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禽养殖场舍电磁环境研究进展
1
作者 熊竹青 陈怡然 +6 位作者 刘莹 孙雷 刘玉龙 闫银发 田野 冯泽猛 印遇龙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7,共10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畜禽养殖智能化进程加快。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畜禽养殖设备相继应用,出现了行为监测、体重估测、环境监测等多种智能养殖相关设备。养殖场舍内各种无线传感设备以电磁波形式传输数据,导致场舍电磁环境愈发...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畜禽养殖智能化进程加快。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畜禽养殖设备相继应用,出现了行为监测、体重估测、环境监测等多种智能养殖相关设备。养殖场舍内各种无线传感设备以电磁波形式传输数据,导致场舍电磁环境愈发复杂。智能养殖过程中产生电磁辐射引起电磁生物效应影响畜禽健康的问题已经引起关注。该文综述了中国畜禽养殖场舍电磁环境变化,以及国内外电磁生物效应的研究现状,从体外培养细胞或组织、试验动物两方面,低频、中频、高频3个频段,阐述了电磁辐射对动物生殖与发育、认知与记忆、免疫、细胞DNA损伤与修复、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等方面的影响;梳理了研究电磁生物效应的实验装置、电磁暴露容许阈值,推测出智能养殖阶段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对畜禽产生潜在影响。为应对畜禽智能养殖过程中电磁环境的日趋复杂而暴露出的潜在的电磁污染问题,我国应及时跟进研究确定畜禽养殖场舍电磁环境评估标准与安全限值,重视并加强合理化防治手段,增进畜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养殖 电磁场 电磁辐射 生物电磁效应 生物电磁暴露试验 畜禽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蛋白酶和氨基酸对蛋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2
作者 秧石航 吴康乐 +5 位作者 张重阳 王芳 谢美珠 李佳洋 姚康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729-6743,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蛋白酶和氨基酸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180只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31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CON组)饲喂15.9%...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蛋白酶和氨基酸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180只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31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CON组)饲喂15.9%粗蛋白质(CP)水平的基础饲粮,低蛋白质组(LP组)饲喂15.2%CP水平的低蛋白质饲粮,试验组(LP+PAA组)饲喂15.2%CP水平的低蛋白质饲粮并补充150 mg/kg蛋白酶、400 mg/kg蛋氨酸、400 mg/kg赖氨酸和300 mg/kg苏氨酸。预试期3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LP组第1~12周产蛋率、日产蛋重和体增重显著降低(P<0.05),第9~12周料蛋比显著提高(P<0.05);LP+PAA组产蛋性能和体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各阶段蛋品质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组相比,LP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LP+PAA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隐比显著提高(P<0.05)。3)与CON组相比,LP组CP、钙和磷表观代谢率无显著差异(P>0.05),LP+PAA组第8周和第12周CP表观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与LP组相比,LP+PAA组第8周和第12周CP表观代谢率以及第8周磷和粗纤维表观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4)与CON组相比,LP组大部分血清免疫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LP+PAA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Y(IgY)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LP组相比,LP+PAA组血清IgG和IgY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降低(P<0.05)。5)各组间盲肠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15.2%CP水平低蛋白质饲粮会降低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对蛋品质以及大部分血清免疫指标、盲肠菌群和养分表观代谢率无显著影响;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蛋白酶和氨基酸后能改善生产性能、肠道形态结构、CP表观代谢率并增强免疫功能,对蛋品质和盲肠菌群没有显著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饲粮 蛋白酶 必需氨基酸 蛋鸡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肠道健康的生物学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印遇龙 李铁军 +1 位作者 吴信 徐海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7,共8页
断奶应激一直是困扰养猪业的一个难题,也是动物营养学界亟待解决的命题之一。由于幼龄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尚未发育成熟,早期断奶容易造成仔猪胃肠道功能紊乱,诱发仔猪断奶综合症。因此,研究仔猪肠道健康,阐明仔猪在断奶前后肠道... 断奶应激一直是困扰养猪业的一个难题,也是动物营养学界亟待解决的命题之一。由于幼龄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尚未发育成熟,早期断奶容易造成仔猪胃肠道功能紊乱,诱发仔猪断奶综合症。因此,研究仔猪肠道健康,阐明仔猪在断奶前后肠道的变化规律,对于合理制定配方,研究开发新型的功能性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仔猪肠道健康以及功能性饲料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肠道健康 功能性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现代生态养殖模式 被引量:33
4
作者 吴信 万丹 印遇龙 《农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71-174,共4页
