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桑园养分状况研究 Ⅰ.土壤养分含量及丰缺分级 被引量:28
1
作者 鲁剑巍 熊建平 +5 位作者 陈防 徐有海 万运帆 刘冬碧 张竹青 余常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9,共5页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罗田、麻城、英山、远安、南漳、蕲春及武汉等县市的 90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土壤养分进行了测试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桑园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丰缺分级。结果表明 ,全省桑园土壤肥力水平不高 ,有机质质量分数普遍偏低 ,平均只...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罗田、麻城、英山、远安、南漳、蕲春及武汉等县市的 90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土壤养分进行了测试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桑园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丰缺分级。结果表明 ,全省桑园土壤肥力水平不高 ,有机质质量分数普遍偏低 ,平均只有 0 95 % ,速效N、P、K平均含量分别为 80 4、9 71和87 3mg·kg-1,有效Ca和Mg平均含量分别为 85 5 0和 15 8 0mg·kg-1,有效Cu和有效Zn平均含量分别为 0 80和 0 97mg·kg-1;鄂东部分桑园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平均只有 8 81cmol·kg-1,土壤有效S、有效B、有效Mo和有效Cl含量大多处于缺乏状态 ;主产区桑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 ,土壤缺乏速效养分氮、磷、钾、钙、镁程度严重 ,微量元素养分铁、锰、铜均存在缺乏和过量情况 ,有一半桑园土壤缺锌。结果还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桑园 养分 土壤 测试 肥力 有机质 N P K Ca Mg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涝渍地土壤主要肥力因子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龚绍琦 沈润平 +2 位作者 金卫斌 艾天成 李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20-724,共5页
利用地统计学的方法,以湖北三湖农场为例,研究了涝渍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4种主要肥力因子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因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特性,碱解氮变程最小为1740m,有机质其次,为2200m,速效磷和... 利用地统计学的方法,以湖北三湖农场为例,研究了涝渍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4种主要肥力因子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因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特性,碱解氮变程最小为1740m,有机质其次,为2200m,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为58560m和8060m。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影响较大,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而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属于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应用克里格法进行空间局部内插,绘制出4种土壤肥力因子的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涝渍地 土壤肥力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桑园养分状况研究 Ⅲ.土壤与桑叶养分相关性 被引量:6
3
作者 鲁剑巍 熊建平 +5 位作者 陈防 徐有海 万运帆 刘冬碧 张竹青 余常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48,共3页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桑园养分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桑因土壤pH值与土壤有机质、速效K、Ca、Mg含量呈正相关,与速效N、P、Fe、Mn、Cu、Zn呈负相关,表现出全省桑园土壤养分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和桑叶中大多数...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桑园养分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桑因土壤pH值与土壤有机质、速效K、Ca、Mg含量呈正相关,与速效N、P、Fe、Mn、Cu、Zn呈负相关,表现出全省桑园土壤养分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和桑叶中大多数养分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施用有机肥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重要作用。桑园土壤N、P、Ca、Mg、Mn含量与桑叶中相应养分呈正相关,而K、Fe、Cu、Zn与桑叶中相应养分呈负相关,反映出桑树吸收养分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桑园 土壤 桑叶 养分相关性 PH值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桑园养分状况研究 Ⅱ.桑叶养分含量 被引量:4
4
作者 鲁剑巍 熊建平 +5 位作者 陈防 徐有海 万运帆 刘冬碧 张竹青 余常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 6 1个桑园春季叶片的N、P、K、Ca、Mg、S、Fe、Mn、Cu、Zn、B、Mo等 12种必需养分进行了测定 ,明确了主产区桑叶养分含量背景值和不同区域的变化规律 ,同时对各养分的含量进行了分级。
关键词 湖北 桑园 养分状况 桑叶 养分含量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湖地区涝渍地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艾天成 程玲 +1 位作者 李方敏 原雄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58,共3页
对涝渍地土壤硬度、耕层厚度、结构性、容重、质地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涝渍地土壤深厚 ,有效土层均在 1 0m以上 ;质地以中壤为主 ,约占 83% ,过砂过粘的土壤较少 ;耕层土壤厚度过浅 ,机耕可有效增加耕层厚度 ;耕层土壤硬... 对涝渍地土壤硬度、耕层厚度、结构性、容重、质地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涝渍地土壤深厚 ,有效土层均在 1 0m以上 ;质地以中壤为主 ,约占 83% ,过砂过粘的土壤较少 ;耕层土壤厚度过浅 ,机耕可有效增加耕层厚度 ;耕层土壤硬度 5~ 7kg·cm-2 ;犁底层硬度能满足大型机械作业 ,并无硬盘层出现 ;土壤障碍层次为浅位中、厚层夹砂或夹粘层 ;地下水位过高 ,小于 6 0cm的占 39% ,局部地区比重更大 ;结构性和渗透性不良 ;三相比例失调 ,水多气少 ,固相率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涝渍地 土壤 物理性质 土壤硬度 耕层厚度 结构性 容重 质地 渗透性 固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涝渍地土壤中苄嘧磺隆的残留动态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玲 李俊凯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6110-6111,共2页
