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来中医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彭清华 王芬 彭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941-945,共5页
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临床研究包括治法研究(滋补肝肾法、润肝明目法、疏肝养阴法、养血润目法、活血健脾法、润燥明目法、补益气血法、益气滋阴润目法)、辨证论治、专方验方治疗... 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临床研究包括治法研究(滋补肝肾法、润肝明目法、疏肝养阴法、养血润目法、活血健脾法、润燥明目法、补益气血法、益气滋阴润目法)、辨证论治、专方验方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药喷雾、熏蒸和推拿治疗等;体内整体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表明,中药黄酮类物质如密蒙花总黄酮等对实验性去势干眼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利水法治疗眼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清华 彭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681-685,共5页
阐述了作者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眼科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用养阴增液活血利水的生蒲黄汤合猪苓散加减及活血通脉、利水明目的散血明目片治疗玻璃体积血;以活血利水法为主、分期结合分型用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的自拟方... 阐述了作者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眼科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用养阴增液活血利水的生蒲黄汤合猪苓散加减及活血通脉、利水明目的散血明目片治疗玻璃体积血;以活血利水法为主、分期结合分型用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的自拟方(黄芪、黄精、生地、旱莲草、蛴螬、蒲黄、葛根、茯苓、益母草等)治疗单纯性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用活血通脉利水明目药物联合激光治疗重度非增生性及增生性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用疏肝理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用益气活血利水之青光安颗粒治疗青光眼手术后患者;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用活血利水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及眼外伤;用养阴活血、利水明目法治疗黄斑变性及玻璃膜疣;养阴清热、活血利水法治疗Coats氏病及眼内异物手术后患者等,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利水法 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静脉阻塞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青光眼 视网膜脱离 黄斑变性 眼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彭俊 曾志成 +1 位作者 谭涵宇 彭清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5-589,593,共6页
本文对近10a来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基础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现活血利水法对高眼压等眼科实验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用益气活血利水之青光安颗粒剂对实验性急慢性高眼压、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对实验性视... 本文对近10a来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基础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现活血利水法对高眼压等眼科实验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用益气活血利水之青光安颗粒剂对实验性急慢性高眼压、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对实验性视网膜脱离、用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之散血明目片对实验性玻璃体积血、用活血利水法对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和实验性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均有明显的干预作用。现对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基础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利水法 高眼压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静脉阻塞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青光眼的中医证候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彭清华 谭乐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6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经验和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原发性青光眼的主要病因、病机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原发性青光眼调查登记表,对238例住院治疗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程、证候构成... 目的:了解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经验和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原发性青光眼的主要病因、病机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原发性青光眼调查登记表,对238例住院治疗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程、证候构成、症状与体征、常用方剂与药物等进行频数和排序分析。结果:原发性青光眼发病年龄以60-70岁最多见,占总例数41.60%;性别中女性患者居多,占62.18%;发病时间以春季最多,占总病例数36.13%;本病以慢性发病为主,病程平均为2年2个月;常见证候为肝火上炎证(34.03%)、肝郁气滞证(17.23%)、肝肾阴虚证(13.45%)、阴虚火旺证(11.76%)、风火上扰证(11.76%)、阴虚阳亢证(9.24%);视力下降、眼胀痛、前房浅等较为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常用方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绿风羚羊饮、六味地黄汤、逍遥散等;常用药物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茯苓、车前子、知母、甘草、泽泻、丹皮等。结论:通过对原发性青光眼的流行病学调查,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了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特点、主要证型、常用方剂与药物,为规范对原发性青光眼的诊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发病特点 证候 方剂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蒙花总黄酮对去势导致干眼症雄鼠泪腺Bax mRNA、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方 彭清华 +3 位作者 姚小磊 吴权龙 李怀凤 陈佳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目的观察密蒙花总黄酮对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干眼症雄鼠的泪腺上皮细胞中Bax mRNA、Bcl-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1月龄、体质量150~180gWistar雄性大鼠150只随机分为A1、B1、C1、D1、E1、A3、B3、C3、D3、E3、A5、B5、C5、D5、E5共1... 目的观察密蒙花总黄酮对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干眼症雄鼠的泪腺上皮细胞中Bax mRNA、Bcl-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1月龄、体质量150~180gWistar雄性大鼠150只随机分为A1、B1、C1、D1、E1、A3、B3、C3、D3、E3、A5、B5、C5、D5、E5共15组,每组10只。