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腥草保鲜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纪红 胡中立 +1 位作者 刁英 严守雷 《中国果菜》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鱼腥草属于药食同源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在我国西南地区如黔贵川等地深受欢迎。然而鱼腥草不耐贮藏。本文综述了鱼腥草保鲜和加工研究进展,其中保鲜方法包括低温保鲜、可食用膜阻隔保鲜、气调... 鱼腥草属于药食同源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在我国西南地区如黔贵川等地深受欢迎。然而鱼腥草不耐贮藏。本文综述了鱼腥草保鲜和加工研究进展,其中保鲜方法包括低温保鲜、可食用膜阻隔保鲜、气调保鲜方法以及化学保鲜方法,本文比较了上述各种方法,并提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鱼腥草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保鲜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增强脉冲强光保鲜鲜切荸荠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彭光华 王璐瑶 +3 位作者 涂贻轩 严守雷 李洁 王清章 《长江蔬菜》 2019年第4期72-76,共5页
采用脉冲强光法处理鲜切荸荠,通过控制脉冲强光处理时间,对其进行不同梯度的处理,检测不同处理对荸荠营养价值成分的影响与改变,检测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苯丙氨酸酶活性及过氧化酶活性、细菌总数、色泽度LAB值等主要指... 采用脉冲强光法处理鲜切荸荠,通过控制脉冲强光处理时间,对其进行不同梯度的处理,检测不同处理对荸荠营养价值成分的影响与改变,检测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苯丙氨酸酶活性及过氧化酶活性、细菌总数、色泽度LAB值等主要指标变化情况,确定最佳的处理方案,以达到最好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脉冲强光处理10 min和脉冲强光处理15 min复合30%乙醇处理的保鲜效果较优,其中脉冲强光处理10 min的后期保鲜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脉冲强光 杀菌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三种莲藕中铁元素含量、分布及赋存形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范文新 严守雷 +2 位作者 李洁 江洪 陈红 《长江蔬菜》 2018年第12期43-46,共4页
藕粉富含铁,但对其铁含量和赋存形态研究较少。采用湿法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芦林湖藕、沔城藕、鄂莲5号藕的总铁含量,分析了铁元素在莲藕淀粉、蛋白、藕渣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莲藕总铁含量大小依次为:芦林湖藕>鄂莲... 藕粉富含铁,但对其铁含量和赋存形态研究较少。采用湿法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芦林湖藕、沔城藕、鄂莲5号藕的总铁含量,分析了铁元素在莲藕淀粉、蛋白、藕渣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莲藕总铁含量大小依次为:芦林湖藕>鄂莲5号藕>沔城藕,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在同品种莲藕中,淀粉、蛋白、藕渣中铁元素含量依次为:蛋白>藕渣>淀粉,但由于蛋白、藕渣在莲藕中的含量少,故铁元素在蛋白和藕渣中的总量不高,淀粉铁赋存量高于蛋白铁和藕渣铁;在芦林湖藕中,其淀粉铁占总铁的6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形态 元素含量 莲藕 含铁 湖北省 分光光度法测定 品种间差异 总铁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乳液涂膜保鲜整支莲藕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兴旺 涂贻轩 +1 位作者 严守雷 李洁 《长江蔬菜》 2021年第16期70-75,共6页
褐变及腐烂是导致莲藕贮藏期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以鄂莲5号为试材,用复合乳液对整支莲藕进行涂膜处理,于4℃贮藏条件下对贮藏期间莲藕的腐烂程度、失重率、色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褐变及腐烂是导致莲藕贮藏期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以鄂莲5号为试材,用复合乳液对整支莲藕进行涂膜处理,于4℃贮藏条件下对贮藏期间莲藕的腐烂程度、失重率、色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复合乳液涂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莲藕腐烂,减缓莲藕表面褐变,降低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呼吸速率,并在贮藏前期抑制莲藕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综合上述结果,复合乳液涂膜能有效延长低温贮藏的莲藕货架期,抑制褐变,较好地维持整支莲藕采后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乳液 涂膜 麦芽糊精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荸荠采后贮藏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高原 李飞 +2 位作者 李洁 严守雷 曹逍 《中国果菜》 2025年第5期16-23,共8页
