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魏颖颖 李劼 +2 位作者 王博 闵小佳 曾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基因型与宫颈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可检测25种HPV基因型的基因芯片方法分别检测HSIL(23例)和宫颈癌(46例)组织的HPV基因型,计算两组患者宫颈组织中HPV的感染率及...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基因型与宫颈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可检测25种HPV基因型的基因芯片方法分别检测HSIL(23例)和宫颈癌(46例)组织的HPV基因型,计算两组患者宫颈组织中HPV的感染率及各基因型的感染率,比较HPV及其主要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69例宫颈病变患者中HPV阳性率为98.55%(68/69);HSIL组单一型别感染率为81.82%,多型别感染率为18.18%,HPV的型别分布以HPVl6、52、58最常见;宫颈癌患者中单一型别感染率为95.45%,多型别感染率为4.55%,HPv的型别分布以HPVl6、58最常见。所检出的HPV型别中以HPVl6的检出率最高。结论:①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与HSIL和宫颈癌的关系密切;②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可能与HPV基因型多寡无关,而与感染HPV亚型的致病能力密切相关;(9HSIL与宫颈癌感染的HPV基因型呈多样性,且均为高危型感染,其中以HPV16型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社区疾病管理模式探索 被引量:23
2
作者 单红 彭翔 +10 位作者 彭建强 冯洁 唐铭翔 颜素岚 谢琼 邹琼超 傅庆华 练宇 刘振芳 范文娟 郭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251-2254,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心力衰竭人群现状特点,依据人群特点制定慢性心力衰竭社区管理方法,同时探讨社区管理能否使患者获益,以期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2年3—4月长沙市浏府街社区自愿参与调查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8...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心力衰竭人群现状特点,依据人群特点制定慢性心力衰竭社区管理方法,同时探讨社区管理能否使患者获益,以期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2年3—4月长沙市浏府街社区自愿参与调查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88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该社区心力衰竭人群特点;另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该社区自愿参加慢性心力衰竭社区疾病管理的患者2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系统的慢性心力衰竭社区疾病管理方法,对其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生活方式、自我管理等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基本指标控制情况、心力衰竭常规药物使用率、心力衰竭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情况、明尼苏达生活质量(MNLF)评分、再住院次数、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1)共发放调查问卷288份,回收279份,回收率为96.88%,有效问卷274份,有效率为98.21%,患者平均年龄为(68.7±10.6)岁;MNLF评分为(22.13±14.64)分;低盐低脂饮食率68.61%(188/274);定期测量血压率41.97%(115/274);高血压控制率为35.40%(97/274);主动随诊率为25.18%(69/274);主动健康教育率为8.03%(22/274)。(2)干预后,患者心率控制率、血压控制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率、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慢性心力衰竭知识知晓率、低盐低脂饮食率、戒烟率、定期测量血压率、定期测量脉搏率均低于干预后(P<0.05)。通过绿色通道就诊者31例,双向转诊者5例,家庭随访者5例。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社区疾病管理能使患者获益,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管理 医院 社区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 被引量:21
3
作者 杜雪平 孙艳格 +6 位作者 郭爱民 丁静 易春涛 武琳 高明 黄凯 于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1-1257,共7页
为规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管理,提高早期筛查、规范诊治、健康管理水平,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于201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骨质疏松症防治相关方案及指南等,制订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 为规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管理,提高早期筛查、规范诊治、健康管理水平,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于201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骨质疏松症防治相关方案及指南等,制订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本方案主要包含骨质疏松症筛查、诊断、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生活方式指导、系统健康教育、骨健康基本补充剂的应用、药物治疗、跌倒的预防、随访)、转诊四部分内容,制定社区规范化管理流程图,规范管理内涵及流程。本方案的发布对提高我国社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社区卫生服务 规范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减少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菊华 高小平 潘速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目的观察已接受长期他汀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支架植入围手术期服用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其近期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科接受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的... 目的观察已接受长期他汀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支架植入围手术期服用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其近期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科接受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强化组(术前使用阿托伐他汀80 mg/d预处理3 d,术后原剂量巩固3 d,之后20 mg/d维持)和对照组(同期均匀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每组20例。抽血检测术前24 h、术后24 h血清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soluable 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CD147)及solua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水平变化;术后1个月行神经专科及DSA随访,观察主要终点事件(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再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复发、再次介入治疗及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24h各指标无差异(P〉0.05)。强化组术后24 h血清hs-CRP、s CD147及sVCA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组血清hs-CRP、sCD147及sVCAM-1水平在支架植入术后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术后较术前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5);术后1个月强化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已接受长期他汀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围手术期服用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清hs-CRP、sCD147及sVCAM-1水平,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 s CD147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视觉质量系统评估不同方位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手术疗效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健 罗玲慧 段国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位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手术疗效以及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在白内障手术前后视觉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共64例64眼,根据术中透明角膜切口的位置分为A组(透明角膜切口位... 