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李糖乳酪杆菌发酵果蔬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子怡 戴志勇 +5 位作者 谢秋涛 李绮丽 朱玲风 刘阳 袁洪燕 李高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6-384,共9页
鼠李糖乳酪杆菌是一种能够调节微生态平衡、增强宿主肠道抵抗力的益生菌,可用于发酵果蔬制品,产生有机酸、氨基酸等代谢物质,引起醇、醛、酯、萜烯类物质发生变化,显著改善其风味及营养价值。该文综述了鼠李糖乳酪杆菌在发酵果蔬汁/泥... 鼠李糖乳酪杆菌是一种能够调节微生态平衡、增强宿主肠道抵抗力的益生菌,可用于发酵果蔬制品,产生有机酸、氨基酸等代谢物质,引起醇、醛、酯、萜烯类物质发生变化,显著改善其风味及营养价值。该文综述了鼠李糖乳酪杆菌在发酵果蔬汁/泥及其副产物中的应用,以及发酵果蔬制品的代谢产物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探讨了其在发酵果蔬制品的应用前景和潜在健康益处,并对未来研究重点提出建议,以期为鼠李糖乳酪杆菌发酵果蔬产品的研发和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酪杆菌 果蔬 发酵 代谢产物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的铁皮石斛产地无损溯源 被引量:9
2
作者 柳薇 邱熙文 +3 位作者 蒋立文 范伟 李跑 郑郁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2,共7页
基于近红外(NIR)光谱技术与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建立了一种铁皮石斛产地的无损溯源方法。利用光栅型便携式NIR光谱仪采集了3个积分时间(25、45、65 ms)下3个产地共900份铁皮石斛枫斗的光谱。采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消... 基于近红外(NIR)光谱技术与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建立了一种铁皮石斛产地的无损溯源方法。利用光栅型便携式NIR光谱仪采集了3个积分时间(25、45、65 ms)下3个产地共900份铁皮石斛枫斗的光谱。采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的干扰;以主成分分析(PCA)、PLS-DA方法建立了铁皮石斛产地的鉴别模型;通过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法(MCUVE)及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获得特征变量进一步提升PLS-DA模型鉴别准确性;此外,首次探究了积分时间对铁皮石斛产地溯源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原始光谱还是优化预处理后的光谱,PCA方法均无法实现铁皮石斛产地的准确鉴别;45 ms和65 ms积分时间的PLS-DA模型可以实现石斛产地的100%鉴别分析;CARS和MC-UVE模型显著优于SPA模型,可在获得较少变量数的前提下实现石斛产地的100%鉴别分析。以上结果表明,基于便携式NIR光谱技术与变量筛选-PLS-DA方法可实现对铁皮石斛产地的准确鉴别,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铁皮石斛 产地溯源 变量筛选方法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我国大宗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3
作者 苏东林 李高阳 +4 位作者 何建新 张菊华 刘伟 朱向荣 单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0-464,共5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具有分析时间短、无需样品预处理、非破坏性、无污染以及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现代定量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食品的品质检测。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在近红外光谱技...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具有分析时间短、无需样品预处理、非破坏性、无污染以及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现代定量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食品的品质检测。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在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大宗水果内部品质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将会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模型的在线更新与升级;同时,光谱成像技术将成为21世纪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大宗水果 无损检测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的绿茶无损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杰 李尚科 +3 位作者 蒋立文 刘霞 丁胜华 李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4-1350,共7页
该文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开发了不同品种绿茶的无损鉴别方法。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得到了8个品种绿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比较了单一以及优化组合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光谱的影响,利用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CA)与有监督的线性... 该文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开发了不同品种绿茶的无损鉴别方法。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得到了8个品种绿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比较了单一以及优化组合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光谱的影响,利用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CA)与有监督的线性判别分析方法(LDA)分别构建了茶叶品种鉴别模型。结果表明:对比单一预处理方法,优化组合预处理具有更优的鉴别准确性。标准正态变量变换预处理消除了茶叶样品大小不均造成的光谱散射影响,一阶导数预处理实现了变动背景的消除,减少了基线漂移的影响,突出了图谱中的有效信息,采用二者相结合的预处理方式并结合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法可实现较为准确的绿茶样品种类鉴别分析,准确率达75.0%。此外,采用有监督的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处理原始光谱数据,可达到100%的鉴别准确率,但该方法需提供类别的先验知识。因此,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手段可实现不同品种绿茶的快速无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近红外光谱技术 光谱预处理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小枣’在生长与成熟过程中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丁胜华 王蓉蓉 +3 位作者 张菊华 谢秋涛 李高阳 单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79,86,共7页
