间域先验分布信息,实现了半天球格网的自适应划分,减少了MHGM的待估参数;然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合并多路径误差变化平缓的区域,并合理加密多路径误差影响较大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自适应阈值参数k的增大,虽然北斗系统多路径误差改正效果略有下降,但仍优于作为先验信息的ESM模型。当k=0.9 cm时,相比固定分辨率模式,模型待估参数下降77.2%,参数估计的内存占用仅为固定划分模式的5.2%,显著降低了计算资源消耗。在保证北斗系统多路径误差改正效果的同时,拓展了该方法在大规模测站多路径误差整体建模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多路径误差 先验分布信息 AMR聚类 格网划分 MH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密重力测量对省级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吴志文 耿晓燕 +3 位作者 唐国礼 王亦欣 周卫 张思军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146,共5页
重力数据是确定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基础数据,直接影响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高频成分。本文通过高程异常的变化量分析了重力数据对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影响。首先,利用参考重力场模型、重力数据、地形数据等,基于Molodensky原理确定试验区... 重力数据是确定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基础数据,直接影响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高频成分。本文通过高程异常的变化量分析了重力数据对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影响。首先,利用参考重力场模型、重力数据、地形数据等,基于Molodensky原理确定试验区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然后,增加重力资料稀疏地区的重力数据,基于相同的策略计算似大地水准面模型;最后,分析重力数据变更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差异。结果表明,新增重力数据后,新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变化幅度为-3.7~4.0 cm,变化量绝对值大于1 cm的区域占整个精化区域的7.8%。此外,高程异常变化显著的地区主要位于复杂山区,进一步突显重力数据在地形复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似大地水准面 加密重力 Faye异常 高程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SAR的光学遥感影像双激活门控卷积厚云去除
4
作者 杨金辉 高贤君 +3 位作者 寇媛 于盛妍 许磊 杨元维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4-813,841,共11页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去云方法性能不稳定、色调不均衡等问题,提出融合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光学数据的遥感影像厚云去除网络.利用SAR图像的真实纹理信息和光学图像的空谱特征信息,从全局和局部构建特征重建任务,引导网络重建云遮挡区...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去云方法性能不稳定、色调不均衡等问题,提出融合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光学数据的遥感影像厚云去除网络.利用SAR图像的真实纹理信息和光学图像的空谱特征信息,从全局和局部构建特征重建任务,引导网络重建云遮挡区域的缺失信息.使用双激活门控卷积块和通道注意力块构建空谱特征推理重建模块,提高网络对非云区域有用信息的特征提取能力.根据云形态和含云量不同将SEN12MS-CR-TS数据集拆分成4个子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比去云效果最优的对比方法分别高出1.0384 dB和0.0915,说明融合SAR和光学数据的遥感影像厚云去除网络可有效去除影像中的云,并完成云下细节信息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云去除 SAR 数据融合 门控卷积 双流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塌陷减面的实景三维模型轻量化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洁 郭静 +2 位作者 刘天清 贺鸿愿 王星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3-56,190,共5页
实景三维模型由于其丰富的场景展现能力,广泛应用在数字孪生和地理测绘等领域。然而,丰富的三维场景和细节所包含的数据量十分庞大,给实景三维模型的存储、传输、渲染与展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实景三维... 实景三维模型由于其丰富的场景展现能力,广泛应用在数字孪生和地理测绘等领域。然而,丰富的三维场景和细节所包含的数据量十分庞大,给实景三维模型的存储、传输、渲染与展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实景三维模型的轻量化处理方法,首先引入模型预处理技术,去除模型噪音和非流行边;然后通过边塌陷减面的轻量化算法,精简模型拓扑结构;最后加入反转检测算法,防止边塌陷过程中出现面反转的情况。对张家界景区4个真实场景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在保留模型整体外观和场景细节的基础上,压缩至原始模型大小的3.7%~10.9%,使得复杂场景的实景三维模型能够在计算机中更加快速真实地反映或显示世界的地理地貌或城市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模型轻量化 边塌陷 模型减面 模型去噪 模型拓扑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星载激光雷达数据校正森林区DEM误差
6
作者 刘天清 王丽 +2 位作者 王烽 潘紫阳 万阿芳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2,共9页
在植被区,通过光学遥感或InSAR技术生产的DEM产品不能反映真实林下地形高度。森林区DEM误差主要是植被高引起的系统偏差,植被覆盖度和地形是森林区DEM的主要误差来源。新一代星载激光雷达可以提供大量高精度林下地形控制点产品,为森林区... 在植被区,通过光学遥感或InSAR技术生产的DEM产品不能反映真实林下地形高度。森林区DEM误差主要是植被高引起的系统偏差,植被覆盖度和地形是森林区DEM的主要误差来源。新一代星载激光雷达可以提供大量高精度林下地形控制点产品,为森林区DEM误差的纠正提供了新的契机。鉴于此,文章提出基于机器学习框架下顾及植被覆盖及地形因素的林区DEM误差校正方法。首先,获取高精度星载激光雷达地形控制点与DEM的地形残差;其次,利用光学遥感数据、SAR遥感数据及DEM产品数据计算与植被覆盖和地形有关的特征参数;最后,联合这些特征参数与获取的地形残差点分别建立不同类型DEM产品误差校正模型。选取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交界处的山地林区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区。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原始DEM,校正高程误差后的DEM精度提升超过40%,有效校正了林区DEM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Sat-2 地形高度 误差因素 随机森林 DEM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多项式的InSAR轨道误差去除和DEM估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紫阳 万阿芳 +3 位作者 王烽 邹明普 温康锋 邹梅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150,176,共7页
