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机电系统的机械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赵运才 曾纪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7-149,162,共4页
目前微机电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制造加工工艺方面,而对微机电系统机械学特性的系统研究则显缺乏。在概述微机电系统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归结分析了微机电系统在组成结构、材料特性以及力学行为等方面异于宏观机械的一些新特征,并探... 目前微机电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制造加工工艺方面,而对微机电系统机械学特性的系统研究则显缺乏。在概述微机电系统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归结分析了微机电系统在组成结构、材料特性以及力学行为等方面异于宏观机械的一些新特征,并探讨了微机电系统的机械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机械学 特性研究 加工工艺 研究成果 系统研究 发展状况 组成结构 力学行为 材料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SLPC的液位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丁跃浇 谭桂仁 《控制工程》 CSCD 2007年第4期404-406,409,共4页
研究了以单回路智能调节仪与上位机构建分布式液位监控系统。制定了数据传输过程中所遵循的协议,并以VB 6.0实现了上位机监控系统与现场系统之间的通讯和动态曲线显示,通过单回路智能调节仪可实现实时液位监控和灵活的控制参数设置。讨... 研究了以单回路智能调节仪与上位机构建分布式液位监控系统。制定了数据传输过程中所遵循的协议,并以VB 6.0实现了上位机监控系统与现场系统之间的通讯和动态曲线显示,通过单回路智能调节仪可实现实时液位监控和灵活的控制参数设置。讨论了监控系统中基于VB串行通讯的关键技术和有关错误预防办法。试验结果证明,该设计系统能实现现场系统连续的信号采集和趋势图绘制、分析处理等功能,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回路控制器 液位控制 串行通信 校验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带传动轮系的优化设计
3
作者 李克安 唐应时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8-630,共3页
用简便的协调关系法将V带传动轮系的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转换成一个单目标优化设计问题。考虑问题所牵涉到的多个互相矛盾不可公度的目标函数,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结合实践经验和计算经验确定各个目标函数的加权协调系数,然后将其表示为... 用简便的协调关系法将V带传动轮系的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转换成一个单目标优化设计问题。考虑问题所牵涉到的多个互相矛盾不可公度的目标函数,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结合实践经验和计算经验确定各个目标函数的加权协调系数,然后将其表示为一个单目标优化函数;工程条件对系统的要求和相关限制,以约束函数的形式给出。最后,用直接方法求出问题的综合最优解,并通过计算证明,对于不同的工程目标和具体要求,综合最优解可以有不同的取值。该方法克服了常规算法既复杂又繁琐的缺点,简便、实用、易于推广。该优化计算结果已用于某机械厂的振动测试台设计,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带传动 带轮系 多目标优化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车动力学仿真的后桥壳疲劳寿命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应时 张武 +2 位作者 段心林 李克安 和进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针对某越野车在改型过程中后桥壳在台架疲劳试验时出现局部开裂的情况,应用ADAMS/Car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出危险工况冲击载荷下桥壳的受力情况。采用ANSYS Workbench对桥壳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分析... 针对某越野车在改型过程中后桥壳在台架疲劳试验时出现局部开裂的情况,应用ADAMS/Car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出危险工况冲击载荷下桥壳的受力情况。采用ANSYS Workbench对桥壳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案。对改进后的桥壳再次进行疲劳计算,满足设计要求,试制后进行台架试验,寿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仿真 后桥壳 疲劳寿命分析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实验室建设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26
5
作者 赵运才 陈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10期84-86,共3页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人的潜能,发展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是当今教育的目标所在。该文以高校自身发展三大支柱之一的实验室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方法为主要改革对象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扭转疲劳试验机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曾纪杰 赵稳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将磁粉离合器应用于扭转疲劳试验机中 ,实现了加载扭矩的无级调节与控制 .分析了无级加载扭转疲劳试验机的工作原理 ,介绍了该试验机的主要用途 .通过现场标定 ,加载扭矩的误差不超过 3% .