养殖业不仅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还可提供有机肥原料,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种植业增产增收,因此是一个与人类食物链和生态环境关系十分密切的产业,是一个既能影响土壤生态,又能影响种植业和人类食品安全的"承上启下"的... 养殖业不仅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还可提供有机肥原料,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种植业增产增收,因此是一个与人类食物链和生态环境关系十分密切的产业,是一个既能影响土壤生态,又能影响种植业和人类食品安全的"承上启下"的产业。合理适度的养殖,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养殖业还存在加工比重小、技术落后、高耗低效等问题;同时,由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畜禽养殖污染产生量大、处理成本高、综合利用率低,科学合理地处理养殖废弃物已成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的紧迫任务。笔者回顾了养殖业产业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在养殖业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分析了当前国内养殖业面临的养殖废弃物处理问题,凝练出了国内当前养殖业废弃物处理的形势任务,提出发展现代生态养殖是解决中国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必然选择,并对此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业 现代生态养殖模式 畜禽废弃物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牛不同生理阶段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张磊 郭广振 +6 位作者 李少旭 胡帆 赵军 王岗 谭支良 王水莲 贺志雄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03-3915,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理阶段和牛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分别选取年龄和体重相近以及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期(DN组)、育成期(YC组)、育肥前期(YQ组)和育肥后期(YH组)4个阶段和牛各6头,共24头。采集血液进行血清...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理阶段和牛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分别选取年龄和体重相近以及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期(DN组)、育成期(YC组)、育肥前期(YQ组)和育肥后期(YH组)4个阶段和牛各6头,共24头。采集血液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并应用16S rDNA测序分析粪便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YH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以及葡萄糖(GLU)、钙和磷含量显著低于YQ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YQ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随着生理阶段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2)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粪便微生物丰富度和均匀度从育成期开始随生理阶段的延长而降低;β多样性结果显示,不同生理阶段的粪便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差异。3)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随生理阶段延长呈降低趋势,YH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随生理阶段延长呈上升趋势,YH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YH组螺旋体门(Spirochaetot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在属水平上,YC组单球状体菌属(Monoglobu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YQ组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YH组另枝菌属(Alistip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DN组与YQ组(P<0.05),YH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4)血清生化指标与粪便微生物相对丰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GL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脂质代谢相关指标(血清TC、LDL和HDL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拟杆菌门与之正好相反。另枝菌属相对丰度与血清TP和GLU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脂质代谢相关指标(血清TG、TC、LDL和HDL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和牛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会随生理阶段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为和牛全生命周期肠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调控技术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牛 血清生化指标 粪便微生物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色氨酸对畜禽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白苗苗 刘红南 +5 位作者 吴信 刘刚 TOSSOU Myrlene Carine 徐康 习欠云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1-368,共8页
色氨酸是一种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必需氨基酸。色氨酸的代谢产物吲哚-2,3-双加氧酶(IDO)、犬尿氨酸、喹啉酸和褪黑激素等,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增加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和促进组织的抗原递呈等,来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炎症反应和... 色氨酸是一种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必需氨基酸。色氨酸的代谢产物吲哚-2,3-双加氧酶(IDO)、犬尿氨酸、喹啉酸和褪黑激素等,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增加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和促进组织的抗原递呈等,来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炎症反应和影响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本文就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对畜禽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和机制进行简要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畜禽 免疫功能 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胃肠道谷氨酸代谢及其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博 胡佳宇 +4 位作者 吴苗苗 肖昊 张军 谭碧娥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26-3331,共6页