针对现有数字高程模型的更新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实景三维、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InSAR重轨技术通过短周期重返有望实现快速、大范围、高精度的DEM估计。然而,在重轨模式下,两景SAR影像的轨道误差难以通过干涉过程抵消,严重的时... 针对现有数字高程模型的更新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实景三维、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InSAR重轨技术通过短周期重返有望实现快速、大范围、高精度的DEM估计。然而,在重轨模式下,两景SAR影像的轨道误差难以通过干涉过程抵消,严重的时变轨道误差难以满足高精度测图的需求。因此,利用重轨InSAR技术获取DEM的关键在于去除轨道误差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变多项式模型估计轨道误差的方法,该模型分块构建时频基线和轨道误差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加权最小二乘实现轨道误差的稳健估计;首次使用我国L波段InSAR数据在湖南省境内获取的数据进行了测试,并估计了InSAR DEM,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利用星载ICESat-2数据验证了该方法估计DEM的精度,两试验区的RMSE分别为4.58、6.44 m,相比于传统轨道误差去除和DEM估计的方法(8.94、13.68 m)分别提高了48.8%、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时变轨道误差 ICESa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S点云的多尺度盾构隧道渗水病害检测网络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振宇 高贤君 +5 位作者 杨元维 王少宁 许磊 于盛妍 寇媛 刘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2-5263,共12页
在盾构隧道中,渗水问题常导致电力系统短路、设备腐蚀以及结构劣化等后果。然而,现有的渗水病害检测技术存在智能化程度低、精度和效率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挑战,提出一种基于点云强度图像的智能化渗水病害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移动激光... 在盾构隧道中,渗水问题常导致电力系统短路、设备腐蚀以及结构劣化等后果。然而,现有的渗水病害检测技术存在智能化程度低、精度和效率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挑战,提出一种基于点云强度图像的智能化渗水病害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移动激光扫描设备在弱光环境的隧道条件下收集三维点云数据,标注构建了渗水病害数据集。然后,针对多尺度渗水目标,设计了高性能的目标检测网络。该网络集成了专为处理多尺度渗水信息而设计的可重构上下文信息融合模块,并设计了渗水的难例挖掘损失函数,以提高模型对多尺度渗水目标和具有挑战性目标的检测能力。为简化模型复杂度,使用改进后的轻量化检测头结构减小模型的大小。最后,通过在渗水病害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93.59%的渗水病害识别率,AP指标相比原模型提高了3.69%。此外,改进后的模型相比于原模型计算量减少了47.15%。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及相对于其他方法的优势。总体而言,该方法在效率和精度上都取得了显著效果,为盾构隧道渗水病害检测提供了有效保障,有助于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渗水检测 移动激光扫描 目标检测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三生”空间适宜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马炎生 吴大放 罗改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9-398,共10页
[目的]探索“三生”空间适宜性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明确国土空间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影响因素,为促进长株潭地区“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长株潭地区发展现状,构建“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评价生产、生活... [目的]探索“三生”空间适宜性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明确国土空间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影响因素,为促进长株潭地区“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长株潭地区发展现状,构建“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评价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适宜性,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三类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分析耦合协调性,探索“三生”空间适宜性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2000—2020年生产空间面积先减后增、生活空间面积加速递增、生态空间面积加速递减,大量农业生产空间和林地生态空间转化为工业生产空间和城市生活空间。“三生”空间适宜性呈现出由市区向外扩散的“生活—生产—生态”圈层空间格局特征,生产空间适宜性北高南低、中高外低,生活空间适宜性呈现“一片八核多点”分布特征,生态空间适宜性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基于适宜性的“三生”空间格局中,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分别占国土面积的34.36%,19.55%和46.09%,其与“三生”空间现状差异明显,突出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研究区整体处于基本协调水平,高度协调、基本协调、临界失调和失调区域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56.29%,36.65%,6.91%和0.16%。“三生”空间适宜性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明显,反映出不同的国土空间发展矛盾,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结论]“三生”空间适宜性之间呈现生态空间与生产或生活空间不协调、生产和生活空间较协调的特点,生态空间与生产空间之间、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之间适宜性的不协调是长株潭地区国土空间发展的主要矛盾,地形地貌是影响“三生”空间适宜性耦合协调度的根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适宜性评价 耦合协调度 长株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复杂地貌下的自适应贴近摄影测量研究——以张家界天门山实景数字孪生建模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庆 贺鸿愿 +2 位作者 郭静 周英 石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22,111,共6页