采用去势的方法建立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干眼症动物模型,分别观察各组Schimer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以确定干眼症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其中,A代表正常组;B代表假手术组;C代表模型对照组;D代表雄激素对照治疗组(造模成功后,丙酸睾酮1mg.kg-1大腿肌肉注射,每3d1次);E代表密蒙花总黄酮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密蒙花总黄酮0.045g.kg-1灌胃,每3d1次);1代表饲养1个月;3代表饲养5个月;5代表饲养7个月。用RT-PCR法对各组泪腺组织中Bax mRNA、Bcl-2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Schimer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显示,大鼠均在造模3个月后形成干眼症。D3组、D5组泪腺组织中的BaxmRNA相对含量较C3组、C5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E3组、E5组较C3组、C5组亦降低,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且E3组(3.787±0.165)与E5组(5.707±0.411)BaxmRNA相对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5组(4.610±0.481)与E5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D3组、D5组Bcl-2mRNA的相对含量较C3组、C5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E3组、E5组较C3组、C5组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5组(5.713±0.339)与E5组(3.147±0.057)间比较Bcl-2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E3组(8.427±0.055)与E5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密蒙花总黄酮可使大鼠泪腺中Bcl-2mRNA表达增加,降低BaxmRNA的表达,但随病程的延长其作用弱于雄激素。密蒙花总黄酮治疗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干眼症的机制可能与其产生拟雄激素效应后,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mRNA表达的上调和Bax mRNA表达的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蒙花总黄酮 干眼症 BCL-2MRNA Bax mRNA 雄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兔干眼症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6
作者 彭清华 姚小磊 +2 位作者 吴权龙 王方 陈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建立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干眼症白兔模型,为探讨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只成年白兔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制作干眼症模型,术后饲养45d,同时取6只正常白兔作空白对照,2组均采... 目的建立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干眼症白兔模型,为探讨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只成年白兔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制作干眼症模型,术后饲养45d,同时取6只正常白兔作空白对照,2组均采用SchirmerI试验观察其基础泪液分泌量、测定泪膜破裂时间观察其泪膜稳定性的改变,并进行形态学(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白兔模型建立后,模型兔SchirmerI实验测量值明显低于正常白兔(P<0.01)、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短于正常白兔(P<0.01),泪腺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中IL-1β、TNF-α、Fas、FasL、Bax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白兔(P<0.01),而TGF-β1、bcl-2阳性表达的细胞数与正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卵巢切除术是成功的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干眼症白兔模型的造模方法,能模拟围绝经期干眼症自然临床病理过程,为研究实验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干眼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蒙花总黄酮对去势雄鼠角膜组织Fas、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海中 彭清华 +2 位作者 王芬 姚小磊 李文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观察密蒙花总黄酮对去势雄鼠干眼病大鼠模型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和角膜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密蒙花总黄酮抗性激素水平失调导致的大鼠干眼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1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采用随机... 目的观察密蒙花总黄酮对去势雄鼠干眼病大鼠模型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和角膜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密蒙花总黄酮抗性激素水平失调导致的大鼠干眼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1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30只,分别为:A组:正常组;B组:假手术组;C组:手术对照组;D组:雄激素治疗组(肌肉注射丙酸睾酮);E组:密蒙花总黄酮治疗组(密蒙花总黄酮灌胃给药);将C组、D组、E组实验鼠切除双侧睾丸及附睾以制作干眼病模型;B组只切开阴囊而不切除睾丸,作为假手术组;A组不做任何处理。各组在造模后1周,待伤口基本愈合后开始用药。各组实验动物分别于用药1个月、3个月、5个月后随机取10只,行Schirmer I试验、测量泪膜破裂时间,然后处死各组动物,取双眼角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Fas、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用药后5个月,D组、E组Schirmer I试验测量值分别为(5.41±1.32)mm和(5.32±0.95)mm,均明显高于C组的(3.71±0.91)mm(均为P<0.05);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9.34±0.87)s和(9.03±0.98)s,均明显长于C组的(7.78±1.07)s(均为P<0.05)。用药5个月后角膜组织中Fas蛋白光密度值在D组、E组分别为0.388±0.042和0.400±0.045,均明显低于C组的0.618±0.067(均为P<0.05);角膜组织中FasL蛋白光密度值在D组、E组分别为0.379±0.015和0.417±0.028,均明显低于C组的0.680±0.038(均为P<0.05)。D组、E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密蒙花总黄酮可减少角膜组织中Fas和FasL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产生同丙酸睾酮治疗干眼病相似的效果。角膜细胞凋亡是雄激素缺乏导致干眼病的机制之一,且凋亡相关蛋白Fas和FasL的表达增加是导致角膜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大鼠 干眼病 角膜 密蒙花总黄酮 FAS FA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蒙花提取物对干眼症雄兔泪腺局部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彭清华 姚小磊 +2 位作者 彭俊 吴权龙 谭涵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7期1351-1356,共6页