以广西荔浦的荸荠为研究对象,以失重率、色泽、硬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固形物(SSC)、总酚、类黄酮和醌含量等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辐照剂量^(60)Co-γ射线(0、2、4、6、8 kGy)对新鲜荸荠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d... 以广西荔浦的荸荠为研究对象,以失重率、色泽、硬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固形物(SSC)、总酚、类黄酮和醌含量等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辐照剂量^(60)Co-γ射线(0、2、4、6、8 kGy)对新鲜荸荠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d的贮藏期中,2 kGy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组的失重率为0.18%,硬度为3810 g,相对电导率为17.2%,MDA含量为0.002~0.0026μmol/g FW,减少SSC损失,降低总酚、类黄酮和醌含量,抑制细菌生长,有效延缓荸荠品质下降。因此,2 kGy的^(60)Co-γ射线辐照是广西荔浦地区新鲜荸荠采后保鲜的最佳剂量,以期为荸荠采后辐照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60Co-γ射线 辐照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对荸荠外观影响及贮藏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飞 李洁 +3 位作者 严守雷 王茜 郑彬 曹逍 《长江蔬菜》 2022年第16期19-23,共5页
为探究草酸对荸荠外观及其对荸荠贮藏效果的影响,以广西荔浦荸荠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草酸液浸泡处理,结合真空低温冷藏(温度4±2℃,相对湿度45%~70%),分析不同浓度草酸液处理下荸荠外观及贮藏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草... 为探究草酸对荸荠外观及其对荸荠贮藏效果的影响,以广西荔浦荸荠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草酸液浸泡处理,结合真空低温冷藏(温度4±2℃,相对湿度45%~70%),分析不同浓度草酸液处理下荸荠外观及贮藏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草酸处理能显著清除荸荠表面锈垢,相比对照,浓度在0.1%以上的草酸液都能有效去除锈垢;0.5%草酸液处理贮藏40 d后腐烂率为6.67%,丙二醛(MDA)含量为0.088μmol/L,显著低于对照,且能显著杀死荸荠表面的微生物。综合分析认为,0.5%草酸液处理能够去除荸荠表面锈垢,不会对果肉色泽产生影响;且能有效降低失重率、腐烂率、菌落总数,抑制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相对电导率的变化,从而维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和价值特性。该研究可为去除荸荠表面锈垢和延长其贮藏期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草酸 锈斑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7
作者 李彩云 李洁 +1 位作者 严守雷 王清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3-292,共10页
酶促褐变对果蔬在加工保鲜过程中的品质有重大影响,有关酶促褐变机理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整理归纳了国内外围绕褐变机理进行的多酚氧化酶和酚类底物的相关研究,包括对多酚氧化酶种类、催化位点、提取、分离、纯化、活性测定方法... 酶促褐变对果蔬在加工保鲜过程中的品质有重大影响,有关酶促褐变机理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整理归纳了国内外围绕褐变机理进行的多酚氧化酶和酚类底物的相关研究,包括对多酚氧化酶种类、催化位点、提取、分离、纯化、活性测定方法的介绍;酚类化合物种类、含量变化及其变化原因的阐述;酚类酶促氧化反应、醌的生成途径、次级代谢过程、氧化终产物特性以及抗褐变剂抑制酶促褐变机理的报道,以期为酶促褐变机理的系统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褐变机理 多酚氧化酶 酚类化合物 氧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莲藕加工制汁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海娟 李洁 +2 位作者 刘义满 汪李平 严守雷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莲藕加工制汁的适宜性,选用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莲藕品种为实验材料,测定了莲藕原料的理化指标和基本营养成分,并对制得的莲藕鲜榨汁的加工品质、营养价值及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莲藕鲜榨汁品... 为探究不同品种莲藕加工制汁的适宜性,选用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莲藕品种为实验材料,测定了莲藕原料的理化指标和基本营养成分,并对制得的莲藕鲜榨汁的加工品质、营养价值及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莲藕鲜榨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种莲藕原料及其鲜榨汁的各项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莲藕鲜榨汁9个品质指标降维为3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8.279%。