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湖南省高校独立学院教学计划现状分析 |
白解红
高晓清
宋煜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08 |
4
|
|
2
|
生成式AI辅助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态度量表的开发与检验 |
王永亮
吴韩伟
Derakhshan Ali
王云松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3
|
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国形象研究——张隆溪先生访谈录 |
姜礼福
张隆溪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论大学英语写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李育林
邓云华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08 |
7
|
|
5
|
大学生的常见情绪障碍及调节 |
韩璎
李思思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6
|
不同类型同伴互评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实证研究 |
曾永红
梁玥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6
|
|
7
|
人工智能支持的学情分析:困境与路径 |
曾永红
彭程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克拉克·克尔的巨型大学观 |
蒋洪新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2 |
11
|
|
9
|
论大学和谐课堂建设 |
白解红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6 |
13
|
|
10
|
大学的意义与英语专业的教学 |
蒋洪新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09 |
6
|
|
11
|
耶鲁大学教育管理机制一瞥 |
黄慧敏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7 |
7
|
|
12
|
大学的“通识教育”与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
蒋洪新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4 |
55
|
|
13
|
论大学生日语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
李谊
|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3
|
|
14
|
镜像·编码·建构:贵州新主流电视剧青年叙事机制研究 |
韩成
徐雪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教学活动初探 |
彭懿
|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
2011 |
0 |
|
16
|
沙可夫,几乎被遗忘的我国杰出的外国文艺理论翻译家 |
费小平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7
|
朝鲜王朝古地图中的湖南与朝鲜人的湖南意象 |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8
|
审美—审丑—新审美:论审美文学批评的演进 |
曾艳钰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9
|
小詹姆斯·提普特瑞的“隐性”创作与“她科幻”书写 |
叶冬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探生之本相与展变:三生诗学的生成及应用 |
龙娟
张曦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