本文以6个不同生长与成熟期(S1~S6)的‘金丝小枣’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分析了枣果中的维生素C、酚类物质、环核苷酸、三萜酸、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同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其在不同生长与成熟期的总酚、总黄酮含量... 本文以6个不同生长与成熟期(S1~S6)的‘金丝小枣’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分析了枣果中的维生素C、酚类物质、环核苷酸、三萜酸、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同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其在不同生长与成熟期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枣果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枣果的生长成熟:其总酚、总黄酮、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以及FRAP值、清除DPPH·以及ABTS+·自由基能力均呈现下降趋势;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是枣果在生长与成熟过程中主要酚类物质。三萜酸含量在枣果的S3~S4期时最高,而c AMP和c GMP则随着枣果的生长成熟逐渐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果 多酚 环核苷酸 三萜酸 生长成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蜜柑皮中氨基酸及脂肪酸的组成分析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苏东林 李高阳 +2 位作者 何建新 刘伟 单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柑橘是我国大宗水果,皮中富含精油、果胶和类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资源。应用氨基酸全自动技术分析温州蜜柑皮中的蛋白质,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446%(干物质),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1.239%,比重35.956%,略小于大... 柑橘是我国大宗水果,皮中富含精油、果胶和类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资源。应用氨基酸全自动技术分析温州蜜柑皮中的蛋白质,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446%(干物质),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1.239%,比重35.956%,略小于大豆分离蛋白的39.4%;蛋氨酸、胱氨酸为限制性氨基酸。采用索氏法对果皮进行萃取,以GC-MS技术对萃取物中的脂肪酸进行分析鉴定,确定含有11种脂肪酸:6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26.06%,主要是十六烷酸19.75%;5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66.20%,主要是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37.14%和亚麻酸1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皮 氨基酸 脂肪酸 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进样-质谱检测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干燥方法对黄花菜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伟 赵杨 +2 位作者 苏东林 李高阳 单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20-225,共6页
采用直接进样-质谱检测指纹图谱技术(flow injection mass spectrometric fingerprinting method,FI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处理黄花菜质量的影响。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3种处理后的30个黄花菜样品经简单提... 采用直接进样-质谱检测指纹图谱技术(flow injection mass spectrometric fingerprinting method,FI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处理黄花菜质量的影响。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3种处理后的30个黄花菜样品经简单提取后,不经色谱柱分离,直接进入质谱仪进行分析,FIMS分析1个样品仅需2 min,采集m/z 100~1000的离子响应强度信息,经预处理后由分析软件Simca-P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负离子模式下m/z 191.06、259.09、341.11、503.16、421.15、609.15、665.21、711.22、827.27及989.32等离子出现高的响应强度。经PCA和PLS-DA分析得到的分布图将不同干燥处理的黄花菜聚为3类,反应了其化学成分的差异性;采用PCA处理后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是91.2%,采用PLS-DA的分类模型预测能力达到97.3%。通过载荷图则可发现在分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化学标记物。该方法作为一种极具特点的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不同加工方式的农产品质量快速判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进样-质谱检测指纹图谱技术 黄花菜 干燥方法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多农药残留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清华 李跑 +3 位作者 杜国荣 李尚科 蒋立文 刘霞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多种农药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然而现阶段农药毒性和所引起的抗药性现象非常严重,农药残留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备受瞩目。现阶段食品中使用的农药种类越来越多,食品中多农药残留的检测难度也越来越大。对近年...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多种农药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然而现阶段农药毒性和所引起的抗药性现象非常严重,农药残留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备受瞩目。现阶段食品中使用的农药种类越来越多,食品中多农药残留的检测难度也越来越大。对近年来食品中常见农药种类进行了归类,并对多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化学计量学在食品多农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食品多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和途径提供参考,并对其进行了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农药残留 食品分析 化学计量学 检测技术 农药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中多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清华 李跑 +3 位作者 丁胜华 杜国荣 蒋立文 刘霞 《中国果菜》 2019年第11期38-42,共5页