聚类分析将10种莲藕划分为4类,第Ⅰ类为鄂莲5号、鄂莲6号和鄂莲11号;第Ⅱ类为庐江花香藕、浠水巴河莲藕、鄂莲9号、杭州白莲藕和新35;第Ⅲ类为武植二号;第Ⅳ类为沔城藕。进一步对莲藕鲜榨汁品质指标与莲藕原料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藕肉亮度小、淀粉含量低和出汁率高的品种更适合加工制汁。因此,杭州白莲藕、浠水巴河莲藕、鄂莲9号和庐江花香藕更适合作为制汁专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品种 鲜榨汁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材料对水煮藕片贮藏期褐变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晓娜 涂贻轩 +2 位作者 严守雷 李洁 王清章 《长江蔬菜》 2018年第2期85-88,共4页
以仙桃市芦林湖藕为研究对象,研究高透氧率包装袋、高阻隔包装袋及铝箔袋对水煮藕片室温贮藏期抗非酶褐变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6个月的室温贮藏后,高阻隔包装袋和铝箔袋内的莲藕色泽基本维持白色,藕片游离氨基酸、VC、总酚含量... 以仙桃市芦林湖藕为研究对象,研究高透氧率包装袋、高阻隔包装袋及铝箔袋对水煮藕片室温贮藏期抗非酶褐变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6个月的室温贮藏后,高阻隔包装袋和铝箔袋内的莲藕色泽基本维持白色,藕片游离氨基酸、VC、总酚含量基本稳定,而高透氧率包装袋内的藕片严重褐变,贮藏180 d之后已成明显的棕红色,VC及总酚含量均显著(p<0.05)降低。室温下,3种包装袋对水煮藕片的贮藏效果为高阻隔包装袋>铝箔包装袋>高透氧率包装袋。相关性分析认为水煮藕片室温贮藏过程中引起非酶褐变的主要因素是多酚氧化聚合形成褐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材料 水煮藕片 非酶褐变 机理 多酚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莲藕加工藕圆子适应性评价
10
作者 黄楚雄 李洁 +2 位作者 刘纪红 严守雷 王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291,共9页
为探究莲藕品种对藕圆子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选取6个主栽品种莲藕制备藕圆子,测定其表面色泽、质构特性、水分含量和脂肪含量,并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 为探究莲藕品种对藕圆子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选取6个主栽品种莲藕制备藕圆子,测定其表面色泽、质构特性、水分含量和脂肪含量,并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分析藕圆子挥发性风味成分,最后结合感官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芦林湖藕’藕圆子亮度值L^(*)、b^(*)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鄂莲五号’藕圆子的a^(*)值最低;6种藕圆子质构综合品质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鄂莲五号’、‘红芽莲藕’、‘芦林湖藕’、‘沔城藕’、‘鄂莲六号’、‘新垦莲藕’;水分含量和脂肪含量最高的是‘芦林湖藕’藕圆子,最低的是‘新垦莲藕’,其中‘鄂莲五号’藕圆子水分含量较高,脂肪含量适中。HS-SPME-GC-MS检测结果得出藕圆子中含有10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主要风味物质是酯类、醛类和酚类,‘鄂莲五号’和‘沔城藕’藕圆子的醛类含量高于另外四种藕圆子。电子鼻分析表明,6种藕圆子样品组成主体风味成分相近,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鄂莲五号’藕圆子样品整体风味优于其他品种;感官评价中,‘鄂莲五号’藕圆子获得最高的感官评分。综上所述,不同品种莲藕的藕圆子风味和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在所研究的材料中‘鄂莲五号’莲藕是制作藕圆子的最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圆子 品种 莲藕 质构特性 风味物质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湖北泡藕带》解读
11
作者 刘义满 严守雷 +2 位作者 李洁 赵道华 梅大佐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1期189-193,共5页
藕带是一种水生蔬菜,为莲幼嫩根状茎。藕带产业是湖北省最具地区特色、最具传统特色、最具市场优势的产业之一,DBS42/009-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湖北泡藕带》独具湖北地方特色的食品安全标准。为了便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理解应用该标准,... 藕带是一种水生蔬菜,为莲幼嫩根状茎。藕带产业是湖北省最具地区特色、最具传统特色、最具市场优势的产业之一,DBS42/009-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湖北泡藕带》独具湖北地方特色的食品安全标准。为了便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理解应用该标准,重点就湖北泡藕带的生产原料、加工工艺特点、产品感官指标、产品理化指标、产品安全指标、生产过程、产品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进行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带 湖北省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鲜膜对洪山菜薹保鲜及抗菌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梁辉 李子鑫 +3 位作者 李飞 严守雷 周维勇 何锦翠 《中国果菜》 2023年第12期1-6,26,共7页