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或肽的结构氨基酸之一。胃和小肠能吸收游离谷氨酸,结肠上皮细胞及结肠微生物也能利用肠腔内的谷氨酸。食物中的谷氨酸在胃肠道被大量代谢,为肠道完整性和功能维持提供了大量三磷酸腺苷(ATP),是胃肠道的主要能量来源... 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或肽的结构氨基酸之一。胃和小肠能吸收游离谷氨酸,结肠上皮细胞及结肠微生物也能利用肠腔内的谷氨酸。食物中的谷氨酸在胃肠道被大量代谢,为肠道完整性和功能维持提供了大量三磷酸腺苷(ATP),是胃肠道的主要能量来源。此外,谷氨酸是谷氨酰胺等其他氨基酸以及一些生物活性分子的前体,发挥着营养、免疫调节和抗氧化应激等生理作用。本文综述谷氨酸在猪胃肠道的代谢机制及其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代谢 胃肠道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土壤生物转硒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印遇龙 颜送贵 +2 位作者 王鹏祖 白苗苗 刘红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2-1079,共8页
本文论述了生物转硒技术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总结了有机硒生成的专利和生物转硒的技术特点,并对生物转硒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土壤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肉兼用型三河牛全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9
作者 李少旭 燕爱飞 +9 位作者 胡帆 张磊 刘德鑫 韩晓雨 乌兰 赵曼 吕红 谭支良 王水莲 贺志雄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16-3932,共1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呼伦贝尔乳肉兼用型三河牛全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定殖规律及标志微生物挖掘。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三河牛,采集新生期(NS,n=10)、断奶期(WS,n=14)、育肥前期(EFS,n=14)、育肥中期(MFS,n=16)、育肥后期(LFS,n=12)... 本试验旨在探究呼伦贝尔乳肉兼用型三河牛全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定殖规律及标志微生物挖掘。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三河牛,采集新生期(NS,n=10)、断奶期(WS,n=14)、育肥前期(EFS,n=14)、育肥中期(MFS,n=16)、育肥后期(LFS,n=12)、后备期(RP,n=10)、围产期(PP,n=10)、泌乳期(LP,n=10)、干奶期(DP,n=10)9个阶段样本,在晨饲前采集直肠内容物样本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升高,并在育肥中期以后趋于稳定。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育肥中期之前的各阶段肠道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分离,而育肥中期和育肥后期聚集成一簇;泌乳阶段中,围产期和干奶期较为聚集,泌乳期和后备期较为分离。2)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断奶期以后的各阶段均为优势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随日龄增长而升高,并在育肥中期以后趋于稳定。在属水平上,新生期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和梭菌属(Clostridi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断奶期Pseudoclostridium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副普雷沃氏菌属(Paraprevotella)相对丰度在育肥中期前随日龄的增长而升高。3)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层级聚类分析,将筛选出的612个菌种划分为9种微生物定殖模式(C1~C9分簇)。其中,C7和C9这2个分簇中的微生物定殖时间早,丰度较高,且能持续定殖在三河牛肠道中;在科水平上,颤螺菌科(Oscillospiraceae)、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梭菌科(Clostridiaceae)等菌科为C7和C9分簇中的优势菌科。综上所述,本试验揭示了三河牛全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差异,并探究了其定殖规律,筛选出了各阶段标志性微生物,为丰富高寒牧区乳肉兼用型三河牛肠道微生物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河牛 乳肉兼用型 不同生长阶段 肠道微生物群落 定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根碱对脂多糖免疫应激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康保聚 陈家顺 +5 位作者 金顺顺 田军权 王鹏 符晨星 伍小松 姚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51-426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血根碱(SAG)对脂多糖(LPS)免疫应激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21±1)日龄、平均体重为(6.20±0.09) kg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24头,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 本试验旨在研究血根碱(SAG)对脂多糖(LPS)免疫应激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21±1)日龄、平均体重为(6.20±0.09) kg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24头,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CON)组(基础饲粮)、LPS组(基础饲粮+腹腔注射100μg/kg BW LPS)、SAG组(基础饲粮+50 mg/kg血根碱)和SAG+LPS组(基础饲粮+50 mg/kg血根碱+腹腔注射100μg/kg BW LPS),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采用2×2双因子设计,主因子为血根碱(饲粮中添加、不添加)和LPS(腹腔注射、不注射)。