[目的]研究江汉平原涝渍地土壤中苄嘧磺隆的残留动态,为苄嘧磺隆的合理施用以及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指导,也为正确评价环境中苄嘧磺隆的监测、迁移以及土壤的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苄嘧磺隆在江汉... [目的]研究江汉平原涝渍地土壤中苄嘧磺隆的残留动态,为苄嘧磺隆的合理施用以及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指导,也为正确评价环境中苄嘧磺隆的监测、迁移以及土壤的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苄嘧磺隆在江汉平原涝渍地土壤中的残留。[结果]自然条件下苄嘧磺隆在涝渍地6个土系中的降解呈现一定的规律。在无涝渍灾害的江汉系和涝渍灾害最严重的万全系,苄嘧磺隆的半衰期比其他土系长,其他土系之间没有明显的变化。在江汉系、高场系、四湖系、横沟乡系、观音土当系、万全系6个土系中,苄嘧磺隆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7.0、16.5、14.9、17.8、19.74、2.0 d。[结论]土壤中有机质的增加、含水量的增大、温度的增加及酸性土壤都有利于苄嘧磺隆的降解,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是其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涝渍地土壤 苄嘧磺隆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对再生稻产量、CH_(4)排放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振远 刘阳 +4 位作者 曾茜倩 蒋梦蝶 聂江文 刘冬 金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5,共12页
明确硅藻土与氮肥配施对再生稻模式下甲烷排放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对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2—2023年在湖北荆州市开展了2年大田试验,比较了3种施肥处理[不施氮肥(CK)、氮肥施用(N)和氮肥与硅藻土配施(N+... 明确硅藻土与氮肥配施对再生稻模式下甲烷排放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对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2—2023年在湖北荆州市开展了2年大田试验,比较了3种施肥处理[不施氮肥(CK)、氮肥施用(N)和氮肥与硅藻土配施(N+Si)]下再生稻田CH_(4)排放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差异,同时分析了再生稻产量和稻田土壤性质的变化。两年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N和N+Si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再生稻两季产量,以及再生稻头季CH_(4)累积排放量与CH_(4)排放强度(P<0.05)。与N处理相比,2022年和2023年N+Si处理头季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75%和3.85%(P<0.05),CH_(4)累积排放量分别显著降低38.66%和25.99%(P<0.05),CH_(4)排放强度头季分别显著降低43.51%和26.52%(P<0.05),再生季分别降低18.65%和41.14%(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性质对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在不同处理以及水稻生长季不同时期存在显著差异。头季CH_(4)排放通量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呈显著负相关(P<0.05),再生季CH_(4)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和土壤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头季持续淹水期间,CH_(4)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N+Si处理下CH_(4)排放的温度敏感性(Q_(10))值最高,为8.86,这意味着添加硅藻土使CH_(4)排放通量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综上所述,硅藻土的施用通过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土壤温度等关键因子,调节CH_(4)排放,以上有助于实现稻田生态系统的减排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CH_(4)排放 硅藻土 氮肥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江汉平原大棚栽培厚皮甜瓜品种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程玲 鄢圣芝 《安徽农学通报》 2004年第6期41-41,69,共2页
引进国内厚皮甜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 ,以筛选出适合江汉平原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
关键词 厚皮甜瓜 品比试验 江汉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化发展
9
作者 龚绍琦 金卫斌 李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在阐述互联网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总结了互联网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开展远程教育、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和农业技术的推广、预测农业灾害以及政府在农业决策方面的... 在阐述互联网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总结了互联网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开展远程教育、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和农业技术的推广、预测农业灾害以及政府在农业决策方面的作用 ,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化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信息 网络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鲁剑巍 熊建平 +5 位作者 陈防 徐有海 万运帆 刘冬碧 张竹青 余常兵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7-420,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肥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土壤养分缺乏的桑园施用相应的缺素养分总体上有改善桑叶品质的作用。N、P、K、S、Mg、B等 6种养分的施用均明显提高桑叶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 ;N、K、S、B...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肥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土壤养分缺乏的桑园施用相应的缺素养分总体上有改善桑叶品质的作用。N、P、K、S、Mg、B等 6种养分的施用均明显提高桑叶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 ;N、K、S、B肥有提高桑叶蛋白质的作用 ,Mg对蛋白质的影响作用很小 ;N、Mg、B肥有提高桑叶全糖含量的作用 ,P、K肥则会降低全糖含量 ,S对桑叶全糖含量的影响不大 ;N、P、K肥施用有提高桑叶中脂肪含量的作用 ,而S、Mg、B肥的作用则相反。结果还显示 ,同一种养分在不同试验中对桑叶某一具体品质参数的影响大小及影响方向不尽相同 ,表明施肥对桑叶品质的作用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养分(N、P、K、S、Mg、B) 桑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对盐胁迫下棉花生长及与耐盐有关的几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玲 邱永福 +1 位作者 李显榕 朱建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27,共6页
