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卉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洪亚辉 萧浪涛 张学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3-517,共5页
介绍了生物技术在花卉中应用的现状 ,综述了花卉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情况 .
关键词 花卉工业 生物技术 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饲用酶制剂应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4
2
作者 唐香山 周双德 张学文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272-274,共3页
酶制剂通过参加生化反应促进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也可以补充动物体内某些消化酶的不足。酶制剂具有高效、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它既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也能提高禽畜的生产率 ,减少氮、磷的排泄量 ... 酶制剂通过参加生化反应促进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也可以补充动物体内某些消化酶的不足。酶制剂具有高效、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它既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也能提高禽畜的生产率 ,减少氮、磷的排泄量 ,保护生态环境。但饲用酶制剂的应用也存在成本高、产量低、质量不够稳定等问题 ,采取基因工程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酶制剂 添加剂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及非生物诱导因子对水稻白叶枯病的诱导抗性及其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曾富华 吴岳轩 罗泽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5-169,共5页
以对白叶枯病高抗的水稻品种余水糯和高感的水稻品种浙辐802为材料,于2叶期用Tiron、Paraquat(PQ)和稻白叶枯病菌弱毒每株75-l进行诱导处理,测定诱导处理后3、24、48、72h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o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 以对白叶枯病高抗的水稻品种余水糯和高感的水稻品种浙辐802为材料,于2叶期用Tiron、Paraquat(PQ)和稻白叶枯病菌弱毒每株75-l进行诱导处理,测定诱导处理后3、24、48、72h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o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并于3叶期用白叶枯病菌强毒株76-25进行挑战接种,结果表明:75-1和PQ均诱导两品种产生了系统抗性,并使诱导叶中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增加。75-1使o2产生速率在24h达峰值,比对照升高3o.6%(余水糯)和25.3%(浙辐8o2);而PQ使o2产生速率在24~72h维持较高水平,比对照升高49.4%(余水糯)和39.7%(浙辐8o2)。MDA含量的变化晚于o2产生速率的改变,在72h达最高值。75-1使SoD活性降低,并在24h达最大降幅;而PQ使SoD活性升高,并在48h达峰值。Tiron使PQ和75-l的诱导效果减弱,并使75-l对余水糯和浙辐8o2的互作由非亲和性互作转变为类似亲和性互作,导致侵染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稻白叶枯病 诱导抗性 抗性机制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荻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21
4
作者 易自力 周朴华 +5 位作者 储成才 李祥 田文忠 王力 曹守云 唐柞舜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24,共5页
建立了南荻愈伤组织高频诱导与再生系统及其转化愈伤组织的筛选系统 ,并通过本研究所建立的基因枪转化系统 。
关键词 南荻 基因枪轰击 马铃薯 蛋白酶抑制基因 愈伤组织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诱导处理后水稻悬浮细胞的活性氧变化与有关酶系的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曾富华 易克 +1 位作者 徐向丽 王海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3,共6页
以水稻 (OryzasativaL )感病品种浙辐 80 2为材料 ,研究了 3种不同因子处理后其悬浮细胞中活性氧及其一些抗病酶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1) 3种因子均能导致H2 O2 的形成和积累。XOO 75 1处理后的H2 O2 含量分别在 0 5h和 6h出现突... 以水稻 (OryzasativaL )感病品种浙辐 80 2为材料 ,研究了 3种不同因子处理后其悬浮细胞中活性氧及其一些抗病酶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1) 3种因子均能导致H2 O2 的形成和积累。XOO 75 1处理后的H2 O2 含量分别在 0 5h和 6h出现突增现象 ,而XOO 76 2 5处理只在 0 5~ 1h达到一个峰值。推测XOO 75 1和浙辐 80 2间的互作属于非亲和性互作 ,而XOO 76 2 5与浙辐 80 2间属于亲和性互作。 (2 )XOO 75 1和 76 2 5菌株处理后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强POD的活性 (平均为 13 2 %和 5 0 7% ) ,但SOD的活性增强不显著 ,甚至在诱导初期有降低的现象。 (3)可溶性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 ,XOO 75 1和 76 2 5处理后 72h均可形成两条新增谱带 (Rf=0 4 8和Rf=0 72 ) ,XOO 75 1还可诱导形成另两条新增谱带 (Rf=0 5 3,MW =32 2kD和Rf=0 6 9,MW =4 1 9kD)。 (4)不同因子处理后悬浮细胞的POD和SOD发生相应变化 ,表现为一些谱带的增减或强度变化。 (5 )SA处理后悬浮细胞的H2 O2 有明显的积累效应 ,而且 ,SA能显著提高POD活性 (平均提高 32 8% )和SOD活性 (平均提高 4 6 7% )。表明SA可能通过调节H2 O2 的含量诱导与植物抗性有关的防御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悬浮细胞 稻白叶枯菌 水杨酸 防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水稻籼型恢复系和不育系离体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易自力 严钦泉 +4 位作者 邓启云 刘选明 周朴华 李祥 储成才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对二系杂交水稻亲本籼型恢复系 2 88,198,112 5和籼型不育系株 1- s进行了离体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 ,建立了这些籼稻新品系的胚性愈伤组织高频诱导与再生系统及其基因枪转化系统 .