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烤烟根系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特征及其群落结构
1
作者 胡静雯 周东波 +5 位作者 张金莲 陈廷速 韩洋 张康 卓丛莹 穰中文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3,共11页
【背景和目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在促生和改土等方面效果显著。通过分析湖南烟区烤烟根系共生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侵染特征、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菌根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背景和目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在促生和改土等方面效果显著。通过分析湖南烟区烤烟根系共生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侵染特征、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菌根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K326和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分别于长沙(CS)、衡阳(HY)、湘西(XX)和永州(YZ)开展品比试验,于成熟期取样,进行根系压片及扩增子MiseqPE300高通量测序。【结果】K326和云烟87的菌根侵染程度在不同地区间分别表现为HY>YZ>XX>CS和YZ>HY>XX>CS,品种间表现为K326>云烟87;根系AMF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地区间分别表现为XX显著高于CS和HY显著高于CS。球囊霉属(Glomus)在所有样本中相对丰度占比最高;YZ地区高度富集隔球囊霉属(Septoglomus),烤烟品种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XX地区高度富集无梗球囊霉属(Acaulospora),CS地区高度富集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均于烤烟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Mantel检验表明,烤烟根系菌根侵染指标与AN、TK、OM、TP极显著正相关(P<0.01);无梗球囊霉属(Acaulospora)的相对丰度与海拔(EL)极显著正相关(P<0.01);隔球囊霉属(Septoglomus)的相对丰度在K326中与速效磷(AP)显著正相关(P<0.05),在云烟87中与全钾(TK)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湖南烤烟根系共生AMF多样性、群落结构及菌根侵染特征均存在地域特异性和品种差异性,其中全钾、碱解氮、全磷、有机质是除品种因素外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后期于烤烟种植上应用菌根技术时应充分考虑品种及地域环境情况;球囊霉属为湖南植烟区烤烟共生AMF的土著优势属,可充分挖掘其共生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烤烟品种 根系 群落结构 菌根侵染特征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打顶方式和留叶数对种植中棵烟的影响
2
作者 徐赛 张锦韬 +10 位作者 徐昆 徐玉平 袁三红 代磊杰 张志红 赵婕 郭绍青 彭小祠 杨润霞 王一行 王娟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260-262,共3页
通过采用不同的打顶方式和留叶数,筛选出适宜云南省曲靖市师宗烟区种植中棵烟的栽培方法。结果表明,经过初花打顶、留叶数18~20片的烟株在农艺性状方面更符合中棵烟的特征,病害发生率低于其他处理,烤烟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占比最... 通过采用不同的打顶方式和留叶数,筛选出适宜云南省曲靖市师宗烟区种植中棵烟的栽培方法。结果表明,经过初花打顶、留叶数18~20片的烟株在农艺性状方面更符合中棵烟的特征,病害发生率低于其他处理,烤烟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占比最高,中部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综合考虑,初花打顶、留叶数18~20片有利于中棵烟的培育,能有效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可以在曲靖市师宗烟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棵烟 打顶方式 留叶数 初花打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中国烟叶香气研究热点及趋势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璐 刘雄伟 +5 位作者 钟汝力 喻杰 张庆富 李栋宇 张锦韬 周喜新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45-250,共6页
为探究烟叶香气研究进展、热点及发展趋势,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烟叶香气相关文献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烟叶香气研究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为赵铭钦(57篇)和刘国顺(55篇),研究领域存在核心作者... 为探究烟叶香气研究进展、热点及发展趋势,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烟叶香气相关文献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烟叶香气研究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为赵铭钦(57篇)和刘国顺(55篇),研究领域存在核心作者群,但发现作者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促进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在烟叶香气研究领域内,河南农业大学影响力最大,发文量高达347篇;其次是湖南农业大学,发文量为120篇。突现强度在2.00以上的关键词分别为烟草(3.27)、雪茄烟(3.20)、烟叶(2.85)、化学成分(2.75)、产质量(2.58)、烘烤(2.26)、微生物(2.17)、致香成分(2.07)和发酵(2.01),由此可得出烟叶香气领域的研究热点涉及多个方面,重点研究在品种、化学成分、调制技术、栽培措施及香气成分等领域。应加强不同团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烟叶香气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香气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J118型卷接机组烟条圆周自动调节系统的研制