为延长洪山菜薹的保鲜时间,提高其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探究了3种保鲜膜对洪山菜薹的保鲜效果的影响,测定了贮藏期菜薹的生物学特性、色度及气体含量变化,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3种保鲜膜对菜薹保鲜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实... 为延长洪山菜薹的保鲜时间,提高其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探究了3种保鲜膜对洪山菜薹的保鲜效果的影响,测定了贮藏期菜薹的生物学特性、色度及气体含量变化,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3种保鲜膜对菜薹保鲜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实验室自制抗菌膜、克林莱保鲜膜比普通聚乙烯膜(PE膜)的保鲜护色效果更好,且在一定程度可以抑制乙烯产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克林莱保鲜膜中氧气含量高于自制抗菌膜、PE膜,二氧化碳含量反之,故自制抗菌膜、克林莱保鲜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菜薹呼吸作用;自制抗菌膜中菜薹感官评价优于克林莱保鲜膜,远优于PE膜。综上,自制抗菌膜以及克林莱保鲜膜保鲜效果更好,实验室自制抗菌膜为洪山菜薹保鲜提供了较好的材料基础,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山菜薹 保鲜 乙烯 抗菌保鲜膜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酚对莲藕淀粉和玉米淀粉理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杰 何燕 +1 位作者 李洁 严守雷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2,共10页
为探究多酚对莲藕淀粉和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将莲藕淀粉、玉米淀粉分别与藕节汁、儿茶素以及没食子儿茶素混合制备了淀粉多酚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 为探究多酚对莲藕淀粉和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将莲藕淀粉、玉米淀粉分别与藕节汁、儿茶素以及没食子儿茶素混合制备了淀粉多酚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使用体外消化模型评估了消化率。结果显示,莲藕淀粉和玉米淀粉对儿茶素的吸附量为4.22 mg/g和3.79 mg/g。多酚降低了淀粉的整体黏度,其中,儿茶素对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影响最为显著,降低了14.61%,且显著提高玉米淀粉颗粒的稳定性。FT-IR、XRD结果表明,在2种淀粉的老化过程中,藕节汁多酚可以显著降低其结晶度,并抑制2种淀粉的回生。莲藕淀粉和玉米淀粉的水解率均低于其淀粉-多酚复合物的水解率,其中儿茶素使莲藕淀粉的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增加了5.6%,藕节汁多酚使玉米淀粉的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增加了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淀粉 玉米淀粉 藕节 儿茶素 多酚 理化特性 体外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角梗、菱角壳提取物抑菌活性及其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洪斌 陈云舒 +5 位作者 严守雷 梅大佐 赵道华 张剑雄 王清章 李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7,共7页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菱角梗、菱角壳乙醇提取液及其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并考察不同温度、pH、紫外辐照对菱角梗、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质联用法对菱角梗、菱角壳乙酸乙...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菱角梗、菱角壳乙醇提取液及其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并考察不同温度、pH、紫外辐照对菱角梗、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质联用法对菱角梗、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中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菱角梗、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391、0.391、3.125 mg/mL和0.098、0.195、1.563 mg/mL,抑菌效果显示,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优于菱角梗乙酸乙酯萃取物,二者萃取物均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显著抑菌作用,且效果强于革兰氏阴性菌,对真菌的抑菌作用最弱;菱角梗、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在温度20~100℃、pH5~9和紫外光处理10~40 min时,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稳定性。