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L/T 320《个人电弧防护用品通用技术要求》新旧标准对比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泽幸 孟硕 +1 位作者 李文辉 吴桂林 《纺织导报》 CAS 2021年第3期69-73,共5页
文章对比和分析了新旧版DL/T 320《个人电弧防护用品通用技术要求》之间的差异,列出了其中涉及的技术要求改变之处,指明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防护用品 电弧防护 对比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高压静电防护服装标准的解读
2
作者 汪泽幸 李陆通 +2 位作者 李文辉 张佳 吴凯丽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推动标准的有效推广和实施,以及交流高压静电防护服装的科学制备和合理适用,对GB/T18136—2008《交流高压静电防护服装及试验方法》和DL/T 1238—2013《1000 kV交流系统用静电防护服装》中的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探讨。对比分析了两个... 为推动标准的有效推广和实施,以及交流高压静电防护服装的科学制备和合理适用,对GB/T18136—2008《交流高压静电防护服装及试验方法》和DL/T 1238—2013《1000 kV交流系统用静电防护服装》中的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探讨。对比分析了两个标准的异同点,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认为:应进一步增加衣料撕破强力、透湿量、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接缝强力等考核指标,并明确相关考核指标的测试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高压静电防护服装 连接带 衣料电阻 屏蔽效率 耐磨性能 透气率 断裂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工程学在特种防护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曼青 凌群民 +1 位作者 汪泽幸 李文辉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年第10期79-80,86,共3页
阐述人体工程学在特种防护服装整体结构优化、关节部位结构设计、衣下空气层设计、开口设计以及口袋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为提高特种防护服装的穿着舒适性,减少特种作业人员的心理和生理负担,有必要注重人体功效学原理在特种防护服装中的... 阐述人体工程学在特种防护服装整体结构优化、关节部位结构设计、衣下空气层设计、开口设计以及口袋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为提高特种防护服装的穿着舒适性,减少特种作业人员的心理和生理负担,有必要注重人体功效学原理在特种防护服装中的应用和指导,将防护功能与穿着舒适性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工程学 防护服装 服装结构 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洗涤医用防护服面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汪泽幸 黄璐璐 +2 位作者 刘安全 李文辉 吴璠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1,共5页
为提高医用防护服面料的耐洗涤性和穿着舒适性,开发了可洗涤医用防护服面料,对其防护性能进行研究。以机织物为内外层,以静电纺丝制备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为核心阻隔层,采用点式离线复合工艺,制备了4种医用防护服面料,对其洗涤前后的... 为提高医用防护服面料的耐洗涤性和穿着舒适性,开发了可洗涤医用防护服面料,对其防护性能进行研究。以机织物为内外层,以静电纺丝制备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为核心阻隔层,采用点式离线复合工艺,制备了4种医用防护服面料,对其洗涤前后的外观、防护性能、舒适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以涤棉混纺机织物为外层面料而制备的防护服面料,经20次洗涤后依然具备良好的防护性能、穿着舒适性能和力学性能,可满足医用防护服面料耐洗涤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防护服 聚酰亚胺 纳米纤维膜 过滤效率 液体防护性能 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12014-2019《防护服装防静电服》的解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汪泽幸 吴波 李文辉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0-74,共5页
解析GB 12014—2019《防护服装防静电服》标准。将该新标准与GB 12014—2009和GB/T 23464—2009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列出了其中涉及技术要求的改变之处。指出:新标准进一步提高了质量控制水平,强化了标准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认为:选... 解析GB 12014—2019《防护服装防静电服》标准。将该新标准与GB 12014—2009和GB/T 23464—2009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列出了其中涉及技术要求的改变之处。指出:新标准进一步提高了质量控制水平,强化了标准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认为:选用导电缝纫线可以确保服装整体的静电导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装 防静电服 国家标准 差异分析 安全防护 点对点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 8965.1—2020《防护服装阻燃服》的解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汪泽幸 孟硕 李文辉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3,共5页