4
作者 潘恒乐 赵朝阳 +3 位作者 冯忆 曾标 洪家升 杨鸣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0,共10页
【目的】解决ZJ118型卷接机组生产过程中烟条圆周波动大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设计了一种烟条圆周自动调节系统。【方法】该系统主要由光电圆周检测装置和调节装置组成,采用光电圆周检测装置对烟支圆周进行检测和反馈,控制电机驱动凸轮机... 【目的】解决ZJ118型卷接机组生产过程中烟条圆周波动大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设计了一种烟条圆周自动调节系统。【方法】该系统主要由光电圆周检测装置和调节装置组成,采用光电圆周检测装置对烟支圆周进行检测和反馈,控制电机驱动凸轮机构,对大压板的位置进行在线实时调整,改变烟支成形通道大小,实现烟支圆周的自动调节。【结果】以ZJ118型卷接机组生产的“利群(阳光西子)”牌号卷烟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应用烟支圆周自动调节系统后,通过机组的检测装置检测出烟支圆周的波动幅度降低了0.105 mm,同时段的电机发生微小转动,实时抑制烟支圆周的波动;(2)通过取样综合检测台复检,烟支圆周的合格率由95.25%提高到99.75%,烟支圆周SD值由0.0634 mm降低到0.052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J118型卷接机组 烟条圆周 自动调节系统 大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调理剂对烤烟上部叶生长、碳氮代谢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罗文涛 范才银 +8 位作者 刘国定 陈智杰 曾惠宇 宋浩 文定友 卓丛莹 张康 韩洋 穰中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4-82,共9页
通过筛选出有利于促进烤烟上部叶开片、提高钾含量或集中成熟的叶面调理剂,进一步提升衡阳烟区上部烟叶品质,旨在解决当前衡阳烤烟上部叶成熟度不够、叶片僵硬、化学成分不协调以及工业可用性差等问题。大田试验于2023年在湖南衡阳开展... 通过筛选出有利于促进烤烟上部叶开片、提高钾含量或集中成熟的叶面调理剂,进一步提升衡阳烟区上部烟叶品质,旨在解决当前衡阳烤烟上部叶成熟度不够、叶片僵硬、化学成分不协调以及工业可用性差等问题。大田试验于2023年在湖南衡阳开展,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用9种叶面调理剂,共设置10个小区处理:A1(6-苄氨基嘌呤)、A2(胺鲜酯)、B1(复硝酚钾)、B2(糖醇镁液体肥)、B3(磷酸二氢钾)、B4(腐殖酸钾)、C1(乙烯利)、C2(外源β-淀粉酶制剂)、C3(外源木瓜蛋白酶制剂)、CK(喷施等量清水),分析了不同叶面调理剂对烤烟上部叶生长、碳氮代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木瓜蛋白酶制剂(C3)处理增加第2、4叶面积累积量,分别较CK高14.35%和7.53%,提高上部第2叶和第4叶开片度分别达3.12%和3.64%。打顶后第35 d,胺鲜酯(A2)、糖醇镁液体肥(B2)和C3处理第2叶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CK对照增加31.27%、26.55%和30.23%;A2、B2和C3处理第4叶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9.14%、18.52%、42.26%。B4和磷酸二氢钾(B3)处理有利于烟叶碳氮代谢过渡,碳氮代谢转化值(M)分别为1.127和1.028。C3、B4、B2和外源β-淀粉酶制剂(C2)处理烟叶产量相对较高,分别较CK高11.04%、7.43%、5.63%和3.83%;B4、复硝酚钾(B1)、C2和乙烯利(C1)处理亩产值相对较高,分别较CK高363.70、179.60、164.87和141.10元;B4、B1、C2和C1处理烟叶均价相对较高,分别较CK高10.32%、8.65%、6.18%和4.84%;B2处理上中等烟率显著高于CK,A2和B2处理处理烟叶物理特性指标(PPI)相对较高,分别较CK高2.86%和0.64%。B4、A2、B3和C1处理烟叶总糖含量显著提高,分别较CK高33.99%、31.44%、31.34%和30.17%;A2、B4、C1、A1和B3处理烟叶还原糖含量显著提高,分别较CK高36.60%、33.29%、30.21%、29.39%和29.10%。A1、A2、C2和C3处理烟碱含量显著降低,分别较对照低25.88%、27.83%、20.93%和21.16%;除B1外,各处理上部叶片的钾含量均高于对照,但与CK的差异均不显著,其中以C1、C2、C3、A2和B4处理相对较高,分别较对照高12.59%、12.59%、10.69%、5.73%和3.35%。综合来看,调理剂C3和B4有效增加上部叶面积、干物质量和烟叶产量;C3有效提高上部叶的开片度;B2和C2缩小了上部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差异,可促进上部叶片集中成熟;A2提高了烤后烟叶质量等级及化学成分协调性。这些调理剂可作为改善烤烟上部叶产量与质量的功能型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调理剂 烤烟 上部叶 碳氮代谢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复种模式对烟草黑胫病发生及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6
