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赤壁金银山锂矿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4
1
作者 尹近 吴金昊 +5 位作者 李源 王健 钟温 曾腾飞 阳蓉 陈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8-1570,共13页
金银山锂矿床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境内,矿床受近东西断裂F9控制明显,含矿岩性以硅化压碎岩、碎裂粉砂质板岩、碎裂泥质板岩、变质粉砂岩以及煌斑岩为主。目前在本区碎裂粉砂质板岩中发现锂绿泥石已有报道,但对区内所有含矿岩性,特别是煌斑... 金银山锂矿床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境内,矿床受近东西断裂F9控制明显,含矿岩性以硅化压碎岩、碎裂粉砂质板岩、碎裂泥质板岩、变质粉砂岩以及煌斑岩为主。目前在本区碎裂粉砂质板岩中发现锂绿泥石已有报道,但对区内所有含矿岩性,特别是煌斑岩中锂是以何种形式存在缺乏研究。文章选取了区内所有含矿岩性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认为本区无云母类矿物。开展了原位X射线衍射(XRD)研究,发现了锂绿泥石的特征峰。开展了原位微量元素分析(LA-ICPMS)等分析,发现Li和Al_(2)O_(3)呈强正相关关系,证实了本区锂是以锂绿泥石的形式存在。此外,本区锂绿泥石主要充填于石英颗粒之间或是在橄榄石的假晶中,产状呈鳞片状、竹叶状,与热液型绿泥石成因特征完全吻合,因此推断金银山矿区锂绿泥石为热液成因。由于南部15 km左右正是与稀有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的幕阜山复式岩体,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南部岩体,后续在矿产勘查的过程中要注意在F9断裂与岩体之间寻找类似的锂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 金银山锂矿 赋存状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金银山锑矿蚀变矿物红外光谱特征及找矿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邱佳炜 刘新星 +6 位作者 薛哲 张娟 成嘉伟 卢克轩 王猛 杨俊峰 王瑛雪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6-786,共11页
鄂南锑矿地区是我国重要锑矿产地之一,研究区内发现过大量锑多金属矿床(点)。目前随着浅部锑矿资源被开发殆尽,以往对中深部的找矿勘查仍未有新的进展,因此急需寻找一套快速有效的勘查方法,对该地找矿模型与预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扩... 鄂南锑矿地区是我国重要锑矿产地之一,研究区内发现过大量锑多金属矿床(点)。目前随着浅部锑矿资源被开发殆尽,以往对中深部的找矿勘查仍未有新的进展,因此急需寻找一套快速有效的勘查方法,对该地找矿模型与预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扩大资源量和找矿成果。本文以金银山锑多金属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短波红外光谱技术(SWIR)对于金银山锑矿ZK3101、ZK2701钻孔岩心进行光谱扫描,厘定获得了金银山锑矿蚀变矿物种类、组合、波谱参数等信息,并划分出蚀变矿物分带,分析矿化与蚀变矿物分带之间的关系。金银山锑金矿主要蚀变矿物有云母类、绿泥石类、碳酸盐类等,其中绢云母化带与成矿关系密切。通过计算绢云母族矿物Al—OH光谱特征参数,发现矿化部位绢云母结晶度(IC值)与Al-OH 2200nm特征峰吸收峰位值(Pos 2200)出现低值异常(IC<2, Pos 2 200<2 205 nm),可作为有效的示矿指标。认为应用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圈定锑金矿体,有效指导矿产勘查,降低找矿成本,提高勘查效率,实现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床 热液蚀变 红外光谱分析 绢云母 绿泥石 绢云母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阜山岩体北缘鄂南地区构造特征与构造控矿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子晗 夏元 +1 位作者 张航川 徐先兵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9,共13页
江南造山带中段幕阜山地区发育规模巨大的早白垩世Li-Be-Cs-Nb-Ta等稀有金属和Pb-Zn-Cu-Au-Sb等有色金属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幕阜山岩体南、北缘的湘东北和鄂南地区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基础,但现有矿产勘探成果差距明显,可能是构造变形... 江南造山带中段幕阜山地区发育规模巨大的早白垩世Li-Be-Cs-Nb-Ta等稀有金属和Pb-Zn-Cu-Au-Sb等有色金属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幕阜山岩体南、北缘的湘东北和鄂南地区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基础,但现有矿产勘探成果差距明显,可能是构造变形差异所致。本研究通过构造解析、古应力场反演以及矿床分布规律,探讨了鄂南地区的构造控矿作用。构造解析表明E-W走向江南断裂形成于新元古代,保存了三叠纪由S向N的逆冲作用、晚白垩世断层上盘向SE的正断作用和古近纪E-W走向左行剪切作用;而NE-SW走向长坪断裂形成于中侏罗世燕山运动,记录了早白垩世晚期左行走滑、晚白垩世正断作用和古近纪晚期右行走滑。基于断层滑移矢量反演的古应力场揭示鄂南地区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走滑(近N-S向最大主应力)、晚白垩世NW-SE走向伸展、古近纪早期走滑(NE-SW向最大主应力)和古近纪中-晚期NE-SW走向伸展的应力场演化历史。结合研究区的金属矿床分布特征,认为鄂南地区NE-SW走向主干断裂的次级近平行断裂或与其相交的NW-SE走向和近E-W走向断裂具有较好的金属矿产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阜山岩体 构造变形 古应力场 构造控矿作用 江南造山带 鄂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宁市赤壁市车埠镇土壤碳汇研究