利用不同浓度的土壤改良剂处理盐渍化程度不同的土壤,比较了棉花在该土壤中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特性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无法在重度(H)盐渍化土壤中发芽;而在土壤改良剂的作用下,棉花在轻度(L)和中度(M)盐渍化土... 利用不同浓度的土壤改良剂处理盐渍化程度不同的土壤,比较了棉花在该土壤中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特性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无法在重度(H)盐渍化土壤中发芽;而在土壤改良剂的作用下,棉花在轻度(L)和中度(M)盐渍化土壤中的发芽率和生长性状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随着改良剂浓度的增加,两种土壤中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及POD、CAT活性上升,脯氨酸含量下降;而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在L土壤中下降,在M土壤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盐渍化胁迫 棉花 生长特性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多糖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明敏 鲁红学 +2 位作者 张长青 周炎炎 章松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81-1082,共2页
芦荟属百合科植物,含多种药用成分,其中芦荟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辐射、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对芦荟多糖的结构、分离提取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芦荟多糖的研究和作为保健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芦荟 芦荟多糖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黑斑病病原鉴定及培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鲁红学 赵明敏 李建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6-160,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芦荟黑斑病的发生规律,采用组织分离法、血球计数板法、悬滴法等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鉴定及其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芦荟黑斑病的病原菌为倒梨形链格孢(Alternaria obpyriformisT Y Zhang)。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 为进一步了解芦荟黑斑病的发生规律,采用组织分离法、血球计数板法、悬滴法等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鉴定及其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芦荟黑斑病的病原菌为倒梨形链格孢(Alternaria obpyriformisT Y Zhang)。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5℃;在pH 3.92~10.82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最适pH 3.92~6.83,产生分生孢子的最适pH 5.23~6.83;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20~30℃,最适pH 3.86~9.23。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或水滴中萌发快,相对湿度低于81%时不能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5℃,10 min。光暗交替下培养的菌丝生长最好,产孢量最多,其次是完全黑暗下,而连续光照条件下的菌丝生长缓慢且产孢量少。该菌适合在含有芦荟成分的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能利用多种单糖、多糖及醇类作碳源和L-亮氨酸等有机氮和硫酸铵等无机氮作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黑斑病 倒梨形链格孢 形态鉴定 培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艾天成 雷泽湘 +1 位作者 万健民 钟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2,共3页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了土壤pH值、有机肥两个土壤环境因子与草莓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当土壤pH值 <4 2 0或 >9 16时 ,草莓不能正常生长 ;土壤 pH值为 6 85时草莓叶面积、株高增值最为明显 ,pH值为 7 5 7时新展开复叶数...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了土壤pH值、有机肥两个土壤环境因子与草莓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当土壤pH值 <4 2 0或 >9 16时 ,草莓不能正常生长 ;土壤 pH值为 6 85时草莓叶面积、株高增值最为明显 ,pH值为 7 5 7时新展开复叶数最多。有机肥施量为 2 5 g/钵时 ,草莓的叶面积、株高增加值最为明显 ,有机肥施量为 2 0g/钵时草莓有最大的单果重 ,当有机肥施量为 3 0 g/钵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土壤PH值 有机肥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醇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勇 李俊凯 +2 位作者 张莉萍 杜铁钢 方祖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522-4523,共2页
[目的]研究普洱茶醇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为普洱茶在农业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研究普洱茶醇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普洱茶醇提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棉花枯... [目的]研究普洱茶醇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为普洱茶在农业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研究普洱茶醇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普洱茶醇提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作用最好,其EC50为1435.5mg/L;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小,其EC为3013.0mg/L。[结论]普洱茶醇取物在植物病害防治和新型杀菌剂开发方面具有潜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醇提物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浅埋区3种水分的定量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启侠 朱建强 刘凯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4-606,共3页
