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气象探测环境现状评估及保护措施 被引量:5
1
作者 曹向林 陈姣荣 +1 位作者 阎雍 常艾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3期283-285,共3页
近年来,随着湖南省各地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和城镇规划的调整,气象台站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方面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利用2013年湖南省97个地面气象台站(不含无人站)探测环境评估资料,对全省的探测环境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地面... 近年来,随着湖南省各地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和城镇规划的调整,气象台站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方面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利用2013年湖南省97个地面气象台站(不含无人站)探测环境评估资料,对全省的探测环境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地面台站在探测环境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面临的压力,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探测环境 现状评估 保护措施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两次副高控制下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蒋帅 周莉 尹依雯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28-36,共9页
利用湖南国家基本气象站、区域站站点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18年7月19日(“0719”)和9月4日(“0904”)2次在副高(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湖南省发生的强降水过程,得到4点结论,①两次过程副高均较为强盛,但位置差异较大,“0719”... 利用湖南国家基本气象站、区域站站点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18年7月19日(“0719”)和9月4日(“0904”)2次在副高(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湖南省发生的强降水过程,得到4点结论,①两次过程副高均较为强盛,但位置差异较大,“0719”副高主体为偏东型,“0904”副高主体为偏西型。925 hPa切变对强降水落区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②二者的降水落区与水汽通量辐合区较为一致,降水区中低层为对流不稳定层结,700~500 hPa为中性层结,有利于降水的发生;③通过水汽追踪方法,发现2次过程的水汽来源不同,“0719”过程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地区,“0904”过程水汽则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地区;④在物理量方面,“0719”过程水汽能量垂直分为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但过程垂直上升运动、辐合辐散、相对涡度配置较浅薄,主要集中在中低层;“0904”过程湿层深厚,此外,受冷空气影响存在明显的锋区,一方面与暖湿气流汇合产生辐合上升,另一方面抬升暖湿气流,使上升运动加强,触发不稳定能量,过程垂直上升运动区向上延伸的高度较“0719”更高,低层辐合层深厚,相对涡度上传更大,对应降水强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高(副热带高压) 强降水 水汽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湖南省东北部两次强降雪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尹依雯 蒋帅 +1 位作者 许丽丽 昌立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58-66,70,共10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气象观测站资料,对湖南省2018年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次强降雪过程均在500 hPa"Ω"型环流形势下发生,但中低层环流形势差异明显。第一次过程(2018年1月24-31日)中低层存在...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气象观测站资料,对湖南省2018年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次强降雪过程均在500 hPa"Ω"型环流形势下发生,但中低层环流形势差异明显。第一次过程(2018年1月24-31日)中低层存在切变线,水汽条件较好,冷空气从近地面层锲入,暖湿空气被迫抬升;第二次过程(2018年12月28日至2019年1月3日)降雪前850 hPa至地面已经形成强盛稳定的冷垫,暖湿气流沿冷垫爬升;强降雪落区位于水汽通量大值区轴线的左侧且与强辐合中心重叠,但是水汽条件差异较大。通过拉格朗日气块追踪方法发现造成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水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水汽的来源不同,第一次过程水汽主要来源于高压底部经黄海和东海变性增湿后回流的空气和阿拉伯海,第二次主要源于中南半岛源地和印度半岛源地。两次过程都存在假相当位温线的密集带,地面锋区维持在22°N附近。相比第一次过程而言,第二次过程锋面坡度高于第一次,暖湿空气沿冷垫爬升明显,有利于低层气旋性涡度增大,使得湿度、相对涡度、垂直运动等物理量在强降雪开始前12 h有明显向上延伸的特点,对预报具有先兆性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雪 环流形势 水汽 假相当位温 湖南省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风带系统影响下岳阳市强对流天气分析与预报
4
作者 昌立伟 黄海波 许丽丽 《江西农业》 2019年第20期41-43,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盛夏影响湖南省岳阳市的东风带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风带系统造成的强对流天气主要以台风影响为主,台风中心的位置、强度均与与强对流天气落区密切相关,另外也...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盛夏影响湖南省岳阳市的东风带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风带系统造成的强对流天气主要以台风影响为主,台风中心的位置、强度均与与强对流天气落区密切相关,另外也与地形和低层风向有很大关联,尤其是东部的幕阜山和连云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风带 台风 副高边缘 强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岳阳市2016年夏季一次特大暴雨过程机制分析
5
作者 袁泉 蒋帅 +2 位作者 蒋志光 杨伟 王辉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11期32-35,共4页