4
作者 陈力 刘飞 +1 位作者 胡斌 李治刚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6期226-228,共3页
2023年5月项目组在咸宁市赤壁市车埠镇采集了631件土壤表层样品。根据测试分析数据可知,2023年车埠镇土壤表层有机碳平均密度3 724.0 t/km^(2),比2008年车埠镇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为4 153.70 t/km^(2)略低,可能与林地开发利用有关。
关键词 赤壁 土壤 碳汇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咸宁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5
作者 孙智杰 叶腾升 龙少秋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对准确识别区域生态功能、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以及有效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咸宁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2020年的动态数据资料,采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对准确识别区域生态功能、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以及有效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咸宁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2020年的动态数据资料,采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定量模型评估方法,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为评价指标,系统评价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咸宁市水源涵养功能极重要区面积占比为26.50%,主要呈斑块状分布在咸安区、赤壁市、崇阳县和通城县的部分地区;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区面积占比为47.20%,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大幕山、幕阜山两大生态屏障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极重要区面积占比为26.53%,主要聚集分布于咸安区、赤壁市和崇阳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面积占比为17.02%,主要呈小规模条带状分布于咸安区南部、赤壁市南部和崇阳县西部的部分低山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水源涵养 水土保持 生物多样性 湖北咸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龙葵、苎麻对镉、砷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泉 陈仪 +3 位作者 刘莉 赵前礼 何贝 杜凡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40-246,共7页
以油菜、龙葵、苎麻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油菜、龙葵、苎麻对耕地土壤中Cd和As的吸附效果和富集转移效应,并施加沼泽红假单胞菌和黑曲霉两种微生物,探讨了微生物对油菜、龙葵和苎麻净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油... 以油菜、龙葵、苎麻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油菜、龙葵、苎麻对耕地土壤中Cd和As的吸附效果和富集转移效应,并施加沼泽红假单胞菌和黑曲霉两种微生物,探讨了微生物对油菜、龙葵和苎麻净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油菜和龙葵对土壤中重金属Cd的吸附效果较好,表现出富集特性,而苎麻植株对Cd的吸收效果较差。其中油菜植株体内Cd含量大小表现为油菜茎杆>油菜根>油菜子,龙葵植株体内Cd含量大小表现为龙葵茎>龙葵果>龙葵根;油菜、龙葵、苎麻对土壤中As吸附效果均较差;沼泽红假单胞菌和黑曲霉两种微生物对促进油菜、龙葵和苎麻吸收土壤中Cd和As的作用均较小。油菜更适宜用作Cd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龙葵 苎麻 耕地 植物修复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Li组合:罕见的矿化组合及锂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唯明 王登红 +4 位作者 李鹏 李建康 舒志明 张文胜 李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6-1308,共13页