实景数字孪生集实景三维、数字孪生、摄影测量、云计算等新型技术于一体,是一种将真实地物或空间1∶1复刻到虚拟空间、反映其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数字化技术,针对现有摄影测量技术不能较好的对复杂地貌进行自动化高精度数字孪生建模的问题... 实景数字孪生集实景三维、数字孪生、摄影测量、云计算等新型技术于一体,是一种将真实地物或空间1∶1复刻到虚拟空间、反映其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数字化技术,针对现有摄影测量技术不能较好的对复杂地貌进行自动化高精度数字孪生建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张家界地貌的智能航迹规划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实景三维张家界项目中,实现在极端复杂环境下的快速高精模型构建。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作业安全性、采集效率、成果质量上较传统摄影测量方法提升显著,所构建的三维模型相对精度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高精度复刻了张家界立体地貌,可为国土空间规划、景区智能化管理、大众出行导航、地质灾害防治、林业普查、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三维数字空间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数字孪生 贴近摄影测量 张家界地貌 航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网络在退果还林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以三亚市梅山青岭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甫 陆禹 +2 位作者 但维宇 阳胜男 罗改改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26-30,47,共6页
从生态修复的规划性、稳定性、系统性三个方面考虑,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了三亚市梅山青岭地区的生态网络,分析了退果还林生态修复的区域选择、重点内容、建设标准和形式,提出了退果还林生态修复的空间结构方案,并得出以下结论:①... 从生态修复的规划性、稳定性、系统性三个方面考虑,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了三亚市梅山青岭地区的生态网络,分析了退果还林生态修复的区域选择、重点内容、建设标准和形式,提出了退果还林生态修复的空间结构方案,并得出以下结论:①梅山青岭地区的生态网络由5块生态源地、7条生态廊道、4个生态节点组成;②梅山青岭地区内部共有3块生态源地,总面积525.83hm^(2),茅彭水库周边区域是生态修复的重点;③生态廊道总长度4.41km,分为4条汇流生态廊道和3条陆域生态廊道;④生态节点的建设措施可分为造林和生态涵洞建设;③生态阻力空间分布趋势为中西、中东部较高,南北部较低,生态修复应优先选择低生态阻力的区域,同时扩大高生态阻力区域的生态修复图斑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果还林 生态修复 生态网络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 生态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参数化快速建模的研究与实现——以雨母山古寺庙建筑群为例 被引量:19
12
作者 龚雨 刘媛 +1 位作者 王亮 雷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15,共4页
参数化建模是通过属性参数进行实时、动态、快速三维建模的新方法。本文基于City Engine的CGA参数化建模技术,结合地理设计的框架,并与Sketch Up、3ds Max建模软件实现了模型共享,完成了衡阳市雨母山古寺庙建筑群的三维精细模型的集中展... 参数化建模是通过属性参数进行实时、动态、快速三维建模的新方法。本文基于City Engine的CGA参数化建模技术,结合地理设计的框架,并与Sketch Up、3ds Max建模软件实现了模型共享,完成了衡阳市雨母山古寺庙建筑群的三维精细模型的集中展示,对古建筑文化基因进行了较为友好的三维诠释。通过拓展已有参数化规则,创建了符合中国古建筑群三维建模的规则模板,集中展示了各式各样特色造型与样式,拓宽了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范围,为古寺庙建筑群三维基因图谱的构建和虚拟旅游规划设计提供了详细系统方案与新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yEngine CGA参数化建模 古寺庙建筑群 地理设计 L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无人机激光点云数据更新地形级实景三维地理场景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华光 王军军 寇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114,共4页
随着实景三维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对地形级实景三维地理场景的现势性要求日益提高。为解决地理场景更新的及时性和高效性,本文利用无人机获取遥感卫星监测变化图斑点云数据,通过TerraScan点云分类滤波算法批量提取地面点,并采用CloudCom... 随着实景三维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对地形级实景三维地理场景的现势性要求日益提高。为解决地理场景更新的及时性和高效性,本文利用无人机获取遥感卫星监测变化图斑点云数据,通过TerraScan点云分类滤波算法批量提取地面点,并采用CloudCompare拉普拉斯平滑算法进行平滑处理,进一步消除离散噪点,输出数字高程模型,最终实现地形级实景三维地理场景更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精度可靠,更新后的实景三维地理场景准确、自然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级实景三维 地理场景 激光点云 DEM数据 拉普拉斯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县域干旱预测——以关中平原腹地合阳县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蕾 刘科伟 +2 位作者 马锟 潘泽龙 刘美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3-409,共7页