利用岳阳市气象局提供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客观物理量场、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对2016年7月1—5日岳阳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低层低涡切变、西南急流是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区中低层具有... 利用岳阳市气象局提供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客观物理量场、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对2016年7月1—5日岳阳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低层低涡切变、西南急流是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区中低层具有良好的水汽辐合和水汽输送,暴雨发生在850 hpa比湿大值区内,中低空急流是暴雨区对流不稳定能量的建立者和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者;风向垂直切变地区容易形成剧烈天气;正涡度的强度和伸展高度可以指示暴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岳阳市 特大暴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市雷暴变化趋势特征分析
6
作者 聂武夫 周金良 刘擎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7期299-301,共3页
利用岳阳地区6个气象台站1960—2009年雷暴日资料,采用绝对变率、气候倾向率、相关检验法等方法,分析了岳阳地区各地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初、终雷暴日的稳定性,6个气象站存在较大的差异。初雷暴日稳定性的排列顺序:湘阴>华容&... 利用岳阳地区6个气象台站1960—2009年雷暴日资料,采用绝对变率、气候倾向率、相关检验法等方法,分析了岳阳地区各地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初、终雷暴日的稳定性,6个气象站存在较大的差异。初雷暴日稳定性的排列顺序:湘阴>华容>岳阳>临湘>平江>汨罗。终雷暴日稳定性的排列顺序:平江>湘阴>临湘>岳阳>华容>汨罗。(2)岳阳地区雷暴初日普遍出现在1—3月,2月最多,最早出现在1980年1月1日;岳阳地区雷暴终日普遍出现在9—12月,12月最多,最晚出现在1990年12月29日和1997年12月29日。(3)6个气象站的平均初雷暴日的绝对变率是17.09,终雷暴日的绝对变率是29.92,表明初雷暴日较终雷暴日稳定,年际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日 气候倾向率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市两次突发性暴雨的预报偏差分析
7
作者 李坦 万凌云 +2 位作者 王彩 朱浩 蒋帅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86-90,104,共6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数值预报资料对岳阳市出现的2次(“0608”和“0609”)突发性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模式对降水、环流场预报性能的差异。结果发现,全球模式EC、GRAPES_GFS对中、小量级降水及落区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对大量级降...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数值预报资料对岳阳市出现的2次(“0608”和“0609”)突发性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模式对降水、环流场预报性能的差异。结果发现,全球模式EC、GRAPES_GFS对中、小量级降水及落区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对大量级降水表现各异。“0608”过程,GRAPES_GFS较EC模式预报效果好。“0609”过程EC对临湘(岳阳市东北部)的强降水有较好预报表现,GRAPES_GFS则对南部县市预报与实况较为一致。对于区域模式而言,华南模式对岳阳市暴雨落区有较好表现,对于局地强降水,区域模式对下垫面细节考虑更加全面,但是落区有所偏差;从环流场检验来看,模式对中高纬度环流形势的预报比较准确,但对中纬度西风槽的预报存在偏差;对850 hPa切变线强度和位置的预报尤为重要,“0608”过程GRAPES_GFS对切变位置的预报更加接近实况,“0609”过程EC对风速大小和风向的预报更好,这与降水强度和落区有密切关系,对副高范围预报偏东也会影响对降水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检验 偏差分析 岳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德油菜气候条件及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郭蓉芳 周明薇 +3 位作者 邬建祥 蒋志光 朱士兵 伍孟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7期11158-11161,共4页
通过分析1995。2012年常德地区油莱生长期间气候条件,发现油菜在生长过程的各时期对日平均气温的要求分别是播种出蕾期19~29℃、营养生长期12~19℃、蕾薹期2—10℃、花期2~14℃、灌浆期12~18℃;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时间间隔分别与气... 通过分析1995。2012年常德地区油莱生长期间气候条件,发现油菜在生长过程的各时期对日平均气温的要求分别是播种出蕾期19~29℃、营养生长期12~19℃、蕾薹期2—10℃、花期2~14℃、灌浆期12~18℃;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时间间隔分别与气象要素进行拟合分析,建立了各阶段的气候生态方程;同时,利用各个时期的气象要素分别与油莱一次分枝数、荚果数、千粒重以及平均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建立了这4个要素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线性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植 气候条件 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 常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湖南主汛期一次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菊梅 陈静静 +2 位作者 唐杰 袁泉 余文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272-11276,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1°×1°NCEP再分析资料、FY-2C静止气象卫星TBB图像以及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造成湖南2009年6月8~10日强降水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强降水是在西太平洋副高的一次增强...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1°×1°NCEP再分析资料、FY-2C静止气象卫星TBB图像以及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造成湖南2009年6月8~10日强降水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强降水是在西太平洋副高的一次增强北抬并迅速南落,中低空切变线长时间维持及摆动,温湿能配置下形成的。分析发现雷达产品和卫星TBB图象、低层θse和CAPE高能区以及强的辐合上升区等与降水时段和落区对应关系较好。T639和EC对500hPa西太平洋副高的西脊点位置的预报,都随着时效的延长,位置都偏东,强度偏弱,导致湖南强降水预报的落区存在一定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NCEP资料 物理量分析 TBB图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气温预报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喻长建 喻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459-9460,共2页