利用多年实测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资料,分析了地下水浅埋区3种水分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年型有效时段内地下水埋深与时段降水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性;时段末的土壤质量含水量与时段初土壤质量含水量、时段内降水量之间... 利用多年实测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资料,分析了地下水浅埋区3种水分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年型有效时段内地下水埋深与时段降水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性;时段末的土壤质量含水量与时段初土壤质量含水量、时段内降水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在不同降水年型、不同土层之间存在着差异;当地下水埋深在一定范围内时,土壤水分明显受地下水埋深影响,二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浅埋农田 降水 土壤水 地下水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续流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蔬菜中的汞含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玲 艾天成 +1 位作者 李俊凯 胡学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79-4780,共2页
[目的]筛选出几类蔬菜的前处理提取方法和原子荧光法仪器分析测试条件。[方法]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蔬菜中汞的含量,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总结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及最佳仪器参数。[结果]在优化试验条件中,汞的回收率在91%~... [目的]筛选出几类蔬菜的前处理提取方法和原子荧光法仪器分析测试条件。[方法]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蔬菜中汞的含量,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总结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及最佳仪器参数。[结果]在优化试验条件中,汞的回收率在91%~101%,检出限为0.026ng/L。武汉城郊设施菜地中,8种蔬菜中汞含量测定均未超过国家标准。[结论]该方法用于蔬菜样品中汞的测定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马蹄金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玲 邱永福 田志宏 《四川草原》 2004年第10期23-26,共4页
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胁迫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均增加;可溶性... 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胁迫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均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下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在-5℃时最大,在其他温度下均低于对照,随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在温度胁迫下均下降,但在0℃时SOD和POD活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金 温度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酶活性 抗寒性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垸落土壤侵蚀与水土环境安全研究
19
作者 朱建强 刘安勋 李俊凯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29,共4页
垸落是长江中游地区尤其是两湖平原地区一种特有的自然-人工复合地貌。在介绍垸落涵义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垸落范围土壤侵蚀的类型,指出了垸堤侵蚀、垸田侵蚀和垸内沟渠侵蚀的主要危害,从垸堤建设、垸田建设、土地利用和垸落水土管理... 垸落是长江中游地区尤其是两湖平原地区一种特有的自然-人工复合地貌。在介绍垸落涵义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垸落范围土壤侵蚀的类型,指出了垸堤侵蚀、垸田侵蚀和垸内沟渠侵蚀的主要危害,从垸堤建设、垸田建设、土地利用和垸落水土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改善垸落水土环境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垸落 土壤侵蚀 危害 水土环境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共作对稻田土壤nirK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20
作者 朱杰 刘海 +3 位作者 吴邦魁 袁峰 刘章勇 金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4-1332,共9页
稻虾共作是水稻种植与克氏螯虾共作形成的互利共生的稻田种养复合生态模式。目前对稻虾共作模式稻田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江汉平原常规中稻模式(MR)为对照,设置连续3年(2014—2016年)稻虾共作模式(CR)... 稻虾共作是水稻种植与克氏螯虾共作形成的互利共生的稻田种养复合生态模式。目前对稻虾共作模式稻田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江汉平原常规中稻模式(MR)为对照,设置连续3年(2014—2016年)稻虾共作模式(CR)为处理,通过特异引物提取中稻抽穗期稻田土壤nirK基因,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nirK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显著提升水稻抽穗期稻田土壤中硝态氮、全氮及全碳的含量,对土壤碳氮比、碱解氮和铵态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稻虾共作模式显著增加稻田土壤nirK基因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但对nirK基因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影响不显著。稻虾共作模式改变了nirK基因微生物在目、科、属、种水平的群落组成,较常规中稻模式,稻虾共作模式在各分类水平组成类群均减少;稻虾共作模式较常规中稻模式改变了目的种类,对共有目相对丰度没有显著性改变。RDA分析表明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nirK基因菌群的群落结构有一定的改变,但稻虾共作模式与常规中稻模式在群落结构上仍保留着一定的相似性。硝态氮含量是影响nirK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主效因子。可见,稻虾共作模式对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微生物丰富度指数,改变了稻田土壤nirK反硝化微生物在目、科、属、种的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稻虾共作 克氏螯虾 nirK基因 反硝化微生物 群落结构 硝态氮 高通量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