分别于试验第14、21天给断奶仔猪腹腔注射LPS或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 LPS攻毒前(1~14 d),饲粮中添加血根碱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P<0.05)。攻毒期间(15~21 d),LPS攻毒显著降低ADG和ADFI(P<0.05),显著提高F/G(P<0.05);饲粮中添加血根碱显著提高ADFI和ADG (P<0.05),显著降低F/G (P <0.05)。2)攻毒结束后,饲粮中添加血根碱和LPS攻毒均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P<0.05)。与LPS组相比,SAG+LPS组的血清IgG和IgM含量显著增加(P<0.05)。3)攻毒结束后,LPS攻毒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IL-10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血根碱显著降低血清IL-1β、IL-6和TNF-α含量(P<0.05),显著增加血清IL-10含量(P<0.05)。与LPS组比,SAG+LPS组的血清IL-1β、IL-6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IL-10含量显著增加(P<0.05)。饲粮中添加血根碱与LPS攻毒的交互作用对血清TNF-α含量有显著影响(P <0.05)。4)攻毒结束后,LPS攻毒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血清D-乳酸(D-LA)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SAG显著降低血清D-LA含量和DAO活性(P <0. 05)。与LPS组比,SAG+LPS组血清D-LA含量和DAO活性显著降低(P<0.05)。饲粮中添加血根碱与LPS攻毒的交互作用对血清D-LA含量和DAO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5)攻毒结束后,LPS攻毒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十二指肠、回肠绒毛高度(VH)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提高十二指肠隐窝深度(CD)(P<0.05)。饲粮中添加血根碱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VH及V/C,显著降低十二指肠CD (P <0.05)。与LPS组相比,SAG+LPS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VH和V/C显著增加(P<0.05),十二指肠CD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血根碱可以缓解断奶仔猪免疫应激导致的生长性能下降,提高血清IgG和IgM含量,抑制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的增加和IL-10含量的降低,进而增强其免疫抵抗能力,缓解肠道通透性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肠黏膜形态结构,从而使断奶仔猪的肠道健康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根碱 断奶仔猪 脂多糖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楂口服液药渣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苏家宜 孔祥峰 +3 位作者 李华伟 黎智华 印遇龙 王占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30-1738,共9页
为了探讨中药渣作为饲料原料或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本试验选用21日龄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芪楂口服液药渣组、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和氧化锌组,比较研究发酵前和发酵后芪楂口服液药渣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肠... 为了探讨中药渣作为饲料原料或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本试验选用21日龄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芪楂口服液药渣组、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和氧化锌组,比较研究发酵前和发酵后芪楂口服液药渣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肠黏膜形态结构和紧密连接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第1~28天),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仔猪的料重比低于对照组和芪楂口服液药渣组(P>0.05),氧化锌组仔猪腹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试验第28天,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仔猪的干物质、粗脂肪和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消化率显著低于芪楂口服液药渣组(P<0.05),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低于氧化锌组(P<0.05)。3)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仔猪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大于芪楂口服液药渣组(P>0.05),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小于芪楂口服液药渣组(P>0.05)。4)各组空肠、回肠和结肠闭锁蛋白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1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与芪楂口服液药渣相比,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结构,二者对紧密连接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楂口服液药渣 发酵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饲养条件下饲养密度对猪生长性能和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凯 刘春龙 吴信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2,共6页
饲养密度是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众多环境条件之一。在制约猪生长性能发挥的因素中,品种因素约占1/5,饲粮及日常管理约占1/2,生长环境则约占1/3。由此可见,饲养密度作为环境条件之一,会对猪的生长性能产生一定影响。研究表明,饲养密度与猪... 饲养密度是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众多环境条件之一。在制约猪生长性能发挥的因素中,品种因素约占1/5,饲粮及日常管理约占1/2,生长环境则约占1/3。由此可见,饲养密度作为环境条件之一,会对猪的生长性能产生一定影响。研究表明,饲养密度与猪的生长性能、免疫应激、肉品质以及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本文将从饲养密度对猪行为方式、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肉品质以及健康4个方面的影响,对饲养密度影响猪生长性能和健康进行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密度 生长性能 应激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洪玲玲 印遇龙 肖定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89-3495,共7页