作者 黄思菁 肖金讯 +4 位作者 杨磊 肖楚文 宋潇瑜 朱丹丹 杨友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5,49,共8页
本研究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4种复种模式(烤烟–大豆、烤烟–玉米、烤烟–水稻、烤烟–秋季休耕)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及其与烟草黑胫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烤烟–大豆(D)、烤烟–玉米(Y)和烤烟–水稻(S)复种... 本研究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4种复种模式(烤烟–大豆、烤烟–玉米、烤烟–水稻、烤烟–秋季休耕)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及其与烟草黑胫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烤烟–大豆(D)、烤烟–玉米(Y)和烤烟–水稻(S)复种模式下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分别为59.35%、39.81%和27.17%,均显著低于烤烟–秋季休耕(L)模式的(80.22%);L、D、Y、S复种模式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依次增加;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烟田土壤细菌群落中的优势菌门,朱氏杆菌属、罗河杆菌属、非培养酸杆菌和嗜酸杆菌属为共有优势属,不同复种模式的优势菌门和共有优势属相对丰度有差异;相比于L模式,其他3种复种模式下朱氏杆菌属、罗河杆菌属、酸热菌属的相对丰度下降明显;候选物种土源菌属、厌氧绳菌属和嗜盐囊菌属的相对丰度有所上升;朱氏杆菌属、罗河杆菌属、酸热菌属和厚皮杆菌属的丰度与黑胫病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候选物种土源菌属、厌氧绳菌属和嗜盐囊菌属的丰度与黑胫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烤烟–秋季休耕模式相比,另外3种复种轮作模式可以塑造有利于抵抗病害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从而减少烤烟黑胫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复种模式 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量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及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向东 王子一 +4 位作者 肖楚文 黄思菁 宋潇瑜 朱丹丹 杨友才 《作物研究》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探究“集结号2号”微生物菌肥在烤烟生产中的合理用量,设置微生物菌肥500倍稀释(T1)、微生物菌肥1000倍稀释(T2)、微生物菌肥2000倍稀释(T3)和不添加微生物菌肥(CK)4个处理,在烤烟G80移栽期进行灌根试验,对不同处理植烟土壤的特性、... 为探究“集结号2号”微生物菌肥在烤烟生产中的合理用量,设置微生物菌肥500倍稀释(T1)、微生物菌肥1000倍稀释(T2)、微生物菌肥2000倍稀释(T3)和不添加微生物菌肥(CK)4个处理,在烤烟G80移栽期进行灌根试验,对不同处理植烟土壤的特性、烤后烟叶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产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微生物菌肥均可提高植烟土壤的pH和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移栽后45 d,T1处理的土壤pH达到5.95,速效磷含量达到13.33 mg/kg,均显著高于CK。微生物菌肥对土壤pH、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旺长期(移栽后45 d)之前,而对碱解氮含量的影响表现在烤烟生育中后期。增施微生物菌肥显著提高了烤后烟叶的总氮、烟碱、还原糖含量以及上等烟比例和产量,且T1处理的上等烟比例最高(63.64%)。综合分析,本试验条件下,稀释500倍的微生物菌肥对植烟土壤的pH、碱解氮与有效磷含量及烤后烟叶总氮、总糖、还原糖含量和上等烟比例的提升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施肥 微生物菌肥 土壤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规模对衡阳烤烟上部鲜叶素质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刘国定 周劲东 +5 位作者 陈智杰 冯靖轩 范才银 宋浩 罗文涛 穰中文 《作物研究》 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
在湖南省衡阳市常宁烟区,以不同种植规模农户(大户,种植面积>3.33 hm^(2);小户,种植面积<1.33 hm^(2))采收的云烟87上部成熟烟叶为材料,比较分析不同种植规模条件下鲜烟叶的素质特征差异及其与烤后烟叶品质的关系,为优化衡阳烟区... 在湖南省衡阳市常宁烟区,以不同种植规模农户(大户,种植面积>3.33 hm^(2);小户,种植面积<1.33 hm^(2))采收的云烟87上部成熟烟叶为材料,比较分析不同种植规模条件下鲜烟叶的素质特征差异及其与烤后烟叶品质的关系,为优化衡阳烟区的烟叶生产管理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小户种植的烤烟具有更好的鲜叶素质,鲜叶自由水含量、自由水/束缚水、叶片紧密度分别较大户低10.12%、19.83%和5.88%;大户种植的鲜烟叶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显著高于小户,蔗糖转化酶、蔗糖合成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分别较小户高9.67%、9.87%、12.30%和18.19%;小户的烤后烟叶叶片密度较大户显著降低14.29%,烟叶糖碱比更为适宜(小户7.02,大户5.94),烟叶化学成分更协调。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鲜烟叶的组织结构和水分含量状况与烤后烟叶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密切相关,自由水含量与叶片密度和叶片厚度显著正相关,束缚水含量与叶片密度负相关,栅栏组织厚度与总糖、还原糖含量负相关,栅栏组织厚度与烟碱含量正相关。因此,针对不同种植规模的农户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对提升衡阳烟区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种植规模 上部叶 鲜烟素质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作模式对烟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9