目的:观察密蒙花提取物对去势所致干眼症雄兔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腺局部炎症因子TGF-β1、IL-1β、TNF-α的影响,探讨密蒙花提取物抗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雄兔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治疗组(... 目的:观察密蒙花提取物对去势所致干眼症雄兔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腺局部炎症因子TGF-β1、IL-1β、TNF-α的影响,探讨密蒙花提取物抗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雄兔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治疗组(C、D、E),每组6只,对B、C、D、E组行去势术建立动物模型,对C、D、E组分别以密蒙花提取物1倍剂量和2倍剂量以及染料木黄酮连续灌胃1月,对全部实验兔行Schirmer I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兔泪腺组织中炎症因子TGF-β1、IL-1β、TNF-α进行检测。结果:C、D、E组Schirmer I试验测量值明显高于B组(P(0.01),泪腺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中,IL-1β、TNF-α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低于B组而TGF-β1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B组(P(0.01)。以上检测结果C、D组均优于E组(P(0.05)。结论:密蒙花提取物对于雄激素水平所致兔干眼症有良好的实验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中主要成分黄酮类物质拟雄激素效应调节体内性激素水平有关,从而可抑制泪腺局部炎症反应来起到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泪腺 提取物 密蒙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彭清华 姚小磊 +1 位作者 苏瑞冰 魏艳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2期2475-2478,共4页
目的:考察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7眼)与对照组(17例18眼),治疗组治以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治以血栓通片... 目的:考察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7眼)与对照组(17例18眼),治疗组治以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治以血栓通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总显效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眼治疗前、后视力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视力恢复不如治疗组;治疗组气滞血瘀证总治愈率和肝阳上亢证总显效率、总治愈率以及合计总显效率、总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是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 散血明目片 视网膜静脉阻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胶原酶体外分离大鼠泪腺上皮细胞及细胞培养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方 彭清华 +2 位作者 陈佳文 李怀凤 曾志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求体外分离及培养大鼠泪腺上皮细胞的最佳方法。方法用Ⅱ型胶原酶消化的方法分离泪腺上皮细胞。DMEM/F12作为培养基,辅加表皮生长因子和地塞米松,体外培养泪腺上皮细胞。结果用Ⅱ型胶原酶消化的方法获得了较纯的泪腺上皮细胞。36... 目的探求体外分离及培养大鼠泪腺上皮细胞的最佳方法。方法用Ⅱ型胶原酶消化的方法分离泪腺上皮细胞。DMEM/F12作为培养基,辅加表皮生长因子和地塞米松,体外培养泪腺上皮细胞。结果用Ⅱ型胶原酶消化的方法获得了较纯的泪腺上皮细胞。36h后可见细胞大部分已贴壁。72h后细胞开始伸展,生长较活跃。10d后细胞基本融合。结论用Ⅱ型胶原酶消化的方法可得到较纯的泪腺上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地塞米松可加快细胞的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泪腺上皮细胞 胶原酶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利水明目法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继发性青光眼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彭俊 彭清华 吴权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93-1294,共2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利水明目法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并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外伤性前房积血并继发性青光眼33例33只眼采用活血化瘀、利水明目法治疗,用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药用生地、当归尾、赤芍、川芎、地龙、红花、茯...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利水明目法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并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外伤性前房积血并继发性青光眼33例33只眼采用活血化瘀、利水明目法治疗,用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药用生地、当归尾、赤芍、川芎、地龙、红花、茯苓、猪苓、车前仁、白术等);对照组31例31只眼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生地、当归尾、桃仁、赤芍、川芎、红花)。结果:经15天的治疗,治疗组痊愈18只眼,显效12只眼,好转3只眼,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12只眼,显效11只眼,好转7只眼,无效1只眼,总有效率为96.77%。两组痊愈+显效率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痊愈时间对照组少1.8天。治疗后治疗组的眼压、视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利水明目法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并继发性青光眼,较传统的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可收到疗效更好、疗程较短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前房积血并继发性青光眼 活血利水法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利水法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模型兔眼IG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邢雁飞 彭清华 +1 位作者 付美林 陈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782-785,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rative Vitreo-retinopathy,tPVR)增殖膜(ERM)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抽取32只,...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rative Vitreo-retinopathy,tPVR)增殖膜(ERM)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抽取32只,造成外伤性PVR模型,随机分成活血利水组、活血化瘀组、利水明目组、模型组,另8只为空白组。连续灌胃28天后,观察眼底PVR分级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各组的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在活血利水组,ERM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阳性程度低于模型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活血化瘀组与利水明目组也能降低IGF-1的阳性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活血利水组IGF-1阳性程度低于活血化瘀和利水明目两个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利水法能通过抑制玻璃体腔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作用,从而抑制增殖细胞的过度增生,防治PVR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利水法 散血明目片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利水法对兔视网膜静脉阻塞后视网膜组织中VEGF 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清华 叶群如 +1 位作者 张波涛 曾志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5期908-910,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之散血明目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治疗作用及防治并发新生血管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8只家兔(96只眼)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24只眼)。