经鉴定,菱角梗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含量最高的是没食子酸和1,2,6-三-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含量为45.87%,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含量最高的是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槲皮素-3-O-半乳糖苷和1,2,6-三-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含量为57.84%。本文为菱角梗、菱角壳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角梗 菱角壳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放电处理对尖孢镰刀菌生理代谢和细胞膜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梦蝶 李彩云 +2 位作者 李洁 严守雷 王清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72,共7页
莲藕因营养丰富易遭受尖孢镰刀菌的侵染而腐败,为了探寻腐败菌的抑制方法,本实验研究了空气放电处理对尖孢镰刀菌的影响,包括空气放电对尖孢镰刀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细胞水平研究了空气放电引起的细胞膜... 莲藕因营养丰富易遭受尖孢镰刀菌的侵染而腐败,为了探寻腐败菌的抑制方法,本实验研究了空气放电处理对尖孢镰刀菌的影响,包括空气放电对尖孢镰刀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细胞水平研究了空气放电引起的细胞膜损伤。处理组分别为:臭氧浓度6.87 mg/m3、负离子浓度5×106 ions/cm3以及臭氧6.87 mg/m3+负离子5×106 ions/cm3同时处理,以未经处理的尖孢镰刀菌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空气放电处理使得尖孢镰刀菌菌丝物质代谢平衡被破坏,糖和蛋白质产生积累;呼吸强度显著减弱(P<0.05),ATP合成显著减少(P<0.05);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完整性被破坏,细胞膜流动性显著降低(P<0.05),膜电位显著增加(P<0.05),且臭氧与负离子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与单独处理相比,臭氧+负离子处理组更能有效破坏尖孢镰刀菌细胞膜结构。综上,空气放电使得尖孢镰刀菌细胞膜通透性及完整性改变,导致尖孢镰刀菌的分解代谢受到抑制,ATP供应减少,影响细胞活力,从而达到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放电 尖孢镰刀菌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放电处理诱导尖孢镰刀菌孢子的凋亡过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梦蝶 姜慧雯 +2 位作者 李洁 严守雷 王清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30,共9页
尖孢镰刀菌是莲藕采后的主要腐败菌。本研究采用空气放电技术对从腐烂莲藕分离到的尖孢镰刀菌进行处理,以孢子致死过程中存在的典型凋亡特征为切入点,详细探究空气放电处理下尖孢镰刀菌以线粒体为核心的凋亡进程。实验设置3个处理组,分... 尖孢镰刀菌是莲藕采后的主要腐败菌。本研究采用空气放电技术对从腐烂莲藕分离到的尖孢镰刀菌进行处理,以孢子致死过程中存在的典型凋亡特征为切入点,详细探究空气放电处理下尖孢镰刀菌以线粒体为核心的凋亡进程。实验设置3个处理组,分别以臭氧含量6.87 mg/m^(3)、负离子含量5×10~6 ions/cm~3、臭氧6.87 mg/m^(3)+负离子5×10^(6)ions/cm^(3)处理尖孢镰刀菌,以未经处理的尖孢镰刀菌作为对照组,检测孢子凋亡、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荧光强度、线粒体膜电位、胞浆和线粒体Ca^(2+)浓度、半胱天冬氨酸酶(metacaspase)活力。结果表明:空气放电处理后,孢子内ROS含量增多,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即发生膜电位去极化;胞浆Ca^(2+)浓度先迅速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线粒体内Ca^(2+)浓度大幅升高后减幅稳定上升;同时凋亡过程中还会引起Metacaspase的激活。其中负离子处理组只出现孢子凋亡,臭氧处理组和臭氧、负离子同时处理组出现孢子凋亡和坏死。通过实验结果可推断空气放电首先引起孢子内ROS的积累和Ca^(2+)浓度的增加,线粒体ROS的产生引起线粒体膜电位的去极化,导致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激活Metacaspase,最终导致孢子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放电 尖孢镰刀菌 凋亡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放电对尖孢镰刀菌的活力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梦蝶 唐慧 +2 位作者 李洁 严守雷 王清章 《长江蔬菜》 2017年第18期147-151,共5页