作者 孟响 周伟 +7 位作者 巢进 张惠林 成志军 易克 孙成林 李美娟 丁芙蓉 戴林建 《作物研究》 2025年第3期250-259,共10页
为探索适合湘西地区的烤烟种植模式,提高烟田利用效率,以烤烟连作为对照,设置烤烟—油菜—玉米、烤烟—油菜—旱稻、烤烟—油菜—荞麦3种烟田两年三熟制轮作模式,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与烤烟连... 为探索适合湘西地区的烤烟种植模式,提高烟田利用效率,以烤烟连作为对照,设置烤烟—油菜—玉米、烤烟—油菜—旱稻、烤烟—油菜—荞麦3种烟田两年三熟制轮作模式,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与烤烟连作相比,不同轮作模式均提高了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真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优势菌群,门水平上的优势真菌群变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且促进了乳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等生态友好型菌群的显著富集。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具有显著相关性,如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与碱解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烤烟—油菜—玉米模式的土壤综合改良效果最好,且其经济效益最高,较适合在湘西地区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轮作 土壤 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YOLOv7的GDX2包装机烟组端面缺陷检测技术
10
作者 屈永波 张志坚 +5 位作者 王浩 付秋萍 金勇 王诗太 浦健 黄岗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9-216,共8页
目的针对当前卷烟烟组端面缺陷检测技术无法准确识别具体缺陷类型,以及未兼顾识别滤嘴变形或夹沫的局限性,加之在检测精度上存在不足,本文引入一种基于轻量化YOLOv7模型的检测策略。方法在GDX2包装机上设计并安装图像采集系统,通过集成... 目的针对当前卷烟烟组端面缺陷检测技术无法准确识别具体缺陷类型,以及未兼顾识别滤嘴变形或夹沫的局限性,加之在检测精度上存在不足,本文引入一种基于轻量化YOLOv7模型的检测策略。方法在GDX2包装机上设计并安装图像采集系统,通过集成轻量化网络结构ShuffleNetV2、DWConv、DSConv对YOLOv7架构进行定制化改造,有效减少模型参数量,加速训练与推理过程;结合SimAM注意力机制进一步增强模型对轻微缺陷特征的关注能力,显著提升轻微外观缺陷识别的准确性。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参数量下降85%,计算量下降81%,mAP@0.5值达到0.973,缺陷类型中滤嘴变形和夹沫的平均精度分别达到0.978和0.945。在低算力(11.15TFLOPS)环境下,该系统的推理时间低至1.98 ms。结论该技术已经应用于GDX2型卷烟包装机烟组端面缺陷检测,能够有效提升缺陷检测的综合性能,为烟草行业提供兼具高效性与经济性的外观质量控制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烟支 缺陷检测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精油对烟草多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11
作者 杨磊 王聪 +4 位作者 胡心雨 邢云飞 向东 陈兴江 成志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探索植物精油对烟草链格孢菌(赤星病)、尾孢菌(蛙眼病)和青枯雷尔氏杆菌(青枯病)的抑制效果,为烟草病害防治提供新的策略。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药敏片法,测定50种植物精油在不同浓度下对3种烟草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月桂油、牛... 探索植物精油对烟草链格孢菌(赤星病)、尾孢菌(蛙眼病)和青枯雷尔氏杆菌(青枯病)的抑制效果,为烟草病害防治提供新的策略。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药敏片法,测定50种植物精油在不同浓度下对3种烟草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月桂油、牛至油、肉桂油、没药油和肉桂酸在高浓度(100μL/mL)和低浓度(2.0、1.0μL/mL)下均能显著抑制链格孢菌的生长,其抑制率为100%;月桂油、牛至油、肉桂油、乳香油、没药油和肉桂酸在高浓度和低浓度下均能显著抑制尾孢菌的生长,其抑制率也为100%;肉桂油和没药油在抑制青枯雷尔氏杆菌生长方面效果最为显著,且其抑制效果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在低浓度下,10μL/mL的肉桂油对青枯雷尔氏杆菌生长抑制效果更好,抑菌圈直径达2.55 cm。肉桂油和没药油对烟草链格孢菌、尾孢菌及青枯雷尔氏杆菌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鉴于此发现,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植物精油的抑菌机制,并通过开展田间试验进行验证,同时加强安全性评估工作,以期更有效地加强烟草病害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抑菌 烟草青枯病 烟草蛙眼病 烟草赤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技术的田间烟叶成熟度判别研究