女贞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药材,富含齐墩果酸、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同分异构体熊果酸、多糖多酚等成分,具有增强动物机体抗氧化、提高免疫力、调节脂质代谢、抗炎抑菌和抗癌等生物学作用。本文阐述了女贞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 女贞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药材,富含齐墩果酸、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同分异构体熊果酸、多糖多酚等成分,具有增强动物机体抗氧化、提高免疫力、调节脂质代谢、抗炎抑菌和抗癌等生物学作用。本文阐述了女贞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并对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生物学功能 作用机制 畜禽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天冬氨酸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夏嗣廷 胡睿智 +1 位作者 贺建华 李铁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481-4487,共7页
D-天冬氨酸(D-Asp)主要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神经递质,同时也参与动物体内的激素调节、保护神经、调控生殖,还具有一定的营养潜力,可以应用到医药、食品及畜禽生产等行业中。本文综述了D-Asp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实际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 D-天冬氨酸 生理功能 畜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齐墩果酸盐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包学太 黎育颖 +3 位作者 田军权 苏文璇 杨凡 姚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95-1507,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小檗碱齐墩果酸盐对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50头28日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体重(8.22±0.98)kg],随机分为5个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小檗碱齐墩果酸盐对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50头28日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体重(8.22±0.98)kg],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单栏饲喂。其中,对照组和模型组饲喂基础饲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250和500 mg/kg小檗碱齐墩果酸盐的饲粮。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18 d。在正试期第15天,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仔猪灌服10 mL浓度为2×10^(9) CFU/mL的ETEC K88菌液,对照组仔猪灌服相同剂量的无菌LB培养液。结果表明:1)第1~14天,即ETEC K88感染前,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升高(P<0.05)。第15~18天,即ETEC K88感染后,各组仔猪体重、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1~18天,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仔猪ADFI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F/G显著高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P<0.05)。2)在感染后24 h,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仔猪粪便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仔猪粪便评分明显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感染后48 h,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仔猪粪便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仔猪粪便评分显著降低(P<0.05)。3)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仔猪血清中补体4含量以及血液中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液中血小板压积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血清中补体3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4)模型组仔猪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中、高剂量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和低剂量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小檗碱齐墩果酸盐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缓解ETEC K88感染导致的仔猪腹泻,降低腹泻对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血清生化指标造成的影响,提高腹泻仔猪机体免疫力;且500 mg/kg的添加剂量对仔猪感染ETEC K88后的肠道损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齐墩果酸盐 仔猪 生长性能 ETEC K88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C_(60)]抗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16
作者 刘广 罗友谊 +1 位作者 唐宇龙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7,共9页