果蔬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的侵害,农药的应用使病虫害的防治得到明显改善,然而,果蔬上残留农药却带来了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本文就近年来果蔬中多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对酶抑制剂法、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果蔬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的侵害,农药的应用使病虫害的防治得到明显改善,然而,果蔬上残留农药却带来了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本文就近年来果蔬中多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对酶抑制剂法、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常用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比较,并总结了果蔬农药检测技术中的重点,旨在为果蔬中多农药残留的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农药残留 酶抑制剂法 光谱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茯苓掺假无损检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郁 董怡青 +5 位作者 赵芷岚 范伟 李脉泉 刘霞 杜国荣 李跑 《中国果菜》 2021年第10期52-55,75,共5页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然而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茯苓掺假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本项目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开发了一种茯苓掺假无损检测方法。通过采集不同比例掺假茯苓粉的近红外...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然而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茯苓掺假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本项目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开发了一种茯苓掺假无损检测方法。通过采集不同比例掺假茯苓粉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的干扰,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掺假茯苓粉的鉴别模型。结果表明:原始光谱中存在较大的基线漂移和背景干扰,采用原始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无法实现茯苓粉的准确鉴别分析。而光谱预处理方法可以消除光谱中的干扰,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多元散射校正、连续小波变换以及求导预处理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均可实现对不同比例掺假茯苓粉的100%鉴别分析。以上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实现茯苓掺假的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无损检测 光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类生物碱辛弗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伟 袁洪燕 +2 位作者 张群 苏东林 单杨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01-106,共6页
辛弗林是柑橘中主要活性成分和含量最高的生物碱,具有提高新陈代谢、增加热量消耗、提高能量水平、氧化脂肪、减肥的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等保健品行业。主要概述辛弗林的结构及功能特性、提取与分离纯化、检测技术与方法... 辛弗林是柑橘中主要活性成分和含量最高的生物碱,具有提高新陈代谢、增加热量消耗、提高能量水平、氧化脂肪、减肥的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等保健品行业。主要概述辛弗林的结构及功能特性、提取与分离纯化、检测技术与方法、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辛弗林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生物碱 辛弗林 提取纯化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制小龙虾卤水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慧 张帆 +2 位作者 文新年 谭欢 于美娟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79-81,87,共4页
以传统卤制小龙虾使用的卤水为研究对象,取不同卤制次数的卤水为样品,考察卤水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含量、味精当量及亚硝酸盐残留量在卤制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卤制次数的增加,卤汤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及亚硝酸盐都呈... 以传统卤制小龙虾使用的卤水为研究对象,取不同卤制次数的卤水为样品,考察卤水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含量、味精当量及亚硝酸盐残留量在卤制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卤制次数的增加,卤汤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及亚硝酸盐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与新鲜卤水相比,第9次卤制卤水中的总游离氨基酸从147.47 mg/100mL上升2986.52 mg/100mL;呈味核苷酸5'-GMP、5'-IMP、和5'-AMP分别从0.31、0.36、0.16 mg/L升高至32.43、397.66、353.56 mg/L;味精当量从0.0096 gMSG/100mL升至10.68 gMSG/100mL;同时,卤水中的亚硝酸盐也不断累积,从0.51 mg/kg增至1.43 mg/kg,但仍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处于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卤水 游离氨基酸 呈味核苷酸 亚硝酸盐 味精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MWTTFA的豇豆多农药残留非靶向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跑 苏光林 +1 位作者 黎才婷 杨清华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1,共6页