12
作者 胡心雨 叶惠源 +5 位作者 向东 范伟 路英健 荀拾虎 陆晓静 易克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8期1-5,共5页
为实现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技术的田间烟叶成熟度精准判别,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设备对不同时期烟田中的烟叶成熟度进行数据采集。采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及最小冗余最大相关分析(mRMR)方法,筛选出与烟叶田间成熟度显著相关的植被指数(RBRI... 为实现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技术的田间烟叶成熟度精准判别,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设备对不同时期烟田中的烟叶成熟度进行数据采集。采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及最小冗余最大相关分析(mRMR)方法,筛选出与烟叶田间成熟度显著相关的植被指数(RBRI、NDRE、GCI、ARVI)。随后,基于筛选结果,运用随机森林方法构建烟田烟叶成熟度判别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无人机多光谱技术能精确捕捉田间烟叶成熟度的特征差异。该判别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准确率分别达到95.72%和93.89%。该研究有助于精准把握烟叶最佳采收时机,提升烤后烟叶品质,为大田农情监测与精准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多光谱 植被指数 烟叶成熟度判别 相关性分析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的提取方法及其在烟草业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黎艳玲 刘英菊 +5 位作者 邓婷 陈康明 丁莎 孟丹丹 杨程 庹苏行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9-22,66,共5页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对陈皮的主要成分进行了进行了总结,表明陈皮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类等近百种成分。同时,综述了浸提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同时蒸馏法、低温连...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对陈皮的主要成分进行了进行了总结,表明陈皮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类等近百种成分。同时,综述了浸提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同时蒸馏法、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法、微波助提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等提取方法对陈皮提取成分的差异性,并对陈皮提取物在烟草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提取 烟草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烟草中噻虫嗪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宋超 李海萍 +5 位作者 刘万峰 陆伟 徐光军 徐金丽 郑晓 李义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7-482,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鲜烟叶和干烟叶中噻虫嗪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Cleanert NH2-SPE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5mg/kg添加水平下,鲜烟叶中噻虫嗪的...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鲜烟叶和干烟叶中噻虫嗪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Cleanert NH2-SPE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5mg/kg添加水平下,鲜烟叶中噻虫嗪的平均回收率为92%~9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5%-9.2%,定量限(LOQ)为0.01mg!kg;在0.05~5mg/kg添加水平下,干烟叶中噻虫嗪的平均回收率为91%~94%,RSD为5.9%-6.8%,LOQ为0.05mg/kg。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山东、湖南2年2地烟叶样品中噻虫嗪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噻虫嗪在烟叶中的半衰期为1.3~8.1d;按照噻虫嗪有效成分用量18.9和28.4g/hm2,于烟草现蕾初期.成熟期对水喷雾施药2—3次,距末次施药7d后,山东、湖南2年2地烟叶样品中噻虫嗪残留量为0.05~0.80mg/kg,均低于国际烟草合作研究中心(CORESTA)指导性残留限量标准规定的MRL值(5.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烟叶 噻虫嗪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新品种中烟300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程立锐 王元英 +7 位作者 蒋彩虹 刘旦 陈志强 任民 潘旭浩 刘万峰 蒲文宣 杨爱国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中烟300是以定向改良主栽烤烟品种K326的病毒病抗性为育种目标,以K326为母本、3个抗病毒病烟草种质为父本,经过杂交、复交,连续多代回交,利用与病毒病抗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常规育种定向改良,育成的抗病毒病新品种,于2018... 