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linicalTrials.gov分析光动力治疗口腔疾病临床研究注册项目的特征
1
作者 郭锦材 胡美玲 +2 位作者 张瑞彬 朱丽雷 谢辉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8-344,共7页
目的:分析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注册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疾病临床研究的特征。方法:检索并搜集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所有注册的PDT治疗口腔疾病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从ClinicalTrials.gov建库至202... 目的:分析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注册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疾病临床研究的特征。方法:检索并搜集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所有注册的PDT治疗口腔疾病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从ClinicalTrials.gov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对纳入研究PDT治疗口腔疾病临床研究的注册题目、注册状态、注册时间、样本量、组长单位、研究实施地点、经费类型、疾病类型、结局指标、研究类型及设计、随机方法、盲法、研究中心数量、光源、光敏剂等信息分别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临床研究133项,口腔疾病类型主要为牙周炎(36.09%)、牙龈炎(15.79%)、口臭(6.77%)、牙髓根尖周病(6.77%)、种植体周围炎(5.26%)、龋病(5.26%)、口腔癌(4.51%)、光化唇炎(3.76%)、口腔白斑(3.76%)、口腔扁平苔藓(3.76%)等。参与实施PDT治疗口腔疾病临床研究的组长单位地域分布集中在巴西(38.35%)、美国(9.77%)、中国(6.77%)、芬兰(5.26%)和沙特阿拉伯(4.51%)等5个国家,占总数的64.66%。所有临床研究均为干预性研究,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108项(81.20%),RCT中应用盲法的研究90项(83.33%)。样本量最大350,最小2,中位数为40;单中心的研究占比达93.98%。激光及发光二极管光源在PDT治疗口腔疾病应用较多,以660 nm的红色激光为主;光敏剂主要为亚甲蓝、甲苯胺蓝、5-氨基酮戊酸、吲哚菁绿、姜黄素。结论:牙周炎、牙龈炎、口臭、牙髓根尖周病、种植体周围炎、龋病、口腔癌、光化唇炎、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等是PDT治疗口腔疾病临床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PDT治疗口腔疾病的临床研究光敏剂、波长、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结局指标、观测时长的不一致性突出,后期应根据疾病类型及严重程度制定标准治疗方法,以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RCT和应用盲法的研究占比较高,研究数量呈波动式上升,但国家间研究数量不均衡性明显,单中心和样本量小的研究占比高,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RCT,以推动PDT在口腔疾病治疗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口腔疾病 临床研究 ClinicalTrials.go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儿童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锦材 周红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儿童口腔黏膜炎是儿科肿瘤患者在化疗、放疗等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防治棘手等特点。近年来学者们对防治儿童口腔黏膜炎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展了临床研究,如帕利夫明、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激光、光动力、冷... 儿童口腔黏膜炎是儿科肿瘤患者在化疗、放疗等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防治棘手等特点。近年来学者们对防治儿童口腔黏膜炎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展了临床研究,如帕利夫明、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激光、光动力、冷冻疗法、过饱和磷酸钙含漱液、氯己定含漱液、Mucosamin喷雾剂、聚普瑞锌海藻酸钠悬浮液、蜂蜜、维生素E等。本文就防治儿童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儿童口腔黏膜炎的防治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炎 儿童 防治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研究中的价值
3
作者 王小聪 李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1-508,共8页
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sequencing,SC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研究中具有巨大潜力。随着SCS技术的发展,其灵敏度和准确度不断提高且成本逐渐降低,SCS将成为肿瘤研究的重要技术工具。SCS技术通过在单个... 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sequencing,SC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研究中具有巨大潜力。随着SCS技术的发展,其灵敏度和准确度不断提高且成本逐渐降低,SCS将成为肿瘤研究的重要技术工具。SCS技术通过在单个细胞分辨率下识别基因组突变所导致的差异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学信息改变,为发现新的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和细胞类型提供巨大帮助。在OSCC研究中,SCS不仅有助于揭示癌细胞的异质性以及更准确地理解肿瘤微环境,也有助于深入探讨恶性细胞、免疫细胞及基质细胞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它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利用SCS对肿瘤中的免疫细胞进行分类、理解免疫逃逸机制,将为免疫治疗的有效开展提供关键支持。本综述介绍SCS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回顾和讨论该技术在OSCC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单细胞测序 肿瘤异质性 肿瘤免疫反应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剂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致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锦材 张树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2-585,共4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血液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但该治疗方法常致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造血干细胞移植致口腔黏膜炎(HSCT-OM)发生率高,临床治疗棘手。近几年有较多生物制...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血液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但该治疗方法常致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造血干细胞移植致口腔黏膜炎(HSCT-OM)发生率高,临床治疗棘手。近几年有较多生物制剂探索性应用于HSCT-OM的治疗,部分生物制剂治疗效果较好。本文对防治HSCT-OM生物制剂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为HSCT-OM的临床防治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黏膜炎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inicaltrials.gov平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研究注册特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韧 周诗洁 郭锦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基于Clinicaltrials.gov平台分析全球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临床研究注册特点,了解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OSCC临床研究和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挖掘Clinicaltrials.gov平台建库至2023年3月24日... 目的:基于Clinicaltrials.gov平台分析全球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临床研究注册特点,了解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OSCC临床研究和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挖掘Clinicaltrials.gov平台建库至2023年3月24日已注册的OSCC临床试验数据,从年度趋势、地域分布、临床分期、研究类型、受试者人数、经费来源、机构数量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其临床研究特征。