针对豇豆多农药残留检测难度不断增大的问题,在移动窗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MWTTFA)算法基础上增加了自适应迭代重加权惩罚最小二乘计算步骤,提出一种优化移动窗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OMWT-TFA)算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 针对豇豆多农药残留检测难度不断增大的问题,在移动窗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MWTTFA)算法基础上增加了自适应迭代重加权惩罚最小二乘计算步骤,提出一种优化移动窗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OMWT-TFA)算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一种豇豆多农药残留非靶向检测新方法。通过建立500种常见农药MS数据库,利用OMWTTFA算法对豇豆GC-MS数据进行高通量解析,采用实际豇豆样品及加标样品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30.00 min保留时间内实现两组豇豆加标样品中所有农药残留的非靶向检测,实际豇豆样品中未检出农药残留;检出组分的匹配度均超过800‰,准确性优于MWTTFA算法,有望成为果蔬多农药残留非靶向高通量检测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农药残留 非靶向检测 优化移动窗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皮茶窨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慧英 刘咏红 +3 位作者 丁胜华 黄成云 周琳 单杨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76-79,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分别从窨制方法、窨制时间、窨次等三方面,研究其对橘皮茶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并探讨橘皮茶窨制的最佳方法。感官评审结果表明:橘皮茶窨制采用茶箱拌和、二窨一提、每次窨制窨10 h工艺,茶品质为最优。
关键词 橘皮茶 窨制方法 窨次 窨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猕猴桃贮藏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群 舒楠 +2 位作者 罗赛男 李绍华 李德金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73-78,83,共7页
以湖南主栽的5个猕猴桃品种(红阳、东红、金艳、翠玉、米良1号)果实为材料进行采后常温贮藏试验,分析贮藏过程中感官指标(软化率、腐烂率和硬度)、营养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组织细胞衰老指标(丙二醛、膜透性)和PPO、POD... 以湖南主栽的5个猕猴桃品种(红阳、东红、金艳、翠玉、米良1号)果实为材料进行采后常温贮藏试验,分析贮藏过程中感官指标(软化率、腐烂率和硬度)、营养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组织细胞衰老指标(丙二醛、膜透性)和PPO、POD酶活性的变化,对比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的贮藏性能及品质,确定其耐贮性。结果表明:红阳、米良1号、翠玉3个品种猕猴桃果实的硬度下降明显,其中,红阳的下降速度最快,而东红和金艳2个品种的硬度下降速度较慢;金艳的腐烂率和软化速率显著低于红阳;各品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增后降,红阳果实在贮藏12?d时达峰值,东红和金艳果实在贮藏15?d时达峰值;各品种可滴定酸呈缓慢下降趋势;东红、金艳和翠玉的VC含量最大值高于红阳和米良1号;金艳的相对电导率升高拐点要显著缓于红阳;金艳、东红2个品种果实的MDA含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综合来看,5个猕猴桃品种的耐贮性依次为红阳<米良1号<翠玉<东红<金艳,其中,红阳、翠玉和米良1号猕猴桃不适宜长期贮藏,金艳和东红耐贮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品种 贮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优化光谱预处理的陈皮产地鉴别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余梅 李尚科 +4 位作者 杨菲 郑郁 李跑 蒋立文 刘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1,共7页
采集不同产地陈皮内侧和外侧的近红外光谱,采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进行预处理,筛选得到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陈皮产地的鉴别模型。实验发现,陈皮原始光谱中存在明显的基线漂移与背景干扰。使用单一光谱预处理可在... 采集不同产地陈皮内侧和外侧的近红外光谱,采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进行预处理,筛选得到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陈皮产地的鉴别模型。实验发现,陈皮原始光谱中存在明显的基线漂移与背景干扰。使用单一光谱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干扰的影响。经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二阶导数与连续小波变换预处理后,陈皮内侧光谱数据可获得最优的鉴别结果,鉴别准确率为91.67%;通过最大最小归一化预处理后,陈皮外侧光谱数据可获得最优鉴别结果,鉴别准确率为70.83%;在2种预处理组合的鉴别结果中,有9个组合方式结合陈皮外侧光谱数据实现了对陈皮产地的100%鉴别分析,对于陈皮内侧光谱数据的最佳预处理组合为去趋势校正+最大最小归一化,鉴别准确率为95.83%;而3个预处理组合的鉴别准确率较2个预处理的结果低,表明采用预处理种类过多时可能会扣除有用信息。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光谱预处理可以实现不同产地陈皮的无损鉴别分析,其中陈皮外侧光谱数据结合优化光谱预处理方法可实现陈皮产地的100%鉴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近红外光谱技术 优化光谱预处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欣欣 李跑 +3 位作者 余梅 蒋立文 刘霞 单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0-268,共9页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中国是柑橘生产和销售大国。现阶段我国柑橘产业存在各环节分离、加工技术粗糙、采后品质分级落后等问题,导致我国柑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对柑橘产品进行检测与分级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的柑橘...