氧化应激损伤是指机体在遭受有害刺激时,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自由基(ROS)或活性氮自由基(RNS)产生过多,导致细胞、组织和动物机体受到严重损伤。畜禽在应激和疾病的条件下会造成氧化应激并引发各种炎症。减少氧化应激以提高畜禽生... 氧化应激损伤是指机体在遭受有害刺激时,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自由基(ROS)或活性氮自由基(RNS)产生过多,导致细胞、组织和动物机体受到严重损伤。畜禽在应激和疾病的条件下会造成氧化应激并引发各种炎症。减少氧化应激以提高畜禽生长性能、减少疾病发病率是畜禽生产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富勒烯[C_(60)]被认为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大量研究表明富勒烯[C_(60)]及其衍生物在自由基清除和缓解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富勒烯[C_(60)]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作用和机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畜禽生产中抗氧化剂和抗生素替代物的开发利用找到新的方向,使富勒烯能应用到畜禽生产以代替抗生素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更好地发展绿色、健康、安全的养殖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C_(60)] 氧化应激 代替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技术及不同因素对瘤胃上皮细胞的影响
17
作者 韩奇鹏 罗玲 +2 位作者 张佩华 周传社 William P W 《饲料博览》 2015年第10期8-13,共6页
文章主要对瘤胃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及其在反刍动物瘤胃上皮细胞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 瘤胃 上皮细胞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高比例过瘤胃脂肪对生长肉用绵羊采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馨丹 胡帆 +5 位作者 伍志武 叶炳森 刘铁海 林杰 贺志雄 谭支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7-1084,共8页
旨在研究高比例过瘤胃脂肪日粮对生长期呼伦贝尔羊采食量和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选取12只平均体重为(20±1.9)kg的呼伦贝尔羊随机分配到对照组(CON)和高脂组(23.65%过瘤胃高脂日粮,HF),每组6只,并用摄像头连续记录各试验呼伦贝尔羊... 旨在研究高比例过瘤胃脂肪日粮对生长期呼伦贝尔羊采食量和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选取12只平均体重为(20±1.9)kg的呼伦贝尔羊随机分配到对照组(CON)和高脂组(23.65%过瘤胃高脂日粮,HF),每组6只,并用摄像头连续记录各试验呼伦贝尔羊的行为活动。连续观察并记录试验羊正试期第83和84天的行为,包括:采食、反刍、饮水、站立、卧倒行为,计算每个行为活动在24 h内的总分钟数,并通过干物质、脂肪、粗蛋白采食量来计算每千克日粮采食时间、采食次数、干物质采食速度、脂肪采食速度、粗蛋白采食速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高比例过瘤胃脂肪显著降低生长呼伦贝尔羊精料采食量、干物质采食量和粗蛋白的采食量及采食速度(P<0.05),降低呼伦贝尔羊的采食次数、每日反刍时间、每千克日粮的反刍时间和饮水时间(P<0.05),增加粗脂肪采食量和采食速度(P<0.01)。综上表明,日粮添加高比例过瘤胃脂肪可能通过影响生长肉羊采食次数来降低精料采食量,并减少其饮水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行为学 高比例过瘤胃脂肪 采食量 呼伦贝尔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浏阳黑山羊胃肠道不同部位重要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焦金真 王芃芃 +2 位作者 汤少勋 周传社 谭支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90-1599,共10页
旨在研究山羊胃肠道不同部位微生物组成及分布特征,以期为探索胃肠道不同部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功能奠定基础。选择山羊胃肠道具有明确已知功能特征的甲烷菌和细菌来进行qRT-PCR定量研究。细菌中又选择了2个属(乳杆菌和双岐杆菌),5个种(... 旨在研究山羊胃肠道不同部位微生物组成及分布特征,以期为探索胃肠道不同部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功能奠定基础。选择山羊胃肠道具有明确已知功能特征的甲烷菌和细菌来进行qRT-PCR定量研究。细菌中又选择了2个属(乳杆菌和双岐杆菌),5个种(4种纤维降解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选取4只体况良好、年龄相同(1岁半左右)、体重相近((20.0±1.2)kg)的浏阳黑山羊作为试验动物的4个重复。同时屠宰4只羊,取瘤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的食糜,提取总DNA,通过构建重组标准质粒来对这些微生物进行绝对qRT-PCR定量研究。结果,本研究已成功构建细菌及甲烷菌的标准质粒。健康状况良好的成年浏阳黑山羊胃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存在差异(P<0.01),同时胃肠道相同部位的微生物在数量上也存在着差异。除溶纤维丁酸弧菌外,检测的微生物均是在瘤胃中最多。在后肠道、空肠和十二指肠的微生物数量最少,回肠的微生物较多,以盲肠、结肠和直肠中的微生物最多。山羊胃肠道不同部位重要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分布情况差异极显著(P<0.01),但总体上是瘤胃最多,盲肠、结肠、直肠居中,回肠次之,十二指肠和空肠最少。重要功能微生物分布特征的差异为探索胃肠道不同部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实时荧光定量PCR 微生物 浏阳黑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57
20
作者 段叶辉 李凤娜 +1 位作者 李丽立 印遇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6-631,479,共7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尤其是n-6和n-3 PUFAs,不仅是人体必需营养素,在调节和预防人类疾病方面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n-6和n-3 PUFAs在哺乳动物细胞内不能相互转换,且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不...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尤其是n-6和n-3 PUFAs,不仅是人体必需营养素,在调节和预防人类疾病方面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n-6和n-3 PUFAs在哺乳动物细胞内不能相互转换,且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细胞膜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比例很大程度上由膳食决定,因此平衡膳食中n-6/n-3 PUFAs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n-6和n-3 PUFAs的代谢途径和作用机制,结合临床试验,阐述了平衡n-6/n-3 PUFA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FAS n-6 n-3比例 炎症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