关键词 扭转疲劳极限 扭转疲劳试验机 磁粉离合器 加载扭矩 工作原理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板材成型中的残余应力与失稳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曾纪杰 熊渊博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2-84,共3页
根据全息干涉法对板材轧制成型中的变形分析,假设3种典型的轧辊形状为模型,计算了纵向非均匀应变分布,给出了其所产生的残余应力及其失稳起皱时的临界参数计算公式。
关键词 板材成型 残余应力 临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陶瓷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测试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伟香 邓朝晖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5年第2期99-102,共4页
作为特殊的硬脆工程材料,陶瓷零件的断裂强度和韧性对表面应力状态异常敏感,测试其表面应力有重要意义。 阐述X射线法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建立微挠度法的测试模型,介绍压痕裂纹法、剥层法、云纹法的测试原理。比较各种方 法,提出探求... 作为特殊的硬脆工程材料,陶瓷零件的断裂强度和韧性对表面应力状态异常敏感,测试其表面应力有重要意义。 阐述X射线法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建立微挠度法的测试模型,介绍压痕裂纹法、剥层法、云纹法的测试原理。比较各种方 法,提出探求一种更精确、更经济、更实用的测量方法是非常迫切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陶瓷 磨削 表面残余应力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控机床的工业局域网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丁跃浇 王松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86,共3页
针对8台数控机床(4台华中世纪星数控车床,4台华中数控铣床)构建工业局域网,确定了网络的层次结构,确定了网络的物理连接方式、连接协议及主控计算机界面设计。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异构数控系统联网方案,还介绍了数控机床联... 针对8台数控机床(4台华中世纪星数控车床,4台华中数控铣床)构建工业局域网,确定了网络的层次结构,确定了网络的物理连接方式、连接协议及主控计算机界面设计。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异构数控系统联网方案,还介绍了数控机床联网后进行统一管理所需的网络及数据库支撑环境,并且用Visual Basic开发了上位计算机的通信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局域网 DNC 工业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柔度压杆的双模量理论的修正 被引量:22
10
作者 曾纪杰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2-464,共3页
从中柔度压杆的双模量理论的推导过程中发现,由于引入切线模量与弹性模量之后,引起压杆截面上拉、压应力的不对称分布,致使中性轴与形心轴分离。两轴分离为双模量临界载荷Pr过大的真正原因。通过引入偏离量e,对双模量临界载荷Pr进行修正... 从中柔度压杆的双模量理论的推导过程中发现,由于引入切线模量与弹性模量之后,引起压杆截面上拉、压应力的不对称分布,致使中性轴与形心轴分离。两轴分离为双模量临界载荷Pr过大的真正原因。通过引入偏离量e,对双模量临界载荷Pr进行修正,将双模量理论、切线模量理论联系在一起。随着比率v的减小,修正后的双模量临界载荷Prl越来越接近切线模量临界载荷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柔度压杆 弹塑性屈曲 双模量临界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气门的动力学计算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克安 李立斌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9-741,共3页
建立发动机气门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该模型杆端作支承运动,考虑阻尼和较复杂的边界条件。支承运动根据凸轮轮廓曲线或实测数据拟合成富氏级数,以便进行简谐运动分析。考虑阻尼较小,用摄动方法求出气门运动的近似解析解。这项工作为工程... 建立发动机气门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该模型杆端作支承运动,考虑阻尼和较复杂的边界条件。支承运动根据凸轮轮廓曲线或实测数据拟合成富氏级数,以便进行简谐运动分析。考虑阻尼较小,用摄动方法求出气门运动的近似解析解。这项工作为工程计算提供一种便捷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气门 振动 摄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学的一个创新实验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万奎 安伟科 +2 位作者 扶辈伟 王任 田徐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0期37-39,共3页
通过电工学的一个创新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自己动手制作科技作品参加全国比赛并获奖。
关键词 创新实验 科技制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火花加工条件对Cr12MoV钢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小松 蔡安辉 陈华 《电加工与模具》 2009年第1期17-21,共5页
电火花加工模具所产生的残余应力会使材料的抗疲劳强度下降,造成表面裂纹等缺陷。采用X-350型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和DJP-2型电解抛光仪逐层去除的方法,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分别测到了冷作模具钢(Cr12MoV)电火花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 电火花加工模具所产生的残余应力会使材料的抗疲劳强度下降,造成表面裂纹等缺陷。采用X-350型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和DJP-2型电解抛光仪逐层去除的方法,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分别测到了冷作模具钢(Cr12MoV)电火花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表明,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和控制取决于放电规准、工作液、电极和工件材料、热处理等因素的选择,为减小残余应力可采用高温回火热处理,但回火温度不得超过电火花加工前的最高回火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加工表面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验室为基地 培养制造业创新人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万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10期7-8,共2页
为适应制造业创新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有必要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验室为基地,加强学生的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能力培养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FIR高阶多通带数字滤波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锶 安伟科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6-69,共4页
为有效提高有限冲激响应FIR(FiniteImpulseResponse)高阶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速度和精度,根据FIR线性相位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励矩阵为Hd-CTW的神经网络算法。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用神经网络算法优化设计的FIR滤波器的幅频... 为有效提高有限冲激响应FIR(FiniteImpulseResponse)高阶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速度和精度,根据FIR线性相位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励矩阵为Hd-CTW的神经网络算法。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用神经网络算法优化设计的FIR滤波器的幅频特性与理想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在整个通带和阻带范围内的误差平方和为最小,算法不涉及逆矩阵运算。为了保证该算法的收敛性,提出并证明了神经网络算法的收敛性定理,为神经网络学习率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算法的主要特点是可实现样本集数据的并行训练,有效提高了计算速度。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给出了多通带FIR高阶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具有高的计算精度和快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FIR高阶数字滤波器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材料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伟香 周忠于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2-34,共3页
在磨削加工过程中产生表面残余应力,其产生机理是磨粒刃作用引起的挤压应力和切削应力及热应力的综合作用效应。挤压应力产生残余压应力;切削引起的残余应力存在拉、压应力两种可能,但比挤压应力要小得多;热应力产生残余拉应力。
关键词 陶瓷材料 磨削 表面残余应力 产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火花加工条件下Cr12MoV钢的表面残余应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小松 蔡安辉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利用X-350型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和DJP-2型电解抛光仪逐层去除的方法,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分别实测了模具制造过程中常使用的冷作模具钢(Cr12MoV)电火花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和控制主要取决于加工电规准、工... 利用X-350型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和DJP-2型电解抛光仪逐层去除的方法,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分别实测了模具制造过程中常使用的冷作模具钢(Cr12MoV)电火花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和控制主要取决于加工电规准、工件材料、热处理、工具电极材料和加工液等,加工后的表面残余应力可采用高温回火热处理来消除。但回火温度不要超过电火花加工前的最高回火温度,否则,材料表面硬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加工表面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