它们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可达 87.4 % ,90 .6% ,78... 对二系杂交水稻亲本籼型恢复系 2 88,198,112 5和籼型不育系株 1- s进行了离体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 ,建立了这些籼稻新品系的胚性愈伤组织高频诱导与再生系统及其基因枪转化系统 .它们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可达 87.4 % ,90 .6% ,78.9%和 88.0 % ;其分化率分别可达 60 .0 % ,4 5 .8% ,4 6.9%和 60 .6% ;其基因枪转化率分别可达 16.69% ,2 .65 % ,2 .0 4 %和 10 .7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恢复系 不育系 离体培养 基因枪转化 胚性愈伤组织 遗传转化 品种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引物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春宇 张春玲 夏家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17-520,共4页
随机引物指非特异序列的寡聚核苷酸作为DNA合成过程中的引物,是相对于特异引物的概念90年代它与PCR技术结合衍生了几项新技术:采用不同长度随机引物进行DNA指纹分析而衍生出的RAPD、AP-PCR及DAF方法;进行m... 随机引物指非特异序列的寡聚核苷酸作为DNA合成过程中的引物,是相对于特异引物的概念90年代它与PCR技术结合衍生了几项新技术:采用不同长度随机引物进行DNA指纹分析而衍生出的RAPD、AP-PCR及DAF方法;进行mRNA多态分析的“差异显示”;以及rPCR,T-PCR等技术.以RAPD为例介绍了随机引物PCR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随机引物 任意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DNA导入技术在植物分子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董延瑜 洪亚辉 +6 位作者 任春梅 张学文 刘春林 赵燕 严钦泉 莫爱华 董秀云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513-521,共9页
报道了外源DNA导入技术及其在作物品种改良上应用的研究结果,内容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高粱等作物DNA的制备、外源DNA导入技术(花粉管通道技术、浸泡法)、后代性状的变异及变异的筛选、新品系示范栽培等。研究表明,外源... 报道了外源DNA导入技术及其在作物品种改良上应用的研究结果,内容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高粱等作物DNA的制备、外源DNA导入技术(花粉管通道技术、浸泡法)、后代性状的变异及变异的筛选、新品系示范栽培等。研究表明,外源DNA导入技术将在作物品种改良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 脱氧核糖核酸 植物 分子杂交 浸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浸泡法所获水稻优良株系酯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春林 洪亚辉 +2 位作者 赵燕 任春梅 董延瑜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527-529,共3页
对DNA供体慈利玉米、受体DHCK籼稻及浸泡后所获优良类型材料的干胚与芽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找到了与玉米相对应的酯酶酶带,初步分析说明外源DNA的功能片段已整合到了受体基因组内.
关键词 分子杂交 脱氧核糖核酸 浸泡 酯酶 同工酶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纹捕鸟蛛毒素-Ⅰ突变体A1Y-HWTX-Ⅰ的固相合成和生物学活性测定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贤纯 梁宋平 +1 位作者 罗泽民 public.cs.hn.cn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57-362,共6页
用芴甲氧羰基 (Fmoc)固相多肽合成的方法在自制自动蛋白质化学工作站上合成了用酪氨酸 (Y)替代虎纹捕鸟蛛毒素 - (HWTX- )第一位丙氨酸 (A1 )的突变体 A1 Y- HWTX- .合成的突变体用 Edman降解和电喷雾质谱法进行鉴定 .活性分析结果证... 用芴甲氧羰基 (Fmoc)固相多肽合成的方法在自制自动蛋白质化学工作站上合成了用酪氨酸 (Y)替代虎纹捕鸟蛛毒素 - (HWTX- )第一位丙氨酸 (A1 )的突变体 A1 Y- HWTX- .合成的突变体用 Edman降解和电喷雾质谱法进行鉴定 .活性分析结果证明 ,合成的 A1 Y- HWTX- 在含有谷胱甘肽的缓冲体系中氧化折叠后显示出与天然 HWTX- 完全相同的生物学活性 ,提示 Y替代 HWTX- 的 A1后并不明显影响 HWTX- 的活性部位和空间构象 ;A1与 HWTX- 生物学活性无关 .此外 ,将 Y引入 HWTX- 分子有助于利用碘标记方法研究 HWT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捕鸟蛛毒素-Ⅰ 突变体 固相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枪转化技术及其在禾谷类作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春梅 高必达 何迎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32,共4页
基因枪转化法广泛应用于禾谷类作物的遗传转化研究 ,是目前禾谷类作物遗传转化的有效方法。简要介绍了基因枪转化法的产生与发展、转化的特点以及影响转化频率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禾谷类作物 基因枪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精白粉丝加工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信波 罗泽民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71-73,共3页
甘薯精白粉丝加工技术陈信波,罗泽民湖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系410128甘薯,又作红薯、地瓜、红苕和山芋等,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产量在亿吨以上。甘薯粉丝或粉条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具耐煮、风味好和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近... 甘薯精白粉丝加工技术陈信波,罗泽民湖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系410128甘薯,又作红薯、地瓜、红苕和山芋等,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产量在亿吨以上。甘薯粉丝或粉条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具耐煮、风味好和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近年来发现具多种保健功能。甘薯粉丝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淀粉 粉丝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外源基因直接导入技术及其在禾谷类作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易自力 周朴华 +1 位作者 刘选明 胡新喜 《作物研究》 1999年第4期43-46,共4页
