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产量和品质对供氮水平的反应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历儒 宋海星 +5 位作者 谌亚忠 张振华 刘强 荣湘民 官春云 李安乡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4-1429,共6页
为探明不同氮效率油菜产量和品质对供氮水平的反应动态,揭示油菜氮效率与品质的关系,本文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两种氮效率油菜品种在0.6、3、6、12、15 mmol/L 5种不同氮水平下(用N1~N5表示)的氮效率、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探明不同氮效率油菜产量和品质对供氮水平的反应动态,揭示油菜氮效率与品质的关系,本文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两种氮效率油菜品种在0.6、3、6、12、15 mmol/L 5种不同氮水平下(用N1~N5表示)的氮效率、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油菜子粒产量、油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氮效率和油分含量下降;而子粒脂肪酸组成变化较小,所测定的7种脂肪酸中,芥酸和花生烯酸含量随着氮水平的增加略有下降,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则没有明显的变化;与氮低效品种相比,氮高效品种的子粒产量、芥酸和花生烯酸含量随供氮水平的变化幅度更大,油分含量下降幅度更小。所有氮水平下,氮高效品种的子粒产量、油分含量和油分产量均高于氮低效品种,亚油酸含量略高于而亚麻酸含量略低于氮低效品种,子粒蛋白质、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含量两品种没有差异。总之,提高氮水平有利于增加油分产量,氮高效品种的增加幅度大于氮低效品种,但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较小。因此,氮高效品种不会因高效吸收利用氮素而降低油分含量或使油菜品质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氮效率 产量 品质 供氮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油菜生长后期体内氮素转运及再分配差异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明 宋海星 +5 位作者 徐浩然 刘强 荣湘民 朱兆坤 王小娟 杨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89-1294,共6页
为探明影响油菜生长后期氮素再分配的生理因素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本文在严格控制氮素供应水平的砂培条件下,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2个油菜品种吸收氮素后在体内的分配、转运及损失情况。结果表明,供试2个油菜品种... 为探明影响油菜生长后期氮素再分配的生理因素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本文在严格控制氮素供应水平的砂培条件下,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2个油菜品种吸收氮素后在体内的分配、转运及损失情况。结果表明,供试2个油菜品种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籽粒含氮量、植株全氮、籽粒全氮、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均存在较大差异,且以上差异因氮素水平不同而有所不同。常氮处理下,品种"742"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籽粒全氮、收获指数和氮素收获指数均高于品种"814";低氮处理下,品种"742"的植株含氮量、籽粒含氮量、收获指数和氮素收获指数高于品种"814",而生物产量、籽粒产量、植株全氮和籽粒全氮低于品种"814"。采用15N示踪方法测定油菜生长后期氮素再分配的结果表明,供试油菜品种生长后期营养器官氮素减少量及其比例、转向生殖器官的氮素再分配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氮素水平下,品种"742"大多数营养器官的氮素减少量均高于品种"814",而且茎的减少量差异最为明显。常氮水平下,品种"742"根、叶中氮素减少比例均少于品种"814",而茎中氮素减少量远远大于品种"814";低氮水平下,品种"742"根、茎、叶中氮素减少比例均大于品种"814"。在常氮和低氮处理下转向生殖器官的氮素再分配量均表现为,品种"742"向角果皮再分配的氮素低于品种"814",向籽粒再分配的氮素则高于"814"。T检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除常氮条件下向角果皮再分配的氮素之外,其他再分配氮素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油菜生长后期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的氮素再分配有助于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油菜生长后期氮素损失量表现为,品种"742"在常氮处理下的氮素损失量及其比例小于品种"814",低氮处理时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收获指数 15N示踪技术 氮素转运 氮素再分配 氮素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不同林地土壤性状差异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伟 张玉平 +3 位作者 杨振宇 李梦缘 李思雨 尹力初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42-45,51,共5页
选取海南样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地类型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探讨土壤性状差异。结果表明:(1)海南桉树林地相对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增强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2)海南桉树林地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海南林用地条件下土... 选取海南样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地类型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探讨土壤性状差异。结果表明:(1)海南桉树林地相对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增强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2)海南桉树林地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海南林用地条件下土壤整体呈现酸化趋势,桉树林地全氮、碱解氮含量随土层加深呈现下降趋势,全磷、速效磷含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有机质、全钾、速效钾含量总体呈现升高趋势。(4)不同林龄桉树林土壤中全磷、速效磷含量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养分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土壤养分 林龄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