目的探讨不同方位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手术疗效以及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在白内障手术前后视觉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共64例64眼,根据术中透明角膜切口的位置分为A组(透明角膜切口位于双眼颞侧)和B组(采用正上方透明角膜切口)。所有入选病例均行标准对数视力评估,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检测。比较两组视力、MTF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trehl ratio,SR)、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值及对比度为100%、20%、9%时的OQAS值(OQAS value,OV100%、OV20%和OV9%)。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d、1周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逐渐上升,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视力逐渐趋于稳定;其中A组术后1d、1周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同时间点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及1周两组患者OSI值均较术前逐渐下降,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A组术后1d(2.81±0.89)及1周(1.98±0.73)OSI值明显低于B组术后1d(3.46±1.17)及1周(2.61±1.20)(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OSI值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OV9%值均较术前逐渐上升,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A组术后1d(0.29±0.09)、1周(0.33±0.12)、1个月(0.37±0.14)及3个月(0.42±0.17)均明显高于B组术后1d(0.24±0.10)、1周(0.27±0.09)、1个月(0.31±0.09)及3个月(0.34±0.14)(均为P<0.05);所有患者术后各时间点MTF值、SR值、OV100%值、OV20%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白内障术中采用颞侧角膜切口,术后眼内散射小,视力恢复快,视觉质量高,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能进一步量化视觉质量参数,在视觉质量评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角膜切口 白内障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链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柳威 刘志光 +3 位作者 江刚 张卫东 赵飞 陈荣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27-243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清、诱导痰锁链素与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检测65例初诊COPD患者及26例对照组血清、诱导痰锁链素的表达,分析其与肺功能、功能性呼吸困难评分(MRC)、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GRQ)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C...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清、诱导痰锁链素与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检测65例初诊COPD患者及26例对照组血清、诱导痰锁链素的表达,分析其与肺功能、功能性呼吸困难评分(MRC)、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GRQ)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COPD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诱导痰锁链素[(1 061.2±933.9)ng/mL]高于对照组[(443.5±501.7)ng/mL;t=2.277,P=0.027],与FEV_1、FV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7,-0.479,P值分别为0.02,0.001)。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3个月后,血清及诱导痰锁链素浓度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诱导痰锁链素低表达者FVC、MRC及SGRQ总分、活动评分改善较高表达者明显(均P<0.05)。结论稳定期COPD诱导痰锁链素与肺功能呈负相关,低表达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锁链素 治疗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检测方法在血流感染新型隐球菌大鼠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田鑫 贺湘玲 +5 位作者 刘华 邹润英 邹惠 游亚兰 陈可可 朱呈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04-1810,共7页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血培养、血清荚膜抗原实验检测新型隐球菌血流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应用新型隐球菌FQ-PCR检测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60只雄性Sprague-Dawle...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血培养、血清荚膜抗原实验检测新型隐球菌血流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应用新型隐球菌FQ-PCR检测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6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A、B、C和D 4组。A组(免疫抑制和感染组):实验D1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实验D4尾静脉注射隐球菌悬液。B组(正常状态下感染组);实验D1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D4尾静脉注射隐球菌悬液。C组(免疫抑制和非感染组):实验D1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实验D4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D组(正常对照组):实验D1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D4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在实验D 4大鼠感染模型建立成功后,从大鼠眼内侧静脉丛按奇偶编号分别采集0、6、12、24、48、72 h血液标本,提取大鼠血浆,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不同时间段感染的血标本进行检测,并同时进行血培养和荚膜凝集实验,比较3种不同方法检测的结果。结果:FQ-PCR检测体系检测新型隐球菌显示,A组血浆12 h后的阳性率与B、C、D组相比较,明显增高(P <0. 05),且对于血液标本来说,FQ-PCR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血培养及血清荚膜抗原法,而且可以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型隐球菌FQ-PCR反应体系能检测出感染大鼠血液中的病原菌,其敏感性高于血培养、血清荚膜抗原检测;新型隐球菌FQ-PCR检测方法较血培养及血清荚膜抗原检查能更早检测到感染大鼠血液中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新型隐球菌 血液感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超声用于复杂肝胆管结石病腹腔镜术 被引量:4
8