湖北柘坪锑矿勘查区发现有具一定规模的断裂破碎带型共伴生锂矿,锂主要以锂绿泥石的方式充填在断层破碎带的石英颗粒之间,属于低温热液充填成因。锂与锑的成矿作用均受到断裂破碎带的控制,二者之间在总体上是正相关关系,成矿物质可能均... 湖北柘坪锑矿勘查区发现有具一定规模的断裂破碎带型共伴生锂矿,锂主要以锂绿泥石的方式充填在断层破碎带的石英颗粒之间,属于低温热液充填成因。锂与锑的成矿作用均受到断裂破碎带的控制,二者之间在总体上是正相关关系,成矿物质可能均来自于南侧的幕阜山大岩基。这一发现,不但丰富了我国锂矿的类型,而且开拓了找矿思路,为我国新类型锂矿的勘查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今后既要注意在锑矿区综合评价锂及其他稀有金属成矿的可能性,也要注意在柘坪锑矿深部及邻区方山锑矿等地对断裂破碎带控制的热液型稀有金属矿化带进行普查勘探,同时还要注意矿化的垂向分带和侧向分带。不排除深部存在隐伏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的可能性,也不排除柘坪的热液型锑矿与断峰山的伟晶岩型锑矿属于同一成矿系列的可能性。柘坪Sb-Li矿床本身位于幕阜山锂铍铌钽稀有金属矿集区的外围,与断峰山伟晶岩型铌钽锂矿床相隔仅12 km,区域充分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多种类型锂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型锂矿化 湖北柘坪 锑矿 共伴生 锂绿泥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阜山复式岩基西北缘新发现微斜长石伟晶岩型铌钽矿化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艳军 魏俊浩 +2 位作者 张文胜 冷双梁 冉子龙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8-210,共3页
花岗伟晶岩是Li、Nb、Ta、Be和Cs等战略性关键金属的重要成矿岩石类型之一[1],其成矿作用也是当前矿床学研究热点之一。国内花岗伟晶岩及相关稀有金属矿产分布广泛,包括新疆阿尔泰、松潘-甘孜、江南造山带、滇西-藏南等伟晶岩成矿带[2]... 花岗伟晶岩是Li、Nb、Ta、Be和Cs等战略性关键金属的重要成矿岩石类型之一[1],其成矿作用也是当前矿床学研究热点之一。国内花岗伟晶岩及相关稀有金属矿产分布广泛,包括新疆阿尔泰、松潘-甘孜、江南造山带、滇西-藏南等伟晶岩成矿带[2]。江南造山带中段的幕阜山地区已发现仁里[3]、传梓源[4]及断峰山[5-7]等超大型-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江南造山带 岩石类型 幕阜山 伟晶岩型 微斜长石 矿产分布 传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导流明渠边坡倾倒变形分区与治理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兴明 晏鄂川 +2 位作者 严媛 张世殊 邹浩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7-235,共9页
倾倒变形体的变形机理控制其变形破坏特征,反映其变形演化规律,直接影响倾倒变形体的工程治理措施类型和方式。首先,通过现场监测数据绘制累计位移曲线,结合克里金插值法,分析西部某水电站导流明渠边坡的倾倒变形破坏特点,并基于分析结... 倾倒变形体的变形机理控制其变形破坏特征,反映其变形演化规律,直接影响倾倒变形体的工程治理措施类型和方式。首先,通过现场监测数据绘制累计位移曲线,结合克里金插值法,分析西部某水电站导流明渠边坡的倾倒变形破坏特点,并基于分析结果对坡体进行分区,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提出针对该倾倒变形边坡的支护建议。其次,根据导流明渠边坡的工程地质特点,以剖面2-2′为研究对象,利用UDEC进行数值模拟,支护后边坡的破坏区域、塑性区和位移明显减小。在此基础上分析边坡从开挖前到建议支护后的变形破坏演化规律,进而揭示边坡变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克里金插值法的分析,基于监测数据进行坡体分区后的支护建议具有较强合理性。研究成果为倾倒变形体的治理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明渠 倾倒变形 变形演化规律 分区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阜山地区花岗岩-伟晶岩系统中石榴石的组成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和稀有金属矿化的指示 被引量:8
10
作者 姜鹏飞 李鹏 +5 位作者 李建康 何雪梅 施光海 黄小强 林跃 尹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25-2044,共20页
幕阜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集区,区内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形成了众多稀有金属矿床。为了研究幕阜山地区花岗岩-伟晶岩岩浆分异演化过程,建立岩浆演化各阶段和稀有金属成矿的矿物学指标,本文对区内各类型花岗岩和伟晶岩中的... 幕阜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集区,区内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形成了众多稀有金属矿床。为了研究幕阜山地区花岗岩-伟晶岩岩浆分异演化过程,建立岩浆演化各阶段和稀有金属成矿的矿物学指标,本文对区内各类型花岗岩和伟晶岩中的石榴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微区主、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幕阜山地区花岗岩-伟晶岩系统中石榴石均为岩浆成因,属于铁铝榴石-锰铝榴石固溶体系列。区内花岗岩-伟晶岩岩浆呈连续分异演化的特征,早期花岗岩浆已开始富集稀有金属元素,且在岩浆多阶段分异演化过程中,稀有金属元素逐渐富集,稀有金属矿化强度逐渐增大,显示出幕阜山地区具有极好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石榴石逐渐富Mn和HREE。花岗岩阶段中,受黑云母结晶的影响石榴石Mn含量演化趋势与岩浆演化程度相反;伟晶岩晚阶段的石榴石HREE含量“断崖式”下降的成分特征,标志着成矿体系由岩浆阶段向富流体阶段转变。伟晶岩阶段中石榴石Mn含量与岩浆演化呈正相关,高Mn含量石榴石(MnO>27.1%)是幕阜山地区高分异矿化伟晶岩的标志,也是伟晶岩Li矿化的有效矿物学标志。此外,低HREE含量(<66.3×10^(-6))且高稀碱总量(大于572×10^(-6))的石榴石也可作为晚期高分异矿化伟晶岩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阜山地区 石榴石 花岗岩 伟晶岩 岩浆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茶控氟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1