通过对岳阳全市6个气象观测站1994 ~ 2013年逐日气温、风、云量、日照等气象资料的读取、处理和计算,整合了逐月不同天空状况下不同风类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平均值、站际差异以及白天升温幅度、夜间降温幅度等6类数据资料,建立了foxpro数... 通过对岳阳全市6个气象观测站1994 ~ 2013年逐日气温、风、云量、日照等气象资料的读取、处理和计算,整合了逐月不同天空状况下不同风类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平均值、站际差异以及白天升温幅度、夜间降温幅度等6类数据资料,建立了foxpro数据库,开发了岳阳气温预报系统,对日常预报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在2014年6月气温预报检验中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阳 气温 预报系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加强气象科技服务的思考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文理 刘衡军 陈世文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7期197-197,共1页
气象科技服务的质量与百姓生产生活的息息相关,在新的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不断提高科技内涵,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本文将就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面临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新形势 气象科技服务 思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3月岳阳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丽丽 尹依雯 袁泉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1期28-31,51,共5页
整理分析岳阳2019年3月20—21日常规天气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数据,结合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产品,应用天气学、雷达气象学方法对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背景及环境场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期不稳定能量积聚,19—20日地面倒槽发展,南... 整理分析岳阳2019年3月20—21日常规天气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数据,结合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产品,应用天气学、雷达气象学方法对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背景及环境场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期不稳定能量积聚,19—20日地面倒槽发展,南风强盛,岳阳市前期地面升温明显,最高气温达到28℃以上;500 hPa中高纬为多波动型,湖南处于槽前西南气流控制下,850 hPa四川、贵州交界处有低涡形成,中低层切变移动影响岳阳,为此次强对流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地面冷空气南下,斜压锋生,触发对流发展;中低空西南急流建立,来自孟加拉湾的强盛的水汽输送与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此次强对流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供应和动量输送,同时也大大加强了低层上升运动的形成,为降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与热力条件;此外,垂直上升运动的大值区与强对流发生时段对应较好,K指数、沙氏指数及对流不稳定能量CAPE已达到岳阳出现强对流和短时暴雨指标;在强对流预报中,不仅要考虑大尺度环流及特征物理量,也要考虑地形对降水及强对流天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成因分析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1月25—28日岳阳低温阴雨雪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泉 蒋帅 +2 位作者 黄海波 王彩 陈姣荣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第2期29-31,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客观物理量场、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就2018年1月25—28日岳阳市低温阴雨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地连续性低温阴雨雪天气发生的环流形势特征及演变,总结了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的经验以供借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客观物理量场、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就2018年1月25—28日岳阳市低温阴雨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地连续性低温阴雨雪天气发生的环流形势特征及演变,总结了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的经验以供借鉴。结果表明:在500 hPa和700 hPa环流形势稳定的情况下,降雪地区的位置与850 hPa^925 hPa的辐合区位置相对应;活跃的水汽输送,较强的辐合可以使雨雪天气得以维持;低层冷空气对冬季降水相态具有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阳 阴雨雪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减灾防灾中的作用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柏平 黄丽君 +1 位作者 黄安明 袁文艺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4期193-193,共1页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已经成为当前气象减灾防灾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通过分析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意义、在气象减灾防灾中的作用,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现存的问题,提出加强科技人才支撑、加强作业配套管理等措施,以促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减灾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洞庭湖区湘阴县虾、蟹和台湾泥鳅养殖与气象条件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文艺 蒋志光 +5 位作者 王辉 佘湘君 徐阳 钟泽洲 李姿容 喻莎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11期39-42,48,共5页