作者 段文斌 尹新民 +1 位作者 薛蓉 李云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40-743,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超声(LUS)用于复杂肝胆管结石病腹腔镜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应用LUS将其分为LUS组(n=18)和未应用LVS(non LVS,NLVS)组(n=25),对比组间一般资料、术中及... 目的观察腹腔镜超声(LUS)用于复杂肝胆管结石病腹腔镜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应用LUS将其分为LUS组(n=18)和未应用LVS(non LVS,NLVS)组(n=25),对比组间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相关情况。结果组间患者性别、既往史、合并症,以及具体术式、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US组术后胆道残石率为44.44%(8/18),NLUS组为80.00%(20/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应用LUS是术后胆道残石率较低的独立影响因素[OR=0.20,95%CI(0.05,0.77),P<0.05]。结论在复杂肝胆管结石病腹腔镜术中应用LUS可降低术后胆道残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腹腔镜超声 复杂肝胆管结石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双微粒体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连平 夏立丰 李义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179-1180,共2页
目的:探讨鼠双微粒体2(MDM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5例胶质瘤组织中MDM2的表达。结果:MDM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率为17%(6/35)。MDM2表达与突变型p53表达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 目的:探讨鼠双微粒体2(MDM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5例胶质瘤组织中MDM2的表达。结果:MDM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率为17%(6/35)。MDM2表达与突变型p53表达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531。两者均与胶质瘤病理分型相关,标准回归系数(Beta)值分别为MDM20.443,p530.74。结论:MDM2的表达与p53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是肿瘤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鼠双微粒体2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兔免疫性血管炎中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及N-乙酰半胱氨酸的干预研究
10
作者 邹润英 贺湘玲 +1 位作者 邹惠 田鑫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7-571,共5页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管炎家兔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幼年家兔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AC治疗组,用牛血清白蛋白复...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管炎家兔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幼年家兔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AC治疗组,用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幼兔免疫性血管炎的川崎病(KD)动物模型,治疗第7天及第28天检测各组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血管病变。结果免疫性血管炎家兔急性期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NAC可显著降低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P<0.05),并能显著改善免疫性血管炎家兔的血管病理损害。恢复期模型对照组幼兔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可能参与了免疫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NAC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来对抗免疫性血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异前列腺素F2Α 免疫性血管炎 川崎病 幼兔 N-乙酰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抑制CDK6表达阻滞大肠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展
11
作者 张渝 刘展 +2 位作者 方圆 阳佳 张明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18-1921,共4页
目的:探讨Si RNA抑制CDK6表达后对大肠癌细胞生长及周期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K6在大肠癌与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Si RNA转染抑制CDK6表达,MTT和流式细胞仪被用来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 目的:探讨Si RNA抑制CDK6表达后对大肠癌细胞生长及周期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K6在大肠癌与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Si RNA转染抑制CDK6表达,MTT和流式细胞仪被用来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因子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大肠组织相比,CDK6基因在大肠癌中表达明显增高。下调CDK6表达后,大肠细胞生长能力明显降低,且细胞周期也出现G1/S转换障碍。机制分析显示,在抑制CDK6表达后,细胞增殖相关因子CDK4和CCND1下降,而P21表达明显提升。结论:CDK6作为候选癌基因通过调节CDK4、CCND1及P21表达影响大肠癌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周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CDK6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睾丸内胚窦瘤一例
12
作者 曾琦 刘鹏 刘建滨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8期895-895,共1页
关键词 腹股沟肿块 睾丸内胚窦瘤 进行性增大 浅表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肾功能正常 病例资料 圆形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S16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病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13
作者 张渝 刘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检测RGS16在大肠癌表达情况,并评估其是否涉及了大肠癌的转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62例大肠癌及23例相应正常组中RGS16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3.0对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GS16在细胞浆表达。与正常大肠组织相比,大肠癌中的... 目的:检测RGS16在大肠癌表达情况,并评估其是否涉及了大肠癌的转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62例大肠癌及23例相应正常组中RGS16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3.0对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GS16在细胞浆表达。与正常大肠组织相比,大肠癌中的RGS16表达明显增高(P=0.000)。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远处转移原位大肠癌中的RGS16表达比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的原位大肠癌高(P=0.015)。结论:RSG16在大肠癌中高表达,并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RGS16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并发假性囊肿3例报道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环宇 张明彦 +4 位作者 刘向阳 沈雄杰 常磊 刘斌 彭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微创术式[1])。关于PELD的并发症,文献多集中在脑脊液漏、神经损伤、术后髓...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微创术式[1])。关于PELD的并发症,文献多集中在脑脊液漏、神经损伤、术后髓核再突出等。而Young等[2]于2009年首次报道了一种罕见的PELD术后并发症:术后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post-discectomy discal pseudocyst,PD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假性囊肿 内窥镜 ENDOSCOPIC 腰椎间盘突出症 2009年 DI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凝血功能及其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1