中烟300是以定向改良主栽烤烟品种K326的病毒病抗性为育种目标,以K326为母本、3个抗病毒病烟草种质为父本,经过杂交、复交,连续多代回交,利用与病毒病抗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常规育种定向改良,育成的抗病毒病新品种,于2018年12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试验结果显示,中烟300田间长势长相、主要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与对照K326无明显差异;工业评价结果显示,中烟300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与对照K326相当;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中烟300对病毒病抗性突出,对TMV免疫、抗CMV和PVY,其他病害抗性与对照K326基本一致。中烟300的培育,既解决了K326主要病毒病抗性差的问题,又保持了K326其他主要性状不变,实现了预期育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中烟300 病毒病 聚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香型烤烟叶片质量指标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孟霖 代远刚 +4 位作者 王程栋 王树声 宋文静 吴元华 徐宜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1-264,共4页
为了找出我国传统中间香型典型产区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简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对我国中间香型产区143份初烤烟叶样品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进行量化评定,并进行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检测,分析了4个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典型相关关系。... 为了找出我国传统中间香型典型产区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简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对我国中间香型产区143份初烤烟叶样品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进行量化评定,并进行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检测,分析了4个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典型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烟叶评吸质量、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物理性状质量评价指标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感官评吸质量与其他3组质量评价指标的显著典型变量累计方差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外观质量与物理性状的关系最为密切。烟叶质量评价的单项指标对质量评价指标组间的相关关系贡献不同,化学成分评价指标主要为总糖、糖碱比,感官评吸质量指标主要为香气量、烟气浓度、刺激性、柔和程度,物理性状评价指标主要为单叶质量、叶长、叶片密度,外观质量指标主要为叶片的组织结构、色度、成熟度、身份。在大尺度的生态区域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来简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评价指标 物理性状 外观质量 化学成分 典型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气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琼 庹苏行 +3 位作者 黄勇兵 赵瑜 杨华武 陈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620,共5页
提出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气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结合信息量最大的原则,确定了固相微萃取时萃取纤维头为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烷萃取纤维头,萃取温度为70℃,萃取时间为60min。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Agilent DB-1色... 提出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气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结合信息量最大的原则,确定了固相微萃取时萃取纤维头为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烷萃取纤维头,萃取温度为70℃,萃取时间为60min。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Agilent DB-1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全扫描模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07种成分,含量最大的成分是烟碱(18.07%),其次是新植二烯(11.46%),主要的3类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依次为苯系物、酮类以及杂环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顶空 固相微萃取 烟气 挥发性 半挥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烟草中50种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10