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中国是柑橘生产和销售大国。现阶段我国柑橘产业存在各环节分离、加工技术粗糙、采后品质分级落后等问题,导致我国柑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对柑橘产品进行检测与分级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的柑橘品质检测手段如肉眼识别法、图像识别法、化学滴定法等存在费时费力、精度不高等缺陷,且化学滴定法等对样品具有破坏性,因此,开发快速、无损的柑橘品质检测新方法成为现阶段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无损检测手段已在环境、医药、食品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柑橘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依旧存在机理不明、精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国内外柑橘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重点从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柑橘类水果的可行性、光谱仪种类及参数的选择、化学计量学方法的优化等方面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柑橘类水果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柑橘类水果无损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柑橘 无损检测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不同品种及掺假三七的无损鉴别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余梅 李尚科 +4 位作者 戴雪婧 郑郁 李跑 蒋立文 刘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74-1379,共6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出了一种不同品种及掺假三七的快速无损鉴别方法。分别采集景天三七、菊三七、血三七、田三七完整、粉末及掺假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单一和组合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的干扰,筛选出最佳的预处理方...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出了一种不同品种及掺假三七的快速无损鉴别方法。分别采集景天三七、菊三七、血三七、田三七完整、粉末及掺假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单一和组合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的干扰,筛选出最佳的预处理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不同品种以及掺假三七样品的鉴别模型。结果表明:结合主成分分析,采用原始光谱即可实现粉末及掺假样品的100%鉴别分析,而完整样品由于受到物理性状的干扰,其原始光谱数据的品种鉴别率仅为9.38%;而经连续小波变换预处理后可达93.75%。采用组合预处理方法可以进一步消除光谱存在的多种干扰,显著提高完整样品的鉴别准确性,采用去偏移+一阶导数、去偏移+连续小波变换以及二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变换预处理方法预处理后,完整样品的鉴别准确率达到了93.7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可有效实现对不同品种以及掺假三七的快速无损鉴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三七 掺假 无损鉴别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食品中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黎才婷 雷紫依 +3 位作者 丁胜华 蒋立文 刘霞 李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1-240,共10页
农药残留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现阶段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具有品类多、残留量低且施用未知等特点,检测难度较大。因此,开发食品中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因具有高分离、高鉴别... 农药残留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现阶段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具有品类多、残留量低且施用未知等特点,检测难度较大。因此,开发食品中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因具有高分离、高鉴别、高通量、非靶向等优点,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近10年国内外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食品中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检测相关报道进行归纳和总结,简要介绍食品中多农药残留检测的现状,重点从多维色谱及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开发、吸附材料及样品前处理技术的改进、化学计量学方法的优化等方面阐述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中多农药残留检测领域的相关研究应用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农药残留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高通量 非靶向 样品前处理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组成成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尚科 李跑 +4 位作者 杜国荣 丁胜华 单杨 蒋立文 刘霞 《中国果菜》 2019年第10期36-39,52,共5页
陈皮是芸香科柑橘属柑橘的干燥成熟果皮,由于特定的某些化学成分使之具有理气健脾、调和保健等功效。本文对陈皮中的化学成分,如黄酮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及微量元素等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这些成分的几种常见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电化... 陈皮是芸香科柑橘属柑橘的干燥成熟果皮,由于特定的某些化学成分使之具有理气健脾、调和保健等功效。本文对陈皮中的化学成分,如黄酮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及微量元素等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这些成分的几种常见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色谱及其联用法等,并对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化学成分 检测方法 黄酮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