15
作者 吴思弦 袁浩 +3 位作者 周毅峰 龙贞亦 彭亚梦 彭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6-561,共6页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凝血变化特征及影响CKD患者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在本院体检的未患肾脏疾病的21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阶段患者...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凝血变化特征及影响CKD患者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在本院体检的未患肾脏疾病的21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阶段患者与对照组的常规凝血试验和血栓弹力图指标。根据血栓弹力图最大振幅(MA)将慢性肾脏病患者分为高凝组(MA>68 mm,n=66)和非高凝组(MA≤68 mm,n=62),比较两组间实验室指标,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凝状态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肾脏病不同阶段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P<0.05),慢性肾脏病3~4期、慢性肾脏病5期未透析及慢性肾脏病5期血液透析患者反应时间、K-时间降低(P<0.05),而MA、α-角和凝血指数均升高(P<0.05)。高凝组与非高凝组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糖尿病比例、脑卒中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血清白蛋白、脂蛋白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肾小球滤过率、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是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凝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随着病程的进展,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高凝状态逐渐加剧。肾小球滤过率、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是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凝状态 血栓弹力图 最大振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加速康复外科术中保温技术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22
16
作者 周毅峰 杨继平 +1 位作者 袁浩 石泽亚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6,共5页
目的提炼加速康复外科术中保温技术的最佳证据并应用于肝癌手术患者,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遵循JBI临床证据应用模式,系统检索后纳入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共12篇文献,总结最佳证据,制定8项审查指标。对47例肝癌手... 目的提炼加速康复外科术中保温技术的最佳证据并应用于肝癌手术患者,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遵循JBI临床证据应用模式,系统检索后纳入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共12篇文献,总结最佳证据,制定8项审查指标。对47例肝癌手术患者及7名手术室护士开展基线审查,分析障碍因素,进行系统改进,并将证据应用于47例肝癌手术患者。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及患者术中体温维持情况与低体温、寒战发生率。结果证据应用后护士对7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显著高于证据应用前(均P<0.01);证据应用后患者术中体温显著高于证据应用前,低体温发生率由85.1%下降至27.7%(P<0.05,P<0.01)。结论基于最佳证据的保温技术用于肝癌患者加速康复外科手术,能维持患者术中体温,降低低体温发生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手术 加速康复外科 低体温 保温技术 循证实践 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骨外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一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宛璟 贺亚琼 +3 位作者 刘鹏 刘建滨 王琨 陈志鸿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5-536,共2页
病例资料 患者,男,45岁,因排便困难伴血便入院。外院电子结肠镜提示前列腺-直肠瘘形成。肛门指诊:前列腺Ⅲ度肿大,指套退出后可见脓性及血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浓度为2.386mg/mL。影... 病例资料 患者,男,45岁,因排便困难伴血便入院。外院电子结肠镜提示前列腺-直肠瘘形成。肛门指诊:前列腺Ⅲ度肿大,指套退出后可见脓性及血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浓度为2.386mg/mL。影像学检查:CT平扫示前列腺形态异常,可见混杂密度肿块,大小约11.6 cm×9.1 cm×10.4 cm, 病变周围可见积气,提示肠瘘形成可能(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温贴预防甲氨蝶呤化疗患儿口腔黏膜炎的效果 被引量:17
18
作者 尹淑慧 石泽亚 +2 位作者 周正雄 詹敏 罗媛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降温贴预防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降温贴冷敷患儿两侧颊部1周.... 目的探讨降温贴预防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降温贴冷敷患儿两侧颊部1周.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口腔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口腔黏膜炎分级显著轻于对照组,且口腔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降温贴冷敷有利于改善口腔内pH值,有效预防化疗性口腔黏膜炎,减轻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及口腔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口腔黏膜炎 降温贴 甲氨蝶呤 冷疗法 口腔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颈胸联合切口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向阳 黄象望 肖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47-548,共2页
关键词 颈胸段脊柱 病灶清除 联合切口 植骨 前路 脊柱后凸畸形 内固定 结核 沉积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分析腔内心电图技术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贤琳 蔡益民 +1 位作者 向秋红 方玉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0-824,共5页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与传统解剖定位方法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4月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关于应用腔内心...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与传统解剖定位方法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4月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关于应用腔内心电图对PICC置管进行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阅读及筛选文献,对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Cochrane手册的标准来评估偏倚风险,采用RavMan 5.3及Stata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1篇共4 93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2 842例,对照组2 0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腔内心电图技术相比传统解剖定位方法更能有效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OR=3.00,95%CI:2.48~3.64,P<0.05),提高尖端定位准确性(OR=4.39,95%CI:2.08~9.27,P<0.05)。结论 腔内心电图指导的PICC穿刺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相比传统解剖定位方法能有效提高PICC首次置管成功率和尖端定位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首次置管成功率 尖端定位准确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