基于南洞庭湖区的湘阴国家基本气象站近56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得出南洞庭湖区水产养殖、特别是特种水产养殖的主要气象灾害,依次为洪涝灾害、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干旱灾害、大风灾害、以及强对流性天气下易产生的高温缺氧泛塘等6种主要... 基于南洞庭湖区的湘阴国家基本气象站近56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得出南洞庭湖区水产养殖、特别是特种水产养殖的主要气象灾害,依次为洪涝灾害、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干旱灾害、大风灾害、以及强对流性天气下易产生的高温缺氧泛塘等6种主要气象灾害。气象工作者应加强中、长期天气气候预测,加强短期天气预报预警服务,帮助渔业生产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及时组织防御气象灾害,同时提出加强设施渔业生产建设,加强渔业生产的灾害保险的建议,以尽量减轻渔业生产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洞庭湖区 特种水产养殖 气象灾害 湘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城区酸雨发生率近三年增高原因剖析
16
作者 朱浩 欧阳红 +1 位作者 王威 欧阳芳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206-12208,共3页
通过对岳阳城区2007 ~ 2013年663个雨量样本556个酸雨pH以及对应之风向频率下的酸雨率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发现后3年酸雨率明显增高.针对此现象寻求原因,除工业布局、主导风向外,通过对2010年运行的巨型燃煤机组产生的SO2 、NO2浓度值... 通过对岳阳城区2007 ~ 2013年663个雨量样本556个酸雨pH以及对应之风向频率下的酸雨率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发现后3年酸雨率明显增高.针对此现象寻求原因,除工业布局、主导风向外,通过对2010年运行的巨型燃煤机组产生的SO2 、NO2浓度值进行模式计算,得出机组运行后对SO2 、NO2浓度值贡献是下游最近3年酸雨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风向频率 增高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雷达产品的2016年洞庭湖区岳阳3次暴雨分析
17
作者 袁泉 方庆艳 蒋志光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9期28-30,共3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回波产品资料,对2016年4月19—21日、5月8—10日、7月1—5日岳阳3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波多为积云和层云降水回波,强度在30 dbz以上降水效率高,预报中需要特别注意;暴雨的发生发展与中小尺度系统的生成和... 利用多普勒雷达回波产品资料,对2016年4月19—21日、5月8—10日、7月1—5日岳阳3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波多为积云和层云降水回波,强度在30 dbz以上降水效率高,预报中需要特别注意;暴雨的发生发展与中小尺度系统的生成和发展分不开;风廓线图可以有助于了解暴雨系统的垂直方向特征,可以推测系统的发生发展趋势;热带海洋性降水过程降水效率高,持续时间长,易形成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岳阳 暴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CEP资料分析2016年洞庭湖区岳阳3次暴雨过程
18
作者 袁泉 方庆艳 陈姣荣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第4期24-26,共3页
利用NCEP再分析物理量场资料,对2016年4月19—21日、5月8—10日、7月1—5日岳阳3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次过程水汽辐合层次低,中心辐合强烈,是典型的热带海洋型降水。降水最强烈时段既是上升运动的最强时段,也就是低层强烈... 利用NCEP再分析物理量场资料,对2016年4月19—21日、5月8—10日、7月1—5日岳阳3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次过程水汽辐合层次低,中心辐合强烈,是典型的热带海洋型降水。降水最强烈时段既是上升运动的最强时段,也就是低层强烈辐合和高层强烈幅散的时段,低层的辐合上升和高空的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展加强,为暴雨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可将能量向上传播,θse和位势稳定度的分布可以指示强降水发生的时间和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EP 暴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梅雨长期变化对太阳活动因子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国生 苍中亚 +1 位作者 杜亚军 朱小露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8-485,共8页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1954-2005年太阳黑子数资料,把太阳活动作为地球气候的外强迫因子,采用小波分析和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太阳黑子数与江淮梅雨特征量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1954-2005年太阳黑子数资料,把太阳活动作为地球气候的外强迫因子,采用小波分析和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太阳黑子数与江淮梅雨特征量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太阳活动与江淮梅雨的相关性存在南北差异,北部呈现正相关而南部呈现负相关,且正负相关性在时间序列上保持不变;江淮南部梅雨量与太阳黑子数有稳定的11年共振周期及0.5~1年的相位滞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与太阳黑子数也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说明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可能存在太阳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江淮梅雨这样一条过程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黑子 江淮梅雨 交叉小波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期间电离层TEC的扰动响应分析
20
作者 陈烨 杜亚军 程国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91-96,共6页
针对台风期间的电离层的扰动,利用1996—2004年在福建登陆的台风事件,选择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为对象进行研究,再选择参考点为同纬度不同经度地区的TEC为对照,分析两地TEC差值情况,以及台风期间两者的扰动响应.结果表明:在台风风速达... 针对台风期间的电离层的扰动,利用1996—2004年在福建登陆的台风事件,选择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为对象进行研究,再选择参考点为同纬度不同经度地区的TEC为对照,分析两地TEC差值情况,以及台风期间两者的扰动响应.结果表明:在台风风速达到极值的时段内,部分区域内TEC会出现类似锯齿状的扰动,在之后一段时间内消亡;在风速逐渐趋于极值到极值消失的时段内,风速与TEC日平均值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电子总含量 台风 电离层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