解析GB 8965.1—2020《防护服装阻燃服》。将该新标准与GB 8965.1—2009《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1部分:阻燃服》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列举出新标准在阻燃性能和部分理化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之处。新标准的修订强化了标准的... 解析GB 8965.1—2020《防护服装阻燃服》。将该新标准与GB 8965.1—2009《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1部分:阻燃服》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列举出新标准在阻燃性能和部分理化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之处。新标准的修订强化了标准的合理性和先进性,符合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利益要求。认为:规范永久性标识的耐久性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可以确保警示作用的长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装 阻燃服 国家标准 安全防护 阻燃性能 防护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型医用防护材料研究与发展趋势
7
作者 汪泽幸 宋滟 +1 位作者 何斌 李文辉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4,共6页
疫情防控期间,医用防护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舒适性不足的缺陷。文中从热湿舒适性、压力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和外观舒适性等方面,系统阐述舒适型医用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舒适型医用防护材料发展趋势... 疫情防控期间,医用防护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舒适性不足的缺陷。文中从热湿舒适性、压力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和外观舒适性等方面,系统阐述舒适型医用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舒适型医用防护材料发展趋势,并提出研究难点。研究认为:改善医用防护材料的舒适性,应在确保防护性能的同时,综合考虑改进方法的性价比、生产工艺简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防护服 防护性能 舒适性能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金属喷溅防护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文辉 汪泽幸 +1 位作者 王曼青 凌群民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80,共6页
探讨熔融金属喷溅防护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阐述了熔融金属喷溅防护的原理与相关标准。从纤维配比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熔融金属喷溅防护面料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现有产品的优缺点。介绍了熔融金属喷溅防护服装在款式设计过程中应遵循... 探讨熔融金属喷溅防护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阐述了熔融金属喷溅防护的原理与相关标准。从纤维配比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熔融金属喷溅防护面料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现有产品的优缺点。介绍了熔融金属喷溅防护服装在款式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展望了熔融金属喷溅防护服的发展趋势。认为:在今后熔融金属喷溅防护服研发中,提高防护性能的同时,应在减低重量、提高舒适性等方面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金属 阻燃防护 防护服装 重金属 轻金属 焊接服 芳纶 阻燃粘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面料的研发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6
9
作者 孟硕 汪泽幸 +2 位作者 李文辉 吴璠 陈小英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共6页
总结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面料的性能要求和研究现状。介绍了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相关标准与性能要求。分析了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的研究现状,包括传统机织物、高密机织物、涂层织物以及层压复合织物等。指出:基于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和... 总结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面料的性能要求和研究现状。介绍了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相关标准与性能要求。分析了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的研究现状,包括传统机织物、高密机织物、涂层织物以及层压复合织物等。指出:基于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和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制备的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面料阻隔性能良好,并兼具一定的透湿性能,但热湿舒适性仍不能满足高强度医护工作的需要。认为: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的关键制备技术在于阻隔膜的选用和复合工艺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用防护服 防护性能 舒适性 纳米纤维膜 透湿性 层压复合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金属喷溅防护服的应用与改进需求调研分析
10
作者 杨敏 汪泽幸 +1 位作者 李文辉 王曼青 《国际纺织导报》 2021年第12期28-33,共6页
为详细了解熔融金属防护服的使用情况和潜在功能需求,以炉前作业人员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结果表明:受访者对现有熔融金属喷溅防护服的整体满意度不高,主要问题集中在防护服结构功能、散热性与运动舒适性相对较差,无法满... 为详细了解熔融金属防护服的使用情况和潜在功能需求,以炉前作业人员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结果表明:受访者对现有熔融金属喷溅防护服的整体满意度不高,主要问题集中在防护服结构功能、散热性与运动舒适性相对较差,无法满足作业人员的实际需求。需要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优化熔融喷溅防护服的结构设计和结构功能,为作业人员提供防护与舒适兼备的防护服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金属 防护服 服装结构 防护性能 舒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Y/T1871—2023《医用隔离衣》标准解读