采用空气放电技术对尖孢镰刀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空气放电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效果与处理时间呈正相关;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空气放电处理后的菌丝体干瘪褶皱且表面粗糙,... 采用空气放电技术对尖孢镰刀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空气放电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效果与处理时间呈正相关;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空气放电处理后的菌丝体干瘪褶皱且表面粗糙,外层结构不完整;菌丝细胞和孢子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壁内陷或者突起,厚薄不均匀,其中孢子细胞内出现大量液泡且液泡体积较大,细胞质失去紧致结构;利用AO/EB荧光染料标记孢子细胞,结果显示空气放电处理显著促进孢子凋亡(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放电 尖孢镰刀菌 抑制作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煮藕带贮藏期非酶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曹一菲 严守雷 +1 位作者 李洁 王清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1-257,共7页
为了探究水煮藕带在贮藏期间与非酶褐变有关的主要物质变化规律及主要反应类型,分别使用了两种不同透氧率的包装袋对水煮藕带进行真空包装和为期60 d的贮藏。结果表明:包装袋透氧率越高,藕带的褐变程度越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 为了探究水煮藕带在贮藏期间与非酶褐变有关的主要物质变化规律及主要反应类型,分别使用了两种不同透氧率的包装袋对水煮藕带进行真空包装和为期60 d的贮藏。结果表明:包装袋透氧率越高,藕带的褐变程度越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阐释了高透氧袋处理组藕带贮藏期间致褐变因子与色泽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第一主成分PC1对原始变量的贡献率达到77.746%,反映了色泽信息与各致褐变因子之间的关系,高透氧袋处理组藕带的主要致褐变因子为总酚、抗坏血酸、苏氨酸、谷氨酸含量,说明抗坏血酸氧化分解、美拉德反应以及多酚自氧化反应均对水煮藕带发生非酶褐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初步认为多酚自氧化反应是高透氧袋包装水煮藕带的最主要的非酶褐变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煮藕带 贮藏 非酶褐变 包装袋 褐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阿魏酸交联果胶物化特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延照 李想 +2 位作者 刘功继 李洁 严守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9-14,共6页
以白萝卜为原料,经抽滤、旋蒸处理后得到果胶,用阿魏酸和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改性处理,以期增强果胶的功能性,扩大其应用范围。通过色度仪、流变仪、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阿魏酸改性果胶和原果胶进行相关性质的测定。结果... 以白萝卜为原料,经抽滤、旋蒸处理后得到果胶,用阿魏酸和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改性处理,以期增强果胶的功能性,扩大其应用范围。通过色度仪、流变仪、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阿魏酸改性果胶和原果胶进行相关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阿魏酸处理会使果胶颜色变黄,显著增加果胶的抗氧化性,并且改变果胶结构和流变学性质。此外,阿魏酸处理改变了果胶表面的微观结构,使原本分散的果胶分子紧密连接在一起,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结果表明,阿魏酸和果胶结合形成新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白萝卜果胶 辣根过氧化物酶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烫预处理对藕带硬度和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传会 张莉会 +3 位作者 励阿达 关健 陈学玲 何建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7期82-83,87,共3页
对漂烫预处理对藕带硬度和色泽的影响进行分析,用0.1%的柠檬酸溶液对藕带进行漂烫,可以在维持藕带硬度的同时明显降低藕带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减少藕带褐变现象的产生。结果表明,藕带硬度随着漂烫温度和漂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藕带PP... 对漂烫预处理对藕带硬度和色泽的影响进行分析,用0.1%的柠檬酸溶液对藕带进行漂烫,可以在维持藕带硬度的同时明显降低藕带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减少藕带褐变现象的产生。结果表明,藕带硬度随着漂烫温度和漂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藕带PPO酶活性变化趋势与藕带硬度相同,随着漂烫温度和漂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100℃下进行漂烫会显著降低藕带硬度,改变藕带原有质构特性,得到最佳漂烫工艺为75℃下漂烫2.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带 柠檬酸 漂烫 硬度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