外源基因直接导入技术是单子叶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其发展十分迅速。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技术的各种新方法及其特点,并分析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同时还介绍了利用这些方法在禾谷类作物转基因研究中所... 外源基因直接导入技术是单子叶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其发展十分迅速。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技术的各种新方法及其特点,并分析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同时还介绍了利用这些方法在禾谷类作物转基因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基因 遗传转化 直接导入技术 禾谷类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野生兰花的调查研究Ⅰ.野生春兰茎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筑荪 吴铁明 +2 位作者 王群华 阮颖 彭尽晖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在调查湖南不同地区和山系所产的野生地生兰的基础上,以春兰为代表,对茎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兰科 根状茎 块茎 形态学 湖南 野生春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旱育秧苗本田植株若干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向阳 彭丽莎 +2 位作者 唐湘如 刘选明 罗泽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21-325,共5页
与湿润育秧秧苗比较,早稻旱育秧苗大田植株在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根系呼吸作用和发根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随生育期延长而逐渐减小;两种秧苗本田植株生育后期功能叶片衰老速度无明显差异,但旱育秧苗植株茎秆比湿润育... 与湿润育秧秧苗比较,早稻旱育秧苗大田植株在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根系呼吸作用和发根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随生育期延长而逐渐减小;两种秧苗本田植株生育后期功能叶片衰老速度无明显差异,但旱育秧苗植株茎秆比湿润育秧秧苗植株更坚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秧苗 旱地育苗 发育生物学 早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实验中愈伤组织受体培养和工厂化扩增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春林 阮颖 董延瑜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557-560,共4页
介绍了以愈伤组织作转化受体的培养技术要点,对实现转基因体系工厂化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建立工厂化转基因体系的关键是改进某些组织培养技术路线来提高繁殖系数.
关键词 愈伤组织 受体 培养 基因扩量 工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显微切割和微克隆技术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春林 董延瑜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604-606,共3页
本文对染色体显微切割和微克隆技术的初创、应用和发展前景作文献回顾。
关键词 染色体 遗传分析 显微切割 微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X-P1121打印机与MCS51系列单片机的接口和编程
18
作者 傅凌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97-401,共5页
介绍了KX-P1121打印机与MCS51单片机的接口和编程,给出了中文的打印方法和源程序.
关键词 打印机 接口设备 编辑程序 语言程序 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花卉生产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长荣 洪亚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8-522,共5页
概述了湖南省花卉产业的现状 ,分析了湖南省花卉产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湖南省花卉产业的发展方向 :稳定发展地方特色花卉、培育品牌 ,促进花卉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 ;调整花卉产业结构与品种结构 ;加大花卉科技投入 ,通... 概述了湖南省花卉产业的现状 ,分析了湖南省花卉产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湖南省花卉产业的发展方向 :稳定发展地方特色花卉、培育品牌 ,促进花卉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 ;调整花卉产业结构与品种结构 ;加大花卉科技投入 ,通过提高花卉产品的科技含量来赢得市场 ;重点开发市场潜力大、高效低投的产品 ,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不断进行品种选育工作 ,树立主导品牌 ,发展规模经营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同步提升和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现状 花卉产业 发展策略 湖南 产业结构 品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DNA导入水稻新品系示范栽培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莫爱华 常志勇 +3 位作者 屈寿文 浣定乾 洪亚辉 董延瑜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542-545,共4页
1993~1994年,在长沙县石常农业技术试验站对4个由玉米DNA导入的水稻新品系DH1,DH2,D6,MK33进行了示范栽培,摸索了一套较完善的栽培技术措施,为今后大面积生产和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分子杂交 外源 脱氧核糖核酸 水稻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