从县域角度出发,利用合阳县1962~2009年降水资料,在分析合阳县降水量变化及特点的前提下,利用GM(1,1)灰色模型对其未来干旱年进行预测,之后在分析合阳县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提出抗旱建议。结果表明:(1)降水系列呈现降水... 从县域角度出发,利用合阳县1962~2009年降水资料,在分析合阳县降水量变化及特点的前提下,利用GM(1,1)灰色模型对其未来干旱年进行预测,之后在分析合阳县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提出抗旱建议。结果表明:(1)降水系列呈现降水总量少、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降水大致有周期性特征、降水在相对的极度降雨后会出现相对极度的干旱、干旱逐渐递增且周期内降雨变化幅度增大等基本规律;(2)预测合阳县将在2016~2017、2023~2024、2030~2031年期间内发生干旱;(3)当遇到历史枯水年(即保障程度达到95%)时,水量供需不平衡。建议合阳县今后在组织、预案、信息、物资、技术、政策等方面做足保障以抗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干旱预测 GM(1 1)模型 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研究——以长沙县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怀文 武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4期16849-16851,16926,共4页
阐述了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目的、方法和工作程序,以长沙县为例,分析了其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状况,并提出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调查 土地评价 长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规则的省级基础地理实体多源数据融合转换方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叶芬 胡燕 +1 位作者 杨琪琳 胡晓丹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0-164,共5页
湖南省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其中省级基础地理实体改造与建库是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遵循自然资源部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湖南省的地理实体分级分类标准规范,融合1∶1万基础地理信息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 湖南省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其中省级基础地理实体改造与建库是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遵循自然资源部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湖南省的地理实体分级分类标准规范,融合1∶1万基础地理信息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年度变更等多源数据,以地理实体编码为统一标识符,提出了基于知识-规则的省级地理实体多源数据融合转换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存量数据,实现了省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的标准化改造,避免了重复生产的资源浪费,极大地提高了基础地理实体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基础地理实体在行业中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万基础地理信息 多源数据 地理实体 融合转换 知识-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平台下矢量数据建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海燕 何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08,132,共5页
CAD平台具有强大的矢量数据编辑能力与图形表现能力,通过对其薄弱的空间分析能力和相关业务能力进行扩展,可以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的矢量数据建库系统。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探讨、设计了其扩展的方法,并成功实现。
关键词 CAD 矢量数据库 扩展 GIS 设计与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网索引及四叉树在CAD建库软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伍百发 何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66-569,共4页
通过对格网索引基本原理和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分析,论证格网索引的时间效率,并以此作为软件开发的依据,针对CAD软件二次开发,成功为CAD软件添加格网索引,使得基于CAD的入库软件扬长避短,生产的数据更符合GIS平台软件的要求。
关键词 GIS CAD 格网索引 四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湘潭的基础空间数据组织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温康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4-128,共5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字城市已经进入全面推广建设阶段。本文结合数字湘潭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在充分利用湘潭市已有地理信息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最后分析基础空间数据在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中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字城市已经进入全面推广建设阶段。本文结合数字湘潭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在充分利用湘潭市已有地理信息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最后分析基础空间数据在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城市 基础地理数据 组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M聚类算法对平面标靶中心提取精度的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22-125,共4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FCM聚类算法的原理,分析了FCM聚类的有效性,并设计了平面标靶中心提取实验,利用MATLAB编写了基于FCM聚类算法的提取程序进行中心提取。最后对提取的中心坐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确认该方法可行、精度可靠,为后续海量点云数据... 本文详细阐述了FCM聚类算法的原理,分析了FCM聚类的有效性,并设计了平面标靶中心提取实验,利用MATLAB编写了基于FCM聚类算法的提取程序进行中心提取。最后对提取的中心坐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确认该方法可行、精度可靠,为后续海量点云数据的拼接处理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 聚类算法 平面标靶 中心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