分别为:A组:健康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血栓通...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之散血明目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治疗作用及防治并发新生血管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8只家兔(96只眼)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24只眼)。分别为:A组:健康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血栓通组;D组:散血明目片组。采用激光光凝法建立兔RVO模型,分别于术后第3、7、14、21天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即刻摘取眼球,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法观察兔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B、C、D3组72只眼成功建立了RVO模型。D组与B组比较,视网膜组织中VEGF、bFGF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之散血明目片能促进RVO后出血的吸收,改善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抑制VEGF、bFGF在视网膜面的高表达,进而治疗RVO,防治RVO后并发新生血管,保护视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血明目片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安有效组份对兔眼滤过性手术后眼压和滤过道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艳 彭清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2期2610-2613,I0018,共5页
目的: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对青光眼术后眼压和滤过道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探讨青光安有效组份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青光安有效组份作用于滤过性手术术后兔眼(A.B.C.D组),通过与空白组(A组)、模型... 目的: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对青光眼术后眼压和滤过道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探讨青光安有效组份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青光安有效组份作用于滤过性手术术后兔眼(A.B.C.D组),通过与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MMC组(C组)的比较,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对青光眼术后眼压和滤过道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结果:术后MMC组(C)及有效组份两组(E组)眼压回升缓慢,第4周时眼压仍为最小,该两组眼压值与其他组眼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纤维细胞个数组间比较,除组份1组与组份3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意义。结论:(1)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是导致术后眼压异常回升,滤过性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2)青光安有效组份2和MMC都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明显减少瘢痕组织增生,具有明显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道瘢痕化 青光安有效组份 眼压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清华 姚小磊 +2 位作者 曾志成 谭涵宇 苏瑞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评价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卫生经济学状况。方法: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7眼)与对照组(17例18眼),治疗组治以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治以血... 目的:评价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卫生经济学状况。方法: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7眼)与对照组(17例18眼),治疗组治以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治以血栓通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最小治疗成本分析以及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最小治疗成本分析统计结果治疗组为(4662.34±451.35)元,对照组为(6221.34±1036.45)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成本-效果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成本低、效果高,而对照组的成本高、效果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 散血明目片 视网膜静脉阻塞 卫生经济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盲病名沿革及分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彭清华 彭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812-1813,共2页
对暴盲病名的发展沿革及其分化进行了介绍。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视力急剧下降的眼病,最早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抄本眼科》又称为"落气眼"。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眼科教材及专著对暴盲所包含的现代医学眼底疾病进行... 对暴盲病名的发展沿革及其分化进行了介绍。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视力急剧下降的眼病,最早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抄本眼科》又称为"落气眼"。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眼科教材及专著对暴盲所包含的现代医学眼底疾病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对暴盲病名进行分化,首见于彭清华1989年发表的《中医眼科病名规范化的探讨》,分为视衣脱落暴盲、目衄暴盲、脉络阻滞暴盲、目系炎性暴盲和目系外伤暴盲5种病名;1999年出版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眼病》将其分为络阻暴盲、目衄暴盲、络损暴盲、火郁暴盲、视衣脱落5种;2003年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在彭清华对暴盲分类的基础上,将其分为络阻暴盲、络损暴盲、目系暴盲和视衣脱离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盲 络阻暴盲 络损暴盲 目系暴盲 视衣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明片对兔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娉 彭俊 +1 位作者 彭清华 姚小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3期493-497,共5页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对兔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组织中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有色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西药对照组(C组)、复明片组(D组),每组9只。