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资源化利用的转化过程和潜在环境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玉超 张凤姣 +5 位作者 娄伟 昝飞翔 王琳玲 盛安旭 吴晓辉 陈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1-1870,共10页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亟待处置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含量丰富,具有巨大的回收价值,但回收过程中也会产生潜在的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作业工人产生危害。本文根据废旧锂离子电...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亟待处置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含量丰富,具有巨大的回收价值,但回收过程中也会产生潜在的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作业工人产生危害。本文根据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结构,深入分析了正极材料有价金属在预处理、回收和再生三个环节中的转化历程和机制,讨论了杂质元素的干扰和响应对策。重点分析了预处理过程中电解质、有机黏结剂以及集流体铝箔对正极材料分离的影响,探讨了正极材料有价金属在回收和再生过程中的反应机制,包括传统的火法、湿法回收和新兴的再生工艺,从回收效率、能/物耗、环境影响等多个角度总结了工艺的特点。最后,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为正极材料有价金属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方法提供研究思路和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资源化 有价金属 反应机制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氢氧化物负载生物炭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任树鹏 齐宇彤 +6 位作者 石瑶 昝飞翔 刘萍 赵泽州 娄伟 王琳玲 陈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5-584,共10页
层状双氢氧化物负载生物炭(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functionalized biochar,LDHs@BC)对水体中磷酸盐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LDHs@BC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条件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了LDHs@BC对水... 层状双氢氧化物负载生物炭(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functionalized biochar,LDHs@BC)对水体中磷酸盐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LDHs@BC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条件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了LDHs@BC对水体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及机制,并且阐述了生物炭和层状双氢氧化物对磷酸盐吸附的协同作用及其机制,以期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参数定向调控LDHs@BC性能,显著提升LDHs@BC对磷酸盐的吸附效率.本文展望了LDHs@BC的应用前景,以期进一步推动LDHs@BC在水体修复中的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层状双氢氧化物 磷酸盐 吸附性能 协同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氢氧化物在环境修复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致达 石瑶 +6 位作者 张凤姣 娄伟 王琳玲 盛安旭 吴晓晖 昝飞翔 陈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801-5810,共10页
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具有优良的吸附与催化性能。作为一种近年来被环境领域密切关注的新型功能材料,LDHs被广泛应用于去除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本文基于对过去十几年的文献与报道进行了聚类数据分析,介绍了L... 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具有优良的吸附与催化性能。作为一种近年来被环境领域密切关注的新型功能材料,LDHs被广泛应用于去除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本文基于对过去十几年的文献与报道进行了聚类数据分析,介绍了LDHs的制备与改性方法,总结了LDHs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基于LDHs优异的性能,针对污染场景对LDHs进行功能改性,能够实现对特定污染物的去除,解决相应的环境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LDHs对染料废水、畜禽养殖和制药废水中的染料、抗生素等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机制,并探讨了LDHs对采选冶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机制以及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治理,展望了LDHs在农田修复和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为LDHs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作出较全面的总结,同时指出了LDHs研究目前存在的局限与挑战,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废水治理 水体修复 土壤修复 二氧化碳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活化过硫酸盐对土壤中五氯酚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颖 刘萍 +3 位作者 徐文杰 王琳玲 陈静 方园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1,共7页
文章研究了CaO对过硫酸盐(PS)处理五氯酚(PCP)污染土壤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提高PS浓度和CaO添加量可促进CaO/PS体系中PCP的去除,而随着液固比的增加,PCP的去除效果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CaO水解可提供OH-,同时释放热量,但其对土... 文章研究了CaO对过硫酸盐(PS)处理五氯酚(PCP)污染土壤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提高PS浓度和CaO添加量可促进CaO/PS体系中PCP的去除,而随着液固比的增加,PCP的去除效果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CaO水解可提供OH-,同时释放热量,但其对土壤体系的温度提升程度与液固比成反比,相较于其实现的热活化氧化能力,传质过程的抑制对PCP氧化去除的影响更大。响应曲面优化分析结果表明,PS剂量、CaO添加量和液固比均对土壤中PCP去除具有显著影响,三因素对PCP去除的影响程度次序为PS剂量>CaO添加量>液固比。研究结果可为五氯酚污染场地修复处理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钠 五氯酚 土壤修复 碱活化 氧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对Pb和Cd的同步吸附性能和机制
5
作者 张凤姣 娄伟 +7 位作者 赵泽州 石瑶 李致达 盛安旭 王琳玲 昝飞翔 吴晓晖 陈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04-3514,共11页
采选冶废水下渗造成地下水Pb和Cd复合污染.本文通过交联技术制备了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FeS-SA),研究了FeS-SA对水中Pb和Cd的同步吸附动力学、吸附容量及MnO_(2)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制及Pb的竞争吸附优势.研究表明,相对于FeS,FeS-SA具... 采选冶废水下渗造成地下水Pb和Cd复合污染.本文通过交联技术制备了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FeS-SA),研究了FeS-SA对水中Pb和Cd的同步吸附动力学、吸附容量及MnO_(2)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制及Pb的竞争吸附优势.研究表明,相对于FeS,FeS-SA具有更高的分散性和稳定性.FeS-SA颗粒尺寸更小更均一,吸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相较于FeS,FeS-SA对Pb和Cd的吸附容量为637 mg·g^(−1)和334 mg·g^(−1),分别提升了90.6%和114%,对Pb和Cd的吸附亲和力也提升了1个数量级.FeS-SA对Pb和Cd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S−表面络合、离子交换、海藻酸钠(SA)吸附和≡Fe−OH表面络合吸附4种,其中≡S−表面络合贡献了近85%的吸附量.混合体系中FeS-SA对Pb和Cd的吸附量为361 mg·g^(−1)和127 mg·g^(−1).与Pb相比(43.3%),Cd的吸附量较之单一体系下降幅度更大,为62.1%,这与FeS-SA对Pb具有更高的吸附亲和力和更快的吸附速率有关,因此,Pb在同步吸附中占据优势.由于SA有效阻隔了MnO_(2)对FeS的氧化,MnO_(2)对FeS-SA同步吸附Pb和Cd无显著影响(<4%).FeS-SA吸附性能和抗环境干扰性能的显著提升以及吸附机制的多样化表明其在环境修复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为FeS-SA在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地下水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 同步吸附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和铁盐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土壤中五氯酚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颖 刘萍 +5 位作者 徐文杰 齐文豪 方园园 欧阳照锋 陈静 王琳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3-197,共5页
该文比较研究了零价铁和亚铁盐2类铁基修复材料对过硫酸盐(PS)处理实际五氯酚(PCP)污染土壤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种铁材料均能促进过硫酸盐氧化降解PCP,Fe/PS体系中PCP的降解效果整体优于Fe~0/PS体系。PCP的降解速率表现出先快后... 该文比较研究了零价铁和亚铁盐2类铁基修复材料对过硫酸盐(PS)处理实际五氯酚(PCP)污染土壤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种铁材料均能促进过硫酸盐氧化降解PCP,Fe/PS体系中PCP的降解效果整体优于Fe~0/PS体系。PCP的降解速率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提高PS浓度可促进两体系中PCP的降解。随着液固比和铁活化剂用量的增加,体系中PCP的降解效果均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土壤有机质会大量消耗氧化剂,影响污染物的降解。在未来研究及实际应用中,需充分考虑土壤中有机质的消耗,进行氧化剂添加量的评估。研究结果可为实际五氯酚污染场地的修复处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钠 五氯酚 土壤修复 铁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