11
作者 汪泽幸 刘超 +1 位作者 李文辉 张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解析YY/T1871-2023《医用隔离衣》标准,从适用范围与分级,医用隔离衣结构、外观与缝制要求,及医用隔离衣性能要求3方面,对比分析YY/T1871-2023与国内外相关标准间差异,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出YY/T1871-2023发布和实施利于规范医用隔离衣... 解析YY/T1871-2023《医用隔离衣》标准,从适用范围与分级,医用隔离衣结构、外观与缝制要求,及医用隔离衣性能要求3方面,对比分析YY/T1871-2023与国内外相关标准间差异,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出YY/T1871-2023发布和实施利于规范医用隔离衣生产和使用,认为增加接缝强力、耐磨、撕破等物理机械性能指标以及阻燃性能、生物相容性等安全性能指标考核,更有利于标准推广和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隔离衣 标准解读 性能指标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Z/T 64083—2021《防熔融金属飞溅织物》的解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泽幸 杨敏 +1 位作者 刘超 李文辉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5-69,共5页
解析FZ/T 64083—2021《防熔融金属飞溅织物》的主要内容。将该标准与ISO 11612—2015标准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列举了该标准的新增考核指标及测试方法。该标准填补了我国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防护面料领域的标准空白。认为:该... 解析FZ/T 64083—2021《防熔融金属飞溅织物》的主要内容。将该标准与ISO 11612—2015标准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列举了该标准的新增考核指标及测试方法。该标准填补了我国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防护面料领域的标准空白。认为:该标准对织物的性能指标考核更全面、更严格。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冶金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金属飞溅 防护织物 防护服装 熔融金属 热稳定性 热防护性能 隔热服 阻燃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服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13
作者 汪泽幸 姚航 +1 位作者 李文辉 吴凯丽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40,共7页
解析GB 8965.2—2022《防护服装焊接服》标准。将该标准与GB 8965.2—2009《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2部分:焊接服》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列出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改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指出:新标准完善了熔融金属防护服的标... 解析GB 8965.2—2022《防护服装焊接服》标准。将该标准与GB 8965.2—2009《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2部分:焊接服》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列出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改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指出:新标准完善了熔融金属防护服的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了焊接服的质量控制水平,体现了标准的连续性、合理性和先进性。认为:补充检验规则,规范耐久性标识的评价指标,更有利于新标准的实施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装 焊接服 国家标准 安全防护 抗熔融金属冲击 阻燃性能 防护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Y/T 1799—2020标准解析
14
作者 汪泽幸 李文辉 +1 位作者 吴璠 陈小英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共4页
解析YY/T 1799—2020《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技术要求》标准,对关键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出YY/T 1799—2020发布与实施及时填补了国内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标准空白,有助于推动我国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 解析YY/T 1799—2020《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技术要求》标准,对关键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出YY/T 1799—2020发布与实施及时填补了国内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标准空白,有助于推动我国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研制和应用。认为在确保防护性能前提下,应进一步明示防护服结构、号型规格与制备工艺要求,将抗静电性能列为强制考核指标,增加透气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装 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 行业标准 防护性能 舒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新旧标准的差异分析
15
作者 汪泽幸 吴波 +2 位作者 李文辉 吴璠 古占华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43,共5页