B、C、D组制作视网膜脱离模型。造模后...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对兔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组织中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有色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西药对照组(C组)、复明片组(D组),每组9只。B、C、D组制作视网膜脱离模型。造模后第1d下午开始给药,A组与B组均予温开水灌胃,5mL/kg体重,1次/d;C组予西药混合溶液灌胃,5mL/kg体重,1次/d;D组予复明片混悬液灌胃,5mL/kg体重,1次/d。并于造模后第7、14、21天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结果:MMP-2在模型组和西药对照组的RPE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强阳性表达,着染深或较深;在复明片组的RPE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弱阳性表达,着染浅。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能下调视网膜组织中MMP-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明片 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 视网膜脱离模型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利水法对兔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殖膜上整合素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美林 彭清华 +1 位作者 陈吉 邢雁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722-725,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rative Vitreo-retinopathy,tPVR)增殖膜(ERM)中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及防治PVR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成年有色家兔随机抽取32只,造成外伤性PVR模型,...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rative Vitreo-retinopathy,tPVR)增殖膜(ERM)中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及防治PVR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成年有色家兔随机抽取32只,造成外伤性PVR模型,随机分成活血利水组、活血化瘀组、利水明目组、模型组,另8只为空白组。连续灌胃30天后,观察眼底PVR分级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整合素β1表达在各组的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在活血利水组,ERM中整合素β1阳性程度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活血化瘀组与利水明目组也能降低整合素β1表达的阳性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活血利水组整合素β1阳性程度低于另两个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血利水治疗组整合素β1阳性程度略高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活血利水法是活血化瘀和利水明目两者作用的协同,能通过拮抗增殖膜中整合素β1表达的作用来抑制增殖细胞的过度增生,从而防治PVR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利水法 散血明目片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增殖膜(ERM) 整合素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对兔视网膜脱离后玻璃体腔液中ET-1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刘娉 彭俊 +2 位作者 彭清华 姚小磊 谭涵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对兔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玻璃体腔内ET-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有色家兔72只设正常对照组(A组),及制作视网膜脱离模型后分模型组(B组)、西药对照组(C组)、复明片组(D组)。并于造模后第7天、14天、21天分...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对兔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玻璃体腔内ET-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有色家兔72只设正常对照组(A组),及制作视网膜脱离模型后分模型组(B组)、西药对照组(C组)、复明片组(D组)。并于造模后第7天、14天、21天分别取玻璃体腔液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ET-1的表达。结果:视网膜脱离后玻璃体腔中ET-1表达均明显上升,7天时表达骤然升高,对照组明显高于复明片治疗组,且相互间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天时结果显示各组表达较7天时明显下调,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西药组与正常对照组、复明片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及复明片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相互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天时视网膜基本已复位,表达进一步下调,但仍高于正常,且相互间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能下调视网膜脱离后玻璃体腔中ET-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 复明片 视网膜脱离模型 E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利水法治疗视网膜震荡伤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彭清华 彭俊 吴权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1期2254-2255,共2页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法治疗视网膜震荡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70只眼视网膜震荡伤采用采用活血化瘀、利水明目法,用桃红四物汤合四苓散(五苓散去桂枝)加减治疗;并与采用活血化瘀法,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的69例69只眼进行对照。结果:治...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法治疗视网膜震荡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70只眼视网膜震荡伤采用采用活血化瘀、利水明目法,用桃红四物汤合四苓散(五苓散去桂枝)加减治疗;并与采用活血化瘀法,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的69例69只眼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病例经5~13天,平均8.8天的治疗,70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58例,显效9例,好转3例。对照组病例经5~15天,平均11.3天的治疗,69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51例,显效13例,好转5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平均疗程比对照组少2.5天。结论: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视网膜震荡伤,较传统的单纯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可收到疗效更好、疗程较短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震荡伤 活血利水法 桃红四物汤 四苓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