作者 郝汉舟 张文胜 +3 位作者 张丽雅 张雨硕 闫玟君 彭桂圆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4-22,共9页
我国部分砖茶氟含量存在超标现象,饮砖茶型氟中毒病例时有出现。为了降低砖茶中氟的含量,有效控制饮水型氟中毒,保护我国居民健康,分析了影响砖茶氟含量的不同因素,搜集整理了不同国家、地区、部门及行业关于砖茶氟含量的相关标准,梳理... 我国部分砖茶氟含量存在超标现象,饮砖茶型氟中毒病例时有出现。为了降低砖茶中氟的含量,有效控制饮水型氟中毒,保护我国居民健康,分析了影响砖茶氟含量的不同因素,搜集整理了不同国家、地区、部门及行业关于砖茶氟含量的相关标准,梳理了不同砖茶控氟的技术方案,得到以下结论:(1)砖茶含氟量显著高于一般茶叶,我国部分地区砖茶氟含量仍高于规定标准300 mg/kg。(2)我国多数地区土壤含氟量显著高于世界水平。我国相关标准规定茶园基地土壤氟含量≤100.0 mg/kg,但目前我国土壤含氟背景值为191~1012 mg/kg,平均值为453 mg/kg,所以规划茶园基地需着重考虑土壤含氟量。(3)目前主要从添加钝化剂降低土壤氟生物有效性、改进砖茶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砖茶控氟。在添加外源药剂控氟方面,主要包括生物质炭以及镧锆等改性生物质炭,含铝、钙土壤调理剂,粘土矿物,乳酸菌、酵母菌等复合微生物制剂。最后提出未来需要在改性生物碳降氟、微生物共发酵降氟等方面加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标准 影响因素 控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奉节地区发现黏土型锂矿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福林 段其发 +5 位作者 石德强 王成刚 李强 吴发富 周汉文 程顺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86-1587,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锂(Li)金属是21世纪最有应用潜力的金属,具重要的工业和经济价值,广泛应用于高能电池、储能、航空航天、受控核反应等多个新兴行业和领域,世界多国已将其列入国家战略性(关键性)矿产。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数据... 1研究目的(Objective)锂(Li)金属是21世纪最有应用潜力的金属,具重要的工业和经济价值,广泛应用于高能电池、储能、航空航天、受控核反应等多个新兴行业和领域,世界多国已将其列入国家战略性(关键性)矿产。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数据,中国探明Li矿储量约81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电池 航空航天 中国地质调查局 国家战略性 重庆奉节 行业和领域 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石柱地区自流井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登 余江浩 +3 位作者 赵雪松 陈威 黄佳琪 徐聪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5,共9页
为研究四川盆地石柱地区自流井组页岩气的成藏条件,开展了野外地质露头调查、岩心观察、有机地球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测试、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工作。结果表明:①石柱地区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形成于半深湖相,岩性以泥页岩为主,厚度为... 为研究四川盆地石柱地区自流井组页岩气的成藏条件,开展了野外地质露头调查、岩心观察、有机地球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测试、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工作。结果表明:①石柱地区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形成于半深湖相,岩性以泥页岩为主,厚度为30~95 m。②目的层泥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适中”等特征,TOC质量分数多为0.49%~2.02%,R o平均为1.27%,脆性矿物质量分数平均为58.8%。③岩石中吸附气含量较高,质量体积平均为2.78 m^3/t,且埋深适中,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④采用叠合法预测出石柱地区桥头坝—建南—上水坝一带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通过计算可以获得研究区页岩气地质资源量约为3905亿m 3。该研究成果可为四川盆地石柱地区自流井组页岩气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地质条件 自流井组 石柱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底泥磷释放及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郝汉舟 汤民 +4 位作者 张文胜 张丽雅 董锟 杨昌鸿 刘佳茹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4期16-22,共7页