18
作者 廖雅桦 周冀衡 +3 位作者 穆小丽 盛志佳 钟科军 胡念念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409,共6页
建立了用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烟草中50种农药残留的方法.卷烟中的待测农药组分用乙酸乙酯-环己烷(体积比1∶1)超声提取后,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凝胶色谱柱为BiobeadsS-X3玻璃柱(50g,400mm×25mm),流动相为乙酸... 建立了用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烟草中50种农药残留的方法.卷烟中的待测农药组分用乙酸乙酯-环己烷(体积比1∶1)超声提取后,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凝胶色谱柱为BiobeadsS-X3玻璃柱(50g,400mm×25mm),流动相为乙酸乙酯-环己烷(体积比为1∶1)溶液,流速5mL/min),收集第12~35min流出的液体,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测定.在0.2~50ng/mL,农药标准溶液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样品中添加50种农药(添加水平为2,50,100μg/kg)的混合标准溶液,平均回收率为61.35%~122.22%.50种农药的RSD为1.00%~10.80%;方法的检测限为0.01~10.00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凝胶渗透色谱 农药残留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酮及其代谢物在烟叶中的降解规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义强 杨立强 +6 位作者 刘万峰 徐光军 孙建宏 曹守涛 高云 徐金丽 郑晓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67,共6页
为制定烟叶中三唑酮及代谢产物的农药残留限量,研究了合理使用条件下,三唑酮及其代谢物三唑醇在烟叶中残留降解规律和残留水平。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建立了同时测定烟叶中三唑酮和代谢产物三唑醇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为制定烟叶中三唑酮及代谢产物的农药残留限量,研究了合理使用条件下,三唑酮及其代谢物三唑醇在烟叶中残留降解规律和残留水平。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建立了同时测定烟叶中三唑酮和代谢产物三唑醇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三唑酮在鲜烟叶和烤后烟叶中的最低检出量(LOQ)分别为0.01、0.05 mg/kg。三唑酮、三唑醇在鲜烟叶和干烟叶样品中添加水平为0.01~5 mg/kg时,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9.8%~97.3%,RSD为1.5%~9.0%,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要求。对2011-2012年山东、湖南两地三唑酮残留试验的烟叶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三唑酮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半衰期为3.8~5.6d,在储存条件下的半衰期分别为157~315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剂量和采收安全间隔期与烟叶中农药残留量显著相关,末次施药后7、14、21 d,烤后烟叶中三唑酮及代谢物的残留量分别为0.33~6.44 mg/kg、0.15~2.77 mg/kg、0.18~2.53 mg/kg。建议三唑酮及代谢产物在烟叶中MRL为5mg/kg,安全间隔期(PHI)为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酮 三唑醇 烟叶 农药残留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主流烟气的中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洪华俏 郭紫明 +3 位作者 易克 董道竹 练文柳 卢向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4-167,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从卷烟主流烟气中萃取中性香气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GC)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鉴定.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为2h,水浴温度为60℃的条件下,同时蒸馏萃取法能提取和分离出主流烟气中多种主要中性香气成分.在提取...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从卷烟主流烟气中萃取中性香气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GC)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鉴定.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为2h,水浴温度为60℃的条件下,同时蒸馏萃取法能提取和分离出主流烟气中多种主要中性香气成分.在提取得到的中性香气成分中,质谱鉴定出了72种,其中:烃类17种,醛类7种,酮类23种,醇类9种,酯类8种,醌类1种,含氧杂环类2种,含氮化合物5种.所测标样的回收率为70.9%~85.4%.提取的25种含量较高的中性香气成分中,除植醇外,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主流烟气 中性香气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