论述有关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的现行标准(GB/T 6568—2008和GB/T 25726—2010)与旧标准(GB 6568.1—2000和GB 6568.2—2000)之间的差异,列出其中技术要求的变化,并结合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的实际使用情况对现行标准提出建议,为后续标准的... 论述有关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的现行标准(GB/T 6568—2008和GB/T 25726—2010)与旧标准(GB 6568.1—2000和GB 6568.2—2000)之间的差异,列出其中技术要求的变化,并结合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的实际使用情况对现行标准提出建议,为后续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屏蔽服装 标准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F/Kevlar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冲击撕裂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文佳 汪泽幸 +2 位作者 祝振威 李婷 李文辉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40,共4页
以纳米SiO_2粉体为分散相、PEG为分散介质,制备剪切增稠液体(STF),采用涂层法制备STF/Kevlar复合材料,并对其在摆锤冲击条件下的冲击撕裂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EG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加有利于提高STF/Kevlar复合材料的冲... 以纳米SiO_2粉体为分散相、PEG为分散介质,制备剪切增稠液体(STF),采用涂层法制备STF/Kevlar复合材料,并对其在摆锤冲击条件下的冲击撕裂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EG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加有利于提高STF/Kevlar复合材料的冲击撕裂性能,但制备STF时纳米SiO_2粉体均匀分散在PEG中的难度增加,极易产生团聚现象,导致STF/Kevlar复合材料的冲击撕裂性能下降。同时,随着纳米SiO_2粉体质量分数及STF质量分数增加,STF/Kevlar复合材料的冲击撕裂性能呈现提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增稠液体(STF) 二氧化硅(SiO2) 机织物 冲击撕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纬编针织保暖面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波 汪泽幸 +2 位作者 吴璠 李文辉 朱文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5,共4页
为研究聚酰亚胺纤维在保暖面料中应用的可能性,以线密度为14.6 tex的聚酰亚胺、棉混纺纱(30∶70)以及其他保暖面料常用纱线[精梳棉纱线,莫代尔、棉混纺纱(40∶60),腈纶、黏胶混纺纱(60∶40)]为原料,制备4种纬平针针织保暖面料,并对其基... 为研究聚酰亚胺纤维在保暖面料中应用的可能性,以线密度为14.6 tex的聚酰亚胺、棉混纺纱(30∶70)以及其他保暖面料常用纱线[精梳棉纱线,莫代尔、棉混纺纱(40∶60),腈纶、黏胶混纺纱(60∶40)]为原料,制备4种纬平针针织保暖面料,并对其基本性能、透气性、透湿性、保暖性和弯曲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4种面料的保暖率均超过30%,且表现出较好的缩水性能与洗后外观、保暖性能以及服用性能;其中,采用聚酰亚胺、棉混纺纱(30∶70)制备的针织面料的保暖率、透气与透湿性能、顶破性能、耐磨性能最佳,但弯曲性能相对较差,手感偏硬,该研究为聚酰亚胺保暖面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织物 保暖面料 聚酰亚胺 性能研究 保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短纤维线密度与拉伸强度的概率分布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文佳 汪泽幸 +1 位作者 李文辉 吴潘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23,28,共5页
为研究聚酰亚胺短纤维的线密度与拉伸强度的分布特征,对3种聚酰亚胺短纤维的线密度和拉伸强度进行测试和统计分布对比分析。从拟合优度的角度而言,Suplon~?短纤维的线密度和拉伸强度分布采用两参数Weibull分布描述较为合理,P84短纤维的... 为研究聚酰亚胺短纤维的线密度与拉伸强度的分布特征,对3种聚酰亚胺短纤维的线密度和拉伸强度进行测试和统计分布对比分析。从拟合优度的角度而言,Suplon~?短纤维的线密度和拉伸强度分布采用两参数Weibull分布描述较为合理,P84短纤维的线密度和拉伸强度分布采用三参数Weibull分布描述较为适宜,而Yilun~?短纤维分别采用三参数和两参数Weibull分布来描述其线密度和拉伸强度分布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短纤维 线密度 拉伸强度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管控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伍江乐 鲁义 +2 位作者 施式亮 刘勇 周荣义 《能源与环保》 2021年第2期5-9,共5页
为了有效预防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发生,从风险识别方法、风险特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风险管控4个方面对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隐患展开综合论述。主要从研究对象、主要结论、优缺点等方面对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识别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 为了有效预防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发生,从风险识别方法、风险特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风险管控4个方面对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隐患展开综合论述。主要从研究对象、主要结论、优缺点等方面对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识别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事故发生风险特征,根据所构建的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智能化、信息化等科学技术,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保障了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高效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道路运输 风险 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