由于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现象普遍,已成为生态环境修复的重难点问题。减少水体表层沉积物磷的释放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研究底泥磷释放的基本规律及控制底泥磷释放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目前底泥磷形态提取方法、各形态... 由于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现象普遍,已成为生态环境修复的重难点问题。减少水体表层沉积物磷的释放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研究底泥磷释放的基本规律及控制底泥磷释放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目前底泥磷形态提取方法、各形态磷特征、影响磷形态的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作用规律,以及底泥磷释放对生态环境及水质的影响。梳理了底泥磷的不同治理方法,并得到了以下结论:①底泥磷形态主流提取方法是SMT,但该方法分离出来的磷形态少,不便于后续细致研究。②被沉积物中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粘土矿物颗粒表面等吸附的弱吸附态磷,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以重新释放至上覆水,是水体磷二次释放的重要来源.温度、扰动、混浊度、pH值、溶解氧含量、盐度、水体生物等因子均可影响底泥磷的释放。③底泥磷的修复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目前主流是生物方法(微生物+植物)和化学方法(钝化剂等),物理方法虽成熟,但其所耗大,不易广泛使用。最后提出了镧改性膨润土锁磷剂、镧铝改性凹凸棒锁磷剂是较为理想的磷钝化剂,但需要深入开展生态风险的研究。在磷形态中需要开展Zr-oxide DGT有效磷与SMT方法的对比研究。未来需要深入开展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及生态风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磷 形态 影响因素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对土壤重金属的钝化作用及其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仪 李泉 +3 位作者 刘莉 夏国平 杜凡 李治刚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7-11,共5页
以中稻荃优259号为供试品种,在襄阳市谷城县盛康镇刘家畈村某安全利用类重金属污染耕地进行修复示范,研究了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对土壤重金属的钝化作用及其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该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均可有效降低土壤... 以中稻荃优259号为供试品种,在襄阳市谷城县盛康镇刘家畈村某安全利用类重金属污染耕地进行修复示范,研究了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对土壤重金属的钝化作用及其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该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均可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镉、砷、铬的易利用态和稻谷中重金属镉、砷、铬含量,其中对砷的钝化效果最明显,施加2 250、1 500、3 000 kg/hm^(2)调理剂之后,土壤中镉、砷、铬易利用态效果分别降低了21.97%、79.07%和55.51%。修复后稻谷中的镉、砷、铬的平均含量比未修复前分别降低了63.00%、58.49%、34.88%。表明该方法可在安全利用类重金属镉、砷、铬污染耕地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土壤调理剂 稻谷 耕地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灵乡组的时代和侏罗系与白垩系的界线
16
作者 关绍曾 杨忠 +2 位作者 薛公为 曾同谷 杨成继 《地质学报》 1984年第1期18-26,共9页
湖北东南部沿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因此,与其关系紧密的一套火山沉积岩系,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1924年谢家荣首先命名为“灵乡砂砾岩层”,以后被沿用为灵乡系、灵乡群(组)、灵乡统等名称,但对其时代归属分歧很大,从中侏罗... 湖北东南部沿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因此,与其关系紧密的一套火山沉积岩系,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1924年谢家荣首先命名为“灵乡砂砾岩层”,以后被沿用为灵乡系、灵乡群(组)、灵乡统等名称,但对其时代归属分歧很大,从中侏罗世直到早白垩世都有(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时代 灵乡组 铁矿资源 侏罗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