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五岭龙胆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1
作者
彭江丽
彭兰淳
+3 位作者
王鹏
彭求贤
郑青竹
李顺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3,共9页
目的建立五岭龙胆的鉴别研究方法。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原植物和药材性状观察,并对其鉴别特征进行描述;通过常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技术结合多种显微制片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不同组织部位及全草粉末的研究。结果...
目的建立五岭龙胆的鉴别研究方法。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原植物和药材性状观察,并对其鉴别特征进行描述;通过常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技术结合多种显微制片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不同组织部位及全草粉末的研究。结果五岭龙胆原植物、性状和显微组织构造等特征明显;五岭龙胆根横切面可见后生皮层,茎横切面凯氏带明显。叶上表皮可见头状凸起,表皮细胞壁呈浅波状弯曲;叶下表皮可见气孔和非腺毛,表皮细胞壁呈深波状弯曲。花瓣上表皮具有排列规律的脑纹状类球形突起,基部呈流苏状;花瓣下表皮可见排列规律的脊状扁长条形隆起。花粉粒呈长圆形,具有三条萌发沟,表面饰纹网眼大小不一。种子呈梨形,表面蜂窝状,可见Ⅰ和Ⅱ饰纹。全草粉末特征可见外皮层细胞等显微特征。结论五岭龙胆的形态组织特点为其准确鉴定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岭龙胆
显微特征
形态组织学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锥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倪晓婷
张云坤
+2 位作者
唐敏
李娟
李顺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913,共15页
锥属植物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多为经济植物及药食两用植物,槠子、锥栗、白猪栗根等皆来源于该属植物,入药部位有壳斗、种仁、皮叶、嫩芽,根等。其次生代谢成分主要有三萜类、鞣花单宁类、没食子酰基类、黄酮类、酚酸、苯...
锥属植物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多为经济植物及药食两用植物,槠子、锥栗、白猪栗根等皆来源于该属植物,入药部位有壳斗、种仁、皮叶、嫩芽,根等。其次生代谢成分主要有三萜类、鞣花单宁类、没食子酰基类、黄酮类、酚酸、苯酚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锥属植物具有抗氧化、降糖降脂、抗肿瘤、抗菌、抗炎等多种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锥属植物的药理药效研究、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斗科
锥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岭龙胆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彭江丽
王鹏
+2 位作者
彭求贤
李娟
李顺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716-1723,1781,共9页
研究五岭龙胆(Gentiana davidii Franch.)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综合应用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对五岭龙胆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系统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理...
研究五岭龙胆(Gentiana davidii Franch.)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综合应用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对五岭龙胆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系统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及与文献数据比对等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共分离鉴定15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1)、乌发醇(2)、ursaldehyde(3)、28-norurs-12-en-3β-ol(4)、齐墩果酸(5)、β-amyrin-n-nonyl ether(6)、vanillyl glycol(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和anemarrhenoside B(10)、正二十六烷(11)、正三十一烷醇(12)、1,5-bisβ-D-glucopyranosyloxy-2-(3′,3′-dimethylallyl)benzene(13)、2,4-二叔丁基苯酚(14)和2,2′-oxybis(1,4-di-tert-butylbenzene)(15)。化合物7、14和15为龙胆属首次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五岭龙胆首次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15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化合物1、5和9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释放的NO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岭龙胆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三萜
苯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UPLC-Q-TOF/MS^(2)联用技术的菖蒲属中药7H-薁[1,2,3-i,j]异喹啉-7-酮类成分的分析
4
作者
李娟
黄玉婷
+4 位作者
段彦
马源
杨紫怡
严建业
李顺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929-1938,共10页
研究不同产地菖蒲属中药中7H-薁[1,2,3-i,j]异喹啉-7-酮(7H-azulene[1,2,3-i,j]isoquinoline-7-one,7H-AI7O)类成分的种类和分布。综合运用溶剂提取法、溶剂萃取法、柱色谱分离技术和薄层色谱法,以菖蒲新碱(neo-tatarine)为对照品,富集...
研究不同产地菖蒲属中药中7H-薁[1,2,3-i,j]异喹啉-7-酮(7H-azulene[1,2,3-i,j]isoquinoline-7-one,7H-AI7O)类成分的种类和分布。综合运用溶剂提取法、溶剂萃取法、柱色谱分离技术和薄层色谱法,以菖蒲新碱(neo-tatarine)为对照品,富集菖蒲属中药中7H-AI7O类成分,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2)技术分析其组成。在10批菖蒲属中药中,S2、S4和S5批藏菖蒲和S6批石菖蒲中检测出7H-AI7O类成分,其中,藏菖蒲S2批检测到5个7H-AI7O类化合物,藏菖蒲S4批检测到2个7H-AI7O类化合物,藏菖蒲S5批和石菖蒲S6批中仅检测到菖蒲新碱。虽然检测样本数量有限,但就目前的结果分析,菖蒲属中药藏菖蒲和石菖蒲均存在7H-AI7O类成分,含7H-AI7O类成分的藏菖蒲较石菖蒲的产地分布广,藏菖蒲所含7H-AI7O类成分的种类较石菖蒲丰富。该研究为7H-AI7O类成分的多植物来源、微量成分检测及相关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属
藏菖蒲
石菖蒲
7H-薁[1
2
3-i
j]异喹啉-7-酮
菖蒲新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岭龙胆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1
作者
彭江丽
彭兰淳
王鹏
彭求贤
郑青竹
李顺祥
机构
湖南
中
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南省
中
药活性物质筛选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湖南省中美老年性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1973593):miRNA-506调控cav-1/PI3K/Akt通路在尖尾芋凝集素抑制乳腺癌中的作用,负责人:彭求贤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药联合项目(2022JJ80087):基于NF-κB/Nrf2通路交互作用研究五岭龙胆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及作用机制,负责人:彭江丽。
文摘