结果:共纳入OSCC临床注册研究332项,注册数量最多的3个国家是美国(188项,56.63%),中国(37项,11.14%)和法国(18项,5.42%)。332项研究中干预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分别占83.43%和16.57%,277项干预性试验中药物干预204项(73.65%),其中单克隆抗体药物研究79项(28.52%),顺铂60项(21.66%)。119项平行试验中105项(88.24%)采用随机方法,44项(36.97%)为盲法。332项研究中约1/3(111项,33.43%)归属于Ⅱ期临床试验,受试者人数在50以下的占比超过一半(177项,53.31%)。结论:OSCC的临床研究存在地区不均衡性,多中心大样本随机三盲对照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不足,应加强临床试验注册的培训和审查,以促进OSCC临床试验高质量的开展,推动其治疗方案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药物临床试验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用口罩中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的残留量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锦材 谢辉 +2 位作者 肖体敢 陈钦钦 陈同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7-840,共4页
通过优化色谱柱、分流比、浸提液体积、平衡时间、平衡温度等条件,提出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医用口罩中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甲醛、环氧乙烷、环氧丙烷、2-氯乙醇)的残留量的方法。将医用口罩裁剪成5 mm×5 mm的碎片。分取0.... 通过优化色谱柱、分流比、浸提液体积、平衡时间、平衡温度等条件,提出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医用口罩中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甲醛、环氧乙烷、环氧丙烷、2-氯乙醇)的残留量的方法。将医用口罩裁剪成5 mm×5 mm的碎片。分取0.5 g样品置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5 mL水(浸提液),将样品完全浸没后密封,在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30 min、分流比5∶1条件下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仪分析。固定相选择CD-624毛细管色谱柱,在程序升温条件下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结果表明,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的质量在0.10~1.0μg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5~0.1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4.3%~92.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低于10%。方法用于市售不同品牌医用口罩的分析,均未检出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 气相色谱法 医用口罩 挥发性化学物质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光系数法与二喹啉甲酸法测定多肽浓度精密度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璐瑶 朱伟 +5 位作者 李瑛傑 张博燃 曾凯 魏蔚 马净植 杨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实验室测定多肽浓度的消光系数法与二喹啉甲酸法(bicinchoninic acid,BCA)的精密度。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与固相合成环肽CYE(NH2-CYENLRSTC-COOH)、CLP(NH2-CLPLWYPSC-COOH)及CHY(NH2-CHYPTYSKC-C... 目的比较研究实验室测定多肽浓度的消光系数法与二喹啉甲酸法(bicinchoninic acid,BCA)的精密度。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与固相合成环肽CYE(NH2-CYENLRSTC-COOH)、CLP(NH2-CLPLWYPSC-COOH)及CHY(NH2-CHYPTYSKC-COOH)溶液梯度稀释后分别使用消光系数法和BCA法进行吸光度测定,通过消光系数公式或标准曲线方程式计算相应浓度值,比较浓度计算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并计算测定方法的精密度。结果消光系数法的浓度计算值与理论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A法中,以BSA作为标准品得到的多肽浓度计算值与理论值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以待测多肽自身为标准品求得的多肽浓度计算值与理论值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以与待测多肽长度相同、分子量相近的多肽绘制个性化标准曲线求得的多肽浓度计算值与理论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求得的浓度计算值相比BSA标准曲线的浓度计算值更接近理论值(P<0.05)。各方法的精密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光系数法推荐用于含有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多肽;当标准品在结构、疏水性等方面的性质越接近待测物,使用个性化标准曲线的BCA法得到的浓度计算值越准确,可用于多肽浓度的快速半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喹啉甲酸法(BCA)法 多肽 浓度测定 个性化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Injectable KGM/Fiber Composite Bone Cement for Bone Defect
8
作者 LIU Hanwu ZHAO Qiang +1 位作者 XIAO Ting YAN Tingting 《材料导报》 2025年第19期254-261,共8页
The injection of bone cement is a promising surgical interven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formulate a novel injectable bioactive bone cement to adress such medical problems.The b... The injection of bone cement is a promising surgical interven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formulate a novel injectable bioactive bone cement to adress such medical problems.The bone cement primarily consists of 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konjac glucomannan(KGM),and hydroxyapatite whisker(HAw).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generate multiple sets of new composite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NCPC)samples,and their setting times were measured.The in vitro compatibility of the new bone cement was assessed through relative cell proliferation rate(RGR)and in vitro cell growth experiments.Mechanical strength and porosity tests were conducted for each group of bone cement,and cross-sectional morphology was observ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bone cement exhibits favorable properties such as self-curing,mechanical robustness,and resistance to collapse.The optimum formulation involves a doping ratio of 5/15(wt%)HAw and HA,an additional amount of 1.2wt%KGM,and a liquid citric acid concentration of 2wt%.Porosity tests confirmed that the material has high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a favorable porosity of 27%,creating conducive conditions for cell growth,proliferation,and material degradation.Moreover,in vitro cell culture experiments revealed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of the material.Consequently,the developed NCPC emerges as a potential candidate material for applications of bone impla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cement calcium phosphate orthogonal test setting time konjac glucomann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