目的建立五岭龙胆的鉴别研究方法。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原植物和药材性状观察,并对其鉴别特征进行描述;通过常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技术结合多种显微制片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不同组织部位及全草粉末的研究。结果五岭龙胆原植物、性状和显微组织构造等特征明显;五岭龙胆根横切面可见后生皮层,茎横切面凯氏带明显。叶上表皮可见头状凸起,表皮细胞壁呈浅波状弯曲;叶下表皮可见气孔和非腺毛,表皮细胞壁呈深波状弯曲。花瓣上表皮具有排列规律的脑纹状类球形突起,基部呈流苏状;花瓣下表皮可见排列规律的脊状扁长条形隆起。花粉粒呈长圆形,具有三条萌发沟,表面饰纹网眼大小不一。种子呈梨形,表面蜂窝状,可见Ⅰ和Ⅱ饰纹。全草粉末特征可见外皮层细胞等显微特征。结论五岭龙胆的形态组织特点为其准确鉴定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五岭龙胆
显微特征
形态组织学
扫描电镜
Keywords
Gentiana davidi Franch.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Morphologic histolog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锥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倪晓婷
张云坤
唐敏
李娟
李顺祥
机构
湖南
中
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南省中美老年性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913,共15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J80055)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2022CX90)
湖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中药学科(校行发规字[2023]2号)。
文摘
锥属植物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多为经济植物及药食两用植物,槠子、锥栗、白猪栗根等皆来源于该属植物,入药部位有壳斗、种仁、皮叶、嫩芽,根等。其次生代谢成分主要有三萜类、鞣花单宁类、没食子酰基类、黄酮类、酚酸、苯酚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锥属植物具有抗氧化、降糖降脂、抗肿瘤、抗菌、抗炎等多种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锥属植物的药理药效研究、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壳斗科
锥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岭龙胆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彭江丽
王鹏
彭求贤
李娟
李顺祥
机构
湖南
中
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南省
中
药活性物质筛选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湖南省中美老年性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716-1723,178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59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药联合项目(2022JJ80087)
+1 种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210541066)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一流学科基金(校行科字[2018]3号)。
文摘
研究五岭龙胆(Gentiana davidii Franch.)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综合应用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对五岭龙胆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系统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及与文献数据比对等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共分离鉴定15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1)、乌发醇(2)、ursaldehyde(3)、28-norurs-12-en-3β-ol(4)、齐墩果酸(5)、β-amyrin-n-nonyl ether(6)、vanillyl glycol(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和anemarrhenoside B(10)、正二十六烷(11)、正三十一烷醇(12)、1,5-bisβ-D-glucopyranosyloxy-2-(3′,3′-dimethylallyl)benzene(13)、2,4-二叔丁基苯酚(14)和2,2′-oxybis(1,4-di-tert-butylbenzene)(15)。化合物7、14和15为龙胆属首次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五岭龙胆首次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15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化合物1、5和9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释放的NO有显著抑制作用。
关键词
五岭龙胆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三萜
苯丙素
Keywords
Gentiana davidii Franch.
chemical composition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triterpenes
phenylpropanoids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UPLC-Q-TOF/MS^(2)联用技术的菖蒲属中药7H-薁[1,2,3-i,j]异喹啉-7-酮类成分的分析
4
作者
李娟
黄玉婷
段彦
马源
杨紫怡
严建业
李顺祥
机构
湖南
中
医药大学
湖南省
中
药活性物质筛选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湖南省中美老年性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929-193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903783)
湖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中药学科(2023-2)。
文摘
研究不同产地菖蒲属中药中7H-薁[1,2,3-i,j]异喹啉-7-酮(7H-azulene[1,2,3-i,j]isoquinoline-7-one,7H-AI7O)类成分的种类和分布。综合运用溶剂提取法、溶剂萃取法、柱色谱分离技术和薄层色谱法,以菖蒲新碱(neo-tatarine)为对照品,富集菖蒲属中药中7H-AI7O类成分,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2)技术分析其组成。在10批菖蒲属中药中,S2、S4和S5批藏菖蒲和S6批石菖蒲中检测出7H-AI7O类成分,其中,藏菖蒲S2批检测到5个7H-AI7O类化合物,藏菖蒲S4批检测到2个7H-AI7O类化合物,藏菖蒲S5批和石菖蒲S6批中仅检测到菖蒲新碱。虽然检测样本数量有限,但就目前的结果分析,菖蒲属中药藏菖蒲和石菖蒲均存在7H-AI7O类成分,含7H-AI7O类成分的藏菖蒲较石菖蒲的产地分布广,藏菖蒲所含7H-AI7O类成分的种类较石菖蒲丰富。该研究为7H-AI7O类成分的多植物来源、微量成分检测及相关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菖蒲属
藏菖蒲
石菖蒲
7H-薁[1
2
3-i
j]异喹啉-7-酮
菖蒲新碱
Keywords
Acorus
Acori Calami Rhizome
Acori Tatarinowii Rhizome
7 H-azuleno[1,2,3-i,j]isoquinolin-7-one
neo-tatarine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五岭龙胆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彭江丽
彭兰淳
王鹏
彭求贤
郑青竹
李顺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锥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倪晓婷
张云坤
唐敏
李娟
李顺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五岭龙胆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彭江丽
王鹏
彭求贤
李娟
李顺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UPLC-Q-TOF/MS^(2)联用技术的菖蒲属中药7H-薁[1,2,3-i,j]异喹啉-7-酮类成分的分析
李娟
黄玉婷
段彦
马源
杨紫怡
严建业
李顺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